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C2011

其他

专访 | 奚志农:我的唯一目的,是让更多人爱上中国的野生动物

雪豹,矫健敏捷又隐秘莫测,被称为高原之巅的“雪山隐者”。雪豹的孤傲神秘,让无数野生动物摄影师不畏高原地区的严酷环境,迎头而上一路追寻,只为捕捉雪豹的身影,这甚至成为很多摄影师毕生追求的梦想。《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海报8月4日,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登陆全国院线。本片历时六年创作,从三位藏族牧民的视角出发,展现了“雪山之王”——雪豹与动物邻居们野性又灵动的生存图景,也讲述了三江源保护区牧民们与雪豹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片花本期我们对话《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导演、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听他为我们分享影片幕后的创作历程,以及从事自然影像创作四十年的体验与感悟。奚志农云南大理人,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的中国摄影师,2022年度美国国家地理学会“Wayfinder”奖获得者,曾被英国《户外摄影》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十位自然摄影师之一。四十年来,他秉持着“用影像保护自然”的理念,投身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线,用镜头记录了金丝猴、藏羚羊、绿孔雀等众多濒危野生动物的宝贵影像。代表作品有纪录片《追寻滇金丝猴》《云上的家庭》等,摄影作品《母与子》《野性中国》等。CDRC:请您谈谈这部作品的创作缘起。奚志农: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因为有两位牧民拍到了雪豹,我觉得如果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设备,他们能拍得更好。最初,我从未设想过这部影片能登上大银幕,后来是因为有我的好朋友,也是我们这部影片的制片人郭永浩介入,才有了让影片走进院线的想法。而从更顶层的设计而言,国家对自然生态领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其实为我们自然纪录片的创作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大环境。单凭我自己的力量,我是不敢想象的。CDRC:本片的创作历时六年,请问六年间这部影片是如何慢慢成型的?奚志农与三位牧民摄影师奚志农:我在2004年创办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希望巡护员、研究人员等长期在野生动物保护一线的人有机会用手中的照相机去记录他们的保护对象、研究对象。到了2016年,我基于训练营十多年的培养经验,把已经成熟的模式移植到了青海。我们的训练对象从保护区一线的工作人员换成了当地的牧民,这就是后来的“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整部影片就是在记录达杰、次丁、更求曲朋这群牧民摄影师的成长中,以及在我自己的介入中不断积累素材、逐步成型的。影片记录了牧民摄影师的“成长”历程CDRC:牧民摄影师和与专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相比,不同之处在哪里?奚志农:牧民摄影师和专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在地性”。他们有敏锐的眼睛,也有适应高海拔的体力。他们熟悉当地的山水,而且对那片土地有着浓厚的情感。没有人可以和他们相比。牧民摄影师的“在地性”赋予了影片独特视角用体能来举例,为了拍摄小雪豹,我们在海拔4700米的营地驻扎了35天,小雪豹所住的洞穴比驻扎点还要再高500米。我和藏民朋友每天往返两地之间。这500米的海拔落差,我用最快速度也得用1小时20分钟才能抵达。但在极端情况下,曲朋大概只需要20分钟就能爬上去。奚志农与牧民摄影师在高原的驻扎守候CDRC:在您看来,本片和其他雪豹题材的纪录片相比有什么不同?奚志农:对我和整个团队而言,我们长时间投入,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影片的摄制有当地牧民参与,这是特别不一样的,也是我们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吧。影片意图展现雪豹广义上的“朋友们”就如片名“雪豹和她的朋友们”,雪豹是我们的主角,但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都有伴生的物种。在青藏高原这个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除了大家想象中和雪豹生活在一起的其他野生动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想展现的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朋友们”,这是我们这部作品最不一样的地方。CDRC:这部作品会有续集吗?奚志农: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一切取决于这个市场。这部作品是个特例,如果它碰巧走通了,票房上能有回报,还有可能考虑做第二部。现在完全未知,对吧?这个暑期档这么多大片,我们算是在夹缝中生存。影院对纪录电影的信心和经验也不足,很多场次都在上班时间,所以有的观众就来向我“抱怨”。上映第一天,我们排片有7000多场,直到今天(8月7日)还能有接近1000场,上座率有7~8%,可能算还不错了。《雪豹和她的朋友们》首映礼现场我没有负责宣发的事情,这也不是我能考虑的。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电影频道这次有力的宣发推广,他们拿的是真金白银。如果没有票房的话,那这次真可能是要做公益了。如果在大家的支持下,这部作品真的能够有票房,那我们才会有做第二部的可能。这是很实际的事情。CDRC:我们在片尾看到,影片制作团队中有海外团队的身影,请问本片创作有哪些环节涉及到中外合作?奚志农:这部影片的剪辑指导Mark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专访|《灿烂的季节》总导演苏灿书:感乡野本真,访人间本味

