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筚路蓝缕,成理朱创业教授的“创业”之“旅”

期待开学的 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 2023-07-29


成都、眉山、德阳、雅安、遂宁、达州、广元、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他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四川每一个市州;峨眉山、贡嘎山、夹金山、龙门山、罗浮山、格萨拉、彝海、伍须海、猎塔湖、马湖、九曲黄河第一湾、苍溪红军渡、旺苍红军城、安仁镇、龙凤古镇……天府之国这些重要的旅游景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规划手笔。这些既是朱创业教授团队的旅游规划实践,也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





与时俱进

建设成理旅游管理专业学科




2022年4月13日,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组织召开了“旅游地学专题研讨会”,朱创业应邀作了《旅游地学大有可为——成都理工大学旅游地学人才培养回顾与展望》的发言,回顾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少普通高校不得不减少地质学类学生的招生数量,或停办或取消了地质学类的专业,高校地质学专业的师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时任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主任的孙传敏教授和地质学系副主任的朱创业提出了“以现代地球科学为基础,向资源环境拓展,建立有地学特色的外延学科专业群”的“大地学”办学思路,地质学系决定创办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管理、地理科学三个本科专业组成的“地理科学及地表资源专业群”。


在地质学系新办“地理科学及地表资源专业群”需要有师资和专业带头人,更确切地说,需要一些学地质学的老师改行从事新的专业。由一个熟悉并有成果积累的专业转向一个不熟悉的新专业,这对地质学系的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艰难的选择。作为地质学系副主任的朱创业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接受了旅游教研室主任的职务,并负责申办了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中国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朱创业认为,尽管地质学与旅游学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差别,但这两个学科是有联系的,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是相通的,要办好旅游管理新专业,关键在于创新。


  2000年,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始招生。朱创业提出要把旅游科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并开始了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03年,我校首次招生的2000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及全国先进班集体。

  2005年,朱创业负责的《实施研究式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教改项目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年,朱创业牵头成功申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成为我校特色专业。

  2020年,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立足地学

打造成理旅游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是专业学科的优势所在,是专业学科竞争力和发展力的体现。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在地质学专业学科基础上创办起来的,具有与其他旅游院校不同的明显的地学优势。


在旅游地学学科创始人、原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先生和四川旅游地学研究会陈茂勋先生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依托地质学科,于1996年开始培养旅游地学方向硕士生,1999年开始招收旅游地学方向博士生, 2000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本科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专业学科发展道路,并具有明显的旅游地学特色。


作为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及旅游管理硕士点的申办人,朱创业认为,应充分依托我校地学优势学科,打造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并提出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推—拉型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思路及非传统专业“双互动”专业建设模式,即以旅游地学硕士、博士生培养占领制高点,推动本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互动;以生产、科研成果促进本科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旅游专业学科如何与地学学科交叉融合,如何形成专业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旅游地质学》《旅游地理学》等旅游地学及相关课程。


在实践教学方面,依托学校峨眉实习基地,建立了旅游地学认识实习基地。2014年,朱创业负责的《基于旅游地学特色的创新创业型旅游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在教材建设上,吸收旅游学和旅游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我校的旅游规划实践,朱创业主编了《旅游地理学》教材。2015年,在旅游地学创立30周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诞生15周年之际,朱创业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被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评为“优秀旅游地学著作”二等奖 。


在旅游规划上,朱创业团队充分发挥我校的地学优势,突出旅游地学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2007年朱创业承担的《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项目。


龙门山分布在成都平原的西侧,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古称茶坪山、湔山,又叫龙山。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诞生在龙门山。为纪念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又称其为龙门山。2007年起,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全域成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决定对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


▲龙门山景观  引自《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出于对学校实力的认可,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校承担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朱创业作为项目负责人,整合省内科研院校力量,组织了80多名师生分赴成都龙门山段的五个市县进行考察调研,借助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成都龙门山段及周边6000多平方公里的旅游资源普查。


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朱创业带着团队跑遍了龙门山段五个市县,进行旅游资源综合普查,从地质构造、旅游景观、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到区域经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说典故……


