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的审美垄断与滑坡
《脱口秀大会5》在豆瓣的评分已跌到4.9分,和2013年的《小时代》相会于同一个下水道。
但是他们却没少花钱。
有一德高望重的影视自媒体,放下身段为其呐喊,堪称全网非议中的最美逆行者,同时也将内容创业领域的寒意传递到每一个敲键盘的人——我们啥活都干,啥活都接。
在可爱到近乎油腻的拉宏桑将小鹿淘汰时,我第一时间打开了知乎,在相关话题页,就已经看到营销推广特征明显的水军号把稿子都铺好了。
节目组有钱,洗地技术也熟稔,重点是他们早就预判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淘汰」会导致全网反弹。
他就要这种热度,他就要人骂,他就觊觎B站红人的流量,他就要告诉大伙正能量可以凌驾于幽默,即使是在脱口秀的舞台。
这种明火执仗的恶心,几乎是贯穿于目前这季《脱口秀大会》。
他们明知道,却要恶心观众的拙劣行径可太多了。
两个备受诟病的领笑员,以湖南卫视出身的综艺班底的市场敏感度,以办了四季的口碑调研经验,他们太知道谁可以是一个合格的领笑员了。
节目组就是要让观众先骂,再调整,以前他们也是这么干的。
这种懒到屁股长褥疮的路径依赖,是不是你们这些观众给惯的呢?
与之琴瑟和鸣的便是脱口秀舞台上的「钉子户」了。
那几个我们在广告插页、APP开屏、电梯分众里看到吐的老脸,养尊处优中再掏不出新玩意了。
脱口秀对他们来说就是——上节目、签合同、跑商务。
「内部梗」,拿同事作梗,被单口喜剧界视为低劣的把戏,却是成名选手们用来拉拢投票的利器。
和《笑话大全》一个水平的文本,一开口就知道抖什么包袱的段子,再无法翻个台阶的性别议题红利,你就感觉这帮选手永远活在「离婚」里,永远活在「逗号」里,永远活在「股票」里,生活连同创作的母题一并待在舒适区里。
最悲哀的是,《脱口秀大会》已不声不响的形成了对中国式脱口秀(单口喜剧)的审美垄断。
由于他们掌握了话语权,把持了单口喜剧演员的上升通道,他们所塑造的审美取向便是大众的审美取向。
大众会认为脱口秀(单口喜剧)就是节目上呈现的那样——卖帅、卖乖、卖傻,视野局限在我很穷、我很苦、我对男(女)有意见,其他类型的尝试,以及对尖锐话题的探索统统消失在自我阉割与外部审查中。
如果拿出奈飞上的任何一个脱口秀专场给国内观众看,他们会先是惊叹,接着是不适,最后点点举报。
《脱口秀大会》标榜任何人都能说上五分钟脱口秀,可一段人生能提炼并浓缩成五分钟的段子已然很了不起了,当成名的脱口秀演员进入笑果体系后,人生变得重复而机械,生活再无法提供更多的养分,他们也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不能为公司产生效益的体验生活中,只能在舞台上讲述那令人感到乏味、无趣的段子,像是品尝使用了化学手段导致保质期很长的月饼。
沪上知名单口喜剧演员storm大声疾呼:脱口秀大会能不能四年办一次?
他的意思大概是让演员们积累点素材,不要竭泽而渔,得让人有的说。
可这条由笑果开启的「造星生产线」,机器永远轰鸣,4.9分的背后是,当你只能吃到劣质食品时,当他们在赛道上看不到别的尾灯时,烂是非常有底气的。
周奇墨今年回了一趟他的母队——单立人,在团建节目《谐星聊天会》中的状态非常松弛。
他没有参加《脱口秀大会5》,他拿到了桂冠,打开了单立人无法给予的全国市场,在泥潭摔打数年,天赋与名气终于得以兑现。有理由相信,他拿到想要的东西之后,终于可以完成喜剧审美上的切割了。
无数人相信周奇墨的成功可以复制,那个4.9分的痰盂,再污浊,依然是目前中国脱口秀演员的圣杯。
挺悲哀的,不是吗?
思考题:你如何评价这一季的脱口秀大会?
你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