2021年,一部将镜头聚焦中国西南秦岭贵州一带村落的美食纪录片《乡野下饭魂》带我们远离城市的纷扰喧闹,在寻找味道的旅途中感受乡村的碧水青天、悠然自在。2023年,“乡野”系列作品第二部《灿烂的季节》回归,再次带领观众探寻那些古朴纯粹又各有千秋的原生态乡村,在孕育食物的广阔天地中体验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文。纪录片《灿烂的季节》主题海报布里亚特蒙古族怎样在不断的迁徙里融合各地的饮食习惯与风味?景迈山布朗族如何一代一代在高山雨林间守护古老的茶树,坚守不灭的茶魂?传说中妈祖的故乡霞浦如何在潮起潮落中哺育着一方百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灿烂的季节》总导演苏灿书,为我们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感悟,看《灿烂的季节》如何通过展现各有滋味的乡野美食,留存那些正在被人遗忘的乡村风光和正在消失的民俗风情。苏灿书纪录片《街边下饭魂》总导演纪录片《下饭江湖》总导演/制片人总台百集微视频《非凡百年》导演纪录片《丹程》《原声中国》监制“乡野”系列第一部《乡野下饭魂》的拍摄正值新冠疫情刚刚开始的时期,创作团队希望制作一部“可以奔走于乡间田野、可以自由的呼吸;没有恐惧,享受着最淳朴的味道”的纪录片,第一季《乡野下饭魂》由此诞生。《乡野下饭魂》聚焦西南秦岭贵州一带村落的乡村美食疫情三年带给了创作团队更多时间进行思考与沉淀。苏灿书导演提到,“在中国广袤的天地中,有那么多生动、有趣、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些依然传承,而有些已经在被现代文明所替代。我们希望在中国寻找、收集这类即将逝去或已经逝去的生活方式,去记录那些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演变,以及不同区域下独有的民族文化、习俗特色。”《灿烂的季节》拍摄花絮相较于《乡野下饭魂》,创作团队在《灿烂的季节》的内容探索方面有了更多主动选择的可能性。基于前期的大量调研和多年纪录片制作的经验,团队最终选定了布里亚特蒙古族、布朗族、傣族、傈僳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作为拍摄主体。苏灿书导演告诉我们:“这几个民族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很多,但系统讲述他们生活方式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却比较稀缺。这些民族在美食文化及生活习惯上都具备鲜为人知的特点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正符合我们选择的标准。”布里亚特蒙古族青年驯化新生的小马驹采访中,苏灿书导演同我们分享了她在人物选择上的考量。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即主人公是否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域文化、民俗习惯有足够的了解。正如苏导所说,当下传统文化流失速度非常之快,甚至很多本地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习惯的源头是怎么产生、如何流变的。第二点是对美食烹饪手法的把握。美食在《灿烂的季节》片中的呈现十分重要,所以主人公需要是厨艺高手,对于本地食材的特性与获取方式十分了解,有自己的一套烹饪手法和技巧。第三点是人物是否具备典型性。这里的“典型”指在影片展开过程中,人物能够穿插在其中,或是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可以分享,或是家庭成员丰富,可以为内容带来更多维度的解读。布⾥亚特青年达西在餐桌上和家人讨论家中烧毁的房屋为内容解读带来更多维度的,还有呈现方式上的选择。不同于当前很多美食类纪录片转向的“微纪录”形态,《灿烂的季节》针对较大的地理跨度和季节跨度,选择了以系列纪录片的形式进行故事讲述。苏灿书导演认为,长纪录片能承载更多的内容,有叙事的空间和层次,可以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建构多段叙事,既有娓娓道来的,又有生动活泼的,将观察拍摄到的内容用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展示。“尊重、理解”一直是《灿烂的季节》创作团队坚守的原则,有了尊重,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在首集《布里亚特的春天》中,初春的草原依然寒冷,团队也是在如此十年不遇的大雪中开启调研工作。团队成员们和牧民们一起,看着寒风中出生的小羊羔和小牛犊颤颤巍巍学会站立,真实面对过生命的坚韧后,也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和体悟。“这里的人和动物面临的都是一样的残酷,只有经受住初春的艰难,才能在水草肥美的时候,让牲畜长得膘肥健壮。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让生命更好的延续。”在撰写旁白时,团队有意识地解构故事里最核心的理念,在不经意的对话中将“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传递出来。《灿烂的季节》镜头下四月的呼伦贝尔同样因为对乡野本真的尊重和理解,团队在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刻意追求画面的华美,而是致力于展现真实自然的乡村生活。在构图上,团队为了将观众带入原生态的环境,选择平视而非特殊的奇观视角,甚至很多时候运用稍大的景别,使得画面里充满了各种生活中的细节:居住的环境、家里的摆件、充满生活气息的劳作,让有心的观众可以慢慢体会。布朗族村落的环境及其村民的日常生活在画面的色彩上,团队也没有过分修饰,保留了拍摄中大自然的本色和民族服饰、服装的特色。正是这种如出水芙蓉一般的原生态呈现,给观众一种自然、从容又充满生机的观感,传递出细腻朴素氛围。在影像真实的记录之下,呼伦贝尔冬末春初时白色冰雪与翠绿草地交相辉映、霞浦青蓝的海面与青绿色的瓦房诉说百年历史、景迈山翠绿山林与宝蓝色的布朗族民族服饰形成视觉冲击,不同地区的文化独特性也一一彰显。景迈山翠绿山林与宝蓝色的布朗族民族服饰“文化的价值是恒久的,我们常常会被我们发现和发掘出来的内容感动,感慨中国的地大物博,果真有如此之多的宝藏。”然而,《灿烂的季节》的内容挖掘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这些“宝藏”般的传统村落和文化正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消失。创作团队深知这种大趋势势不可挡,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有些内容甚至是抢救式的记录。布朗族人玉罗用当地方言演唱《祝福歌》正是基于对民族村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对消失智慧和技艺的感叹与珍惜,《灿烂的季节》才能发掘、呈现出如此鲜活生动的乡野故事:大火烧尽冬季牧场的新房,但布⾥亚特青年达西却依旧乐观,在温暖的蒙古包内享受美味,喟叹只要家人相互依靠,漫长的寒冬总会过去;布朗族的歌手岩迪带着妻儿在山林间寻找山野河鲜,以竹子或芭蕉叶为器皿在山间获取能量,在弥漫起香气的林间唱起献给妻子的情歌;霞浦的黄良波和村⾥的年轻⼈⼀起抬着妈祖神像游街⾛⽔,祈祷妈祖保佑来年海上的平安吉祥;大学毕业以后回乡做起村官的傈僳族施忠相向我们讲述先民在大山里刀耕火种的历史,以及傈僳族的姓氏来源……以影像为媒介、以美食为切口,传统和现代、生态风景和人文生活就此在乡村碰撞与融合。布⾥亚特青年白嘎拉制作石头烤羊布朗族的岩迪带着妻儿在山林间寻找山蟹霞浦居民在妈祖诞辰抬着妈祖像巡街谈及美食题材纪录片,苏灿书导演认为“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饮食文化,美食的背后是餐桌礼仪、饮食文化、人情世故。现在美食纪录片可谓是百花齐放,我觉得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意义。”团队希望《灿烂的季节》可以犹如一本放在书架上的书,能拥有更长的内容生命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有留存给后人的意义。在苏灿书导演的理解中,“一部合格的美食题材纪录片”有更多的可能性,并非一日三餐,也不仅限于华丽的视听体验,而是更多去理解和探索当下的生活方式。布里亚特蒙古族将俄式奶油“西米单”和中式面点结合基于对食物和地域文化关系的理解,《灿烂的季节》坚持用食物赋予地域以人文地理标识,认为食物才是文化和传统最好的链接点。苏灿书导演坦言:“我们之前拍摄的很多美食纪录片,比如《街边下饭魂》和《下饭江湖》等,大多以人物为主,会格外注重个体生命故事的拍摄、围绕个体行为展开。在“乡野”系列中,我们选择以文化氛围为主,人物行为围绕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来展开,人物穿插在其中,起到深度演绎和加强细节的作用。”霞浦居民借助滩涂水位的落差晾晒海带地方性美食是地域独特文化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各异的食材哺育了这一方水土下的一户户人家。而纪录片中的美食更像是一个切口,切开后呈现的是与美食勾连的景、人、情。正如《灿烂的季节》中,布⾥亚特蒙古族逐水草而居、霞浦居民靠海而食、布朗族人以茶入菜,影片在不露声色之间突出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展现了“民以食为天”的精神内涵。妈祖走水、鄂温克驯鹿、傈僳族狩猎、布朗族祭茶魂、傣族泼水节等精彩纷呈的民俗景象,以标志性的习俗为点,从文化层面在该地区树立起标志性旗杆的同时,也呼应着当地的生命活力。布朗族老人祭奠茶魂祈求茶神保佑子孙《灿烂的季节》每集内容都分为食物的获取,食物的制作,食物的享用三部分。食物的获取是为了更好讲述自然环境、地域风貌与先祖的智慧;食物的制作不追求食物制作精细、繁琐的流程,而是将食物中的关键细节、食物的美、以及背后的人情味展现出来;食物的享用注重人情味的展现与表达,不管是一顿野餐、一餐简单饭食、还是一桌宴席,谁来吃、为何而吃、在什么样心情和氛围来享用才是影片的重点。过去与现在、美食与文化、人情与故事,就在这餐桌上流转传递。黄大哥为辛苦劳累一天的妻子制作海带卷第三集《海上牧场的浪漫》在讲述霞浦地域的人们和滩涂之间的关系时,有这样一段旁白:“古往今来,有人顺潮而行,有人逆潮而动,同一片海域,潮汐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苏灿书导演也坚信“市场犹如我们面对的大海,我们的受众如潮水,审时度势、不忘本心、认真制作、良心出品,我们相信好内容终究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灿烂的季节》总导演苏灿书和张祎鲜活存在的部落、历久弥新的美食、火尽薪传精神,在春去秋来、万物轮回中一代代的留存下来。《灿烂的季节》通过回归传统耕稼陶渔的乡野生活,用食物印证了四季的美好。正如影片开头解说词所言:“每一个生机盎然的当下,都是灿烂的季节。”放缓生命的节奏,回归乡村的本真,用心感受那些被记录下那些未曾接触或即将消失的美食、传统与技艺,唤醒那沉寂待发的乡野村魂。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往期回顾监制:何苏六主编:韩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人工智能与纪录片的新现实:危险还是机遇?