▲成都龙门山段旅游资源野外调查照片


这是四川省首次大规模的旅游资源普查,形成了长达350多页的《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并将普查成果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普查发现,成都龙门山段旅游资源知名度和富集程度之高、类型之齐全、特色之鲜明在全国尤为突出。龙门山世界造山奇观、世界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都江堰、中国道教发源地、威尔逊之路(生物多样性)、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等一个个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直到今天,随便拿出一个都是闻名遐迩的顶级旅游景观。


龙门山是继阿尔卑斯陆-陆碰撞造山带(A型)、科迪勒拉洋-陆碰撞造山带(C型)后新发现的世界第三种造山带类型(L型)。朱创业指出,正是龙门山的造山作用,形成了龙门山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景观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并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宝库。


朱创业建议,要以国际视野重新认识龙门山,要按国际水准规划建设龙门山,要借鉴国际经验保护好龙门山,并采用主体功能区理论,对成都龙门山段重点旅游区进行了开发评价,为成都龙门山段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刚刚完成,2008年5月12日就发生了震撼全国的5·12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其地震成因在于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引起龙门山断裂带突然发生错动,从而产生8.0级强烈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龙门山段旅游资源受损情况怎样?龙门山还能发展旅游吗?这是一个从成都市委市政府到成都市民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立即出发,朱创业带领他的研究团队,震后奔赴成都龙门山段地震灾区,开展灾后旅游受损调查,迅速给成都市政府提交了《汶川地震灾后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指出5·12汶川地震对龙门山段旅游资源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坏,但核心旅游资源仍在,同时还产生了新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抗震救灾精神。


尽管旅游损失巨大,旅游市场短期受挫,但全世界都在关注汶川地震灾区,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朱创业建议应加快建设龙门山旅游产业经济带,使旅游业成为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先导产业,成为灾区经济恢复发展的动力产业,成为灾区人们生活改善社会稳定的和谐产业,成为灾区扩大增收促进就业的惠民产业。

▲在汶川地震灾区(彭州)调查


在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过程中,朱创业承担了成都市政府和四川省旅游局委托的《成都市汶川大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任务,提出了灾后成都市旅游业“一加快,三集中”的发展思路,即加快龙门山旅游产业带的建设,形成全市旅游“一区(城区)两带(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旅游带)”的总体格局;将旅游生产要素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三个空间集中,将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向山前旅游城镇和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集中,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向山前和平原集中。


该规划所提出的成都地震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重点项目已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计划,为争取国家投资及兄弟省市援建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成都市旅游经济指标已超过震前水平。成都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为,“‘规划引领重建’是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的灵魂。我市在灾后迅速启动并完成了《成都市旅游业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对灾后重建工作起到了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成为旅游业恢复发展的灵魂。”


朱创业因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成绩突出,2008年被评为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科协及四川省旅游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并被国家旅游局聘请为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专家组专家。


▲朱创业在峨眉山带学生实习照片






成立学院

推动人居环境专业学科发展




2010年10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学组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这是我校在国家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由我校地球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管理、园林专业,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整合组建的一个新学院。


作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首任院长,朱创业提出了“依托我校资源环境优势学科,全面建设以规划设计为特色的人居环境专业学科,以大旅游、小城镇、风景园林和生态建筑为研究方向,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建成优势特色明显的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学院发展思路,提出了要把学院建设成为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旅游策划师、城乡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园林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的摇篮的发展愿景。


学院新增了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专业等专业,成功申报了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初步形成了以规划设计为特色的吴良镛院士倡导的人居环境专业学科群。


▲在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峰会上
做大会主题报


朱创业注重发挥学院各专业学科的优势,大力推动学院相关专业交叉发展。学院各专业学科协同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是遂宁市船山区龙凤古镇的旅游开发。


早在2004年,朱创业就编制了《遂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5)》。遂宁曾经是一个没有名山大川的传统农业丘陵市,旅游资源匮乏,当时基本没有像样的旅游景点,也没有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朱创业及团队经过考察,认为遂宁市“中国死海”旅游项目吸引力强、辐射性大,中国观音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提出可将遂宁市建设成为“中国死海”休闲度假及观音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2006年,遂宁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8年1月,遂宁被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


