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女儿留学一年,回国变成了“问题儿童”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用这句话比喻海龟(归)宝宝们的生存之道,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可是,低龄宝贝们本身年龄就小,国内外大环境的忽然转换,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大挑战。一进一退之间,孩子们适应得了吗?
文|小威妈妈 编辑|齐琰
图|pixabay
去年,女儿4岁,老公因工作的原因需赴美一年,我们商量后决定一家同去。为了让她能够在美国“无缝对接”,赴美之前,我们做了不少功课。比如开始锻炼她的独立能力,培养英文阅读习惯、训练数学思维,收到美国当地的入学offer后还开始给她做心理建设,教她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办法,等等。
好在之前女儿在北京的一所国际幼儿园就读,语言上比较占优势,出发前,我和老公以为万事大吉了,信心满满地落地美国。老师家访的时候,我们还得意洋洋地介绍了女儿在来美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记得当时老师简单问了女儿一些问题,女儿也能听懂作答,我们还感觉挺不错的。
谁知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我们高兴的太早,现实很残酷。入学后,经受考验的不只是刚满4岁的女儿,我和老公在融合国外的教育方式上,也困难重重。
女儿在美国就读的是pre-k,性质上隶属小学,班里多是4-5岁的孩子。从表面上看,校园和国内的国际幼儿园布置风格很相似,可是管理方法却完全不同。在美国,我们只被允许送孩子到学校门口的马路边,那里距学校大门还有几百米的距离,她需要自己走进学校,找到班级。
小学的校园有多大啊,好几次女儿都走错方向了,她掌握的那点英语词汇也仅限于课堂,找不到教室都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要知道在国内,都是家长送到班级里,或者老师在校门口迎接,这个反差,对孩子来说着实是个挑战。
不仅如此,学校生活管理“粗放”也超过我们的预期。在国内,3、4岁的幼儿能够做到独立换衣服、背书包、去卫生间、吃饭,貌似就已经很好了,可是在美国,孩子们被要求会独立使用微波炉、去冰箱取食物、给剩饭打包、水壶加水、整理床铺、整理衣服...... 没人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后擦嘴、增减衣物,生病了带药去学校还需写申请,医务室要看到医生的处方才会给孩子用药......
4岁的女儿还不能完全复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这个年纪的孩子短期记忆力还没发育完全。到现在,我也想不出女儿当时在学校里是怎么“活”下来的。
语言,还是最大的问题。学校走廊里挂着很多国家的国旗,却没有一面是中国的,也看不见一个中国孩子,没有一个懂中文的老师。4岁的女儿,一切靠自己。后来pre-k结束的时候,女儿偷偷告诉爸爸,其实刚去学校的时候,她每天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听着。
独在异乡为异客。女儿在国内上幼儿园上小班时,我没怎么担心过她,国内的主班老师很细心,有什么情况通过微信群随时沟通,师生比高,有老师负责专门给孩子拍摄视频,实时给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情况,那时候,心里是踏实有底的。
在美国呢,我们只能通过邮件和教务处电话联系到主班老师,开学第一周,我和老公天天盯着邮箱,盼着有邮件进来。学校组织的家庭活动,一开始我们参加起来也感觉着别扭,刚到美国时,文化冲突还是挺大的。
不过慢慢的,女儿渐入佳境,我和老公也随着对当地学校教育节奏的了解,情绪慢慢舒缓下来。从每天盯着邮箱,到习惯在每月底看月度总结和下月计划,参加每季度一次的家长会,偶尔收到老师的“小纸条”,关于女儿在学校时的表现,提示家长如何给予配合...... 当地不为5岁以下的儿童开设兴趣班,但是鼓励家长陪孩子多去图书馆、博物馆和参加实践活动,我们因此也多了许多家庭时光。
女儿在美国只读了一年,pre-k结束的时候,我们回国了。
大人回来容易,可女儿却需要重新适应国内的教育体系,对她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要重新面对挑战。
果然,刚回来时,我发现很多方面她都难以适应。最让我难过的是,女儿从名列前茅变成了“问题儿童”。
5岁,按照国内的步调,该读幼儿园大班了。为了让她尽快熟悉起来,我们依然选择了出国前读过的那所幼儿园。可是环境虽然找回来了,却凸显了脾性和习惯上的冲突。
语言:仅仅一年,女儿的思维语言变为英语,中文严重退步,除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之外,形容词基本没有输出。
性格:回国后喜欢和陌生人搭话,社交技巧“丰富”,出国之前的“含蓄”不见踪影。
成绩:pre-k的评估都在优秀以上,而回国后参加某课外班的评估结果显示,数学和中文能力基本在同龄孩子的中等水平或偏下,英语也仅仅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评估标准以识字和阅读为主)。
行为:女儿爱分享,自己发现什么喜欢立刻分享给别人,平时会按着自己的思路“唠唠叨叨”,所以她显得没有“规矩”,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能安静听课,喜欢发问,回答问题会走到讲台上,也经常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体育:在美国,体育好和学习好一样重要,女儿这一年强壮了不少,这一点还是让我们很欣慰的。
......