Diffusion和Midjourney背后的公司都发表了声明,介绍了他们试图采取的保障措施,以防止产品被随意滥用。直到最近,用户还无法将真人图像上传到Midjourney或Stable
2023年8月2日
其他

学院奖短片|十周年巡礼——回顾十年,展望未来

回望2021年,我们经历了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这一年,是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年。这一年,是新冠疫情给人们带来持续挑战的一年。在这样非常的年代,纪录片人用非凡的影像记录时代。书写党的百年征程,记录人民的勤勉劳动,留存疫情带给我们的真实记忆。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圆满落幕

颁奖典礼12月2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电视学院协办的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京成功举行。来自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国家机关,各级电视、新媒体平台,纪录片制作机构及从业者代表等众多嘉宾参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王达品出席颁奖典礼。典礼由著名主持人陈晓楠主持。颁奖典礼现场
2022年1月2日
其他

“非常年代,非凡影像” | 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颁奖典礼12月2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电视学院协办的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京成功举行。来自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国家机关,各级电视、新媒体平台,纪录片制作机构及从业者代表等众多嘉宾参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王达品出席颁奖典礼。典礼由著名主持人陈晓楠主持。颁奖典礼现场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专访|《世界遗产漫步》总导演刘鸿彦:合拍是未来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本期专访人物刘鸿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片生产部制片人。《世界遗产漫步》制片人、总导演;《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制片人;《2020春天纪事》制片人、总导演;《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制片人、总导演等。11月2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日本放送协会(NHK)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世界遗产漫步》在CCTV-9正式播出。该片结合了当下盛行的旅游Vlog形式,以虚拟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带领观众“云端漫游”中国丽江、鼓浪屿和杭州这三个地方,是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Vlog”的创新性实践。与此同时,作为一部中日合拍作品,《世界遗产漫步》也成为了中国题材纪录片“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漫”下来的沉浸式体验Vlog是以第一人称记录生活的视频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利用手机、微单等便携器材拍摄自己的生活场景,形成了适合迅速观看与传播的视频形式。Vlog式纪录片正是第一人称纪录片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样式。例如2020年年初,由刘鸿彦老师担任制片工作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正是以Vlog式纪录片的形式,透过疫情亲历者的主观视角,记录了疫情期间的真实故事。而《世界遗产漫步》再一次体现了“Vlog+纪录片”的创作可能性。“我认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能够模仿旅游者的视角,使观众获得沉浸式的观感体验,也符合当下受众的观看习惯。我希望大家能在轻松观影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刘鸿彦说道。正如《世界遗产漫步》海报上的slogan所说,“生活不是赶路,‘漫’下来又何妨?”,在当下短视频盛行的时代,人们习惯于观看叙事节奏较快的内容。《世界遗产漫步》在Vlog的创作形式框架下,整体节奏较为缓和,使观众慢下来,沉下心去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魅力,在云旅游中引发思考、找回自我。谈到片名,刘鸿彦表示“漫步”这个词在中国文化语境当中可能用的很少,反而更像日本的感觉。“因为我们最初对于这个片子的定位就是浪漫的、轻松的,所以‘漫步’这个词比较符合这个片子的气质。”为了达到这样的“漫游”体验,《世界遗产漫步》在镜头上尽量保持叙事的连贯性,剪辑痕迹较少,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世界遗产地的风景面貌,最大程度保留了游客视角所带来的真实体验感。“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到镜头变化的多样性,所以为了避免镜头取景的单一化,我们会通过虚拟人物的讲述,赋予航拍和特殊视角的拍摄画面合理的呈现理由。”刘鸿彦说道。例如,第一集中妻子在街边孩子们的魔法棒下“飞”了起来,画面变成航拍镜头,带领观众鸟瞰丽江风景,使得作品在保留真实性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丝浪漫色彩。“当然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在拍摄中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刘鸿彦补充道,“因为这种拍摄方式一般会选择便携式的设备,但同时又要考虑到台里的4K技术指标以及日方播出平台的技术限制,所以在设备的选择上我们也经过了很多考虑和沟通,最后根据每个拍摄地的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设备机器,再经过后期技术上的调整,确保呈现给观众的画面能够带来最好的视觉体验,从而保证观看时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具有Vlog特征的《世界遗产漫步》不仅适用于当下的小屏观看,它同样是一部适合大屏播放、全家观看的电视纪录片,而生动的人物对话、高清的画面呈现和令观众沉浸其中的情感力量,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第一视角”中的情感共鸣其实,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的纪录片类型,即第一人称纪录片。其中较为经典的有罗斯·麦艾威的《模糊的时间》、芭芭拉·巴德的《美丽的小猪们》等。在我国,以吴文光的《治疗》(1999)为开端,陆续出现了《巫山之春》《失散》《父亲》《乡愁》《最后的棒棒》《寻找手艺》《四个春天》等一系列第一人称纪录片作品。然而,第一人称纪录片在我国依然面临着数量占比小、传播困难、知名度低等相关问题。部分第一人称纪录作品而在《世界遗产漫步》中,虚拟人物成为了纪录片的主人公。该片全程运用虚拟人物的主观镜头进行叙事,充满趣味和网感,是新媒体时代下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创新之举。虚拟人物的对话承担了传统纪录片中解说词的功能,不仅带领观众参观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了贴合时代背景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丽江篇”“鼓浪屿篇”与“杭州篇”分别对应夫妻,兄妹和母子这三对虚拟人物。刘鸿彦表示,这样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是根据每个世界遗产地的文化特点来设计的。“比如鼓浪屿篇,这个岛上就有很多年轻人在追求和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会先找当地有意思的人和故事,然后在这些人和故事上面找一些共通点,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设计了这样一对年轻且热爱音乐、勇敢追求梦想的兄妹。我觉得不管是中国观众还是日本观众,都会面临未来如何选择的问题,所以这是双方观众都能接受,也都能够产生共鸣的故事。”刘鸿彦说道。“鼓浪屿篇”中的兄妹对话“丽江篇”则表现了一对常年缺失沟通和交流的中年夫妻,渴望通过旅游找回彼此曾经丢失的东西。“丽江这一集其实最早是日本导演先提出的想法,我们也觉得比较符合丽江的气质。日方导演也很喜欢丽江的纳西族展现出的异域风情。”镜头跟随这对夫妻的脚步,展现丽江美景的同时,使观众投入到这对中年夫妻的情感故事中,也让观众看到他们在旅行的过程中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变化,在共情之中反观自己的人生,完成自我审视。“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个在两个国家都要播出的片子,要兼顾两个国家的文化品味,所以在人物关系的设计上,我们中日双方也经历了比较激烈的沟通,最后确定了这样三个能够让人们共情的故事。”情感上的共鸣能够超越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彰显出纪录片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力量。这种虚构与非虚构的结合拓展了纪录片的创作边界,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同时也符合当下大众口味和审美,从而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中日合拍纪录片的新思路《世界遗产漫步》主创团队的每个岗位分别由一位中方负责人和一位日方负责人担任,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合拍作品。作为中日文化交融的结晶,《世界遗产漫步》打开了国际传播的新思路,为当前中国题材纪录片“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启示。“丽江篇”拍摄工作照:中日双方导演、日方摄影师和中方录音师“丽江篇”拍摄工作照:中方导演与日方摄影师、调焦师谈到合作契机,刘鸿彦表示是在2018年广电总局组织的学研活动中与NHK进行了深度交流。“NHK的资深创作团队表示他们正在制作一部关于世界遗产的片子,想问我们有没有兴趣一起拍中国部分。”双方一拍即合,并在2018年底正式启动《世界遗产漫步》拍摄项目。“我们在拍摄之前做了很多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先从中方的角度提一些想法和建议,然后和日方一起实地考察。出脚本之后大家一起讨论,确定主题、细化故事包括人物设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有非常激烈的讨论,直到框架完全确定之后我们才会进行拍摄。这一点和平时我们拍纪录片的流程非常不同。”刘鸿彦与日方导演、摄影及中方航拍师对于世界遗产题材的纪录片来说,拍摄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是自然遗产,在叙事上的层次可能不会那么丰富,呈现上可能是另外一种形态。所以我们主要选择小而有特色的文化遗产地。从整体结构和内容呈现上来说丽江和鼓浪屿比较适合。而之所以选择杭州,首先是因为日方本身很喜欢杭州,而对于我们来说,杭州有三处世界遗产,但大多数人只知道西湖。所以我们想借助这样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向观众呈现杭州的西湖、京杭大运河和良渚遗址这三处世界遗产。”刘鸿彦表示,“《世界遗产漫步》在拍摄之前会做很多很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制定非常细致的拍摄计划。我们的拍摄计划会精准到以15分钟为一个单元,包括转场时间。每一次拍摄都是严格按照拍摄计划去执行的,不会有太大偏差,这种拍摄方式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非常难,但也非常高效。”除此之外,刘鸿彦对日本主创团队的守时精神非常敬佩,“工作时他们从来不会迟到,甚至还会比约定时间早到五分钟。”“鼓浪屿”篇工作照:中日双方导演、摄影及航拍师但是受到疫情影响,目前该片只呈现了中国的三个世界遗产文化地。“我们原本计划一共拍摄5集,并且最后两集采用最新的8K技术拍摄中国的世界遗产,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未来等疫情好一点,有机会的话我们和NHK还会继续合作的。”中日主创团队合影在刘鸿彦看来,合拍是未来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个世界不是孤立的,文化是多元且相互影响的。合拍的方式能够使我们的作品进入合拍国的主流平台进行传播。就像《世界遗产漫步》,我们拍的是中国的遗产地和中国的故事,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因为日本团队也是深入参与创作的,他们知道日本观众的喜好和习惯,所以对于日本观众来说,在观看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文化产生认同。”结语《世界遗产漫步》结合Vlog的优势,在纪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创新了第一人称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带来了新奇的视觉体验,是互联网时代下纪录片类型的一次创新和实践。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崛起,中国题材纪录片也在不断“走出去”。纪录片因其真实、生动、直观等特性,一直被视为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最适合进行国际传播的文化载体之一。发出中国声音并不难,但是如何利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文化是每一个纪录片创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往期回顾监制:何苏六主编:韩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小人物大时代:于缝隙之处书写纪录片的人文精神

