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6月份,我分享给大家分享了一堆新书 👉这些新书有你看上的吗?其中有份杂志:
但因为是创刊,我还是坚持看过样刊,认真读过内容后再决定要不要推荐,也因此遗憾地错过了首发。
不过,当我拿到实刊,读着一篇篇有深度有独特见解的文章时,还是激动不已,遇到一份好杂志。只是遗憾的事,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别大家及时组团(当时很多公号团都是半年刊,等我想团时已经时机不合适了)两个月后 ,收到第二期,一如既往觉得不错,稍有遗憾的就是书中文字小了点,不过杂志社做了改进,第二期字体大了些
这是一份适合9~14岁孩子的杂志《少年》
看到老牌杂志《三联生活周刊》,爱读杂志的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熟悉感?不过2020年6月创刊的三联《少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编创团队和定位。
她的文字细腻优美,有着一股天然的“对话感”“交流感”,比如她在创刊词《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做一件“过时”的事情》描述对世界的认知时,这样写道:
毕竟,我们的世界太狭小了……只有当八月台风季节到来,巨大的风,伴随着滂沱的雨,那种摧枯拉朽式的自然伟力让我意识到外面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一个仿佛来自时间深处的神秘宇宙。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每一阵风都是地球在呼吸,而每一滴雨,都是我们与大海的相连,我们体内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宇宙的星尘,也终将化为宇宙的星尘。
既有宏观的审视,又有自我成长的分享,读起来很有共鸣。
引导9~16岁青少年独立面对真实的世界,学习批判性思考,学习探索自我,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与世界相处,学习追问人生的意义。关于这一点,创刊号这一期的封面人物就做出了充分的诠释——
研读完《少年》这份杂志,我觉得它有一股“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格局和站位:注重孩子人文思维能力培养。
但它所倡导的“思考”,不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思考,而是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认识、探索世界的逻辑:
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What if(假如)→ Wow(惊叹)这个简单的设计,让青少年知道:带着看见、探索、追寻的逻辑顺序,才能看到事物/世界更深或不一样的层面。
《少年》的难能可贵就在于,深谙当代青少年苦闷的编辑主创们,多维度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终结诸多压抑、困扰的出口,让他们知道:比如《情感教育:你今天感觉怎么样》这篇文章中分析的失落、悲伤等,是每一位少年都无法完全避免的:对于情绪所传递的信息,我们要么不知道如何分辨,要么干脆无视,或者拒绝接收,尤其是负面信息。
这种拒斥,导致了我们的心灵生活中极为古怪的一个现象:在我们最需要情感支持的时候,常常是我们最少得到情感支持的时候。
尤其在青春期,我们常常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在明明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却激烈地将他们推开,拒绝他们的好意;在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却自伤自怜,避开朋友的关心,孤立自己。
比如《怎么做一个好朋友?》中,以桥梁书《青蛙和蟾蜍》中两个好朋友的具体相处方式为例,告诉青少年做一个好朋友要:
③ 真正关心彼此的悲伤和麻烦,也不畏惧展示自己的脆弱;
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应该只思考成绩,还应该思考为人处世的行为办法。诚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在《爱惜羽毛》中所叮咛的:
我们经常被教育去热爱,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爱某个特定的群体,却常常忽略了,最值得,也最应该爱的,是我们自己。
鸟儿珍惜羽毛,因为羽毛能助它飞得很高很远。
人也一样。
假如时光倒流,回到少年时代的我们听到这样的“声音”,是不是困惑和苦闷会淡一点?而成长,是不是会更明朗一点?除了『主创』『杂志定位』『给少年出口』这三处让我心动的点之外,作为一本注重人文思维启蒙的刊,《少年》还有一股浓浓的人文底蕴和与生俱来的美感。我看书,一般会下意识地先看目录这页码,了解栏目设置、文章等。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回答人人想问的:《新冠疫苗为什么还不来?》:在新冠病毒被终结之前,《当社会生病的时候》告诉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和自处——瘟疫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断过,就是一个突发事件,它不能给予我们任何独特的启示,而恐惧和无措才是最孬的态度。