环境变了,评价标准也变了,回国后老师给出这样的评价: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凳子,以后学习成绩肯定成问题。建议继续观察,排除多动症。
可是在美国,老师却说:“她上课时看上去不能集中精神,可是每项考核都很优异,我又能要求她什么呢?建议转学,去一所符合她能力水平的私利学校!”
同样是在课堂上“坐立不安”,但在不同的评价准则和教育者眼中,女儿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国内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围绕在拼音、认字、计算、知识面、认真听讲、能不能坐住凳子等几方面,这些要求和美国学校对女儿的评估角度完全不同,他们主要考察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个人和社交发展、literacy读写能力、mathematics数学、science科学、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历史学和社会学、physical and motor development,考试评分是能不能通过学习获得对关键概念和技能的理解。
就好像让歌手与篮球运动员PK,比什么好呢?
仔细想想,教育体制已然,作为学习者,我们该入乡随俗还是另辟蹊径?
适应所在体制,找到突破口。我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那些我们认为有违我们教育观的教育方式,可是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也在被教育体制感染着。在哪种教育体制下,都要找到教育的平衡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相信孩子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天赋,在任何教育形式下,都有它显现的时机。
中美教育,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没有学习方式的差异体现得明显,加上侧重角度和教育初衷不同,所以没办法用同一套标准来评价教学的优劣,那么,哪种方式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学习的激情和观察世界的热情,哪种便是可取的。
现在女儿回国已有3个月了,逐渐适应了国内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上课很安静,坐姿笔直,很少“打扰”老师说话,中文能力也在逐渐恢复,和出国前一样自主阅读中文绘本,老师也开始给我积极的反馈。她的注意力、参与度、合作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逻辑能力都在逐渐调整和适应。
同时,她也依然能和她的美国老师在视频中开心地聊天,虽然词语运用匮乏不少。
出国1年,尽管女儿在知识、能力、习惯上有进有退,但我发现,女儿的强项和兴趣爱好却一直未变。
我想女儿还是延续了一些早先建立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所以那些看似“被落下”的部分很快会找回来;而善于思考的品质,让她没有在环境变化时急于否定自己,而是积极寻找出路。
无论是出国还是回国,孩子适应的速度有快有慢,孩子有自己的节奏。那些消失的品质或者习性,也许本来就不属于她。即便一个孩子的教育环境一直未发生变化,他也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而那些丢不了的东西,正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下去的部分。
这两年的经历成就了女儿的多元、包容、开放和独立,那些所看、所听、所想、所做、所感、所学到的事物写在她思维层级的每个角落,让她的思维更加丰满。家长要做的,是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适时把关、严肃对待。
回想起来,这一路有得有失,有喜有悲,吸取的营养将写入她的人生,而那些失去的部分,也为她新的成长,让路。
-end-
|开放日|北京国际学校开放日、国际社区课后活动集锦
|转校|公立转国际第一年,孩子将面临的心理雷区与破解秘笈(上)
|转校|公立转国际第一年,孩子将面临的心理雷区与破解秘笈(下)
|开学|开学季——今天,你反焦虑了吗?
|校园|国际学校雷区解析——校园爱情
|话题|国际学校真的意味着减负吗?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访问 jing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