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贵在懂政治
一
如果是在一个自由创作的国度,「政治领域」应该是作家取材的富矿,太有的写了。但现实情况是,咱们的作家不敢写、不能写,写了也有很大概率被下架,那就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譬如2011年出版的《二号首长》,一时红透神州,几乎全中国处、局、厅、省部级干部人手一本,为改革开放以来最著名、最畅销的官场小说,被视为反腐文学的「实战EMBA教材」,结果终难逃「禁书」命运。
最高层领导有时候对小说创作的指导意见也会打架。1961年6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对文化部表态:「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196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批判小说《刘志丹》时说:「利用小说反党,这是一大发明。」
可见,政治小说不能乱写,或者换句话说,有时候写小说本身就是个政治问题。那么,写出时下话题性作品《人民的名义》的周梅森就不得不说是个懂政治的奇人了。
二
周梅森是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是「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听起来厉害,细琢磨尴尬,因为我们不知道「第二人」、「第三人」是谁,我们也不知道他击败了谁成为了「第一人」。在一条定制化的「政治小说」赛道上,他独自狂奔,太辛苦了。
周梅森没有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他也得接受指导。他曾亲承,《至高利益》差点被毙,《绝对权力》经历了7次大的修改和8个月的严格审查。
我也是一个写字的人,如果客户把我的软文打回来修改三次,那我肯定跳脚骂娘了,所以我成为了一个自媒体而不是作家。真正的作家是这样的,在遭遇多轮审查和修改,作品终于可以面世后,周梅森说:「这表明我们的法制在一步步健全,民主文明在一步步前进。」「我们充分肯定政治文明、民主法制、经济生活等都在不断前进,然后才谈问题。」
这就是一个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的智慧与涵养。但是,形势比人强,形势比智慧强。聪明如周梅森不也在「反腐题材」领域遭遇了十多年的「荒凉期」吗?聪明如周梅森不也得服从「令行禁止」的铁律吗?
小说版《人民的名义》腰封上写着:「反腐题材作品沉寂十年,2017年横空出世,著名作家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表面上说的是如曹雪芹般呕心沥血,内里反映的是一个乙方百折不挠的职业素养。某种题材创作居然遭遇「沉寂十年」,我总觉得这是对时代的控诉,现在看来倒成了刻意为之的蓄力,真是怪哉。
三
作为乙方,周梅森没有经历杀出一条血路的「比稿」,因为导演李路认为「他知道底线在哪里,该弘扬什么,尺度怎么拿捏。」甲方甚至把创作尺度拔高到了「反腐反到副国级」,并提供了「秦城监狱体验」的大礼包。钦定写作,体制化运作,提案阶段当然也就顺风顺水,「送到总局,十天全部审完,高度评价。」
总局表态如此爽快,让周梅森觉得「情况真起了变化」,因为在2004年,总局颁布的「净化工程」中规定「电视台黄金时间禁播涉案反腐题材剧。」
好的作家就是这样的,在长达十多年的「创作冰河期」前不出恶声,不给国家添麻烦,默默承受,在「情况起了变化」后,严格按照甲方给出的berif 配合创作,甚至丢下进行中的小说,先把剧本完成。
四
在中国,开禁影视剧是争取民心的一条捷径。以前资本主义的电影,领导是关起门来自己看,譬如毛泽东一度喜欢看香港电影,看到李小龙打外国人打得起劲,一边看一边鼓掌:「功夫好!打得好!」长者也关起门来看了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他对该片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你们绝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思想教育。」「泰坦尼克号讲到了财富与爱情、富人与穷人的关系,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反应。」东风满眼春,至今思长者,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让这部辗转世界三个月的大片终于有机会让国人一饱眼福。
