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郎永淳对话一号店创始人于刚:新零售来临,电商下一步在哪里?| 新零售

2017-04-17 董洁 品途商业评论

探寻商业本质 

预见商业未来



品途解读: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粗放式的增长,和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了。


“2017世界电子商务大会”于4月12-13日在浙江义乌市举行,在4月13日的大咖对话环节,找钢网创始人兼CEO郎永淳(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对话岗岭集团董事长(原一号店创始人于刚),共话“新零售来临,电商下一步”。


于刚表示,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粗放式的增长,和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了。现在大家做电商,必须要深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怎么样为顾客提供价值。还有一个就是如何提升效率,通过供应链管理,有效供应链管理,通过大数据对顾客行为的了解,不断的提升转化率,让获客成本更低,让网站更有黏性,不断提升顾客体验,这才是电商的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谈到医药电商,于刚预计,将来的医疗健康行业,任何一个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找医生。将来可能绝大多数时间,给你看病的,给你诊断的,是个机器人,而且最后提出的治疗方案,比专家医生还要好。


以下为对话实录(品途商业评论根据大会速记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郎永淳:今天非常高兴作为对话的主持人来和电商的前辈于刚先生做一个对谈。一说到电商,总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总有一个公司是绕不开的,那就是阿里巴巴。我们看到去年马云在阐述阿里巴巴新的战略的时候提到一个五新,这跟电商非常有密切关系的就是新零售的这样一个概念的提出。于刚先生是1号店的创始人和缔造者,您也是做了很多年的零售,也做了很多年的电商,您对于新零售有什么样的观察?


于刚:很高兴能和郎老师一起对话。五新是指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其实新零售的概念,本身不那么新。很早就提出了全渠道零售的概念,我大概在2010年的时候,在中国零售的领袖峰会上,当时也提出来,将来是无商不电商,那个时候还做了一个调查,在场的两百多位传统零售的企业,有多少人做电商,在用互联网?大概百分之二十几。现在可以看到,几乎百分之八九十都已经走到线上,也看到很多的电商开始进军线下。


其实,我们的观念都在改变。以前我们叫做渠道为王,现在实际上是顾客为王。就是说,新零售零售是什么概念?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线上和线下提供的是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体验,比如说电商是什么优势?它有7×24的服务,不受时间限制,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一网可以服务全国乃至全球。


它可以不受货架限制,增加品类增加品种只是增加服务器。它还有大数据,可以分析顾客的行为,根据这些分析的行为给顾客做精准化的营销和个性化的服务。但是顾客也有很多线下的购物的需求,比如说体验式营销,需要看一看、试一试、摸一摸,才决定购买。或者他希望马上看到,即时可得,看到就拿走。或者他希望跟店员交互,互相沟通了以后,让店员给他出出主意,最后来决定买哪一个。


所以说现在所有的渠道都是围绕着顾客,怎么样为顾客提供最大价值和便利性。


郎永淳:这实际上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以前可能更多的没有在意我们的顾客的感受,现在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要更多的从消费端考虑他的一系列的需求,怎么样创造需求满足需求。您也是做了很多年零售,对于零售会有自己的更深刻的认知。对于传统的零售,有什么样的建议?对于他们的转型升级有什么样的建议?


于刚:首先看到全渠道的零售,新零售的概念,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这是趋势也是必需。首先互联网大潮涌过来的时候,它是不可阻挡的,也是不可逆的。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讲,最好是拥抱变化,拥抱互联网时代。我觉得得接受这种新零售的概念,就是说怎么样让线上和线下有机融合起来,怎么样去围绕着顾客,为顾客创造最大价值。我觉得这是所有的零售所必须要做的。


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线上和线下也有各自的局限性,线下店面的成本比较高,需要很多人员。线上现在流量的成本也不低了,实际这种有机的融合是最好的。而且这种融合以后,更能满足顾客的真实需求。比如我现在做的是互联网医药健康,大家知道这个领域里面又有行业壁垒又有政策壁垒,网上政策是不允许售卖处方药的,但是店里是可以售卖处方药的但是国务院文件里面可以有线上下单,但是由网店,店取或者店送,可以是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线上接受订单之后,由店完成履单,这也是一种有机的融合。


另外大家知道,比如互联网医院,它可以通过视频通过电话,给病人看诊、复诊、会诊,但是真正的治疗和最后的检查,很多是需要线下去完成。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是有机的。


郎永淳:我特别佩服于刚董事长,您现在新创业的项目是有行业的壁垒政策的壁垒,您还是毅然决然的又投入到一次新的创业过程当中。因为您知道,就像您所建议的那样,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是不可逆的,我们要主动拥抱这种变化创造一系列的可能。


作为一个连续的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上肯定有很多的经验,也会有一些教训,并且也会有很多自己的观察。未来的创业的机会,您觉得还会有哪些?对我们的创业者有什么样的建议?