近些年,网络制作与传播的纪录片纷繁多样,聚焦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用不断更新的技术讲述着日新月异的故事,极尽视听之所能。不乏有《生活万岁》《摇摇晃晃的人间》《缝隙里的人》等一批由网络平台制作或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平实的镜头语言践行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于缝隙中感知普通群体的精神世界。纪录片《缝隙里的人》讲述四位普通人在都市中的窘迫与坚守01历史回溯:从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谈起从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开始,人文精神似乎就已写在了纪录片的基因里。但这种人文观念在中国纪录片界的觉醒和自觉,还要从20世纪末的新纪录运动谈起。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思想禁锢中解放,“人”的意识开始觉醒,纪实观念也发生了改变。“长城本体,只不过是一堵奇长的墙,象征着中国人的脊梁。因此要舍得把笔墨泼在长城两边的人身上”,《话说长江》《望长城》的出现,让纪录片进入了人文化阶段。虽然该时期纪录片中的“人”的形象尚未从集体话语中独立,但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等表征在纪录片中已愈发明显。伴随着社会文化格局的多元化、纪录片行业的发展累积、拍摄设备的轻便化,独立个体开始成为该时期镜头下的主角。《望长城》《话说长江》开启了纪录片人文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接触到怀斯曼、小川绅介的纪录之后,国内的创作者们经历了一场思想地震,“直接电影”风格开始影响中国纪录片人,在多方原因的促成下“新纪录运动”开始了。纪录的镜头开始关注个体命运与生存状态,导演们纷纷将目光转向民间,不约而同出现“到底层去”的趋势。一批创作者把镜头架在边疆、乡村、城市街巷,关注现实,关注人,特别是社会底层和边缘中的人。以吴文光的《流浪北京》为开端,该时期诞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独立纪录片,蒋樾的《彼岸》、李红的《回到凤凰桥》、康健宁的《阴阳》、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等。《流浪北京》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五位自由艺术家在北京的生活吕新雨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一书中说到,“新纪录运动的崛起是体制内和体制外同时开始的”。1993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编辑室”栏目,以“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为广告语,从小处着眼折射大的时代背景,对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情感做出细微观察和精到展现。同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创“生活空间”板块,通过一个个百姓故事来串联和勾勒当时的社会发展轨迹。90年代中后期,类似的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文关怀”成为当时纪录片最时髦的理论术语。1993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编辑室”栏目,讲述百姓故事经过新纪录运动草创时期的懵懂后,创作者多重身份的互补、类型与选题的多元化,使体制内外的纪录片产生重新对话的可能,体制内外的边界开始模糊并逐渐消融,“独立”的概念已不那么清晰,但是纪实精神并没有消逝,它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于形式各异的纪录片作品中。王兵的《铁西区》、周浩的《高三》《大同》《急诊》、范立欣的《归途列车》、徐童的《麦收》《老唐头》,不胜枚举的纪录片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续写着新纪录片运动的内涵,用镜头聚焦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小人物,在大众视野中掀起涟漪。电视人陈虻曾说过,“纪录片存在的意义是为中国留下一部由小人物写出的历史”,从电视到网络,小人物的故事始终在纪录的镜头中上演,“人”的主题在新的影像话语与传播形态中被重新诠释。纪录片《归途列车》获得多项国际纪录片大奖02主题与叙事:直接电影下的诗意表达纪录片的主题是“人”,而人不能独立于具体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环境之外而存在。聚焦什么样的人,关乎创作者在纪录片立场和立意上的选择。在淡化了“英雄主义”的叙事审美之后,平民化视角下的纪录片,所展现的往往是小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与生命选择,关注普通人的丰富情感,精神世界,呈现藏匿在日复一日的平静之下,波涛汹涌的生活真相。在《生活万岁》《摇摇晃晃的人间》《缝隙里的人》等以小人物为主体的纪录作品身上,“直接电影”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依旧清晰可辨。创作者用相对少的采访和访谈,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几乎察觉不到拍摄者的存在,给事件以及人物本身充分的表达空间。直接电影,也被称为观察式纪录片,是二十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纪录片流派,主张采用“壁上观世相”的方法,不控制、不干预,伺机等候真相的浮现。黎小锋认为,“从创作方法上看,所谓‘新纪录片运动’,其实就是当时部分体制内外的中国纪录片人,试图打破沿袭多年的电视专题片模式,开始使用“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纪录片创作。”“直接电影”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德鲁与理查德·利科克从实际发展来看,“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虽为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或许因为“直接电影”所秉承的“不控制不干预的”理念,与中国道家思想的“静观”之道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契应,因而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纪录片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在故事讲述上,《缝隙里的人》以改衣店老板、艺术馆导览员、医院保安、健美队的老人为主人公,将镜头对准这些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从他们特殊的职业与身份上透视他们与时代的关系。据报道,制作团队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参与到项目的前期调研与拍摄等全过程,拍摄时间跨度长达五个多月,团队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起了深度的信任关系。