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愧是央视,拍的“大语文”综艺简直一流

万琼 丹妈读童书 2023-06-08
书香节已经连续两周都在推书,我需要回回血,养养精神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部综艺片,这也是最近被不少读者私信,力荐我一套央视的教育综艺,说保管好看,抱着试试的心态,我和编辑分头开始看,果然停不下来...

这节目上头!

每集20分钟左右,由节目组的领队,带着一群小初同学,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寻访古迹,聆听历史故事,体验民俗文化

短小精悍,知识密集,趣味盎然,特别适合小学以上的孩子观看。

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五一假期将近,孩子们不管出不出门,这部综艺片都值得看起来。

接下来,由我们编辑部万琼来来介绍这个体验类文化节目——

跟着书本去旅行


看过的人无不鼓掌叫好,有的说,通过旅行来学习书本知识,寓教于乐,每期都追。

图源:豆瓣短评

有的甚至建议中小学孩子,直接把这个片子作为作业,里面的解说比99%的当地导游都好。

图源:豆瓣短评

哈哈,咱也不能太夸张,但在节目里,我们的确可以回到千年前,领略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


也可以穿过时间隧道,感受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


能去到浙江绍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验鲁迅先生童年时妙趣生活;


还能走进吐鲁番,探寻《西游记》中火焰山的秘密。


通过读文-走访-体验等环节,孩子们身处实地实景,触摸历史沧桑的遗迹,感受作者背后的情怀。

01

书本中的历史,殷墟甲骨文


节目自2019年12月开播,每周5期,目前已更新到344期了(可能受疫情影响,有时会重播和重新编排)

我没有从头看起,随意先点开“一片甲骨惊天下”,探秘甲骨文那一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旅行的线索,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汉字的演变》,书本中提到,甲骨文的发掘地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于是节目组来到安阳,由领队姐姐,邀请到考古专家唐博士,带着当地的同学们一起来到殷墟,探寻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殷墟,曾是商朝后期都城的所在地,也因出土大量有字甲骨而闻名于世


书上说,甲骨文的来源,是一个叫王懿荣的大臣,在喝药的时候偶然发现龙骨上有字,这才开启了研究先河。

但同学们读了课文,却依然不解:
甲骨文到底刻在什么地方?
它的字记录了什么?
又有什么意义?


这些问题,在经过唐博士的讲解之后,我们一一得到答案。

100多年前,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被殖民、被压迫的黑暗历史时期,列国入侵,国难当头。


而且由于没有考古学,夏商的很多故事都来源于传说,这意味着,中国悠久的历史,被诸多西方国家质疑、推翻。

这可怎么办?

学者们着急啊,唯一的补救办法只有考古。自1928年始,研究院对殷墟连续进行15次大规模发掘,终于有了一次奇迹般的收获。


他们挖出了一个大圆坑,里面多达一万七千多片的甲骨,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甲骨文发现,也震惊了全世界


这不仅为商代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也有力证明了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是真实存在的。


而对甲骨文材质和文字的探究,我们也能清晰了解,原来那个朝代,人们就是依靠乌龟的腹甲来进行占卜,判断吉凶的。


经过唐博士细心讲解下来,甲骨文不再是课本里陌生的概念。

更是包含古人对自然社会的观察与想象,让我们对3000多年前的文字,在今天依然倍感亲切。



02

书本里的民俗,东北取暖


历史固然惊奇,但民俗也格外有趣。

去年12月的一天,节目组又带着同学们,跟着课文《土地的誓言》,来到了吉林松原,感受大东北别样的风情。


松原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这里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滋养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但是寒冷,一直是绕不开的主题。

有多冷呢?领队姐姐拿出了一杯热水,往上一泼,看好咯——


妈呀,滴水成冰!

不光同学们惊呆了,我在屏幕外都情不自禁发出一声“哇哦”。

既然冷到如此地步,那这儿的人究竟是如何取暖的呢?

