查看原文
其他

导致孩子输不起的一件事,也许你正在做

2017-08-31 丹妈 丹妈读童书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前阵子叮当学会小跑了,于是我们带他去散步时,刘先生喜欢跟他来这样的比赛:


“我们来比比,看看谁最快!”


“哦,宝宝要加油了哦,你快被爸爸赶上了”……


除了刘先生,其实我看到身边很多家长喜欢用这样“比赛”的方式,去激励孩子争第一。他们认为必须从小培养孩子“事事争第一”的意识,未来才能在处处是竞争的社会屹立不倒。


但另一方面,我却又经常在公号里收到爸妈问我,孩子太爱赢、输不起怎么办?


  孩子追求完美,积木倒了,就大哭;


●  孩子气量特别小,一输就大哭甩赖,搞的别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


●  孩子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批评,说不得,一说就炸毛;


●  孩子特别怕困难,怕挑战,什么事情难度一大,或者他感觉自己有点做不好了,就想放弃了,只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孩子这种输不起、说不得、太好胜的个性,其实大多数时候,是你的夸奖方式出了错!



1、夸奖方式影响思维方式


我侄子从小喜欢素描,之前最拿手的就是画苹果,一画苹果就会迎来老师爸妈路人甲的猛夸:“太逼真了”“天才啊”……可后来我嫂子却和我说不知为啥,最近侄子开始抵触学画了。


有一天,我就随口和侄子聊了聊画画的事,谁知我还说几句,侄子竟突然大哭了起来:“画苹果我就是小天才,画人画不好我就不是小天才了……”


我听完是又好笑又心疼,原来是我们错误的“夸奖方式”把他搞糊涂了。


他的心理逻辑是:“你们是因为我有天分,我能画的好才夸我,那我得一直证明我是有天分的。画人这种太难了,我画不好,我就不是天才了,你们就不夸我不喜欢我了”。


他的行为,让我想起那句话“这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用心”,让孩子形成了“固定型思维模式”----把好的结果都归因为天分(聪明)、运气、这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失败对他们来说,就是在证明自己天分、运气不够,以至于变得怕输,为了一直保持“赢”,宁愿去选择做更简单的事情。


而如果我们平时夸奖孩子都是注重过程,具体、客观地评价孩子——


·  告诉孩子他的行为给你的感受和帮助:“哇,你今天把房间收的这么整齐,妈妈一进来就感觉好舒服”;


·  夸奖孩子的努力,告诉孩子他具体哪里做的好:后来我们把对侄子的夸奖换成这种:“你看,你这次画的人很逼真啊,连脸上的纹路你都画了,画的时候一定观察的很仔细吧。”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喜欢画画了。


侄子这样就明白了他画的好是因为他“仔细”“努力”,天分是固定的,但“仔细”是只要去做就可以做到的。


·  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坚信成功都是来自于努力,比起结果的输赢,更关注自己过程中的表现,喜欢挑战。


☞ 育儿启示:想要孩子不怕输,换个方式夸孩子,真诚、具体、客观的去夸孩子,就是在帮助孩子客观、具体的看待自己,看待输赢。




2、是否在某些特定领域夸的太多?


我之前邻居家的孩子很小就会背《三字经》,逢人就被夸的厉害,然而后来却导致了这两个状况:


·  孩子在背《三字经》方面非常在意自己表现的好不好,喜欢和别人比输赢,有一天他爸又让他在我们面前展示新学的古诗,其中一句被错了,本来重来就好,孩子却异常激动;


·  孩子对其他方面的兴趣淡了,对于运动、算数方面不太肯努力。


其实这都是因为父母没有帮他建立起全面的自信——3岁正是孩子建立自信感的事情,由于所有人都只夸他那一样,孩子就把所有的自信就都建立在《三字经》之类的能背书的事情上,在其他方面是没什么自信的,以至于唐诗没念好,孩子就觉得自己完了。


另一方面,孩子会误以为“我赢”,只有自己表现好,比别人强的时候,爸爸妈妈才会爱我,夸我,所以变得更怕输,更害怕表现不好。


☞ 育儿启示:要想孩子不怕输,就要有一颗发现孩子各方面“优点”的眼睛,用全面的称赞,为孩子建立全面的自信。




3、太早让孩子接触“竞争”


之前,丹妈分享过一篇大干货《 6岁之前,这6种能力越早培养越好 》,学龄前,孩子要发育的是社交能力、自主意识、情绪表达能力等等。


大家想想,一个能独立思考、勇敢、情绪稳定、自控力专注力好、表达能力也好的孩子,即使6岁前没有太多的接触竞争,以后在竞争中也不会差。


☞ 育儿启示:6岁前,比起培养竞争意识,不如注重孩子其他心理营养、能力的培养。




4、父母是否更“输不起”


去年,叮当参加了早教中心的爬行比赛,那大概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赛。


说实话,参加之前,我也觉得这就是个小活动,可哨声一响,看着其他妈妈激动的加油声,我心里也不自主地很想叮当赢。


然而,中途叮当就被边上的一个小姐姐吸引止步不前……最后,前三都没进。


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我的沮丧比叮当还多!


