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张永伟:合资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导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阳市副市长,CIDEG研究员张永伟出席10月24日于沈阳举行的“汽车合资企业电动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发表题为“合资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主旨演讲。
“清华CIDEG”特将演讲实录转载如下:
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阳市副市长,
CIDEG研究员张永伟
围绕行业发展,今天的题目是“合资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很多行业,包括汽车行业,进入了新合资时代,或者说是后合资时代。过去的合资强调的是股权之间的合作,在技术上更多依靠外部的技术供给,以及共同的组织本地化的生产,从而实现本地化销售。
现在的合资企业把研发更多的本土化,且很多技术源于本土,产品也从研发端就定义本土市场。这样的合资与过去我们理解的汽车产业的合资有个巨大的差别,套用党的十九大的名词,就是叫新合资时代。这就意味着在电动汽车这个领域中,国外品牌和本土品牌已经混为一体,对整个产业影响很大。
第一是竞争。当电动汽车产业进入到新的阶段,到底谁是最终的胜者?
看了华晨宝马的研发中心和整车生产线,再对比在这些领域,热心的投资和推动行业发展的企业,确实有需要充分考虑谁将成为行业最终胜者的需要。
有的企业完全是资本切入,过多强调了资本的力量,只满足于现有的一些条件,有几个人,有一两个车型,或者有一个很小的区域市场。但是到底如何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可持续的研发体系,如何拥有一套有充分保障的供应商体系,似乎都看的不是很清楚。这样一个三无的,完全过度强调资本切入的企业,很难在后合资时代成为最终的胜者。
当然,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华晨宝马也能做出一些比较,过渡的沉迷于过去,过于迷恋自己过去形成的资产,形成内燃机方面拥有的技术,对电动又爱又恨,当然反应起来相对迟缓。所以当大的豪华企业开始转身发力时,谁反应的慢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华晨宝马新技术的出现,是一种迎接未来,或者决胜和领先于未来战略性的选择。进入新阶段,谁将成为行业的主导者,确实需要重新的思考。
第二是大品牌觉醒了,市场将会呈怎样的格局?
中国的市场是得天独厚的,规模大,层次多,华晨宝马的品牌是一个豪华的电动汽车出行市场的定位。尽管很多企业不具备相关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市场。在中国很长的时间内,很可能是除了高端的,满足于个性化出行需求的产品市场之外,还有一类市场,进行平台化的运营,满足专用网约车,像滴滴这样的专用平台,以及分时租赁,用于分时出行。往往有一个或者几个大的平台公司来运营。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很多,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谁能够成为未来的平台化运营商,为平台化市场提供出更好的产品,目前还没有找到,
华晨宝马这样一种高端的出行产品,平台化的,性价比评价的产品市场,可能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重要的市场空间,在后合资时代大家都有位置,都有饭吃,但确实要找好自己的市场定位。
图:张永伟演讲现场
第三是技术的影响。
华晨宝马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作为主打的技术路线,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还有纯电的技术路线,以及增程的技术路线,当然最近热议比较多的还有燃料电池,这种氢能源的技术路线,这样多元的市场,必然需要多元技术路线的支持。
在不同领域,我们都需要不同技术路线的引领者,共同撑起在新的阶段中国电动汽车这个庞大的、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不能说靠某一种技术路线独霸天下,我们也不能把国家电动汽车的战略完全寄托在一个技术路线的未来上,还是要鼓励多元。国家在政策上基于国情进行适当的倾斜,或者战略性的选择,从而构成我们这样一种技术的路径。
第四是行业变化最大的企业如何实现生产?
我最近这两年接触太多想进入市场的弄潮儿,但是能不能造出好车,确实让人比较担心,车设计的都很漂亮,包括工程样车。但是是不是具备比较完备的检测和测试的体系,是不是能够把一套汽车的生产管理得非常精细?
魏岚德博士也谈到了,一出生就是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工厂,就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接入到互联网中,从研发、生产一直到商业,都能够与互联网实现无缝的接口和互动,这对生产者确实是挑战巨大,而且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应用太多的技术,包括我们所说的轻量化的技术,模块化的生产方式,这些都对能不能造出一款好的电动汽车至关重要。能设计出来真的不一定能造出来,即使能造的出来,真的不一定能卖的很好,这就是要靠品牌的支撑。
图:参会人员合影
今天的题目,确实值得各位专家和宝马的同仁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大家都在转型了,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格局?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讨论题目。
(内容来源:“汽车评价”微信公众号)
(编辑:CIDEG实习生 曾极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