得益于“直接电影”式的拍摄理念,在时间的累积和镜头的深入跟随下,纪录片才能在叙事上“如有神助”,呈现出人物真实的一面和丰沛的情感,将一个个关于小人物的悲欢娓娓道来。第一集主人公陈少勤是尤伦斯美术馆年龄最大的导览员在立场选择上,《摇摇晃晃的人间》在展现余秀华的婚姻纠纷时,导演用几乎平均的篇幅呈现余秀华、丈夫、母亲的立场,一如德鲁小组在1960年拍摄的《初选》对于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处理,导演保持客观中立,只用手中的摄影机做出忠于现场的记录,将判断与解读的权力交给观众。创作者用几乎隐身的旁观式美学,无限趋近真实。这不仅是一种创作手法的应用,也是创作者在拍摄伦理和立场表达上的选择。余秀华想通过离婚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德鲁小组拍摄的《初选》是“直接电影”的代表作不管是《摇摇晃晃的人间》中的余秀华,还是《缝隙里的人》《生活万岁》里生活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普通人,他们身处的生活空间是粗砺的、未经修饰的。但在纪录片镜头的表现下,这些场景和细节不仅保留了真实质感,还透露着朦胧的诗意,这种纪实之美是创作者从生活的原野中采摘出的花朵。《摇摇晃晃的人间》用纪录影像呈现余秀华诗歌文本的意蕴纪录片的诗意一方面来自纪录片蒙太奇语言的写意表达。视听语言是诗意与美感最直观、最表层的呈现,有赖于拍摄技术的进步和影视美学的发展,以及新的纪录片制作机制,如今,该题材纪录片在视觉呈现上,与早期的独立纪录片相对粗糙、灰暗的画质区别开来,变得更加精美。另一方面,在于纪录片中所表达的生命意蕴、人性之美等诗意内涵。“直接电影”式的镜头用旁观的美学去趋近真实,从静观中产生优美,与东方人克制、平静、达观的生命态度相适应,在关怀的视角下呈现生命的诗意。《摇摇晃晃的人间》利用自然的乡村风光营造诗意场景《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导演范俭在采访中表示,他在剪辑中有意识地克制情感的过分渲染,用风声、虫鸣等自然音响代替音乐,用近乎白描的客观记录,给观众充分的留白想象空间。并巧用鱼、麦田等的影像作为意象,用蒙太奇创造隐喻。这种种写意性的表达带领观众走近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身体的残缺和令人惊艳的才华、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巨大反差形成张力。整个纪录片仿若一首深情、隽永、绮丽又悲悯的诗,这种诗意令人动容、引人深思。导演用鱼的挣扎来隐喻余秀华复杂的心理状态03社会功能:书写隐形的价值与力量麦克·雷毕格认为:“纪录片的存在是为了严谨地探讨人类生活的组织,并且宣扬属于人的、个别的价值。”在“泛娱乐化”的媒介环境中,劳动者形象在影视剧中近乎消失,普通人的生活或是被失真地美化,或是被扁平化处理。虽然存在着《做工的人》等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把底层劳动者的故事讲述得鲜活生动,但普通劳动者在媒介呈现中仍然长期处于失语的状态。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被一场场视听狂欢折叠,甚至被“污名化”,成为灰暗的媒介符号。纪录片是社会的晴雨表,它有着反应客观生活、构建时代记忆的社会功能。出于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的艺术追求,创作者们用纪录的镜头对准生活中的小人物——那些我们每天都擦肩而过却没有机会真正了解的人,那些隐身在工作服之下不被注视的劳动者。《做工的人》讲述了工地上几个工人的生活故事,欢笑中带着温情“杀马特”被认为是“另类”“怪诞”“非主流”的代名词,纪录片《我爱你,杀马特》则对“杀马特”符号进行了重新解码。导演在奇装异服之下,看到一群农村少年背井离乡的无助与无奈,他们只能把夸张的造型作为他们相互识别、相互取暖的信号,作为他们在残酷现实中的武装。纪录片以其深刻性,穿过层层的刻板印象,站在他们的处境去思考每一个选择,走进他们的命运史、生活史、精神史。“杀马特”群体的生存状态背后折射着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缝隙里的人》第三集的主人公常林是一个修改顶级品牌衣服的裁缝,他是SKP最熟悉的过客。每天出入高端商场的眼花缭乱,与生活中一地鸡毛形成巨大的反差,他透过改衣店的帘幕审视着另一个阶层的世界。改衣店里,自称“只有现实世界没有精神世界”的店员们,也在一边忙碌着手中的活计,一边通过视频督促着留守家中的孩子锻炼与学习。纪录片创作者用影像为他们的言说赋予严肃性,用平等的视角凝望他们的喜怒哀乐,书写他们在平凡中的坚守。往返于商场与改衣店的常林匆匆赶路,身后巨大的logo成为充满矛盾感的符号书写隐形的价值在于延伸社会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让观众认知到他者真实的生存状态,实现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性观照。同时,从这些浸润着人文关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观照自身,将情感的宣泄升华为情感的共鸣,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共振。书写隐形的影像不仅是有价值的,也是有力量的,纪录片以情感人,传递着生命的可贵与美好。吕新雨认为,“纪录精神是对人的真诚、平等的尊重和倾听,是对生活真相的敏锐、勇敢的探索和质疑。”纪实的影像勾勒出生活的困境与挣扎,也用工笔将细微之处的温暖与希望描摹,讲述一个个关于生活的真相。任长箴导演的纪录电影《生活万岁》以高纯度的纪实手法、诗化的视听语言讲述了在冰冷的生活中奋力燃烧的14组普通人的故事。在武汉,一位单身母亲把三岁的女儿带在后座,开着夜班的出租车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窘迫与母女依偎的温情,高度浓缩在这个狭小的车厢里,让故事充满真实之上的叙事张力。生动的影像、动人的故事,纪录片让人有勇气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纪录片《生活万岁》中的出租车母女个体的生命故事汇聚成关于“人”的时代篇章。在新传播语境之下,借力网络平台,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有了新的想象力。在弹幕的观看语境下,关于人物命运的讨论、观看情绪的表达,构成了一个实时互动的文本漩涡,形成一个开放的场域,不断延伸着纪录片的文本,实现着意义的增殖。这些曾经属于“地下”的纪录影像,如今在互联网这个更为包容的环境中,被更多人看见,延续着纪录片的人文精神,在互动与参与中引发观看者更深刻的共鸣,并将这份于平凡之中见微光的纪录片精神传递,成为一种良善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着年轻一代。04结语“人”的主题是纪录片的核心。面对生活的复杂和残酷,人就像一根芦苇,在绝望中坠落向大地,却又能在下一个瞬间重新挺直腰杆,向阳生长,这种坚韧是写进中国人骨子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品格。《缝隙里的人》《生活万岁》《摇摇晃晃的人间》等纪录片,聚焦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展现他们在困境之中追寻希望的生命力,刻画他们平凡生活中的爱与希望,为时代记忆贡献一份生动的影像。纪录片的结尾通常是开放的、指向未来的,主人公们的生活始终在继续,他们在时代浪潮下奋力生活,在困难与未知中前行,亦如在奔涌不息的河流里冬泳。一直游到冬日渐暖、海水变蓝。参考文献:[1]吕新雨.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博弈与共赢:网络平台的纪录片内容生态搭建

