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石 | 长沙建发电建江山悦营销中心:回归自然本真,探寻空间的诗意与灵性

盘石设计 2023-07-23


项目视频




“我深刻地感觉到我的行动方式、思考形式等所有的一切都与那些地方有着牢牢的羁绊。”
 
——隈研吾《我所在的地方》




“我的羁绊”大多来源于少时“跋涉”至离家几公里外小山坡上一次次的“游玩”体验,约莫天光乍现时分从家中悄悄溜出,待到日暮也不舍返回。少时玩伴们大多活泼好动,我却热衷于全神贯注的投入那细枝末节处的零碎景致。躲在低矮的山坡上,专注的看着,幕天席地间看远处的植被倒映在清浅的湖泊中,看投入湖中的小石惹出一圈又一圈涟漪,看光影薄雾肆无忌惮的覆盖万物……彼时也只知简单的看着,自觉甚是有趣。


后来便走南闯北去看了四处的风景,唯有成都的山峦,天津的礁石,莆田的飞燕令我记忆犹新。此时已能看出点由头来,在完成由“观物取象”的遐思过程后,落入其应有的各自的场域中,散布四方。而这一次,因缘际会般的碰上了特定的场域和时间,咫尺湘江,在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与日光倾、与流水拂,期能再现出与“羁绊的源头”所契合的境域来。

从天光乍破到夕暮霞隐,我始终停留在这里,驻足凝思。设计是一场对话,与空间,与自己,与时间…


东曦既上时的晨雾和水汽覆了满身,褪去了一切砌墙的阻拦后,肆无忌惮的侵入这处空间,远处的夜幕流萤坠入浅汪,涟漪也漾了开去。一切好似自然而然的生长在了这里,少时低矮的小山坡上的光景恍惚重叠又现。设计是一场对话,在静默中观望着过去与未来的攀谈,与时间的窃窃私语。



曲折迂回的行进动线,可任意游走、观赏,拐角处形成挡墙、山石、还有那远看形似流萤的壁灯,更有了些天地间极净的自然意味。


消融了实有的空间隔阂,在建筑的有无之间,回归原初的自然,才有了最本真的自我,收放自如,肆意洒脱。


室内水景占了大片,比寻常的都要显眼许多,倒映着通透空灵又似梦似幻的水影,人影绰绰,虚浮其间。

 
在平和中俯身自观,自观空间的虚实,亦观内心的缩影,唤醒观照内心的力量,象由心生,亦随心灭。


镜花水月影间弥漫着的是内心深处暗涌着的回响,或炽热、或凛冽、或粗狂、或温情。设计这场对话,始与空间,更与自我。


巴什拉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自我意识被空间倒映,循起内在的律动,空间与“自我”或亲密、或孤独、或热切、或疏远的相处对话着。


我们空间之中,空间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空间空间也灵性地构建着我们。”


二层的景观视野极佳,而我也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想,只等自然与光影出手,任凭它描摹一切温柔、迷蒙、浓郁、淡雅,放纵自然执笔,与空间一同有机生长开来。

 
即便如此,也如同《空间的诗学》中所说的,“我们没有投入到冗沉的表达中去,也没有迷失在光与影的细节中,而是感到自己面前有一种寻求自我表达的本质印象。 ”


在裹挟着商业情绪的暗涌中,回归原初的自然,在“羁绊的源头”场域中,完成这场与自我、与空间、与时间的亲密对话。

——吴文粒于深圳
2020.8.26

项目名称:长沙建发电建江山悦营销中心
业主机构:建发房产 · 电建地产
坐落位置:湖南 · 长沙
设计面积:2800平方米
完成时间:2020年6月
室内设计:深圳市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主创:吴文粒、陆伟英
项目摄影:绿风摄影—陈维忠

关于盘石设计

      深圳市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极具商业价值的设计机构,专职为房地产开发商、商业投资商、 酒店、会所、别墅豪宅、商业空间、公共空间等提供室内设计及陈设设计服务的专业设计公司。
  盘石设计自成立以来,就以稳健的步履涉猎于地产商的营销中心、样板房、会所、别墅、酒店及商业空间等各种项目。“以服务客户为核心,以市场导向为航标",盘石设计秉承着创新与发展,致力于以房地产商、商业投资商等为媒介推动前沿概念与思想。
我们致力于将服务的前端置于调研数据、渠道考察等市场销售的维度,以此去梳理客户产品及服务的商业逻辑和品牌诉求。


