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周五之星”真的那么重要?|北京京西学校副校长John D’Arcy先生谈创新教育

2017-09-28 KIPP WHITTAKER 菁kids



 


在开展创新教育这件事上,北京京西学校的教学副校长John D'Arcy先生满腹激情!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John为我们描述了当前的教育环境,阐述了为什么教育总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也介绍了北京京西学校正在进行的有关创新教育的发展进度。他认为,大众对主流教育观点以及相关问题所持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为未来的创新教育浪潮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 KIPP WHITTAKER   翻译|张燕  

编辑|齐琰  图|WAB



John D’Arcy:

教育行业目前正在经历的事情,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在其他的行业出现过了。科技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人们理应自主地学习、工作,因为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怎么做,只能自己摸索,这就是当代工作的本质。


说到教育,我们也在避免走其他大多数行业走过的弯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我们必须为他们负责。同时,我们要避免被那些华而不实的新事物所迷惑,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过快,过犹不及,一味追求速度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放慢了改革的步伐,并不急于冒进。不过,目前整个教育的大环境在改变,老师和学校在教育上不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不能拒绝改变和创新。由此可见,父母、学生和老师都期待创新,因此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John D'Arcy先生在北京京西学校青年TED论坛上发表讲话

 

在北京,无论是WAB还是其他一些国际学校,大家都喜欢创新,创新让我们兴奋、激动,这是值得欣慰的。我们就以下问题征询了家长、学生、老师和校董事会:如何更好地践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如何帮助现在的孩子们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走访了所有相关群体,得到了他们的反馈。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所有人的观点都基本相同:他们都认为,我们应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帮助他们参与更多的活动、学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孩子们的整体发展,更不能阻碍他们实现自我。我们不仅要提高孩子们的成绩,还要帮助他们全面平衡地发展。

 

我们想创办一所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校,不过这样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呢?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很多学校都不是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的,比如招生对象要么是8岁左右的孩子,要么是15岁左右的孩子,这样的学校称不上“完整”。再比如,学校主张奖励那些学习效率更高的学生,到了周五就给他们颁奖,却忽视了那些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学生,因为新的一周就意味着另一个学习周期的开始。

 

迄今为止,教育关注的是如何把学生从一年升到另一年。从而学生掌握的只是一部分知识,而不是全部,然后逐渐认定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短处,如:我不擅长数学;我不擅长画画;我不擅长写作。这种学习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自己短处的关注正如对自己长处的关注一样。

我觉得,目前教育界讨论的最为热烈的话题,就是我们这些以育人为己任的教育者,培养出的学生并不相信自己的才能,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学会某个学科知识,这也是他们觉得自己学不好的原因。我们要改变这个现状:不是谁学得最好谁就是“周五之星”,有关研究表明,有时候,经过努力掌握知识的孩子反而记得更牢,而快速掌握这个知识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忘记。

 

意识到学习远远不止培养一个“周五之星”之后,我们决定作出改变。因此,“周五之星”不再是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我们开始强调,学生目前需要什么。比如,你们需要学习阅读,他们需要学习写作,而我们要学习算术,那如何才能实现每个人的需求呢?我们还意识到,每个人需要的帮助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正如我们面孔一样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不是说保证你参加了课程,并根据课程对你进行评估就可以了;而是要确保我们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学习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你成功地完成课程的学习。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思维转变。如果未来转向个性化学习,那学校该如何运作?当下,学校一直在讨论“差异化”,也就是说,学校应该把班级里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群体。事实上,我们也正在努力这样做。老师们在不断尝试,不过周五仍旧是“测评日”,老师们很难在管理好20个孩子的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差异点,从而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创建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帮助孩子获得更多所需资源、提升技能。

 

七十年代的时候,许多地方曾实行开放课堂,尝试改良教育,但却以失败告终。那时候,老师们只是种些花花草草,摆放书架、沙发,划分出自己的独立空间。由于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改变空间设计,而不是改变老师们在学习上的角色以及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课程没有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也没有改变,老师们只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做一些空间上的调整,因此这个尝试没有取得成功。也有一些老师在课程上做了创新,但没有改变空间;还有一些虽然改变了教学理念,但其他的一切依然一成不变。

在WAB,我们意识到学校的一切因素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些因素包括时间、空间(物理和网络空间)、评估系统、课程设计等等。把这些因素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教育创新的成功。

 

因此,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考虑到社区的每一位家长、学生、老师和董事会成员,帮助他们参与到这项重大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动才能把所有人紧紧联系到一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前进,从而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后 记

这次采访,让我们对WAB正在开展的创新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其他想紧跟21世纪的创新步伐的学校有了更多的认识。不管是对WAB目前正在推进的创新教育实践,还是必然会出现的创新教育趋势,John都有很多想法。当然,要实现这样的改变需要长期的过程,让创新变为现实需要时间的见证。对于那些全力支持改变,并愿意为实施这些理念贡献力量的人来说,诸如WAB稳步推行创新课程这样的“小行动”,也是对教育全局变革与发展的有效助力。






深入解读STEAM教育 (一)(二)(三)


深度对话: 科技如何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父母


美国基础教育真的“弱”吗?


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 ISB“未来学院”


鼎石:透过中国体验世界


北京耀中: 开放的教学空间, 给孩子自由, 也给老师空间


北京中学: 用创新的方式培养创新者





扫码下方二维码,订阅

《菁kids》北京 2017年9月刊《教育创新,未来可期》

菁kidswww.jingkids.com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访问 jingkid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