2009年至2011年,在成渝经济区作为未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的背景下,朱创业应当地政府邀请,对遂宁市船山区龙凤场镇进行旅游开发系列规划。龙凤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地既是川中古代水路重镇,也是遂宁观音民俗文化的发源地。

朱创业及团队几次辗转于遂宁,对当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当时的龙凤场镇街道狭窄破旧,商业业态单一,建筑杂乱无章,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有价值的古建筑和文物保存较少,场镇一片凋敝破落的景象一度让当地人也望而却步。


多次实地考察后,朱创业发现,小镇除了有“三面环水”的环境优势外,还有其独特的观音民俗文化优势,发展潜力非常大。但龙凤场镇环境整治、风貌改造和旅游规划设计难度极大,涉及到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多专业的配合,而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恰好都具备这些专业技术力量。


于是,朱创业组织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从古镇文化的定位和选择、空间布局与旅游业态、场镇风貌改造这三个方面入手,以古兴宁国观音民俗文化为主题,以龙凤文化为补充,以古商贸文化为配套,按照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先后编制了《遂宁龙凤古镇总体规划》《遂宁市船山区龙凤场镇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遂宁市船山区龙凤古镇二期建设区旅游项目策划、龙凤古镇总规修编及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了“中国龙凤古镇观音民俗文化体验及水乡古镇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2011年1月14日,历经一年时间建设的龙凤古镇盛大开园,游人如织。


▲朱创业重游龙凤古镇


船山区委书记高兴地说,“过去这里是旧房子、旧街道、旧面貌,通过古镇建设,农民笑了,游客笑了,社会笑了。”遂宁市委书记认为龙凤古镇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推进速度都是十分喜人的,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来抓,全力推进遂宁市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2012年1月,龙凤古镇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遂宁市六个醉美古镇之首和遂宁首个古镇旅游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龙凤古镇被评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服务乡村

把梦想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创业一直把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作为服务乡村的一个重要推手。曾承担了《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报告》《四川省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标准》《郫县: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山东省滕州市重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划》《湖南长沙县开慧镇旅游发展提升规划方案》《泸定桥红军长征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苍溪嘉陵江红军渡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旅游区总体规划、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创建4A级旅游景区工作实施方案》等数十个省内外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规划和研究项目。


▲科技下乡万里行文旅服务团在眉山市彭山区
指导红色旅开发


2015年以来,朱创业及团队先后参加原国家旅游局旅游扶贫规划公益活动和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义务承担了阿坝州红原县下哈拉玛村和日干村、凉山州盐源县山南村旅游扶贫规划任务,针对这些少数民族贫困村紧邻旅游景区的区位条件,提出了“生态优先、景村一体、文旅结合、产村相融”的高原景区依托型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2016年《阿坝州红原县下哈拉玛村乡村旅游发展扶贫规划》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扶贫规划示范成果”,被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四川省旅游扶贫规划示范成果一等奖”;2017年包含下哈拉玛村在内的红原县月亮湾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9年红原日干乔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阿坝州红原县下哈拉玛村义务编制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考察


朱创业还带领学院师生,积极帮扶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黑水县是我校对口帮扶县,也是红军爬雪山经过的革命老区。朱创业、梅燕教授义务为黑水县编制了《黑水县甲足村旅游扶贫规划》,提出了贫困山区“沟域农文旅综合体”旅游扶贫开发模式,还带领学生先后对黑水县甲足村、昌德村、羊茸村等多个民族村寨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赴黑水开展“星火燎原红色研学旅行”和“香猪花海”农创活动,为昌德村送去精心编制的《星火燎原红色研学旅行》研学教材和40套小红军衣服及文具,为木都村策划设计了“香猪花海”系列精彩纷呈的农文旅活动,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为对口帮扶县阿坝州黑水县甲足村义务编制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昌德村学生二英说:“今天很开心,可以和成都理工大学的哥哥姐姐一起参加这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学了很多红色知识,这些红色文化知识将伴随我的一生。”


