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果发布|《CIDEG决策参考》总第21期 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中国的战略与政策

清华大学CIDEG 清华大学CIDEG
2024-10-01

CIDEG决策参考第21期


《CIDEG决策参考》主要关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制度变迁三个领域的研究议题,希望学者们就这三个议题领域中的热点话题、研究前沿和国际比较等方面撰写政策报告,提供给相关领域决策者和学者们参考、学习和交流。由CIDEG编辑和发行。


每期推送一篇学者稿件,阅读受众包括CIDEG理事委员、学者网络与公众。其中,高质量的稿件将经由CIDEG学术委员会推荐报送给国家决策部门。


2021年11月推出第21期决策参考:《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中国的战略与政策》,文章及政策建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高宇宁,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孟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韬授权发布,敬请关注!


文章全文

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中国的战略与政策



一、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的逻辑演变与分布特征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1918年大流感以来全球最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也为2020年全球的经济带来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冲击。这当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传统上受到成本逻辑驱动的全球价值链贸易和投资活动开始快速的重塑以适应疫情的冲击。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全球价值链的脆弱性促使参与者重新调整战略,推动价值链的重塑(转移和再平衡)。全球价值链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爆发后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开始促使跨国公司通过业务重组的形式确保其供应体系的稳定性,生产网络由全球范围的集群式开始向区域化、多元化发展。全球供应链指的是全球产业链当中短期的维度,其产生和停止更多的是效率行为驱动的结果;全球价值链则是一种中期的成本驱动逻辑,跨国公司把生产活动外包到中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成本驱动;全球产业链则是时空维度上的长期布局和分工,是一种创新逻辑。无论是疫情还是贸易摩擦,是否能够保障一个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变得更加重要,即从效率逻辑转向稳定逻辑。而全球价值链的重新再分布,意味着价值链的布局不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或者少数篮子里的传统成本问题,而是需要更高的分散性,也从成本逻辑逐渐转向安全逻辑。


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的新增量,即跨国公司在很多经济体当中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产业链的新增布局行为,会出现极大的收缩。但是现有存量,特别是在中国的产业链中的存量,仍然在相当时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变化。要理解这一论断,需要从全球产业链的演变,以及内部的竞争机制、趋势和逻辑出发分析它未来的演变和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仍然还是由各个国家的本国企业造成的。本国企业的价值链更多的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德国为中心的欧洲、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三个区域中心组成,因此,这是当前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的基本推动力。但是,将各个国家当中的跨国企业所提供和参与的价值链单独剥离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总量的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特别是复杂价值链以及服务业当中的跨国企业,其价值链组织仍然呈现出以美国为中心,且围绕价值链中心而展开的全球一体化特征。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区域性特征是由各国本国企业推动造成,而更多的跨国企业的价值链增加值形成组织仍然是具有比较典型的全球化特征,这也是将全球价值链进行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区分之后得出的最重要结论。

 

二、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系统分析,考虑劳动力供给、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国际交通、国际旅游业、甚至原油消费等多个方面;并充分参考疫情期间工业生产、投资、消费、贸易等各方面统计数据和新闻数据,用于量化疫情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冲击。相比之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受到影响更高,由于其他服务业中主要是公共管理及医疗健康服务业,疫情期间对其消费的增加,反而成为了主要受惠行业。而农业部门则受到的冲击相比预期要高,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国际上部分经济体对农产品贸易活动进行了限制,其中或是为了粮食安全满足本国的需求限制出口,或是疫情防控需求限制农产品贸易。另一方面,对用于农产品加工和餐饮服务业的农产品,相比于其他农业部门影响更严重。


从分国别、分行业进行整体对比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相对发达,吸收的劳动力也较多,因此,准萧条式的疫情在发达国家除了对制造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之外,对其金融和商务服务业也产生明显的影响。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此类行业受损则轻微许多。从离散程度来讲,发展中国家主要承担生产网络中的加工环节,疫情主要对其制造业产生影响。


疫情除了对国内需求造成影响外,对全球国际贸易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2020年,多数国家的传统贸易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甚至有些国家达到了20%以上,这也说明在全球复杂的生产网络中,外部的压力更容易对国际市场网络产生冲击,从而对全球经济萎缩产生更大影响。从国别数据来看,在2020年,各国参与国外价值链分工都严重受挫,美国、加拿大、印度及澳大利亚影响最为严重,而此时中国疫情虽得到较好控制,但还是受国外需求萎靡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冲击。到2021年,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的疫情都得到了较好地控制,国内生产活动初步恢复,国外需求反弹,传统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都有回升,而印度、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受疫情或者生产网络的影响,参与全球化分工的步伐暂时放缓。


