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闽都大家|“铁骨铮铮”吴文娟:破茧成蝶 仗“剪”起舞

2016-12-14 王礼林 严晶晶 福州新闻网


▲吴老说,她喜欢蝴蝶,“只要一点光、一点热,自己就会飞起来。”


人物名片

 

  吴文娟, 1940年生于连江北茭。她是目前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唯一的女馆员、福州市剪纸学会会长、福建省民文协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文协剪纸艺委会副主任、福建作家协会会员。她的人生向往是襟怀、学问、才情,她的艺术理念是出自肺腑,她的处世信条是大道无术。她在福州白塔寺、美国洛杉矶、福州画院、台湾金门、福州文化中心及故土连江县分别举办过个人展。她的作品被洛杉矶市政厅、美国中华艺术馆、中国美术馆 、南京博物院、华夏剪纸博物馆、中国剪纸博物馆等收藏。


代表作品


  她主要著述有:散文集《绿意》,剪纸集 《巧剪花鸟》,配诗剪纸集《剪出一个春天》,长篇小说《最后飞狮岛》,中英文教材 《跟着吴老师学剪纸》。发起并探索“中国文人剪纸”理论研究,编纂《海峡文人剪纸集粹》一书。


  她的作品《追火》、《有余图》、《我思故我在》等获全国比赛金奖;作品《眺》获文化部 、国家文物总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办的国际比赛(2004,南京)金奖;2000年在北京获中央电视台的“首届中国年老风采比赛”金奖;2001年在洛杉矶获洛杉矶市长奖,加利福尼亚州务卿奖,美国中华艺术学会“杰出贡献奖”;2007在山西大同获第三届国际剪纸比赛 “终身成就奖”。


  “我曾请教朋友,有什么是不赚钱、很傻的人会去做的事情?朋友说,剪纸。我当场就告诉他:好,就选它了!”当吴老跟记者聊起跟剪纸结缘的故事时,仍然忍不住笑道。


  “贵妃醉酒”、“手留余香”、“读透自我”、“苍天皓月知我心”……你能想象吗?这些充满画意哲思的词句,说的竟是一张张小小的剪纸?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人剪纸”;它们皆出自同一人之手——中国文人剪纸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吴文娟。她在52岁退休后,才“任性”地闯入了剪纸艺术的大门,如蜕变新生的蝴蝶,在文艺百花园中仗“剪”起舞。


  这是一位个性十足的福州老太太,她笔名叫“娟娟”,乍一听像个乖巧小姑娘。但她还有个很酷的网名——铁蝴蝶。没错,刚柔并济,说的正是她性格里分明的两面。


  吴老喜爱蝴蝶。她说,“蝴蝶是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一员,但是它只要一点光、一点热,自己就会飞起来。”这份喜爱在她的家中得到放大,走进她家,随处可见各种“蝴蝶”。她剪纸“蝴蝶”作品,挂得满室;夸张的花蝴蝶陶塑,更是在黑色钢琴边上俏皮张扬。


  虽然2014年春的那场白内障眼疾,让吴老右眼视力几乎为零而无奈“封刀”。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享受艺术的余生,如今,她继续写作、练书法、照顾老伴,闲来挥墨“七涂八画”,倒也忙得不亦乐乎。她说,“我做我自己。好好生活、对世界无害,足矣!”


  日前,本网记者前去寻访这只“铁蝴蝶”。在她挂满剪纸作品“蝴蝶”的陋室内,在她这只“铁蝴蝶”的带领下,闯进记忆的花园,飞翔在剪纸艺术的天地间。


逍遥余生仗“剪”起舞

开创中国“文人剪纸”



▲走进她家,随处可见各种“蝴蝶”。

  “我想着,我的晚年,应当有个有色彩的东西。”吴文娟笑道:“过去,是要活着;现在,是要好好活着、逍遥自在地活着!”


  集币、剪纸、种花、写作,甚至是年轻人热衷的玩博客……她都一一涉猎。退休时,她已年过半百,但却不断尝试爱好。1995年,她开始关注上了剪纸。这其中还有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据她介绍,她曾请教一位画家朋友:退休了学点什么打发时间比较好?朋友告诉她:跟我学画画吧,你头脑灵活,学三年就能有成果,可以赚很多钱。但吴文娟反问,有什么是不赚钱、很傻的人会去做的?她这一问,把朋友问呆了。朋友愣了半天告诉她:剪纸。


  “好,就它了!”于是吴文娟就这么“爽快”地投身剪纸行当。第二年,她正式进军“剪纸圈”。两年间,她和丈夫游历南北许多城市,拜访剪纸名家。


  2005年,吴文娟正式开始推出她的文人剪纸理念。在这位理论奠基者看来,“文人剪纸”的标准,首推原创,第二才是强调作品中能有诗情、画意或哲理。有农民兄弟经常问她:“我的作品算不算文人剪纸?”她的回答是:你的作品对生活有领悟,哪怕一个字不识,能够原创的就是文人。她常拿贺兰山上的岩画作比喻,认定原创的、符合人文自然发展规律的作品,就是文人剪纸。