参加黑水帮扶活动的学生提交的《星火燎原红色研学旅行基地》《香猪花海农创项目》两个作品分别获得第五届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铜奖。


▲在黑水县木都村开展“香猪花海”品牌创建活动


朱创业和李娴副教授为革命老区旺苍县编制了《旺苍.中国红军城旅游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及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旺苍县木门旅游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及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提出了“坚持红绿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景村一体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2017年,旺苍·中国红军城入选四川省重点培育的12个红色旅游特色小镇。

●  2018年,旺苍·中国红军城和木门两个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2018年,旺苍·中国红军城被评为“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

  2019年,《旺苍·中国红军城旅游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荣获四川省旅游协会、四川省旅游学会颁发的“2019年度四川省旅游规划优秀成果奖”。






教书育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82年8月,朱创业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我校当老师。朱创业在中山大学读书时,他的大学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课时说:科学的进步是飞速的,知识的积累是长期的,面对跨越时空的信息时代,老师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掌握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能死记硬背!老师的教导让他十分受益。


当他21岁第一次站在大学讲台上课时,面对与他年龄相仿甚至有些年龄比他还大的学生,朱创业对他的学生说了这位大学老师的这番话,并努力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想不到的是,良好的教学效果让他的学生很吃惊。分配到我校当老师的第三年,朱创业就在全国第一个教师节中,很荣幸地被评为校先进教师。他至今依然难忘他的大学老师的谆谆教导,也坚信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用来自勉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被评为四川省及全国先进班集体的
2000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合影照片


从教40年来,朱创业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带出了一支教学科研骨干队伍。朱创业所带的学生有的已成为高校的教授、副教授,有的成为旅游企业老总,更多的学生成为全国各地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的骨干。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吴柏清教授说,“朱创业老师通过他的科研项目,形成了科研团队、社会服务团队,成功地把老师团结在一起,把不同专业的老师凝聚在一起”。旅游开发与管理系主任李娴也深受朱创业老师的影响,“与朱老师一起做旅游规划项目,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学会了怎么样带学生、怎样带团队,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朱创业对学生的培养就像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颗教育之心,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朱创业所带的2008级研究生盛玮虽然已经毕业很多年,如今担任四川我的田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始终记得朱老师反复强调的,作为旅游规划师要有社会责任感,规划不只是为了当下,更是为了未来。规划如果没有“想好”,宁愿不做也不要盲目去开发,规划失误是最大的破坏。


熊晓琴是朱创业所带的2018级研究生。读研期间,她跟随朱创业老师做过很多旅游规划项目,并深深地被朱创业老师乐观严谨的工作态度打动,“朱老师思维缜密、治学态度严谨,很谦和,没有架子”。现在已经是乐山师范学院老师的熊晓琴也正在把从朱老师身上学习到的知识和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每年毕业生离校时,朱创业都会给学生说,要艰苦创业,快乐生活!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与实现,追求的过程是艰辛的,实现的成功是快乐的!


▲与2020届研究生毕业合影


朱创业的工作依然那么忙碌。他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等六个部门组织的科技下乡万里行为期三年的活动,并担任了文旅服务111团的首席专家,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成理旅游智慧。作为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他还在撰写一本大熊猫国家公园研究的新书。同时,他还正在承担《成都都市圈龙门山龙泉山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等几个旅游规划项目。


耕耘于“理”,创业于“工”。朱创业,一直在创业的路上……


人物介绍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朱创业,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首任院长,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所长,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及旅游管理硕士点申办人,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承担了《四川省旅游资源谱系研究》《四川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报告》《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旅游发展规划》《阿坝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邓小平故里及华蓥山旅游区旅游开发策划及旅游区总体规划》等200多项旅游规划项目,为300多个县、市(州)的旅游规划提供过专家咨询。


2018年,所承担的四川省“十三五”重大旅游规划项目《大成都国际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规划》被评为四川省首届旅游规划优秀成果。2019年作为“旅游地学和旅游规划专家的杰出代表”,被四川省旅游学会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旅游创新突出贡献人物”。

转载自成都理工大学

编辑|黄籽韵

责任编辑|刘茂冉

成小理全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