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蔡昉出席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一旦政府介入后,创新项目“不能言败”的僵局怎么破解?
“不能承认失败、不愿意宣布失败,实际上也就是在很多情况下‘不许失败’。但不允许失败,就没有创造性破坏。”
要想让技术创新带来生产力的真实提升,需要的是“创造性破坏”式的创新,但这也意味着政府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过程中的失败,尤其是具体项目中的失败。3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CIDEG学术委员蔡昉受邀出席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在发言中谈及如何促进创新时提出如上观点。
“清华大学CIDEG”特将发言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 发言内容 #
蔡昉解释称,大多数时候,我们所提到的创新指向的是技术创新,这也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但是,要想把这个基础变成“真实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让它变成“第二种创新”,即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提出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新。而其内涵的核心,在于“创造性的破坏”。
蔡昉说,这也是他在研究中国经济中比较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人口已经负增长的背景下,因为“负增长就意味着人口红利基本上没有了,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得靠生产力驱动(增长),经济增长必须得靠创新“。如何让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但他坦言,这里面存在一个“两难”之处。一方面,不管是技术政策还是产业政策,无论是否“只做不说”,政府其实都会在“创新”上有所介入。
尽管政府的介入也是有意义的,但另一方面,研究者也注意到,有政府参与其中的事情往往“不能言败”,包括创新。
“不能承认失败、不愿意宣布失败,实际上也就是在很多情况下‘不许失败’。但不允许失败,就没有创造性破坏。“蔡昉说。
他指出,不能言败的创新将难以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这将使科技发明不能够转化成生产力,甚至会出现所谓的“生产率悖论”,即“到处都是新技术,但是生产力不提高”。
对此,蔡昉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他认为,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来尝试解决这种“两难”。其中第一点是,政府、企业和市场应当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战略目标等不同的机制中各司其职,“不能越俎代庖”。
他举例称:“有些(方面)是可以不言败,比如我们的战略目标——例如我们最终要达到的通过创新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个归根结底不能让它失败,这是统领性的。
“但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在具体的项目中,包括在一个科研项目走向应用的过程中,是应该允许失败的,因为这种失败或许是客观上无法避免的,“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
其二,他建议,“不要把不言败这个特权赋予任何具体的部门,更不能把这个特权赋予市场主体”,因为当一个市场主体拥有了可以不承认失败的权利,就会造成实质上的垄断,造成“死而不僵”,成为“僵尸企业”。
因此,应该允许市场主体、允许创新的具体执行者失败,“不言败本身不是我们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的集中应用之一”。
第三,他指出,要拥抱”创造性的破坏”,就意味着过剩的产能需要被淘汰、传统的技术应该被替换。要允许企业退出、也允许其死亡,甚至过时的岗位也可以被消除、被淘汰掉,“但是唯独人要得到保护”。
一旦人在社会层面上能够得到保护,那么企业也就不再有借口不被淘汰。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蔡昉认为,一个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社会福利体系,同样是实现“创造性破坏”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为创新保驾护航的基础之一。
“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结发言时他感叹道,而在创新过程中市场起什么作用、政府起什么作用,其实颇为复杂,需要更好的界定、更多的讨论。这些讨论都将有利于解决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颠覆式创新。
来源:财新网
微信编辑:实习生 陈卓尔
推荐阅读
同步关注CIDEG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