2011年,《搜狐大视野》栏目的开辟,填补了中国平台自制纪录片的空白。因优质、丰富的纪实内容,该栏目在上线播出仅四个月,即获得逾3亿次的视频点击数。除搜狐视频外,各大平台在落子中摸索方向,以优酷、爱奇艺、乐视等为代表的视频网站陆续开始纪录片产业布局。十年间,视频平台几经淘汰,乐视、56网等在行业发展中走向没落,中国形成了以爱奇艺、优酷、腾讯、哔哩哔哩(下称B站)为代表的平台纪录片创作第一梯队。近期,各大视频平台相继发布纪实作品重点项目,这无形中传达出一个讯息:中国平台纪录片的发展从未停下脚步,支撑平台纪录片发展的依然是内容。平台纪录片这艘航船如今正在何方,未来又将到哪里去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四大平台的片单中窥见蛛丝马迹。一、布局:平台重点纪录片单全面发布2021年,在平台纪录片发展走过十年之后,10月15日,爱奇艺iJOY悦享会以“不忘初衷·迎向未来”为主题在上海举办;10月20日,优酷举行2022优酷精品先鉴会;11月3日,以“内容创作美好”为主题的腾讯在线视频V视界大会如约而至;11月13日,B站首次举办纪录片发布会,这场活动将同好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记录即有光”的话题。四个平台,共计55部重点项目,我们可以看到新一年平台纪录片的内容布局。近几年,爱奇艺除注重引进独播纪实内容外,还注重自制纪录片的内容布局,在用户细分的时代,将平台纪实作品划分为人间、热爱、理想三大剧场,涉及社会、潮流、自然、历史、美食五大板块,以满足全年龄段用户的阅片需求。其中,爱奇艺以《中国医生2》《落脚城市》《小城警事》《我和我的书房》等作品为头部资源,着力于打造爆款内容。2022年,优酷进一步丰富自身纪录片版块内容,平台人文化气质得以加强。2020年,优酷上线中国首部互动式探墓纪录片《古墓派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从“搬演”到“剧情”:史态纪录片的剧情化演绎与跨文化传播

