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介“包装”、父母代劳?国际学校面试官一眼就看穿

曹新星 菁kids北京 2019-05-28

随着国际教育的不断升温,国际学校的申请名单越来越长,有些热门的学校甚至出现了成百上千名学生排队申请的盛况。家长们普遍反映,好的学校入学门槛很高,必须下苦功夫准备才行!甚至还有人为了孩子能申请到名校,不惜把尚在幼儿园的孩子送进补习班补课。


国际学校入学那么难吗?


为了入学,真的需要把孩子“包装”起来去接受招生官的“检验”吗?


为此,菁kids对话北京两所知名国际学校的招生官,请他们来谈谈到底什么样的学生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以及面试时家长们需要避开哪些“雷区”。


采、文|曹新星  部分翻译|罗雯  

图|unsplash、受访者提供


申请“前哨战”:提前了解学校,不打“无准备之仗


申请任何一所学校都是一个麻烦并且冗杂的过程。如果把申请学校比作一场“战役”的话,提前了解学校就是这场战役的前哨战。虽然北京的国际、双语学校每年都在递增,但想要进入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


因此,正式递交入学申请前,家长要提前做好功课,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目标学校以及它们与孩子的匹配度。“说到底,择校是一个双向的选择,需要家校两方彼此契合。”哈罗北京招生总监Rohan Kara老师说。



“我建议家长们把择校时重点关注的方面和要求列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意见是否一致,然后多浏览目标学校的官网,关注学校定期发布的简报,也可以跟周围认识的在校生家长交流,从而全面了解学校的校风、课程、录取要求等等。


家长最好是能够安排时间来学校参观,实地了解校园环境,走进教室看看真实的课堂,以及师生是如何互动的。虽然探校时不能见到学校里的每一个人,但是可以和校长或是老师聊聊你最关心的择校问题。”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招生部总监梁诗琪(See Kay Leong)老师说。



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是近距离了解学校最有效的方式。


参观学校时,家长们一定会有很多疑问,比如,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师的背景如何,学校里有哪些课外活动或是实习项目,食堂的饭菜好不好吃,学校有没有带学生参与的社区服务活动……


针对这些疑问,家长不妨大胆提出来,请学校相关老师予以解答。梁老师指出,“家长一定不要不敢问刁钻的问题,比如说学校对霸凌行为的政策,对学生精神状况方面的指导,以及学校对学生健康和生活方面的照顾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个学校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在Kara老师看来,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对择校也十分重要。“如果孩子对某一运动项目特别感兴趣,最好是选择能为孩子提供该运动训练项目的学校,那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他/她发挥天赋。我们希望孩子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这个内在驱动力,孩子会自发地探索那些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从而带动他有目标地主动学习。”


申请“攻坚战”:入学测试+面试是重点


总的来说,国际学校的申请流程大同小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提交申请材料。

二、申请材料通过后,参加入学考试。

三、入学考试通过后,申请者和/或申请者父母参加入学面试,有的学校会对年龄小的申请者进行“随堂考察”。

四、面试成功,学生按和学校商议的入学时间入学。


每个学校的官网都会罗列详细的申请材料及申请流程,家长和学生可在官网查阅。


入学考试通常为学术能力测评,用于初步筛选申请者,考试形式大多为机考,即学生在计算机题库中随机抽取考卷,回答一些常识性问题。因试卷语言为英语,故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有的学校会要求申请者进行写作能力测试,英语非母语的学生还需参加英语水平测试。学龄前的申请者无需参加学术能力测试,但需通过学校相关的生活能力测评。



“针对年龄小(2-10岁)的申请者,我们一般不会用‘面试’那么严肃的字眼,我们会安排他们进入一个班级,有的孩子会紧张,有的孩子看到玩具会很兴奋,我们会观察他们在这个班级的表现,是否能适应班级环境,是否会和其他孩子相处,并由此评估孩子是否适合在我们学校学习和生活。”


Kara老师表示,“我们知道,面对招生官时孩子们难免会紧张,会有些不知所措,所以我们会通过对话、观察等多种方式来多了解申请者,而不是简单通过笔试或面试就判断他们是否合格。”


专家支招:如何避免面试雷区


既然面试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和学生该如何准备才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呢?通过采访两位招生官,我们总结了以下典型的“雷区”及“避雷攻略”,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雷区一:迟到


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考试或面试,迟到是大忌。Kara老师给父母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准时到场”。提前规划好您和孩子的行程,笔试、面试时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


>>>雷区二:过度准备


两位老师在采访中都提到了“过度准备”这个问题,可见这是申请者在面试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在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中,笔试部分通常考察的是通识问题,由题库随机出题,需要学生调动知识储备,并没有所谓的“模板”或“样卷”,因而不需要学生为此多做准备。


面试环节,除一些基本的能力测试题外,招生官通常会问申请者与其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只需根据自身情况作答即可,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然而,在实际面试中,不少学生会提前预设问题,并背好某些问题的“答案”,导致要么答案过于死板,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正确答案”;要么就是急于“对号入座”,反而没有真正地理解问题,导致“答非所问”。



当然,不要过度准备并不意味着申请者不需要为面试做准备。“我们面试的初衷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申请者,了解他们的性格、习惯、爱好,以及他们面对事情会如何思考和解决,所以他们自然地表现自己就好。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多用英语对话,尽量让他们习惯用英语表达自己,不要紧张,就是最好的练习和准备了。”Kara老师说。


梁老师也建议申请者:“面试时不要紧张,做自己就好。考试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也会全面地评估学生,考虑学生的潜力等等。”


>>>雷区三:找中介“包装”自己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中介机构声称他们可以帮助申请者申请到学校。两位老师虽然有所耳闻,但都不认为学生需要中介的帮助。


梁老师坦言:“我不太鼓励家长这样做,大部分的录取信息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如果家长还有其他的问题,他们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或面对面咨询。另外,入学面试的结果会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而定,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交流或是阅读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家长直接和学校联系可以帮助双方建立关系,及时传递信息和有效地沟通。”



Kara老师则指出,“请中介来帮助学生准备面试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精心设计过的答案掩盖掉了孩子的‘个性’,而这恰恰是我们在面试中最看重的部分。迄今为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申请者无一不是个性鲜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独到见解的学生。”


>>>雷区四:只回答不提问,不积极不主动


比起被动回答问题,招生官往往对于那些带着问题来的申请者印象深刻。在面试环节,如果申请者装作自己什么都懂,或者只回答问题,对面试的学校没有好奇心,也是很难打动面试官的。


“上次我面试过一个学生,很有个性,仿佛不是来接受我们的面试,而是带着问题来面试我们的。在他身上,你能看到他不仅对能否成功申请上学校感兴趣,而且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感兴趣。他会关心学校会不会教他喜欢的体育项目,食堂的饭好不好吃……你会发现,他对自己将来的学习生活有种‘主人翁’的精神,这是领导力的一种表现。真正的领导者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面试时向我们抛出他感兴趣的问题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很高兴能在申请者身上看到这样的特质。”Kara老师笑着回忆。


>>>雷区五:父母代替孩子回答


两位招生官还提到,虽然会听家长谈他们对孩子学业的看法和期望,但他们希望孩子能自己发言。


家长的意见很重要,但作为学习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尤其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少年学生,他们需要有自我判断的能力,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梁老师就建议,“让学生自己回答问题,家长不应该替孩子回答。”

 


2019菁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JISE2019)

2019年2月23日、24日

北京嘉里大酒店

家庭报名通道启动

购票请扫描或识别海报中二维码

↓↓↓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访问 jingkid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