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工厂》:中美文化与价值观交汇的漩涡

CDRC2011 2023-03-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童导 Author 童辉

日,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的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在Netflix上线,该片讲述了中国民营企业福耀玻璃美国建厂的故事,以及其工厂在美国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在影评社区“烂番茄”的新鲜度高达98%。


该片今年年初在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后,获得一致好评,并获得纪录片单元最佳导演奖。奥巴马夫妇今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购买了《美国工厂》,奥巴马出任制片人。这部电影也是奥巴马夫妇的高地制片公司的第一部成品,英美多家媒体预测该片或将成为2019最具影响力纪录片。


《美国工厂》:中美文化与价值观交汇的漩涡



中西部铁锈带、“红脖子”蓝领工人、有钱的中国老板、资本与文化的碰撞——这几个元素构成了纪录片《美国工厂》最基本的故事前提。这部纪录片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大获成功,被网飞(Netflix)重金买下。它讲述了来自中国的福耀玻璃厂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投资建厂的故事。工厂的工人、管理层都由一半当地美国人和一半中国人组成,而车间内、会议桌上也常常有两种语言互相交织。一场跨文化的交流与博弈在这座金融危机时被废弃的通用汽车厂房内火热展开。影片的开头将这种文化交流指向一个光明的未来:移居俄亥俄的中国工人成了当地人的好朋友,耍手枪、吃火鸡,不亦乐乎;美国管理层受邀来到福建总部参观工厂、参加福耀年会,被众星捧月般地邀请上台,在“YMCA”的歌声里张牙舞爪,潸然泪下,感叹“我们是一家人”;玻璃厂老板曹德旺多次赴美视察,中国工人夹道欢迎、美国工人含泪感恩他创造的工作机会。这家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工厂”仿佛真的给这座没落的工业小城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这种看似阖家欢乐的感动却随之让位给矛盾和冲突:福耀工厂对生产数量的过度追求,和客户车企的质量高要求,让工人们——尤其是美国工人们,两头为难。工厂的安全标准迟迟达不到保障,有部分美国工人控诉自己以前在通用汽车工厂几十年都没有受过伤,而在福耀的短短一年便受伤两次。美国工人们视中国管理层为违犯法律、不顾工人权益的邪恶资本家,中国工人们也在私下对美国工人的“懒惰”“愚蠢”诟病不已。于是在运营一年多后,福耀不仅赔了钱,还卷入了工会风波。美国工人们在工厂里游行抗议、希望当地工会介入。福耀的高管们有着中国企业家特有的精明:用裁员做威胁、撤换美国管理层、邀请外部咨询机构进行恩威并施的演说。危机最终被解决,成立工会的投票最终没能过半数。但是,在影片的结尾,面对许许多多被裁的美国员工、不佳的业绩和长时间积蓄的种种误解,福耀与曹老板却似乎与想要帮助重振美国地方经济、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初衷渐行渐远。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境?如果说纪录片的使命是重现真实的话,它最大的力量便是让观众自己找寻现实中的线索、看到一个故事中危机与挑战的成因。福耀玻璃厂的建立和运营,本身便不是一个完全平等的、开放的文化交流,甚至可以总结为一次一厢情愿的、以资本和民族主义为驱动的中国文化输出。曹德旺老板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当他在筹备开业大典时,秘书曾建议在办公室里挂上中国画和西方画各一幅,却被他干脆地回绝说,“两幅都挂美国的,不要刺激他们。”在给中国员工讲话时,他数次强调,“我们来这里不只是为了开工厂,同时也要让美国人改变他们对中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这些场景,在影片的初期出现时也许仅仅作为一种轻松的笑料被呈现,却在后期给各种矛盾埋下了伏笔。例如,曹德旺嘴上说着要“入乡随俗”,但却一直抱着一种中国式的辛苦劳动、集体化管理才是企业的金科玉律的信念。美国员工参观中国总部时,这种军事化管理也成为了他们学习的重点。但并不难预料的是,福耀将其推行于美国工人身上的企图收效甚微,甚至产生了逆反情绪。对于美国工人们抗议的工作条件恶劣、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曹老板不止一次地将问题简单归结为“他们对中国人有偏见、有敌意。”他撤换了“有偏见”的美国总经理,聘用了一位中国人。而这位新总经理在第一次中国员工内部会议上便直截了当地说出:“我们要好好地教育这些美国人。因为我们比他们聪明和厉害,我们应该更有耐心。”随着这句话引起观众们(美国观众为主)一阵小小的嘘声,我想,这文化交流、融合的事儿,可能遥遥无期了。 拍摄中的两位导演《美国工厂》的拍摄者是两位居住在代顿市的纪录片导演。他们在制作中已经最大化地达到了客观、公正和深度。最初,他们提出拍摄请求时,曹德旺老板将其理解成一部福耀国际化的绝佳宣传片,并给予两位导演所有的拍摄许可,但两位导演坚持用纪录片的视角,探讨真实的问题和困境。他们在当地多年,了解十几年前前曾经红火的汽车工厂的景象,更了解金融危机后失业蓝领工人们的窘况,因此用悲悯之心探索他们的故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也聘用了在美华人作为制作人,协助摄制组走入了一些中国工人的生活中,探讨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文化交流、融合是什么?尤其是作用于一家企业上?企业的员工会议上,从来都是中国员工开内部会、美国员工单独开会的分离场景。中国员工会议上的讨论,集中于如何改变美国人效率低下的坏毛病,而美国员工会议的主题则也尽是软硬兼施地督促他们提高效率、认真工作、远离工会。影片开头,一场给中国员工的内部会议上,管理层曾开玩笑似地讲“美国人都随随便便”,众人嬉笑。但也许,笑声中隐藏的“我的方法是对的”的偏见才是问题的症结。影片结束后,有一位美国观众提问导演道,会不会担心这部纪录片实际上负面展露了中国人的问题,导演表示他们只是客观的记录,而中国管理层、员工的民族主义情绪其实也令他们在拍摄的时候感到措手不及。我很感恩美国观众、导演有这样的敏感度,不希望“故意”丑化中国人,但这部影片也绝对值得我们反思,在声称“入乡随俗”的文化融合行为背后,是不是仍有一种单向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蔓延:中国人惯常的思维是“美国人对我们有偏见,”而现实却是,我们对美国人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偏见。
影片结尾处提供的解决方式则让人唏嘘不已:机器人成为了工厂的主力,工人们(美国工人为主)纷纷被淘汰。永远不会有“文化差异”的机器成了救世主。

这部影片在当下的中美贸易战背景中提供了想象和反思的空间:既然川普从竞选时便宣扬“重振美国蓝领工业”,这种中方进入美国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尝试是否可行与可持续?在当地多大程度上要入乡随俗地遵守游戏规则、乃至于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中国企业是否要在自己的实用主义精神上做一些妥协、共建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规则?“美国工厂”也好,“中国工厂”也罢,是否有一座“世界工厂”,可以最大化消除差异(很遗憾,这部影片唯一提供的解决方案似乎是机器替代人力)?以小见大,《美国工厂》为中美双方抛出了这些疑问,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召唤着更多的相关纪录片提供记录和见证。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融媒时代,纪实影像如何高歌前行?
壮丽七十年 记录新时代 ——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盛大开幕

高长力:纪录片创作要“四个讴歌,走向国际”

广电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用bug集合成的纪录片,看尽人间百态

在《生命里》,他们用温暖而体面的方式,完成最后的告别

《激荡中国》今日开播:与200位时代人物共同回顾新中国70年发展史

今年威尼斯值得关注的纪录片在这里了!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吴禾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