自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工厂大门》以来,纪实性就成为了电影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早期电影受限于技术制作水平,创作者往往在纪实的基础上探索虚构想象的空间,纪实与虚构共生共存,共同推动了电影的发展。此后,纪录片与虚构片从无界走向分化,又从跨界走向杂糅,这既展现出纪录片用艺术探索时空边界的尝试,又体现了时代发展对纪录片艺术水平和叙述语态的新要求。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中国》海报随着以BBC为代表的海外纪录片被大量引进中国,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剧情演绎冲击了传统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也为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注入了新的创想。学者孙莉首次提出“史态纪录片”的概念,将这类作品同过去以呈现资料、科普史实的“历史纪录片”进行区分。从金铁木导演率先试水,到近年来《中国》《敦煌:生而传奇》的完全剧情化,史态纪录片不断提升“真实再现”的艺术表现水平,也将对“真实”的探索从史实层面深入到了“情理法”的深层逻辑中。突破“二元”:剧情纪录片的“虚实”之争有关纪录片真实性的讨论自弗拉哈迪创作《北方的那努克》以来就一直存在,弗拉哈迪所使用的虚构手法也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常用方法之一。电影语言的不断完善使得纪录片和剧情片逐渐分化,有关纪录片本体论的讨论也愈渐深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鲁小组提出的“直接电影”和以让·鲁什为代表的法国“真实电影”作为两大主要阵营,讨论了创作者的介入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墙上苍蝇”式的直接呈现和导演介入所激发出的多维真实,此二种观点将对纪录片真实性的探讨上升到了形式与意蕴的分野上来。纪录片《夏日纪事》的街头访问:“你幸福吗?”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新历史主义的视角转向反传统、无中心的历史观,历史不再被看作“过去的事件”,而是“被叙述的”关于过去事件的故事,因其具有被建构性,历史研究无法做到对客观真理的把握。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创作者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历史叙述赋予现实意义,而不仅限于复刻历史,更加注重观众情感与客观历史的交流。剧情式纪录片就是在这样的理论土壤中发展起来的。纪录片《智人》用搬演的方法记录了人类在演化过程中面对的艰难与危险早在二战结束后,英国的电视制作人就将剧情式创作手法广泛应用于各类节目中,起初只是为了弥补真实影像资料的缺乏,采取搬演手法重现场景。此后经过数十年探索,纪实与虚构相杂糅的纪录片不再处于边缘地位,搬演也不再只是一种表现方式,而成为了影片结构本身,甚至是整部作品的主体,这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的真实性原则。论及剧情式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虚构”和“叙事”不应混为一谈,叙事不等同于虚构:电影中有虚构的“假”叙事,也有非虚构的“真”叙事,尊重史实而进行搬演的剧情式纪录片明显属于后者。此外,学者赵曦在《真实的力量——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一书中也提出,纪录片的真实涉及表象真实、本质真实和哲学真实三个层面。当下部分纪录片的创作追求本质和哲学的真实而非表象真实,艺术手法的改变使边界变得模糊,但并没有妨碍纪录片的真实性。历史阐释:剧情化演绎的叙事特征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阐释是必然的,而阐释的意识来自于当下。这一观念为史态纪录片提供了指引,即不必过分追求对客观历史事实的精确重现,而是可以适当地进行一种“历史想象”的创造性活动。区别于传统知识科普类历史纪录片,受新历史主义理念影响的史态纪录片更强调文本背后的阐释空间,寻求一种超越物理时空的历史叙述。鉴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真实资料难以获取、时代情感难以捕捉,史态纪录片多采用剧情演绎的方法,此类创作既要保证史料的真实性,又要能引发受众的思考与共鸣,因此在叙事策略上体现出有别于以往的特征。纪录片《中国》片头——“历史的凝视”首先,与旧历史主义强调正史、大事件和伟大人物不同,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大历史”化为“小历史”,向单一中心叙事提出挑战,试图对历史进行重构。2020年上线的纪录片《中国》从片头就体现出了这种差异,与文物展示和剧情动画的表现方式不同,片中22位历史主人公依次肃立出场,预示着这部凝炼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作品并非将重点落在事无巨细的大事陈列上,而是以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展现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张力。影片选取每个主人公生命的高光时刻,即对于其个人和时代都具有特殊意义的瞬间,由点带线、由线成面,拼凑出完整的中国历史脉络。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人物群像如果说《中国》意图从历史名家身上纵向挖掘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精神根基,那么今年上线的《敦煌:生而传奇》则是选取了与敦煌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类角色,纵横编织出发生在古城内外的生动饱满的历史图景。从受众角度看,对于历史的把握不再是知识性的灌输,而是更深层地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情境式理解。西蒙沙马在BBC纪录片《英国史》中其次,作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真实性与严肃性依然是其重要属性。这往往体现在历史学家与影片创作者的亲密合作,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度还原。BBC历史题材纪录片一直保持着规范的史学传统,《英国史》的制片人从哥伦比亚大学请到历史学家西蒙·沙马担任撰稿和主持工作,这种专业学者引导叙事走向的创作形态同样体现在国内的纪录片中。《敦煌:生而传奇》在这一点上极具代表性,影片聚焦于敦煌学这一享誉世界的全球显学,其学术顾问团队囊括了海内外的敦煌学专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历史作家马伯庸、日本中亚史专家森安孝夫教授等等,保证了历史阐释的权威性。BBC纪录片《丘吉尔的一战》此外,剧情式纪录片与历史题材虚构片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还原历史,后者为主观创作,落实到操作层面则是纪录片更强调叙事的客观性和细节的严谨性。BBC在拍摄战争场面的过程中多利用手持摄影、模拟自然光效等方式提升观众触摸历史的真实感,纪录片《中山国》则采用限制性视角完成对神秘王国的剧情化叙事,尽可能规避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在细节呈现方面,《中山国》的创作者也提到“搜集、研读中山国历史资料占去了整个创作过程的很多时间”,前期的史料积淀是影片呈现能贴合史实的关键。《中国》则选择弱化宏观场景,强调服装道具、叙述语态等微观视角的写实风格,既不出戏,又为突出戏剧冲突服务。纪录片《中山国》中的剧情演绎剧情式纪录片的叙事转向充分体现了当代创作者们在拓展历史视野和深挖历史内涵方面的用心,除了在审美观念和纪实语态上的突破以外,还为纪录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视野:跨文化传播的共鸣思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为纪录片行业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多样的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了纪录片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提升纪录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宣告着创作者“单向说教”的时代式微,纪录片创作亦需跟上用户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剧情式纪录片展现出极强的适配性和蓬勃的生命力。新媒体平台在纪录片领域发力不仅如此,纪录片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于形成海内外文化认同有着积极的建构作用。历史题材纪录片因其需要受众有对本国历史、民族文化,乃至核心价值的深入了解和深刻体悟,时常被视为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短板,而剧情化演绎则一定程度上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中外国专家解读霍尔将中国文化置于高语境文化的顶端,其信息解码相较于低语境文化来说更依赖于语境和交际者本身,信息解码的困难加重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折扣。剧情式纪录片将枯燥晦涩的历史文献故事化、影像化,大大降低了跨文化受众的理解难度。《敦煌:生而传奇》所采用的跨国团队联合制片形式也能很好地规避文化误读,更贴近国内外受众的审美兴趣和理解方式。纪录片《中国》里困顿的孔子文本故事化仅仅能降低信息损耗,还不足以激发跨文化共鸣,难以真正使外国受众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世界,因此还应在此基础上强化情感表达。剧情式纪录片的情景再现为受众塑造了一个稳定且具真实感的心境,在这种特殊的心境下,人往往会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事物,产生“在场感”,这种移情效应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记忆的受众来说无疑是意义巨大的。如《中国》里《春秋》一集,孔子不再只是海内外熟知的圣人形象,他同样是颠沛流离、走投无路的悲苦志士,在前期剧情的铺垫下,演员站在高墙之侧痛哭流涕的近景镜头极具情绪感染力,这样的故事化表达能使外国受众对中国的儒家思想产生更切身的理解。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剧情式纪录片将国际上所熟知或欲知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极富人情味的故事,实现了宏大历史的软性表达,打开了史态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思路。结语格里尔逊首次提出“纪录片”概念时还提到两个要求,其中一个是“创造性地运用事实”。从“直接电影”到剧情式纪录片,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不断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作者们所追求的一直是用纪实影像的手段无限接近生活的真实。剧情式纪录片完善了人物的情感逻辑和社会的发展动因,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史料的空白,逐步实现了表象真实下的意蕴真实和哲学真实。然而,在剧情式纪录片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我们依然要明确虚实之间的界限,以及创作者主观干涉的程度,剧情表演不等同于对历史的虚构和戏说,要始终保持对史实的遵循。2022年B站纪录片重磅片单伴随着影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纪录片创作必然能进一步拉近我们与过往之间的距离,打破线性发展的时空界限。近日,“记录即有光”2021-2022年B站纪录片大会主推了B站接下来的多部重点纪录片项目,其中《惟有香如故》《英雄之路》都开始以剧情演绎的方式探索当代话语与历史故事之间的交集,《未来奥德赛》和《超时空鉴定》创造性地重构了线性时间轴,在影像创造的新时空中以今观史、窥探未来。当我们用更加年轻、更加开阔的纪录片视野回顾历史又反观自身,恰好应证了格里尔逊的第二句话,“银幕是一个讲坛”,而它最终要成为“改造世界的锤子”。参考文献:[1]赵曦.真实的力量——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69.[2]邱锦仪.国际视域下国产剧情纪录片创作研究——以《敦煌:生而传奇》为例[J].视听界,2021(05):71-74.[3]张培.极致的“搬演”:史态纪录片《中国》的时空观塑造与叙事突破[J].视听,2021(08):113-115.[4]史馨.漂移的边界:论后现代视域下的“真实电影”[J].当代电影,2021(07):116-120.[5]孙莉.论史态纪录片的界定[J].中国电视(纪录),2012(01):50-53.[6]许翠兰,喻溟,李丹阳.互联网生态下纪录片的新可能[J].现代视听,2021(04):4.[7]夏添.剧情式创作对历史文化纪录片塑造人物的重要意义——以《敦煌·生而传奇》为例[J].新纪实,2021(08):94-96.[8]边春海,高贺胜.纪录片《中山国》剧情化叙事创作谈[J].当代电视,2020(06):91-93.[9]刘悦笛.电影记录与影片虚构的边界何在?——“分析美学”视阈下的纪录片本体论[J].电影艺术,2019(03):95-101.[10]喻溟.忠实而有道理——BBC剧情纪录片的启示[J].中国电视,2015(01):90-94.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往期回顾监制:何苏六主编:韩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历史流变与未来指向:技术视角下的纪录片发展历程

