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渣孩子的报恩故事全纪录
最近两周都在忙周年庆的事,干货文章虽然没写几篇,但也一直在关注着热门话题。
比如前几天在朋友圈刷屏的“学渣”孩子报恩话题,很多人说,这是给焦虑中的妈妈一剂自我安慰的良汤。
“学渣”孩子到底能不能报恩,这个尚无定论。但我记得曾看看过一部电影,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学渣孩子的报恩故事全纪录。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弱点》
豆瓣评分8.4,好于90%的家庭片。
这部影片译名为弱点,寓意就在于说“每个孩子都有弱点”。
说到弱点,男主角迈克尔绝对是那种弱点满满的小孩!
和之前和大家分享过的电影《贝利》《让孩子从自卑变自信,这才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一样,是由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状元迈克尔奥赫的真实成长经历改编。
迈克尔的成长环境比肤色更黑暗:父亲坐牢,母亲吸毒,性格孤僻,不擅交流,从小流转于不同的寄养家庭,还常常遭人嫌弃——
更惨的是,他的智商还还不高,考试成绩长期徘徊在0.6分左右(丹妈打听了下,美国的分数体系大概是A:4分;B:3分;C:2分; D:0分)……
这种一出生就是“问题孩子”的出厂配置,似乎未来就注定走向偷摸拐骗无业蹲牢房的的孩子。
但在迈克尔16岁那年,命运却意外地被改写了,改写的正是他后来的养母陶西太太。
先插入一下,陶西太太自己本身有两个超级可爱的孩子,迈克尔因为个子大,又不善言谈,没人和他玩,打个招呼都能吓跑小朋友:
只有陶西太太的小儿子SJ会主动和迈克尔说话,还教他怎么与人交往:
一次偶然的机会,陶西太太全家开着车在路上撞见了流落街头的迈克尔:
SJ告诉妈妈这是他们学校的大个子迈克尔,陶西太太问迈克尔这大晚上的是准备去哪?
迈克尔说去体育馆,陶西太太问:“体育馆都关了,你去体育馆干啥?”
迈克尔的回答一下就燃起了陶西太太的母爱:
这母爱一泛滥,陶西太太就把他领回家住了一晚。一开始他们还怀疑迈克尔会不会是个把家里东西偷走的坏孩子:
但早上起来下楼一看,迈克尔不见了,还把昨晚给他铺的铺盖整整齐齐地叠好了:
又愧疚又感慨的陶西太太,决定要帮帮这个不爱说话的大个子。
和所有看似“一无是处”的熊孩子一样,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迈克尔无药可救。
但陶西太太却注意到,他的一项未来职业测试中显示,自我保护意识高达98分。
普通家长看到这可能会觉得,自我保护意识强有啥用?能当饭吃吗?
但陶西太太就还真帮迈克尔这个优点找到了用武之地!
自我保护意识强,意味着他拥有橄榄球运动员的天赋。
当陶西太太发现这点后,开始从未来着眼,重新编辑“迈克尔”的人生之路——
锁定目标,全家一起帮助迈克尔成为橄榄球运动员。
但仅仅是发现优点,定好目标是不够的,咱们定的目标有啥用,得孩子愿意配合啊!
一开始,迈克尔并不领情。
面对心门紧闭的迈克尔,陶西太太没有硬来,而是选择像剥洋葱样一层层剥:
“告诉我和你有关的事,至少说一件你最愿意说的。”
迈克尔说:“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大个子迈克尔”。
于是,她立刻改口叫他迈克尔。
当丈夫不小心称呼他“大个子迈克尔”时,她也会认真地去纠正他。
● 迈克尔被邀请到他们家过感恩节,看到其他孩子都欢乐地坐在电视机前吃大餐,迈克尔一个人默默坐在餐桌旁吃。
陶西太太二话不说,关掉电视,让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和迈克尔一起吃:
● 陪迈克尔买衣服的时候,她选的,迈克尔都不喜欢,看到迈克尔自己拿起一件在那比划时,陶西太太立马肯定迈克尔的品位,尊重他的想法——
迈克尔这才第一次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陶西太太带孩子们去书店,大女儿拿起一本童书回忆起妈妈小时候给他们讲故事的场景:
陶西太太问迈克尔:“你妈妈给你读过故事吗?“,迈克尔愣愣地摇摇头。
晚上,陶西太太便把孩子们小时候的书拿出来,给已经是大个子的迈克尔讲故事:
这才一点点地打开了迈克尔的心扉,一点点地让迈克尔有了家的感觉。
开始慢慢学会怎么交朋友:
(和开头那两个不愿理他的小菇凉玩的很high)
开始认真地把陶西一家当作自己的家人:
△(一次车祸中,迈克尔为了保护SJ, 用手臂生生挡住撞击,弄了一身血)
要知道,其实越是缺点满满的孩子,从小遭遇的不重视、不尊重就越多,
那些看似很横的熊孩子,其实内心都脆弱的很。
只有我们给孩子尊重,孩子才会给父母尊重;我们给予孩子自主,孩子才会更愿意配合。
而影片的后半部,则向我们生动演绎了,所谓爱的力量,在孩子的生命中到底有多重要:
迈克尔虽然很有运动天赋,但进入球队后,木讷的个性使他一直无法进入状态,气得教练经常领着他的领子又吼又叫,迈克尔却依然不得要领。
陶西太太见势不对,便立马亲自下场指导,怎么指导?
