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入云的《天路》、气势雄浑的《西部放歌》、深情柔美的《晚风吹过哨塔》、豪情万丈的《再一次出发》……这一首首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都有着动人的旋律以及令人难忘的精美词句。而在它们的背后,站着同一个人——屈塬。
屈塬,我国著名词作家,原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以来,他佳作频出,广受好评,是中国文艺界的中坚力量。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已写下无数经典的屈塬,年轻时可对歌词不感兴趣,更有着坦克兵、作战参谋等多重身份。
今天,我们便来聊聊,转型写歌词之前的屈塬老师。
↑点击可观看视频↑
1959年,屈塬出生在陕西省乾县。那个年代的孩子,对艺术都有着一种向往和憧憬,屈塬也不例外。他从小就爱写诗,初中时便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夏收》。
不过,据屈塬介绍,自己小时候其实谈不上热爱艺术,家里也没有条件培养他。所以他都是随着自己的想法写写东西,免不得有些标新立异。1977年,屈塬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却因少年心性,将一篇两三百字的抒情诗作为作文写进了考卷中。
结果,由于体裁不符、作文无效,他丢失了整整60分。也似乎预示着,在这场极其激烈的竞争中,他将名落孙山。当身边所有好友都走进理想的大学时,屈塬“独自一人”,显得有些落寞。心有不甘的他,在次年部队征兵时,选择了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坦克兵。
一开始,屈塬在新兵营担任通信员兼文书,除了每天的日常训练之外,他还得利用业余时间为营部出黑板报;为战友们送信、送报纸。或许是将高考失利的情绪转移到了部队,屈塬手下的黑板报,在每次全团评奖中都是第一名。
↓视频:王宏伟《西部放歌》↓
转眼3个月,屈塬在新兵营的生活也接近了尾声。当营长和教导员询问他对以后有什么安排和想法时,他道出了自己入伍前的一点小想法:有没有可能再去参加高考?
答案是否定的,两位首长劝他既然来到了部队,就好好当兵。于是,屈塬又询问能否去机关当个打字员、通信员?结果再遭拒绝。
资料图:坦克兵屈塬
教导员语重心长地对屈塬说:“我们是坦克部队,最重要的你必须接触坦克……而坦克兵中最重要的是驾驶员……”于是,他又从嘉峪关走向了河西走廊,学了一年的坦克驾驶,最终成为一名正式的坦克驾驶员。然而,如果一直这么开着坦克,自己的“文学梦”该怎么办呢?屈塬始终有些困惑。
但很快,事情便迎来了转机。由于连队缺员,他又在连里当起了文书,开始有时间看看书,写写东西。1979年,屈塬在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首《战士的礼物》,这也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随即引发轰动。团级最高领导更是直接打电话到其连队,指示要爱护培养好这个“好苗子”。
没过多久,准备招生的兰州军区步兵学校(西安陆军学院),给了坦克师一个名额。更巧的是,当时师里的宣传科科长正好在屈塬的连队中“蹲点”,两人还住在一间屋。深知屈塬才华的科长,为他争取到了考试的机会。经过三轮考试,屈塬以第一名的成绩赢得了入学的名额,迎来了人生中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视频:雷佳《晚风吹过哨塔》↓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屈塬一直都在部队工作,还曾长期在野战部队担任作战参谋。那时的他,已经累计创作了两三百首诗作,但却从没写过歌词。
直到1992年,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要参加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便找了屈塬回来帮忙写首歌。没想到,屈塬笔下的第一首歌词《当兵走》,竟拿到了汇演的创作一等奖。
不过呢,此时的他,仍未对写歌词产生浓厚兴趣。等到1994年,在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任干事的屈塬,又要为“1995年双拥晚会”写歌。这一写,让他真正开始转型成为一名专业的词作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有意思的是,对歌词真正感兴趣之后,屈塬却很少再去写诗了。
后来的屈塬,有了越来越多的身份: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等;有了越来越多的搭档:印青、赵季平、张千一、孟庆云、王备、胡旭东、朝乐蒙、何沐阳等;也有了越来越多传唱不衰的经典作品:《天路》《传说》《西部放歌》《火箭军战歌》《家园》《绿旋风》《晚风吹过哨塔》《再一次出发》等。
回顾屈塬的成长经历,他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远离了艺术。但实际上,艰苦的军旅生涯不仅培养了他刚毅、坚守、执着的精神,也在为他未来的创作不断提供着灵感。
有着对部队的真实情感,有着对生活的正确认知,这也是屈塬笔下作品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