叮当本来只是当作一个游戏,可看着我没笑,还有点失望的样子,他突然愣住了,伸手过来摸我,好像是想知道我怎么了,想安慰我。


当下,我立刻就醒了:


孩子其实哪知道什么输赢,许多孩子会丧气,为输而难过,更多是在根据父母的反应去定义、理解自己的行为。


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尽力就好,孩子自然也会觉得,过程尽力是比输赢更重要的事。输了没关系,下次努力,我还可以做的更好。




除了注意刚刚的这几点,如果已经把孩子养成了那种“输不起”的个性还可以补救?


1、孩子失控时——接纳,其实孩子只是在寻求关注:


孩子因为“赢”而兴奋的时候,无需夸大吹捧,也无需刻意打压,客观就夸奖就好。


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输”而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孩子其实本质是害怕自己因为输就失去所有人的关注和爱,他们只是恐慌自己要失去父母的爱。


所以此时此刻,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平静地陪伴孩子,即使孩子极力要求我们走开,那也要告诉他:“好,妈妈知道你是因为输了比赛很难过,那等你好了,妈妈再来陪你好吗”。


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无论输赢,爸爸妈妈的爱与关注都一直在。




2、示范、引导孩子了解、观察别人是怎么应对失败的:


·  和孩子分享自己曾经输了的时候,是怎么难过,后来又是怎么通过努力重新恢复,多讲讲努力过程中的快乐;


·  引导孩子观察别的小朋友:“你看,那个小哥哥也摔倒了,但是他站起来又试了一次……哇,你看他成功拉!”,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失败,失败不可怕,重来就好了。




3、适当让孩子经历失败


许多妈妈因为害怕孩子输了,不高兴,就找各种理由安慰孩子“上次是你赢,这次就给他赢啦”“他是男生第一,你是女生第一”……


其实这些安慰,甚至故意让着孩子赢的做法,只会更孩子觉得“赢才是最好的”“我应该每次都赢”。


孩子的任何成长其实都来自于体验。


我们应该把孩子的每一次“输”,当成一个孩子体验“输”的机会,一个练习应对失败时应该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重新评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机会,一个孩子得以成长的机会。


我们要做的,是去同理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孩子情绪平静后,客观的和孩子一起分析“输了”的真实原因,以及下次应该怎么做。



4、夸奖不一定要“说”出来:


如果觉得上文夸奖“努力”的方法太复杂,其实在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中,你的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带着微笑的点头、一个摸头的动作、一个击掌,甚至一个拥抱,一个亲吻,都胜过所有语言上的称赞。


孩子想赢,要的其实不止是赢得感觉,而赢了之后得到的关注和爱。


肢体上的触摸,眼神的交换有时比语言更能让孩子感受爱和满足。




5、多教孩子说这几句话


·  当孩子怕输——“我可以很强大”;


·  当孩子觉得自己试了也不会成功——“我尝试过就是成功”;


·  当孩子输了难过——“我要来找一下不能赢得原因”;


·  当孩子觉得“我快输了,我想放弃”——“我想休息一下,呆会再来”;


·  当孩子觉得“这件事我做不到”——“我先试试再说”;


平时陪孩子大声的念这句话,从改变孩子的语言习惯开始,改变孩子内心对“输赢”的消极扭曲态度。



 ●  丹妈碎碎念  ● 


这篇文章本来是昨天就发的,不过觉得平时大家咨询这方面的问题很多,所以就想把原因和对策写得更详细丰富点,修修改改就拖到今天发了。


可能最近你们也发现了,不是周末的时候,丹妈也会偶尔断更。断更的话一般是文章没写完,或者是没有思路写,以往这种情况,我都会转载些文章。不过如果没有好文章的话,那就情愿断更,我希望这个公号发出去的文章,都能对你们有点帮助,或者让你们有情感共鸣,而不是为了应付发点垃圾文章,浪费大家的时间。


所以有时候没有思路时,可能一篇文章都不会写;有感觉了,可能会连更两篇,就像今天的次条,因为这两天自闭症孩子画作捐款一事,让我忍不住分享特别喜欢的一本绘本《不可思议的朋友》,讲述了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故事,平实,但是又很感动,这也是在孩子心里播下爱和善意的种子的一本书,隆重推荐!





-  End - 


我为孩子们精选了40份书单

公号后台回复 书单 一次读个痛快

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

2—3岁孩子必读的20本经典绘本

3—4岁孩子必读的25本经典绘本

4—6岁孩子必读100本经典绘本

6—8岁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

小学阶段1—6年级必读39本书

24本父母必读书,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回复见面礼,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