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推荐 | 青绿调成见天工——山水画色彩研究展


青绿调成见天工——山水画色彩研究展

展期:2022/08/23 - 11/23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主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青绿调成见天工——山水画色彩研究展”已于8月23日开幕,展览将持续三个月。本次展览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及广东省博物馆所藏的明清时期青绿山水画40余件/套,呈现明清以来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点与源流演变,同时,特别邀请了在山水画领域作出色彩探索和研究,并有一定成果的当代岭南艺术家参展,以期通过当代岭南艺术家的作品,展现青绿山水画在岭南地区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本次展览以色彩为媒介,融古汇今,展现青绿山水画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并让古今艺术家在绘画中对话与碰撞,探讨传统青绿山水画在现代山水画发展中的意义,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创新性发展的潜力。





展厅现场 ◎




展览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何以‘青绿’——青绿山水画的材料与技法”(1号馆),第二篇“‘青绿’无尽——复古与变革并存的明清青绿山水画”(2号馆),第三篇“不止‘青绿’——当代岭南艺术家的山水画色彩探索”(8号馆)。



/ 第一篇 /

何以“青绿”——青绿山水画的材料与技法


该篇章展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刘文东老师为本次展览创作的青绿山水画分步骤示范画稿。通过刘文东老师的画稿及文字讲解,观众可初步了解青绿山水画是如何创作的。此外,展览还展出两件绘画史上经典的青绿山水画的临摹作品,并附有分步骤的临摹过程的展示,呈现经典作品是如何生成的。



(清)苏仁山《仿刘松年山水图》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设色 29.9×29.1cm  




/ 第二篇 /

“青绿”无尽——复古与变革并存的明清青绿山水画


本篇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明清青绿山水画作品40余件套,并根据地域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东南江浙一带画坛主流地区的青绿山水画,第二部分为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岭南青绿山水画。



(清)李含渼《桃曲桃红图》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创作年份不详 绢本设色 161.5×52.5cm  



(清)苏六朋《深山春游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

1845年作 绢本设色 161×75cm  



(清)吕学《兰亭修禊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

创作年份不详 绢本设色 179×98cm  




/ 第三篇 /
不止“青绿”——当代岭南艺术家的山水画色彩探索


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李东伟、吴泰、王绍强、刘文东、杨峻、杨星、陈伟明、林于思、林淼等九位艺术家参展。他们都曾学习传统绘画,从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他们也跟随前辈们革新的步伐,是“笔墨当随时代”理念的践行者,在各自的创作历程中逐渐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们的作品,既包含传统青绿山水画的底色,又展现了现代岭南人的视角,可视为当代“青绿”在岭南的一种呈现。



李东伟《碧绿山水系列》 ◎

2001年 纸本设色 33×33cm  



王绍强《远不若之二》 ◎

2021年 纸本设色 138×70cm  



杨峻《猴王》 ◎

2016年 纸本设色 69×46cm  



林于思《天算》 ◎

2022年 纸本设色 220×122cm  



青绿调成见天工——山水画色彩研究展

2022/08/23 - 11/23


展厅: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艺术交流厅(1号馆)

中国历代绘画馆(2号馆)、二楼油画馆(8号馆)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麓湖路13号
9:00-17:00,逢周一闭馆

预约:通过公众号“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微服务】→【入馆预约】

来源@广州艺术博物院 | END


看完以后如果觉得有用
记得在文末左下角点击【分享/Share】
以及点击右下角【赞/Like】【在看/Wow】

近期推荐:请下面链接

广东省博物馆 | 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

广东美术馆 |  8月展讯 · 四场大展

南山博物馆 | 108件古埃及文物——“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展览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广州博物馆 | 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文物特展

广州K11 | 中国先锋艺术团体:UFO媒体实验室“出口 EXIT”

广东时代美术馆 | 河流脉搏——19组当代艺术作品

何香凝美术馆 | 从董其昌到傅抱石——金陵绘画四百年特展

南汉二陵博物馆 | 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

华强北博物馆 | 无限意识蓝——虞兰因水墨作品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