于刚:首先我可以告诉大家的就是中国创业的机会是非常多的,而且互联网真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产生的意义是深远的。到去年年底,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了7.31亿,网购人群超过了4.5亿。也就是中国的网民超过了欧洲的人口,网购的渗透率也超过了64%。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虽然现在因为基数大了,增速变缓了,但是中国这个市场是巨大的,真正的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渗透,虽然整个的增速是超过了欧美,但是还有巨大的机会。


比如说现在很多新的领域,我进入的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美国是三万亿美金的市场,这个机会巨大。另外像人工智能,像虚拟现实、大数据、可穿戴设备,这些领域都有巨大的机会。但是有几点我觉得可以跟创业者分享的,互联网这种烧钱的时代过去了,从我们一开始在考虑创业的项目的时候,就应该做一个健康的商务模式,它是可持续的,不需要大量的烧钱才能做出来。现在资本市场也非常理性,这是一个。


第二个,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因为摩尔定律让时间轴大幅度压缩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机会的时间窗是非常之短的。我们任何时候看到一个机会,就得快速决策。


郎永淳:要不然稍纵即逝。


于刚:稍纵即逝,机会就稍纵即逝。再有一点,我认为很多时候一个创新的项目,或者一个创业项目,你必须要丢掉过去的很多包袱。因为这些包袱,你如果不去自己革自己的命的话,别人就会来革你的命。我记得当年苏宁开始做电商的时候,张近东就说这样一句话,我要么就等死,要么就找死。等死是别人的选择,找死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苏宁开始做电商,我认为转型还是比较成功的。


实际上现在也是一样,你要做任何的新的创业项目或者是企业在做转型的时候,你必须敢于自己革自己的命,因为你不革自己的命,别人就会革了你的命。当年我做1号店,做移动购物的时候,那时候谁也看出不清,觉得怎么可能在这么小的手机上,这么小的屏怎么做搜索?怎么比价?内容描述怎么样才可能完整?那时候没人看好这个。但是我们非常勇敢的投入了这个,大家可以看到,从第一年的销售2%不到,后来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三十几。现在在网上购药的,我的1药网,手机购药的超过了80%。也就是说我们基本跨越了PC年代,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的时代。


现在整个的网民中间,超过95%的都是移动网民,这就是趋势。将来几乎绝大多数的,甚至是所有的,购物也好服务也好,都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了。


郎永淳:要主动把握一种趋势,把握稍纵即逝的窗口期,并且要主动革自己的命,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未来技术演进的趋势,包括资本的一系列的推动力。这其中可能就在于我们对未来应该有什么样的判断。去年互联网圈很多人都在提,现在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了,您怎么看?


于刚:其实互联网上半场跟下半场大概的区分,我的理解是这样,大家认为这种用户红利,也就是用户爆发式增长,粗放式的增长,和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了。大家可以看到,强者恒强,大家从开始很多垂直性的切入,慢慢到了综合性的电商平台性的电商。现在大家做任何的电商,必须要深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怎么样为顾客提供价值。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如何提升效率,通过供应链管理,有效供应链管理,通过大数据对顾客行为的了解,不断的提升转化率,让获客成本更低,让网站更有黏性,不断提升顾客体验,这才是电商的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我觉得现在还有一个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将来对电商具有很深远的意义的,就是人工智能。你可以想象,人工智能去年一个黑天鹅事件,就是人工智能打败了人类的围棋冠军,大家认为围棋是人类维护自己尊严的最后一个堡垒,结果被AlphaGO给打败了。而且可以说是完败,李世石是4:1输掉。后来又跟中国所有的冠军们,九段的棋手们,60:0,完胜。


今年又有新的进展,不光是对高度复杂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游戏也好问题也好,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最近大家也可以看到,(冷扑大师)击败了国际上著名的德扑选手。大家知道德扑是非对称信息非完整信息的,牵涉到人的情绪和情感的游戏,人工智能也可以打败。也就是说,大家逐渐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未来,大家要接受这个事实,它来得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它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


我就在预期,将来我们的医疗健康行业,任何一个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找医生。可是大家能想象吗?将来可能绝大多数时间,给你看病的,给你诊断的,是个机器人,而且他给你的诊断,给你最后提出的治疗方案,比专家医生还要好。因为每一个专家只不过是个大数据空间的一个点,他的知识是有限的,他的经验是有限的,他所能看到的是片面的。


而这种人工智能,它是根据大数据的分析,成千上万个医生的经验的汇集、智慧的汇集,在所有这么多病人中、病例中的综合和总结,最后给你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考虑方方面面的最后一个解决方案的话,我认为比一个医生给你看的更完整,实际上这已经被证实了,最近IBM的沃森机器人,可以看肿瘤的拍片,它得出的治疗方案和找出的病症,跟专家医生是一样的。将来还有很多专家医生看不到的地方它可以看得到,我觉得这一点将来其实这个未来,来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更早。


郎永淳:其实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六十年,在去年是突飞猛进,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我看您是特别强调技术在未来的应用,您现在做医药电商,医药电商并不像大家所期待的那么火爆。它遇到的难点是什么?未来你会用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布局推动医药电商的进一步的发展?


