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贺克斌:大气污染已把我们逼到必须动能源结构这一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CIDEG理事贺克斌发表讲话
8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CIDEG理事贺克斌在“2018国际清洁取暖峰会暨工程应用展”上发表重要讲话,“清华CIDEG”特将发言转载如下:
提到空气质量大家都在讲蓝天保卫战,如果我们把2013年“大气十条”开始实施算做蓝天保卫战起点的话,到今年正好5年,所以我想先回顾一下这五年的情况。
首先国家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重要减排工程三方面出发,采取了5大举措。
1
通过长期有效的措施促进煤炭消费比例持续下降
从2013年到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下降3亿多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由67.4%下降到60%。
2
全面推进国家减排工程,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2015年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占煤电总装机的99%,大幅度提升了能源清洁利用的水平,经过技术处理之后,燃煤电厂基本可以达到超低排放水平。
3
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本项工作已从2015年开始,截至目前全国50%以上的机组已经完成改造。
改造后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限值分别比国家排放标准低83%、50%和67%,达到了天然气电厂排放水平。
4
推进采暖系统煤改清洁能源
对于共同推进北方地区清洁采暖的工作,发改委、能源局、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多部门参与、联合,遵行“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地利用清洁能源。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工作重点,2017年,共完成了475万户的改造,京津冀地区还建成了1万平方公里的禁煤区。
5
推行分区域、分季节的错峰生产,调整短期产业结构
实施错峰生产(停止生产或限部分生产),即在企业全年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夏季的生产量,充分利用气象条件对污染的扩散和消纳能力,进行产业短期调整,涵盖钢铁、焦化、铸造、建材、有色、化工等产能过剩、污染排放突出的行业,同时配合交通等多种举措。
中国工程院受生态环境部委托,进行了推行“大气十条”后五年的基本评估,得到的结果显示“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下降”。
具体来讲,2013-2017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次细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493万吨、561万吨和408万吨,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降幅分别达到59%、20%、29%。
相比2013年,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39.6%、34.3%和27.7%,北京市PM2.5降至58微克/立方米,全面超额完成大气十条预期目标。
尽管我们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但是如果以现行国家标准衡量,2017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27.2%,全国还有240多个城市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城市达标率仍然较低。并且,区域性污染问题突出,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包括雄安在内的区域还是浓度最高的地区。
造成这个结果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三个“偏”——偏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和偏公路运输的交通结构。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好是包括电力、水泥、玻璃、工业锅炉等大部分污染源的集中点。虽然二氧化硫下降了,但氮氧化物下降的比例远远不如前者;硫酸盐的成分大幅下降,但硝酸盐的成分却明显增加;比例倒挂,这也是臭氧上升的原因。
另外,二氧化硫排放治理成果看似突出,2017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下降到1000万吨左右,城市二氧化硫浓度超标问题基本解决,颗粒物中硫酸盐浓度大幅下降。但若和美国、欧洲相比,我国的形势仍较为严峻。
从“十三五”开始,计划用3个5年时间,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一次达标,最终目标是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但是,如果坚持实行现有环保政策难以使所有城市PM2.5达标。基准情况下,2030年,重点城市无法全面达到35 μg/m的国家二级标准。而在强化末端控制情景的情况下,也只可使部分城市达标。
因此,未来我们不可能再大规模依赖末端治理,目前情形已经把我们逼到必须要去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这一步。只有将节能情景和深度能源结构调整相结合,才能使所有城市均可达标。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