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推荐 | 草泽雄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走兽画展


草泽雄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走兽画展

展期:2022/03/30起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草泽雄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走兽画展”通过霸气威严、极具王者风范的老虎“带领”山林草泽中的走兽们共聚一堂,来展现走兽画魅力。同时,让观众在展览中感受到画家笔下的雄姿与柔情。




本次展览,虎、猿猴、鹿、马、猫等出现频率较高。它们都有着丰富的毛发,画家无论采用写意还是工笔手法,均需要关注到毛发质感的表现。毛发的刻画虽是对物象表面的外在描绘,但毛丛的梳理走向、层次却关系到整个骨骼、动态的表现。观众可以在展览中感受到画家们细致入微地刻画,对于丝毛技巧灵活的掌控,以及对层次渲染的熟练应用。




赵少昂《草泽雄风图》1969年 纸本设色






 张善孖《四马图》 纸本设色





在走兽画在技法表现上,观众可以发现他们互通互鉴的地方,比如虎、狮、猫在毛色、动作姿态的描绘上,些许有规律可循。


“照猫画虎”是前人描绘老虎的方式途径,延伸的意思往往是把两个形象放在了对立面,而这次展览中却在极力“调和”这种气氛,力图诠释出:猫有猫的自雄之质,虎有虎的温顺柔情。




杨之光《梦初醒》1981年  纸本设色






 杨善深《双虎》纸本水墨





画家创作走兽画,除了对客观自然物象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寄托心志。自然界中有了众多生灵才会更加生机勃勃,因此画家们创作走兽画不仅是对自然的歌颂,对生命的热爱,更是对充满力量、昂扬向上的精神的寄托。


威猛、野性的虎、狮、豹,矫健的身姿,充满灵气的眼神,流露出的坚韧、雄强却能与画者或观者达到精神上的共鸣,特别在革命时期,可以给人一种激励前行的信念。




高剑父《虎啸山月高》1923年  纸本设色 





猿猴是古老的动物之一,活泼、热情,且长寿。古人认为,猿猴是具有“佛性”的,象征祥瑞吉祥,“猴”又与“侯”谐音,寓意“生迁”


本次展览中卢振寰(1889-1979)的《白猿红叶》、程璋(1869-1938)的《天都山猿图》、赵少昂(1905-1998)的《月夜猿啼》等,同是画猿名家,不仅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和风格取向,还是他们理论上提出创新亦或保守的实践。




卢振寰《白猿红叶》1960年 绢本设色






赵少昂《月夜猿啼》纸本设色





还有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寓意着健康和美丽的爱情,并且“鹿”与“禄”谐音;猫与蝶搭配谐音“耄耋”,寓意长寿吉祥等




黄侃《猫蝶图》1921年  纸本水墨





草泽雄风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走兽画展


展期:2022/03/30起

9:00-17:00,逢周一闭馆 (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三楼赵少昂艺术馆

广州市越秀区麓湖路13号

预约:通过公众号“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微服务】→【入馆预约】

来源@广州艺术博物院  END 


看完以后如果觉得有用
记得在文末左下角点击【分享/Share】
以及点击右下角【赞/Like】【在看/Wow】

近期推荐:请下面链接

广东省博物馆 | 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

江门市美术馆 | 井喷的年代——中国侨都(江门)1869-2019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 发现良渚

和美术馆 | 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chi K11艺术空间 | 新锐艺术家杨牧石打造先锋试验场

珠海宝龙艺术中心 | THE BIG 潮流艺术展

广州博物馆 | 德化之美——馆藏明清德化白瓷展

广东科学中心 | 人工智能:智进无界

广东时代美术馆 | 叱咤于街中 Tsk-Tsk in the Streets

澳门艺术博物馆 | 馆藏石湾陶瓷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