用孩子最在乎的事情,用孩子最容易理解的语言——
橄榄球运动最重要的一环在于防守,保护自己的领地和队员,陶西太太便让迈克尔回想自己以前是怎么保护她:“如果有人扑向我,你会怎么做?”
让迈克尔回想他在车祸中是怎么保护SJ的:你能挡住车祸!你就能挡住对手!
陶西太太让迈克尔把球队想象成家人:“四分位就是我,跑锋就是SJ,整个球队就是你的家人,你要保护我们。”
迈克尔立刻豁然开朗了,再次上场后屡屡获胜。
陶西太太和教练分享自己指导迈克尔的诀窍,丹妈觉得这个诀窍在任何亲子关系上都能用得上:
对孩子,吼没有用,有用的是“了解”,有用的是因势利导。
是信任,是爱,只有爱才能激发出孩子最大的潜能。
教练立马对陶西太太的教育技巧心领神会,在比分落后时,在赛场上用同样的方式,保护了被裁判欺负的迈克尔:
充分调动了迈克尔的优势,激发了他最强大的保护意识:
促成了迈克尔扬名立万的一击。
(把对手直接从中场阻抗到了赛场外去)
这个画面被SJ录成了光碟,发给了各个橄榄球队看,一瞬间,迈克尔成了众多球队、学校争相抢夺的爆红球员,从此走向了成功人生。
而影片结尾,讲述了一个和迈克尔有相似经历男孩的故事:一样是出生混乱的家庭,一样拥有超强运动天赋,一样是曾被收养,但那些人没有给他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即使拥有天赋,最后也堕落至黑帮打杀。
试想一下,如果他被一个陶西太太这样的妈妈养育,结局又会怎样呢?
我想到了最近,大家都在讨论通过通过改变基因,让孩子变得更完美,你们会选择吗?
如果让陶西太太选,她会选择用改变基因的方式帮助迈克尔,还是用爱与陪伴的方式?
我想她一定还是会选后面这条,看似更难、更缓慢的路,
任何事,包括养育孩子,若不是亲力亲为,与孩子一同经历过跌宕起伏,共度过争吵和泪水,又哪里能那么真切地体会到那种为孩子成功的骄傲。
与孩子别离的不舍。
(迈克尔上大学那天,陶西太太躲在车上哭)
在孩子成人之时,满满幸福感、成就感地能享受每一个孩子充满爱与感恩的拥抱:
正如陶西太太当初在众人夸她收养迈克尔是伟大之举时说到的,
“不,不是我改变了他,而是他改变了我”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叮当,我要感谢叮当给我带来的快乐,也感谢叮当给我带来的麻烦。
用编辑基因的方式改变孩子可能很省力,但上帝之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带着“弱点”出生,是在教我们学会爱。
● 丹妈碎碎念 ●
想到之前去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时,看到一些被世俗定义的问题孩子。
父母觉得厌弃、或是无奈,把他们被送到一些特殊学校、机构,而这些环境参差不齐,很多真的是靠体罚、武力来解决问题的。这些环境下的孩子,眼神都是空洞的,多看一眼,都会让人揪心,也不敢想象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
我们总是期待孩子的改变,但有没有想过,有时候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因为假如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教育方法。或许每个“问题孩子”,都会变得没有问题。
说说我们的周年庆,总算是告一段落,能回归正常的文章更新。昨天的文章👉发优惠券却被怼 ?周年庆大补团的收入,我都将用于公益 虽然有极个别读者不能理解,但我却收到绝大多数读者的支持。本来心情还挺受影响的,但你们鼓励的声音,让我豁然开朗。非常感恩,也非常知足。爱你们。
丹妈往期推荐
【纪录片】
【App推荐】
【思维导图】
编辑助理:柚子妈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童书推广人
分享提升孩子幸福感的精神食粮
童书 / 电影 / 英语启蒙 / 艺术启蒙
0-15岁各年龄段
超详细书单和阅读建议
请在后台回复 书单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