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心理学博士揭示当今社会教育面面观 | 校博会精华

菁北京 菁kids北京 2022-10-14


Ad

在2021菁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的“择校家长学院”现场,心理学博士孙大强老师,以《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从一位心理学专家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面面观。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演讲整理
为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叙述

整理/依然

编辑/Yuan

图/拍立享



我们为何对教育如此迫不及待?


纵观这几十年,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标准一路飙升。养50后、60后,孩子是活着就行;养70后、80后,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到了养90后、00后,标准就大不一样了。


父母对孩子期望是一路下降的。出生时,觉得孩子绝对是人中龙凤,将来都要成为世界领袖级的人物;长大一点,常青藤盟校的就可以;再大几岁,看看应该是985的料,最起码是清华北大;再之后的话,能上重点大学就可以;再之后,别作,别把父母气死就可以。

父母的期望值在下调,其实是现实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必须学会调整目标,不能拿理想和现实去死磕。

从最近正在播出的电视剧《小舍得》,也可以看到里面三个不同家庭对教育的态度。特别是蒋欣,作为中产新贵的代表,面临的教育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身在其中,不得不这样。

推荐大家去看一看《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会给我们非常大的启示和信心,那就是:现在打鸡血是有道理的,而且恐怕一段时期之内都得去打鸡血。

大多数家长都是全心全意爱孩子的,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合适的?在这本书里,两位经济学家做了个全球调查,发现影响父母育儿行为的关键因素有两点。

其一是孩子未来的收入水平与教育成功的相关程度是怎样的。有个指标,在孩子完成基础教育之后,每多上一年学,会比那些没有继续上学的孩子收入上产生多大差距?

第二要是教育机会。我们经常说教育不平等,但在有些国家,社会福利、医疗、社会保障比较均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是散养,民主、自由、快乐更多一点,孩子学不学,将来的生活也不会差别太大。

今年国家又出台新的政策:高考分流。让一部分孩子去高考,另外一部分孩子走职业教育路线。

但社会风向并没有完全改变,大家觉得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是稍微低了点。但放在德国,专业的技师他可能没有高中以上学历,但是他的生活和收入水平,其实不比大学老师或者律师差。

我们目前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水平不一样,收入和生活质量就会比较悬殊,这就是机会不平等。

在教育和努力能得到高度回报,而教育程度低的人会生活很艰难的社会中,即使以抑制孩子个人发展为代价,父母也会有很强的动机去督促孩子,我们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样子才是温情,但是我们怕将来有一天会后悔。

我们的选择并不是完全个人化的选择,很多的时候是被社会裹挟着,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举个例子,也许就是我们目前的处境。

二战之后,联合国以及相关组织对幸存的犹太人战后赔偿,分了两类,一类赔偿的财产相当于战前财产的66%,还有一部分人只赔偿了战前财富的7%。

结果出现了有趣的现象,获得赔偿越多的人越抠门,越舍不得花。赔给他们一块钱,他们只舍得花0.23元,赔的少的人反倒是大手大脚,赔一块,花两块。

这也是很多父母目前的心态。作为第一代中产,一路拼搏上来,靠着专业知识获得了社会财富和地位。

有很多人是白手起家,希望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所以他们会很拼命,守住最起码的底线,希望为后面多留点东西,多打点基础。所以他们会更加谨小慎微,患得患失。

而7%的这一组,反倒没有什么顾虑。就像很多北漂,其实社会职业的收入并不高,但他们可能非常频繁地更换新潮的电子产品,在他们看来,要赶紧去享受现在的生活。

ad



教育的应有之意应该是什么?