  “提倡文化、提倡读书、提倡原创,这就是我心中的文人剪纸。”吴老说,她的文人剪纸是区别于占据剪纸大半壁江山的民俗、喜庆题材;是强调要对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断创新、改进,这体现在作品上,即是侧重诗情画意、文化哲思的旨趣。


母亲是人生第一位老师

一个“蹲下”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吴文娟2008年作品《相会》。

  “文化,诗意,哲理。”吴老强调说,她的剪纸创作之所以能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灵感,大半得益于博览古籍和中外群书所积淀下的文化底蕴,另一半也得益于她的母亲言传身教,让她能对人生的起落淡然处之“报之以歌”。据她介绍,母亲心灵手巧、知书达理,以及“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心性,深刻影响了他们一家老小的“三观”和生活态度。


  “我永远忘不了64年前的那个午后”,在书房内,吴老盯着窗外静默片刻后说到:“几名妇女扯坏了母亲的礼服,耳畔顿时响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刚好午后的阳光从瓦顶玻璃上斜斜地照落在母亲美丽的身影上,我忽然觉得在自己心里,有一个时代过去了……”


  1952年的某个午后,几个年轻妇女对母亲的嫁妆有所耳闻,就结伴进屋开了那陪嫁的皮箱。她们翻出母亲出嫁“拜天地”时穿的《有凤来仪》,争相欣赏这件精美的全手工珠绣礼服。


  “谁知,互相扯着看时,一不小心竟扯断了礼服上的珠线,通体的绣珠转眼间崩落、弹离,坠满一地……”吴老说,她现在彷佛都还能听到那珠子坠落的声音,虽然自己当时才13岁。因为她看来——这么美的衣服都扯坏了,这世界完蛋了!


  但是接下来,母亲的态度和举动,却让吴文娟幼小的心灵再次被震撼——“犯错”的妇女们心有羞愧地离开,始终镇定无比的母亲,只是安静地找来杯子,蹲下身去,一颗一颗地拾起地上的珠子……这个场景,永远刻在了吴文娟脑海中。


  母亲教诲的“过不了的时候要蹲下”,让吴老学会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



做“善良而又智慧的中国人” 

带领榕派剪纸艺术走向世界



▲吴文娟2009年作品《彩云归》。


▲吴文娟作品《海阔天空》。

  吴老师坦言,自小养成的要强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她的事业的发展。包括她人生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33载教师路。


  1956年,她总算如愿考入福州幼儿师范。毕业后,她在丹阳教学二十多年,创办幼儿班、教过小学语文。1986年,吴文娟被调回福州工作,在当时的福州十中职高的体育师范、印刷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直至1992年退休。


  聊到对自己长达33年的教师职业生涯有何评价时,吴老没有正面回答。她说,数年前有位将军邀请她赴美办展,该将军评价她是个“善良而又智慧的中国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吴文娟耳目一新、具备浓厚“文人”气质的作品引起了大量关注,办展、出书、获奖等接踵而来。2010年,“海峡文人剪纸”大展览、理论论坛将全国除西藏地区外的百余位文人剪纸艺术家汇聚起来,反响不俗。


  她和她的团体,也不断向海内外传播文人剪纸的概念、扩大影响力。甚至为了严正抵制许多盗版她作品进行商业牟利的行为,她还在几年前注册了“娟娟剪纸”的商标,积极应对未来的反侵权趋势。她希望中国的剪纸“国粹”能杜绝重复、克隆。


  “做出我独特的东西,做出新的东西。”对于接下自己的剪纸生涯,吴老答到。目前的她有个远大的理想,也正在一步步实现:与志同道合的的队友们正一步步拓展着他们的“文人”队伍,让古老的剪纸艺术从福州沐浴文化、创新后获得“新生”,重新出发,把榕派剪纸艺术带出八闽、推向世界。


往期阅读

➤ “山海作曲家”林荣元:音乐的根,世界的声音

➤ “八闽好汉”陈章汉:文章翰墨书经纬 承启斯文写春秋

➤ “闽都史志”徐鹤苹:追寻闽都方言中的古中原文化之风

➤ “山河强音”王华元:让“花儿”更红,“榕树”更绿

➤ 陈扬坤:钻研暗房特技 让摄影“化平淡为神奇”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严晶晶

编辑:林少斌

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昵称

微信号

福州日报

fuzhouribao

福州晚报

fuzhouwb

福州新闻网

fzxww83762780

福州晚报东街口

dongjiekou-FZWB

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

fzrbjiaoyu

福晚招考通

fzwbzkt

福州日报HAPPY团

fzrbhappy

爱晚团

fzwbaw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