吴文粒
深圳市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美国加州市政府“杰出设计师”
湛江设计力量协会会长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会长
米兰理工大学国际室内设计学院硕士


陆伟英
现任深圳市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
深圳市蒲草陈设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米兰理工大学国际室内设计学院硕士


吴文粒先生精彩访谈节选回顾

作为圈内出了名的斜杠青年,吴文粒很忙碌,但是天生的“太阳型”性格,使得他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都很用人心。做设计,专业而外,他还要做客群画像,商业调查和定位。做演讲,别人是准点入场、准点离场,他会提前一天飞过去,组局了解当地的行业、和当地朋友联络感情,演讲完之后还帮助当地的设计师朋友梳理品牌,提供运营建议。做公益,他心系故里,不计回报,数十年为家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学子。


作为一位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他的成长很有典型性。位处深圳,从业二十年,创业十年。他和他的团队持续提供创新创意,输出价值观、逻辑法、方法论及具体的策略。我希望他工作的方法论能更多地被传播,成为更多人可以借鉴的范本。对此,他的想法很朴素:“我乐于剖析自己,乐于分享,从业20年的经历、经验,有人会从中受益,有人会不以为然。”

吴文粒在多个场合提到的“情境美学”设计,是在《再设计——三象论》的设计理念下延伸的设计实践方法论——其中《三象论》是策论,《情境美学》是实践论。其源自于自小在海边长大的生长环境对于周遭的观察,与时间、空间、他人、自己的对话中设计实践近二十年中所积累产生,一直还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之中。


“再设计”是“在设计、再定义设计、还再设计”的对于吴文粒身份不断演变进阶的一个直接回应,也是吴文粒对于设计的“本我”定位理解。而《三象论》的提出来源于《金刚经》中“佛说一切众生及菩萨不应有我执、人执、众生执、寿者执”的宗教哲学中“我是谁?去哪儿?做什么?”的终端思考。


《三象论》分为“不可见”策论篇“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三个部分;设计策略对应的为“人象”、“(万)物象”、“(情)境象”——其中的内涵类似于佛洛依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人象即‘你’——设计师的甲方”、“’(万)物象’他——甲方的甲方及大众”、“‘寿者相’到‘境象’即‘我’——设计师的成长时间轴”。是从哲学思考到设计解决终端问题“你”、“他”再到“我”的成就他人而后成就自我的“不惑之年”的吴文粒更深一层的“自我”思考。


《情境美学》作为《三象论》中“可见篇”的“境象”,是吴文粒对于“情境”观察、感悟到实践于设计的美学方法论。“情境”在现代戏剧中被奉为本质所在。“情”可以衍生出的关键词有剧情、情感、情怀、感情、表情等,这些都是有温度、有灵魂的。“境”则关联到环境、意境、心境等。串联起来就是如何更加有逻辑地梳理各方的诉求。情境因人而异,每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文化脉络和语言系统。

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围绕着“你“、”我“、”他”做设计策略和逻辑思维。甲方想要营造商业氛围,商业策略,最终以实现价值回报、社会回报以致利润回报。设计师通过项目贡献美学价值为场域留下作品的“存在成就感”同时收获“名”“利”甚至是“声望”。终端用户的诉求获得从功能、审美到精神上,文化上的浸染与熏陶,不一而足。


设计师就像导演,先进行人物画像,通过对生活周遭事物的观察“观物取象”,把关联的各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更加场景化的呈现出来,根据三者的诉求制定设计策略。通过设计过程注入情感“入情”,新造出一个 “场”,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间环境、光线环境下通过五官的体验所“生境”产生的另外一层精神世界的“境”。其一是达到情境美学所要传达的美学追求。更重要的, “设计赋能”,通过定制化的设计为项目达到高销售、高溢价、高品牌的效果。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