再如,从心理学角度,剖析艺术的魅力:《蒙娜丽莎》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非得千里迢迢去博物馆看一幅画?“难道不就是它在我们心头激起的情感强度吗?”其他标题如《如何像福尔摩斯一样看一幅画?》《谁的青春不长痘》等,无不让人忍不住一睹为快。所选文章层层递进,比如《What:什么是权力?》,注重的是对“是什么”的寻找:一个狂风大作的日子里,一顶凭空而来的王冠,让一只绵羊,在自己狂野的想象中摇身变成国王,在添置权杖、宝座和大床的过程中,他变得越来越傲慢、专制、不可一世。他想象着捕猎狮子,想象着万人朝拜,想象着驱逐异类。然后,在另一个狂风大作的日子里,风吹掉了它的王冠,国王又变回了绵羊。
从故事切入,层层深入:权力定义 → 权力的六种形式 → 运作权力的三条法则,由此,“权力”这样相对小众的话题,也在有滋有味中被青少年所熟悉、了解。而《为什么聪明人会做傻事?》,则重在对原因(“为什么”)的探索。乔布斯患病后拒绝接受手术,而是相信一些健康骗局和流行的食谱。爱因斯坦晚年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他的同事驳斥过的大一统理论上。柯南·道尔相信仙女和通灵术,1917年,两个少女用仙子跳舞的假装片骗了他。
《假如蚊子都死光了》→提出辩题,从正方、反方引导青少年思考“彻底消灭蚊子的可能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之,虽然蚊子的确是生态链条上中的一个环节,但因为蚊子体积太小了,其影响很容易被替换和补偿。考虑到蚊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将其彻底灭绝的话,好处将大于坏处。
谁的夏天没有接受过蚊子的骚扰呢?思辨地看待平常事物,把思考变成一种习惯,每个少年都不浅薄。是一个艺术气息满满的专题,涉及政治、历史、艺术等多个方面,帮助青少年理解文明,提高艺术修养。再如《如何像福尔摩斯一样看一幅画?》中,清楚地告诉孩子“一个普通人如何接近艺术”:用谁(who)、什么(what)、哪里(where)、何时(when)来分析,尽量用客观的形容词,尽量不放过任何细节……专题既有方法论的输送,也有实景指导,如《站在一个美术馆,你能看到什么?是什么在引导你的目光?》对于觉得自己“没有艺术细胞”的青少年来说,这篇从文字信息、光线、空间设计等多角度分析的文章绝对是及时雨。这个栏目,在创刊号中特别走心,有前面提到的对社会热点的回应,如《新冠疫苗为什么还不来?》帮助孩子从科学的角度了解疫苗的进度,不迷失于假新闻,也不恐慌。还有深入浅出的书评:《夏先生的故事》,帮助孩子直面成长的烦恼与苦闷:长大成人的根本,不是妥协,而是智慧与平衡:既接纳人生不可避免的艰难,又不放弃把它变得更好的努力。也就是说,既要直面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世界的事实,但又绝不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
这个栏目的内容相对丰富,有备受青少年关注的“痛点”——青春痘。文风幽默洒脱,刚说完“魅力的构成由里及表,配方复杂”,紧接着就话锋一转:“只是,无论是飞扬的神采还是智慧的眼神,都不像青春痘这般触手可及。外在的总比内在的好处理。执着于眼前的细节虽然舍本逐末,但多少给人一些控制感”。对于有青春痘困扰的青少年们来说,应该会边笑边释怀,“不要让青春痘限制了你的青春,去做你重要的事情,去见你喜欢的人吧”。其他文章如《当社会生病的时候》带来的是哲学思考、《铁路的浪漫》呈现的是别开生面地铁路科普。而《剪出来的记忆》重在对童心童趣的保留、创造力的鼓励。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的搭配是有助于他们开拓眼界、探索世界的营养,也会成为他们走向独立思考的助推力。这个栏目有文摘、书讯、小说,也有青少年笔下对“自己的生活”的描写,具有浓浓的分享意味,但是“干货”十足啊。比如这一期的文摘之一《凭借“如果”之力》,就非常有意思,也对调动想象力非常有参考价值:思考事物不需要教科书的,生成新构思的练习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
比如,乘电梯时只呆呆站在桥厢里未免太可惜,完全可以将其作为重置自己的机会,加以活用,尝试拟人化地想象“假如我是电梯”……试着想象电梯“偶尔也想横着移动”的心情,又或者想象电梯也会在上下班高峰期或午餐时间发发牢骚,“喂喂,超重啦!不要一下子上来这么多人嘛”。
总之,这本刊紧紧抓住自己的定位,汇聚了科学、文学、历史、艺术、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方面优质内容,阅读由点到面,深入浅出。《少年》秉承“三联”品牌浓厚的人文底蕴,文字生动隽永,韵味悠长。这一点从前面摘抄的很多片段中,相信大家已经领略到了。如,描写对瘟疫的看法,传递的不是恐慌和畏惧,而是理性的判断:疫病中断了所有的有条不紊,让我们睁大眼睛,看看生命的真相。
我们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物体”推给医疗系统。生病的时候,我们也要鼓起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
读这样的文字,是可以切身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的,或被启发,或得到理解,或获取引导。除了优秀的文字内容,这本杂志的排版设计也是可圈可点的:尼尔·盖曼说:“那些你在恰好年纪读的故事,永远不会离开你。”亲爱的少年们,愿它像光一样陪你们成长,“愿你们有智,有情,也有勇气追逐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