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地球物理学院老教授 贺振华 : 敢为人先 争创一流——在学校建设和教书育人中的点滴体会
两次“跨越”初心不改
今年是贺振华扎根成都理工大学的第56个年头。虽然他已不再直接从事科学项目研究,并且从去年下半年起也不再给研究生上课,但他依旧在研究生培养、项目评审、期刊稿件审核等方面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1964年夏,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毕业的贺振华被分配到成都地院任教,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巴蜀大地。还没等他适应和熟悉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便和新分配来的教师一同跟随地质队参加为期一年的劳动锻炼。前半年在钻井队,他们的任务是从基地背钻杆到山梁,来回30里路,每天背两趟,就是足足60多里路。虽然觉得累,贺振华还是会从终点折返,帮助更吃力的同事背完最后一段路。下半年的劳动是跑地质剖面,他们从重庆出发,最后抵达长江巫峡。他负责用森林罗盘测量地形,经常需要穿梭在地势险峻的山间……“就当是锻炼身体”。劳动虽辛苦,但贺振华总是愉快接受,他认为这除了能增强个人的体质和意志,还能学到很多测量和跑地质剖面的实际技术。为期一年的劳动结束后,贺振华又作为301项目组成员去贵州六枝参加铁道路基碳酸盐岩溶洞暗河隐患的物探勘查研究,爬溶洞、背炸药、打钢钎,什么脏活、累活、危险活贺振华都抢着干……正是因为贺振华有着对待事业的积极乐观心态和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对地质事业的一腔热血,改革开放后,学校推荐他参加出国英语培训和国家公派出国考试。学英语对学生时期主修俄语的贺振华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贺振华在考前最后一周才终于“啃”完了起初600个里只认识5个的托福单词。回忆起这段经历,贺振华说:“不知道当时哪来那么大的劲,这确实说明了敢拼才能赢。”40多岁风华正茂的贺振华跨越太平洋,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休斯顿大学学习国际油气勘探开发的先进技术,师从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短短两年里,贺振华攻破了频率(F)波数(K)域波场成像的诸多难题,并在岩石物理、波动方程偏移和地球物理正、反演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得到了加德纳教授的肯定和欣赏。加德纳教授想方设法将贺振华留在他的实验室工作,还特地亲自来到成都地质学院游说他的夫人一起去美国。但贺振华想到:国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我们送出去学习很不容易,学成了,就该回国、回学校做贡献!于是毅然选择了回国。回国后,他将国外的所学全部结合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之中,并在地震数字处理、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和岩石物理研究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谈及初心,贺振华掷地有声,“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初心,振华,振兴中华,让学校强起来,使国家强起来!"1964年到210地质队劳动锻炼的大学生
(后排左二为贺振华)
成理精神“先行者”
贺振华学习文件
“平民校长”的实干精神
2006年贺振华团队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往期推荐
转 载 自 宣 传 部 大 学 生 记 者 站
编 辑 | 郭 坤 妮
封 面 | 栗 佳 玮
责 任 编 辑 | 栗 佳 玮
成 小 理 全 媒 体 中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