从2021年各国增加值的分解情况来看,中国和日本的国内吸收增加值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疫情期间国外需求的增加深化了其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而从简单和复杂价值链受疫情影响的情况来看,印度、英国和美国的简单和复杂价值链都受到大幅影响,恢复比较明显的是中国和日本。中国传统贸易和简单价值链贸易的恢复都要好于复杂价值链贸易,这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之高,作为世界上工业类别中分布最为齐全的国家,冲击涉及各个经济行业。但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对中国的冲击更不容忽视。

 

图1 各国简单和复杂价值链相比无疫情的变化(2021)


生产长度为一个国家部门的主要投入品到另一个国家部门的最终产品之间的平均生产阶段数,代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初级要素创造的增加值的平均次数,也代表着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疫情造成了全球各国、各行业的平均生产长度在2020年减少了2.3%,而通过全球网络化分工的重新调整,在疫情之后全球生产体系的恢复会相对谨慎、乐观。中国的生产长度在疫情初期受到较大的影响,即从生产要素到最终商品直接生产增加值的次数减少。但是疫情之后,中国的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前向关联的生产长度相比后向关联的生产长度恢复趋势较快,从而使得增加值恢复稳定。

 

图 2 全球价值链生产长度相对无疫情情况下降比例(%)

 

三、后疫情时代中国应当更加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无论是本国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进行产业布局,还是吸引更多的全球跨国企业,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国际经贸规则的影响。主动参与国际的税收规则、贸易规则、投资规则的制定,才能保证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一个更为积极的位置,做好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内法律和投资环境的协调制定。中国需要明确参与国际竞争的规则,甚至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同时进一步明确国内的经济运行规则,将国际国内的循环打通,让更多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确中国国内运行规则的稳定性,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国内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能够带来的确定性,从而使得它们更加有信心参与中国的国内生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应对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演变的政策措施:


第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构建、发布一系列保障和稳定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基本举措和相应的基本倡议。在当前全球价值链易受挑战的影响下,中国应当率先发出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安全可靠、可预期可控制的基本倡议,号召全球贸易企业、生产企业提出和加入一个共同的供应链网络,将其作为支撑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和贸易基本层面的举措。倡议的提出则可以优先考虑在G20体系下建立的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稳定机制支持网络、保障规则和专家工作组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国对于全球跨国企业在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主动地位。


第二,在当前全球贸易的趋势下,应当在以RCEP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之上,进一步建立和打造能够与CPTPP以及欧盟等经济区域相衔接的、跨越欧亚大陆的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保障机制。可以在全球的区域供应链合作和区域价值链合作方面率先引领,通过一个国家间的协调机制将RCEP和欧洲以及CPTPP经济体系相衔接,形成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更为稳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体系。对于这一个机制的支撑,可以充分考虑以成员国进出口银行的贸易信贷体系为基础,成立基于欧亚大陆的全球价值链银行或者跨区域的贸易信贷综合体系,为大型的贸易公司和生产公司在贸易融资贸易信贷方面提供全球层面的系统性支持。


第三,在当前WTO的治理框架下,提出全球价值链或全球供应链的保障体系,争取形成与2015年联合国的投资者和主权争议仲裁等原则相匹配的全球贸易规则体系。这一规则应当允许大型的生产公司或跨国公司在保障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运作时,可以和以国家安全为旗号的政府长臂管辖相制衡,防止以国家安全为由,在超越国家主权管辖边界的范围之外,造成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的中断与破坏。这一倡议同时应当成为WTO下一阶段多边谈判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四,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继续扩大在直接投资和资本投资等领域的开放力度,做大对外开放红利,创造更大的共同利益。未来要求在原有企业税收改革的基础上,对跨国企业分支机构、价值链代工企业以及中国的国内企业,实现在税收优惠、补贴以及各种行政支持手段上所有制条件下的待遇一致,推动将技术转让履行纳入控制跨国公司滥用限制性商业惯例的国际经济治理规则,率先在国内实现市场上的所有制中立。建立完善的负面清单制度,从产业政策为特征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管理转向外资审查委员会式的外资管理,实现更加规范的外资管理方式。


作者简介

Author

高宇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孟  渤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张  韬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获取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

*纸质版领取地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

《CIDEG决策参考》纸质版全部对外免费赠阅



作为“零碳智库”行动倡议成员之一,我们倡议:


1. 参加会议自带水杯,不使用瓶装水和一次性水杯;

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绿色出行方式到达会议现场;

3. 尽量取用电子版会议资料;


让我们共同携手,助力“双碳”!



往期回顾

讲座实录 | 高宇宁:经贸摩擦与新冠疫情对全球价值链影响比较研究

活动回顾 | CIDEG产业经济前沿研讨:后疫情阶段的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



同步关注CIDEG自媒体平台

CIDEG视频号

CIDEG微博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CIDEG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