领队姐姐请到了当地有名的民俗专家赵老师,来答疑解惑。


● 土房子赵老师先带大家参观典型的东北土房子。

这里的墙格外不同,里面混杂着草和土,被称为泥草房。


别看外表不起眼,泥和草结合以后有好几个功能:

  • 一是防止雨水冲刷;
  • 二是保暖性好;
  • 三是草有伸缩性,能应对热胀冷缩。


土还有讲究,外层是盐碱土,防水性好,里面是黄黏土,保暖性好,结实,果然智慧的结晶是强大的。


● 窗户。除了墙体独特,这儿的窗户也格外大。


一般南窗大北窗小点,能充分吸收从南面照射进来的阳光。


而且窗户上还有可活动的栓子和精致的木条,可以把窗户整个挂起来。


土炕。这点估计大家都知道,但是关于炕的原理还真不一定了解。

赵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土炕的运作流程,先是灶台里的火把锅台烧热了,然后火和烟通过里面的圆洞进到炕里,再由出烟口排出。


炕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在《旧唐书》就有记载:“冬月皆作长炕,下燃煴火以取暖”。

不仅描述了基本构造,还说明了功能和用途,真有意思。



03

书本中的诗词,玉门关


书中有历史,有民俗,当然离不开重头戏古诗词。

以前背诗词,关于“玉门关”的名句格外多,“春风不度玉门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但心里一直有三连问:

玉门关到底长啥样?
它有什么历史渊源?
为何那么多诗人情有独钟?

有着同样疑虑的节目组,邀请了甘肃省文联主席王老师,和当地的同学们一起,以亲身体验,向我们娓娓道来。


首先他们来到玉门关遗址,雄伟中不免透着些荒凉。


这里位于敦煌西北90多公里的戈壁中,最早建于汉武帝开通西域,设置河西四郡时,它地处最西端。


此前还是匈奴人控制的地盘,直到汉武帝发动战争,才拿下这片土地,于是就有了这座关卡。


王老师带着同学们走上城墙,没想到的是,这里空旷寂寥,墙体也非同一般,是由很多横着的线叠加的。


这是为啥?

原来玉门关盖房子,没有砖头垒,只能用土和沙层层堆砌,远看上去就像孤山耸立,难怪才有了后来的诗句:


“孤城遥望玉门关”/“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描写。

视角继续向南,那儿有个更独特的建筑,烽火台。


一个个接连,一直到都城长安,在当时如果有紧急军情,这里就是最快的传讯方式。


有多快?

从这点火传到千里之外的长安,只需24小时。在没有任何现代科技的帮助下,这个速度是无法想象的。


其实点烽火的土堆也有来头,每个烽火台下都放着些芦苇,被称为积薪堆,点不同的堆数,冒的烟和着火的情况不一样,讯息就有区别。


玉门关熟悉了,接着看隔壁的阳关


其实现在人们看到的阳关遗址,是后人根据历史记载,复原的关城,而真正的所在,早已被风沙掩埋。


这又让同学们集体想起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一代代诗人们,从长安不辞辛劳来此,这一路的跋涉,以及将要远离故人故土的不舍,万般滋味,才凝聚成这一句句诗歌,我们仿佛也能感同身受。


而那些不顾艰苦荒凉,在此驻守的将士,也将他们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情怀,在此书写着一部部不落的传奇。

04

书籍内容介绍探究+体验

多维度学习

对“大语文学习”极佳的注解


认真看完几期这样的节目,我在心里暗暗叫好。

这不仅是对形式新颖、用心良苦的节目组一个真诚的肯定,也是为孩子们在语文学习这块,有这么好的资源和渠道而感到欣慰。

想起咱以前学语文,只知道死记硬背,哪来这么多新鲜有趣的见闻呀。

而这样的节目,使用【知识+体验+探究】的形式,以2-6集一个专题,把书本里涉及的知识点给孩子们讲解的透透的。

比如“苏州园林”,就分为亭台轩榭、造景艺术、精妙匠心、《牡丹亭》、《枫桥夜泊》几集。


“美丽的西双版纳”,分为澜沧江畔、泼水节、走近野象谷、探秘热带雨林。


如此一来,同个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下的主题,就巧妙的形成多维度、串联式的组合,知识不再是“点”的机械记忆,而是“面”的灵活运用。

这样的学习印象不深刻才怪,也是对当下“大语文”模式极佳的注解。





         丹妈碎碎念         

我看了节目后遗症之一就是心痒痒,好想等叮当再大点,也跟着书本去旅行,去博物馆,去名胜古迹,去感受壮丽山河,去体会中华诗词魅力。


这样的宝藏节目,虽然蓝本都是以中小学书目为主,但形式有趣,我觉得老少皆宜,观看年龄不必拘束,都会有收获。


观看渠道这块,目前我们是用的“央视频”APP看的。无广告无干扰,直接搜索就可以。



或者后台回复 书本 得链接,顺便想说,这也是个神仙App,回头有空我想单独为它写篇文。学习强国”也可以看,但不全,只有46集,大家看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