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娃娃兵”到“小八路”,他是《长征组歌》的创作者,我国“手风琴开国元勋”……

民歌君 民歌中国 2022-05-16

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

他经历战乱,从“娃娃兵”变成了“小八路”,还走上了音乐道路;他是我国“手风琴开国元勋”之一,为中国手风琴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晨耕、生茂、唐诃共同完成了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引起轰动,备受赞誉;他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遇秋



从“娃娃兵”到“小八路”

1929年,李遇秋出生于河北省深泽县。幼年时他就听进步教师讲过“朱、毛带领红军万里长征”的故事。“七七事变”后,冀中平原一时大乱,年仅8岁的李遇秋参军成了当时的“娃娃兵”,穿着又大又破的军装,一件上衣几乎没到脚脖子。后来,八路军来到了村里,发起了抗日救亡的宣传高潮,李遇秋的两个哥哥也在这时跟着八路军上了前线。

1940年,11岁的李遇秋和600多名孩子一起进入了冀中地区抗日中学。他不仅学会了不少抗日救亡歌曲,还参加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被大伙称为“快活的百灵”,而这段经历也影响了他此后一生的创作。4年后,15岁的李遇秋又重新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小八路军战士,在某部队卫生所当上了卫生员。


由于是在山区,李遇秋每次走山路都扯着嗓子唱歌给自己壮胆,结果越唱越喜欢唱歌,还经常参加卫生队里的演出,大家也都渐渐知道了他会唱歌。后来,抗敌剧社(战友文工团的前身)的几位老同志还专门过来找他。于是,1945年9月,李遇秋正式进入剧社,成为了一名演员。


↓视频:大合唱《八一军旗高高飘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99nqoemu&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上海音乐学院“蹲守”8年

当演员可不能光会唱歌,但没多少文化底子的李遇秋既不识谱,也不懂戏,咋办呢?李遇秋只好越发勤奋地向身边的老同志们学习技艺。偶然的一次机会,李遇秋从战地缴获的战利品中发现了一架手风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拿起琴就开始唱歌,这一试,引起了我国著名革命音乐家、指挥家罗浪的注意。


在他示意下,李遇秋自此与手风琴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也是他音乐生涯的崭新开端。在随抗敌剧社转战到张家口之后,由于工作环境的转好,李遇秋开始有机会学习乐理,并在1950年被组织安排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这为他将来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抱着要学就要学出成果的决心,李遇秋在上海音乐学院“蹲守”了8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用在了学习上。回到部队后,李遇秋开始了沉寂而繁忙的音乐工作,他一门心思想用自己8年的学习成果为部队多做一些事情,无论大小,他总是踏实地接受着组织安排的每一项工作。


↓视频: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长征组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92euwy5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创作红色经典《长征组歌》

1965年初春,上级交给战友文工团总团晨耕、生茂和李遇秋一项重任,为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上将的《长征组诗》谱曲,并希望谱曲后的《长征组诗》将来能够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在军营广为传唱。他们3人经反复商议后,决定‘按每一段不同的要求分别谱曲’,然后进行了分工。”

左起:生茂、唐诃、萧华、晨耕、李遇秋


在《长征组歌》的“主旋律”初稿敲定后,李遇秋、生茂、唐诃三人在晨耕的带领下前往杭州向正在西湖畔养病的萧华汇报。萧华听后觉得非常满意,还用了10个上午的时间给他们“上长征历史课”。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虽然听过多遍,可从将军口中说出,却是“别有一番风情”,这也为李遇秋后来创作和修改《长征组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回到北京后,便到了写总谱的时候了。当时,4人各司其职,由于李遇秋有扎实的作曲功底,所以整部作品的配器、乐队合唱创作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上。据李遇秋回忆,当时正值盛夏,在战友文工团一间只有3平方米的陋室里,他赤膊上阵,脚踩一盆水,头上搭着毛巾,开始创作。


当时,屋里热得像个“锅炉房”,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李遇秋却仍没日没夜地写,保持着三天一首的速度,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把整部作品配完了。一出稿就立即送到了排练场让演员和合唱队排练,《长征组歌》就在这样高涨的创作热情及快速排练中慢慢成形了。


1965年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之际,《长征组歌》在北京隆重上演,引起了轰动。每次演出结束时,很多观众还久久不肯离去,他们纷纷拥向后台,把出口处堵得水泄不通,争着要看“红军”的风采。之后,《长征组歌》更是随团走出了国门,惊艳世界。


对李遇秋来说,《长征组歌》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这部作品从1965年创作完成后经过3次改编,均出自李遇秋之手。他曾说:“没有哪个人能比我对《长征组歌》更熟悉了,每个音符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他也多次表示这部作品是大家智慧的结果,他在老同志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特别感谢同志们对他的信任。


↓视频:手风琴《天女散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90ddt97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手风琴开国元勋”

李遇秋是我国第一位军旅手风琴专职演奏家,也是我国“手风琴开国元勋”之一,当手风琴在中国的传播愈益广泛时,面对着如何将一件完全根据欧洲音乐风格、按照西方主调和声功能体系制作的多声键盘乐器,演奏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新作品的难题,与手风琴结下不解之缘的李遇秋迎难而上。


他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大胆借鉴了各种西方现代作曲技巧的经验,逐步使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与中国文化相交融,开拓了一条手风琴创作的民族化道路。通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李遇秋陆续创作了《天女散花》、《红叶抒怀》等将近百首各种类型的手风琴作品。


如今,几乎每一位手风琴演奏者演奏中国作品时都离不开他的力作。舞台上、赛场上、考级考场上……无不回荡着《天女散花》、《第一奏鸣曲》、《沉思与酣歌》等脍炙人口的旋律。 中国手风琴界,正是由于这位专业作曲家的介入,才开始走上了一条为国际所承认的专业化道路,使中国手风琴音乐文化的建设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2013年6月14日,李遇秋因脑部疾患在北京病逝,他带着对音乐创作、对《长征组歌》的无限热爱离开了……


策划/撰稿/编辑:民歌君

来源:微信@民歌中国(mingechina)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