于刚: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电商的进化是一步一步来的,你如果回顾一下电商之路的话,最早它冲击的是图书、音像,然后才开始是3C数码,然后是服装、母婴,等我做1号店做快消品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2008年左右的时间,比图书音像晚了十年。每往后推进一步都有新的壁垒,图书、音像比较简单,图书的话价值低,物流容易,后来做服装有退换货的麻烦,后来做吃的喝的,整个保质期、供应链管理变得非常复杂。现在大家开始冲击生鲜,因为保鲜度,整个物流业是很难的。


做医药电商有它的壁垒,比如有政策壁垒、行业壁垒,但是这个互联网大潮冲过来的时候,是没有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可以满意,只不过是迟和早的时间上的差别。我们现在遇到最大壁垒,几个,一个就是政策壁垒,网售处方药是禁止的。还有是医保,医保是非常区域化的。还有行业壁垒,比如如何保障每一盒药都是可以追踪,可以追溯的,可以保证安全的。一个是顾客,我们要教育顾客,很像2008、2009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在做一号点的时候,那个时机,但是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我们的布局是这样,首先我们有B2C这一块,有两千多万的顾客。一方面为大众解决他们买药难、买药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们有网络医院,可以在线通过视频通过电话给病人看诊,可以开电子处方,可以通过网络药房履单。我们还有B2B这一块,因为中国的医药的B2B的环节是非常长的,而且成本是很高的。互联网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我们还有药交所,药品交易中心可以帮助医院、诊所、药房,在上面招投标,它是个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平台,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缩短中间的环节,让整个采购环节变得非常透明。


郎永淳:模式上看既有B2C也有B2B,从产业链和供应链来讲已经做好了全产业链的供应链的优化的工作。我们非常想知道的是,您认为中国电商的国际化步伐会是什么样的趋势?


于刚:我觉得中国电商的国际化,有很多的优势。第一,中国的电商的发展速度,虽然它没有美国那么成熟,但是中国的电商发展速度是远超过欧美的。中国的政策对跨境电商是非常支持的。这几年政府出了一系列的跨境电商的优惠的政策,政府也在鼓励一带一路。我觉得中国做跨境电商,也是有一些天然优势。


一方面我们的电商发展很快,我们给自己设了比较高的标杆。比如说物流配送,你收货三天五天甚至一个多星期,不觉得是回事情,可我们的顾客的要求,我们在中国几乎要求,大城市里面要求是当天可以收到货或者次日可以收到货。要是两天收不到货就感到非常着急了。所以我们设了比较高的标杆。加上中国制造,中国的商品,像义乌这么多的小商品,中国有非常多的优质的商品可以输送到全球,也受全球消费者的欢迎。


郎永淳:您从物流的角度比较了中美两国消费者对电商的不同期待,我们顺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深入一些,您认为中国的电商和美国的电商,有什么样的不同?对于中国的电商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这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于刚:这其实挺有意思,我自己也是交了很多学费,才发现在中国做电商,我们的消费者的习惯和我们的所有的购物的行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早的时候做1号店的时候,我们的网站跟亚马逊差不了太多,很干净很短,内容很多图片,后来发现我们的消费者并不喜欢这样,他们喜欢很热闹,一个首页可以很长很长,可以拉七八页乃至上十页这么长。


上面很多的链接很多的闪耀的链接,而且顾客也很少用导航条,不像美国消费者都是用导航条做来回的翻页。中国的消费者喜欢把所有的网页全打开,然后互相之间跳转。所以我们是有很多的差别的。


你也可以看到,国际的电商在中国也鲜有成功的,很少有成功的。国际电商的理念就是说,我一网覆盖全国,一网覆盖全球,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根据IP地址来决定你是哪个城市的顾客,我就展现什么样的网页。我们知道哈尔滨的顾客和昆明的顾客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就让我们提升了转化率百分之十几。而且而这种做法是靠机器做的,是很智能化的。


后来我们准备做千人千面,但是我们从千人四面开始做,我们把顾客群分成男性顾客、女性顾客,女性顾客又分成是妈妈还是未婚,或者是一个新客,这样大幅提升我们的转化率。也就是在中国,我们的电商虽然引入了很多大量的国际优秀电商的很多的商务模式也好做法也好,但是我们也有大量自己的创新。而且这种创新让我们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迅速的发展。


美国电商我觉得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以前亚马逊,我为亚马逊服务过几年,我认为它对鼓励创新上,敢于自己革自己命这方面,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亚马逊推出电子书的时候,在公司是遭到很多的反对声音的。因为它的BMVD,这是它的最大的品类,电子书会把自己这个品类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它义无反顾的推动了电子书。而Kindle,也成了它非常大的盈利点。这些年的很大的发展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郎永淳:革命,创新,包括于总用自己的实战经验跟大家做了宝贵的分享,这些都是沉甸甸的干货,并且也都是通过实战交出了一系列的学费,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非常感谢于总的分享,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


新零售

生鲜电商

大文娱

阿里巴巴

百度

京东盈利

黑科技

人工智能

汽车出行

网大白皮书

共享单车

泛娱乐大会

消费升级

投资人说

企业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