《人民的名义》一路绿灯,也让人嗅到了除了最高检的鼎力资助之外,还有更上峰的力量加持。好评如潮的社会舆论似乎也验证了「这步棋下的妙」,呼应了当下的高压反腐态势,民心所向,上之乐见。
五
由于《人民的名义》担负了超出影视剧本身的历史使命、政治使命,所以评价它是一件危险的事。不过,风云莫测,既然有十余年的反腐题材禁区,那么也就会有能自由评价一部作品的一天,或早或晚而已,都得接受时间的检验。
从小说的文笔来讲,它乏善可陈,譬如其中一段:「高小琴含泪点头,跳起来,一把搂住他,疯狂地亲吻他,亲得他也躁动起来。那天,他们大白日里在铺着新地毯的楼梯上疯狂地干了一回,干的大汗淋漓,干出了人生中一场难得的高潮……」
同样的场面描写,贾平凹的《废都》是如此着墨的:「女人臀部犹如氢气球一样柔软而有弹性,令庄之蝶销魂不已,他禁不住一时兴起,兀自剧烈冲撞起来,任女人在自己身下起伏如波滔汹涌,叫个不停。片刻,只见妇人回过头来,蹙着眉叫道:我来啦!我快不行了啊!庄之蝶醉眼看妇人如虫一样跌动,嘴唇抽搐,双目翻白,猛地一声惊叫,双手死死抓住床单抖个不停。也便趁势直顶妇人花心,感觉自己仿佛被一簇柔软的蕊瓣儿跳跃着缠绕了,也就一泻如注。」
周梅森的笔下是「干、干、干」,淡出个鸟儿。贾平凹的笔下是「冲撞、跌动、抽搐、直顶、缠绕」,活色生香。两者笔力高下立判。
电视剧版《人民的名义》,有人说堪比美剧,这里的「美剧」指的是闽南的「埭美村剧」吧?抛开《人民的名义》节奏缓慢,总斜刺里插入大段形同政治课一样的告白不说,它对人性的刻画也太死板、太脸谱化了。譬如其中一个片段,侯平亮前往汉东就职的前一夜,即将踏入的是虎穴龙潭,且长期面临两地分居,可谓春宵一刻值千金,他居然,居然和在中纪委任职的妻子躺在床上看手机讨论工作,真正的美剧,此时应该已经天人交战,被子滑到床底了吧。
人们对于《人民的名义》给予的好评更多是建立在「难得一见」的基础上,他们的赞叹不是来自于该剧本身体现的艺术性,而是「这也能说」、「那也敢拍」等惊叹情绪的异化。由于这十几年来没有对比的参照物,说「好」就显得很空洞。如果十几年来「政治题材」领域是放开的,是充分竞争的,《人民的名义》绝不会赢得现在如此泛滥的好评,想想《1942》中,「猫汤」都那么多人甘之如饴,不也是这样的道理吗?
六
周梅森曾问自己:「写这些政治小说真能反腐吗?我的政治小说越写越多,而腐败依然存在……世道人心也让我灰心。」
这句话体现的就是文人的幼稚病,还以为这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呢啊?自媒体会认为写软文能振兴中国互联网吗?
周梅森还认为「腐败」的症结在于:「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关键要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人民日报》就此提炼了一个标题:《改善政治生态就是收拾世道人心》。
说实话,挺悲哀的,一个长期写「反腐题材」的作家,一个有过政府挂职经历的作家,对于「腐败」的认知还停留在「收拾世道人心」上,挺悲哀的。
从《人民的名义》里不难看出,老革命及老革命的后代都是一身正气,反倒是是苦孩子出身的干部「人心失落」,走向了腐败的不归路。周梅森作为作家连自由创作某类题材的权力都没有,他太知道禁锢、仰人鼻息的其中利害了,但他识趣的选择在「收拾世道人心」上打转,不敢触及更深。「收拾世道人心」的潜台词就是「干部教育是万能药」、「反腐斗争、一抓就灵」。
剧中也借主角之口提到了现在官场「前腐后继」,屡禁不绝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真的是周梅森所说的「世道人心失落」吗?真的是干部掌权后放弃个人修养的修炼,贪图浮华吗?
我可不敢给出答案,不过我读过一本叫《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的书,序中有一段话说的非常犀利,我摘录如下:
纳粹德国的反腐是在本身不受权力制衡监督的「主管-代理」关系中进行的,这种关系是纳粹政权的恩主-门客体制的必然产物。它以稳固统治权力为最高和最终利益,它的反腐是有条件的——必须在反腐对统治者的利益有帮助和有效用的情况下,才会有一定限度的反腐,不管它嘴上怎么说,它永远都不可能是「零容忍」的。
你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