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屏照相馆”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一家开在福州东街口的照相馆,老板还是日本人。之后,这个日本老板收了几个中国学徒,其中一个便是“鼓屏照相馆”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鼓屏照相馆”成为了一家国营照相馆。
过去,照相馆里有十多名员工,有师傅,有学徒。如今,鼓屏照相馆只剩下几个人了。但由于这边讲究布光、画面,许多“老福州”还是喜欢到这里拍证件照。
在福州,
在鼓屏路和九彩巷交界处,
有家“鼓屏照相馆”。
这家最后的国营照相馆,
记录了无数福州家庭的过往故事。
也成为福州唯一一家
保留原有面貌的老照相馆。
“鼓屏照相馆”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一家开在福州东街口的照相馆,老板还是日本人。之后,这个日本老板收了几个中国学徒,其中一个便是“鼓屏照相馆”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鼓屏照相馆”成为了一家国营照相馆。
过去,照相馆里有十多名员工,有师傅,有学徒。如今,鼓屏照相馆只剩下几个人了。但由于这边讲究布光、画面,许多“老福州”还是喜欢到这里拍证件照。
今天
让我们跟随镜头
听这家照相馆的坚守人郑锦斌
讲述他的情怀和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62z7nqwt&width=500&height=375&auto=0
郑锦斌给老顾客拍照。
郑锦斌
我们从15岁到这个地方,然后工作到现在,也是一辈子在做照相。早期的学徒都是从日本那边学来的这个手艺:福州人先去日本照相馆里面当学徒;当完学徒之后,他自己回来开店;然后他再收几个学徒,慢慢发展到现在照相馆的模式。
郑锦斌组装老式照相机。
郑锦斌
(早期)学照相,它分好几个工作,第一个就是摄影、暗房、整修,然后才有换弹,然后后面才是上彩。早期是水彩,后来就是就上彩色。
郑锦斌介绍,照相机上架子上的框格可决定照片尺寸。
郑锦斌
做个架子,然后就知道是用几寸的照片,要么这里太暗不知道底片多大,拍多大多少,都不知道。他都是凭经验做出来的,比如说拍六寸的照片,他就用六寸的架子放进去;用十二寸的照片放进去,作用是这样。
老式黑白照片
郑锦斌
彩色底片出来以后,我们黑白那一块就开始退了。然后数码相机一出来,等于整个都退掉了。现在就是照完照片,马上就要出照片,所以目前就是打印什么的都出来,早期照片一般都要两天才能出。但是那个质量一比就是好,确实好。看过去,照片很有韵味。如果有大张照片,真的很好,不管他打光啊,修照片啊,或者洗照片,或者换单,里面技术性含量真的很大。以前那个相纸还分两种,一种光面纸,一种纹面纸,纹面纸真的可以放一百年。
早期“彩色”照片,利用水彩给黑白照片上色。
郑锦斌
头部低一点点,下巴往这边转一点点,对对对,就自然地放松,准备开始拍啊。
郑锦斌移动摄影灯,准备拍摄。
郑锦斌
我们现在也是用数码相机拍,但是我觉得保留传统的照相技术,不一样的照片,我觉得这个是传承。好多人一直在说,把鼓屏照相馆文化保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福州有这么好的东西。
照相馆来的大部分都是老顾客。
老顾客
从小就在这边拍照,拍了几十年了,起码有三十年了。因为我觉得他这边师傅很亲切,然后拍照技术也很好,拍出来的照片我也很满意。
郑锦斌打算将这福州最后一家国营照相馆开下去。
郑锦斌
帮他们(顾客)拍全家照其实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每当人家看到这张全家福的时候,跟我们很多感情在其中交流,这个真的很好。我自己觉得这是特高兴的一件事。把好的照片送给每个顾客是我最大的事,我觉得是这样的。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林少斌
监制:林敏勇 陈玲云
想了解更多关于福州的那些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福州新闻网 福州市委市政府主办 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 |
苹果手机版 看新闻都用它 |
安卓手机版 看新闻都用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