今年两会的时候,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提到: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尽管这段话的话非常有道理,但这毕竟经济实力决定了未来选择的多样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是不具备这么充分的盘活空间,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去考虑。

唐校长还说: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唐校长的话其实回应了100年前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说法,他说:学校教育的最佳效果,是要让所有人热衷于从生活本身进行学习,并在生活过程中创造学习的条件。

这是我们该如何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这个学校不仅仅只是提分,更关键的是要让孩子能够热衷于从生活本身进行学习。这是衡量教育价值非常重要的标准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习就是一种探究欲和好奇心。我们每个人出生之后都有这种探究欲和好奇心,但为什么这种学习的动力最后被阻遏了,甚至被阉割了?这就跟我们提供的环境有关系。

如何维持好的学习的环境呢?需要我们有多元化、开放式的思维,也是“一菜多吃”的方式。面对一件事,我们有没有用心跟进、开发,而不只是就事论事。

杜威认为学校里面应尽的职责有三条,第一要职是提供精简的环境,社会能够提供的资源实在太丰富了,不可能把整个世界都给孩子。

第二,清除现有环境中的不好的特性,以免影响孩子精神气质。有的学校攀比严重,包括幼儿园,小孩子非常明确地知道什么叫甲方,什么叫乙方,谁的爸爸妈妈是什么级别,车标、车的档次和价位……

在学校里,我们希望还能有这么一面镜子存在,社会是弱肉强食的,我们不能让孩子心里完全是纯净水。有善就肯定有恶,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世界。

第三,学校环境职能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通过教育让自己有更开阔的选择,改变。

杜威还提到我们应该有4种兴趣。并强调:不应该有太强烈的功利性。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小学生,回到家里问你:爸爸,我发现猫喝水胡子没有被打湿,为什么?

你会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也许第一反应是问他:作业做完了吗?是你们老师出的题吗?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爸爸听了孩子的问题,说:“你发现这个事了,爸爸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好像挺有意思的。”

首先对他的发现表示赞赏和接纳,其次再表示:“这个事因为我以前没有注意到,所以不能胡说八道的”,最后,这个爸爸又说:“这个事情跟自然科学有关,你好好学习,说不定自己能把这个问题搞定。”爸爸用“三步走”肯定了孩子的探索,保护了他的初心和好奇。



4月16号,《半月谈》发布了一篇文章《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青少年遭遇“四无”心理风暴》

这就可以和杜威所说的4个兴趣匹配上。很多人现在太过于着急,浮躁,焦虑,功利化,不愿意慢慢去等待,不愿意去静静地守候。

前些年北大曾经做过调查。作为中国的顶尖高校,北大入学的学生里面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患有厌学空心病。他们觉得什么都无聊,觉得自己只有学习能力,只是考上了好大学而已,但这并非他们所爱。


“他山之石”:别人的教育目标



美国提出的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框架中,提到了这四点能力:

1)核心学科21世纪相关主题
2)学习与创新的技能
3)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
4)生活与职业技能


与此同时,欧洲也提出了四大目标:自我实现,积极的公民意识,社会凝聚力,还有在知识社会中的就业能力,这是非常大的转变。


家长要注意什么?



美国的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认为决定儿童悲观与乐观的因素有四个。其中,基因,以及父母的悲观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母亲的态度。

我们有个直觉印象,在家庭里,如果母亲阳光、乐观,那么这个家就不会有什么大事。如果一个家的母亲消沉,那这个家的发展也不会太乐观。

就要求我们大家管住嘴,不要随意去评价和否定孩子。

关于征服和无助感的经历,有个例子,就是现在的小学不能公布分数排名了。

美国在60年代的时候兴起了自尊运动,废除了竞赛,放弃智商测验,降低教学目标,以免使落后儿童自尊受损。

这里面将竞争视为坏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实际上,我们现在过度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了。

比赛里面有两个概念,“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感觉满意,是说自我感觉良好。

比如一个孩子参加选秀节目,没有老师为他转身,但当他走下台,爸爸妈妈马上抱着孩子,说我孩子是天下第一的,这叫做感觉满意。

作为父母,可能会各种宠着孩子,保护孩子,但孩子一旦走上社会,这个社会是不会帮你惯着他的,而这样的后果恐怕不会令人满意。

而表现满意,是说虽然孩子不用处处争老大、当第一,但在他真正在意的地方,花点时间,下点功夫,有优秀的表现,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满意。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