十月底,美国社交媒体公司脸书(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正式将该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并将在五年内成为世界上首家“元宇宙”(Metaverse)公司。元宇宙,这一起源于科幻小说《雪崩》、被许多人断言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引起学界业界热烈讨论,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未来的思考与畅想。在受技术影响的各个领域中,现代电影艺术无疑是极显著的一个,作为电影长子的纪录片也是如此。本文选取纪录片发展历程中那些具有特别意义的阶段,回顾技术视角下纪录片的前世今生。我们对于纪录片技术视角下发展历程的梳理,或许可以指引我们洞见未来元宇宙与纪录片的碰撞。01电影长子:技术影响下的本体诞生在电影艺术正式诞生之前,许多人产生过“用影像留住现实”
2021年11月12日
其他

回顾 | 第十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精彩瞬间

2020年岁末,第十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如约而至,众多纪录片界人士出席,共赴一年一度的纪录片界的盛会。学院奖的老朋友王宁再次担任主持人,带领嘉宾回顾“光影纪年”的十年历程。六大环节十七个奖项逐步揭晓,见证兼具学术品格和中国风格的纪录片荣誉的诞生。主持人
2021年11月8日
其他

重磅!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征片正式启动!

温馨提示:报名信息请详细阅读正文中的“征片细则”此推送为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组委会官方授权发布2021年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征片工作正式启动!欢迎各机构及个人择优选送符合条件的作品参加评奖,评选结果将于2021年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现场公布。
2021年11月8日
其他

从个体关照群体——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意义生产

近年来,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不断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泛抑郁人数超过9500万,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抑郁情绪或许正在困扰我们的家人、朋友,以及我们自己,然而有关抑郁症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依然缺乏清晰的认识。10月1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最新抑郁症题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并在央视频同步上线。该片共六集,每集以25分钟左右的篇幅讲述不同群体对抗抑郁的故事。这部纪录片以充满温情和关怀的语态走进真实的抑郁症个体,同时也走向了社会中为抑郁所困的更广范围群体。一、立足社会现实,让抑郁走出隐匿美国《走出抑郁阴影》和《被误解的抑郁症》、韩国《抑郁症又如何》等为代表的抑郁症题材纪录片相继涌现。这些作品纷纷立足本国现实,针对抑郁所带来的现状展开广泛而及时的调查。2003年10月10日,抑郁症在世界精神卫生日被引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国内相关题材纪录片虽开始出现,但已有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全景呈现与剖析仍有欠缺。2006年,纪录片《抑郁症》在CCTV-13《纪事》栏目中播出,其中包含大量遮蔽式镜头,这一方面是出于保护患者隐私的考量,另一方面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处于一种蒙昧的阶段。虚焦镜头在纪录片《抑郁症》中被大量使用在我国,涉及抑郁症题材的纪录片体量虽不大,但却以独特的视角和视听语言击中人心。相关题材纪录片的出现与中国社会现状息息相关。纪录片作为非虚构的艺术,能够真实反映抑郁症群体的生活状态,让大众有机会全方位了解这一病症。钟华表示抑郁症严重的日子身体被极度消耗《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作为一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的纪录片,它突破了以往纪录片对于抑郁症知识的宣导式科普,也不沉浸于个人化情绪表达。影片同时引入病患、家属、医者三方,以多维度、全视角的方式解读中国当下社会的抑郁症患者群体现状,试图向观众解释清楚“什么是抑郁”。通过将抑郁症这一隐匿在社会运作机制下的问题转移至屏幕前,给屏幕外的患者一个直视病痛和自我的机会,也让家属有机会了解到抑郁症患者真实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二、注重个体关照,让私语激发共鸣2019年11月,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曾引入并播出德国纪录片《抑郁症—寻找希望之光》。该纪录片以探索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为一条主线,用理性的眼光去论证“时下依靠药物能否引领患者找到希望”这一命题。与《抑郁症—寻找希望之光》的叙事切口不同,《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采用微观叙事,选择关照社会中的抑郁症患者个体,以他们的抗抑郁历程为主线,向大众叙说患者对自身境遇不同程度的挣扎。除了工作,家庭矛盾也是王向荣的压力来源纪录片要完成以微观映照真实的任务,就离不开对多元个体的关照。这种关照既体现在对拍摄对象的选取上,也体现在纪实内容的呈现上。《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导演在手记中这样写道:“询问周围谁愿意接受拍摄时,看着他们犹疑的眼神,我反复强调不用有压力,不愿意就是不愿意,没有关系,我们充分理解。”让抑郁症患者敞开心扉并不容易。面对特殊群体,摄制团队对抗拒出镜的患者以心理关照,给不愿露脸的拍摄对象留有足够的隐私空间,尽可能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完成拍摄。被拍摄者在这种尊重和包容中逐渐卸下防备,让镜头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被拍摄者的倾诉是基于个体记忆的私人表达。通过拼合不同人物的相似经历,影片让不同个体记忆中社会属性的一面得以凸显。在第二集《她们》中,熟知孕产期女性心理状态的助产师陈雪也难逃抑郁的困扰。除了病痛本身,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纪录片《与象同行》:深度讲述亚洲象北迁南返故事

2020年3月起,17头“小短鼻家族”野生亚洲象走出云南省西双版纳保护区,一路北上,不仅把全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群智慧可爱的生物上,也让大象北移事件变成一面镜子,引导人类反观起自己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召开之际,解读中国工作室携手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的生态人文纪录片《与象同行》,日前发布首支预告片。《与象同行》先导预告片7月10日,凌晨一点多,消防队员不敢懈怠,盯着手里无人机的监视屏,密切关注着大象们的迁徙活动,他们发现,有两头成年象带领着一头亚成年象和幼象,跑到水池边大叫。离开象群,这四头象要做什么?消防员的心提了起来。纪录片《与象同行》由国内知名野生动物与自然类题材纪录片导演陈熠之执导。她善于挖掘和拍摄中国珍稀物种的影像故事,其纪录片作品《天行情歌》《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们》曾获得IWFF国际野生动物电影节最佳影片、法国戛纳多媒体与电视影展“银豚奖”及法国戛纳电视节MIPTV真实影展最佳影片等知名国际奖项和提名。导演陈熠之在象群此次北移故事被报道前,它们的存在似乎远离大多数人的生活。多年来,零星对大象的新闻报道,从最初的“盗猎”“象牙”“交易”到如今的“珍惜”“保护”,构成了我们对大象的模糊认知。但与往年不同,跟随镜头,在此次的大象“北上”故事中,在专业监测队伍的无人机技术助力下,我们得以全方位、近距离地观察大象的生活。通过监测员的描述,我们得以勾勒出对野生亚洲象更具象的认识,理解象的行为。作为庞然大物的象,走路竟然无声,也因此制造了许多与监测队员的“狭路相逢”。他们智商极高,爱玩水管、爱在泥潭里泡澡,是会取悦自己的动物。在象群中,幼象一直被较年长的家族成员保护着,连睡觉时都被围在中间,赶路时也被安置在队伍里最安全的位置上。同时,人类该如何与大象共存也引发思考。大象的一个轻微举动,就蕴藏着足以摧毁人类建筑、伤害人类的力量,我们需要对之警惕、保持距离。从过去的盗猎和象牙交易行为,到保护政策的出台,到此次人类为大象“引路护航”,人类在一步步探索与野生动物们的相处之道。大象,究竟是出走保护区?还是回归几个世代以前的家园?人与象在中国西南的相遇和羁绊,是人类一路引导了象,还是象的出现促使人类反观了自己?纪录片《与象同行》将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2022年第二阶段大会正式播出,敬请期待。来源:解读中国工作室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一周纪录片行业回顾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以信传情:从《书简阅中国》看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私人话语转向与意蕴营构

书,有语言文本之意;简,即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上的寥寥数语,所承载的不仅是书写者的意到笔随、情随笔起,更是闪烁于历史细微处的悲欢离合、千古往事。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书信作为交流方式逐渐式微,但因其自身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丰富的情感容量,书信的历史意义反倒更为现代人所重视。《书简阅中国》海报《书简阅中国》是由金铁木导演、央视出品的历史人文类系列纪录片,共六集,作品上线后获得一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2。《书简阅中国》不同于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强调史料考据的表现方式和宏大叙事的情感倾向,而是以“书信”这一具体意象为切入点,关注个人情感和历史细节,结合极具互联网气质的文本表达与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搭建起传递千年情思与哲思的古今桥梁。01私语与共情:私人话语中的历史回望书信作为古人远距离信息传达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其存在场景高居庙堂,也远于乡野。《书简阅中国》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将对历史的回望从帝王将相转到芸芸众生,落点则放在了私人话语中传达出的情绪共鸣。这种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不同于传统“大历史”的书写思维,为历史的真实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思路。第一集中的解说词《书简阅中国》第一集拆解了书信与历史之间的关联,“小人物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一周纪录片行业回顾 | 10.04 - 10.10

从本周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全新栏目#一周纪录片行业回顾#梳理过去七天国内外纪录片行业最新动态欢迎纪录片从业者、爱好者留言补充政策回顾2021/10/08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节展回顾2021/10/07—2021/10/14第十七届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线上举办受日本防疫形势影响,第十七届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YIDFF)于10月7日至14日线上举行。本届电影节共收到1972份申请,国际竞赛和亚洲新浪潮单元分别有2部和6部华语作品入围。来源:YIDFF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一周纪录片行业回顾 | 10.11 - 10.17

从本周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全新栏目#一周纪录片行业回顾#梳理过去七天国内外纪录片行业最新动态欢迎纪录片从业者、爱好者留言补充一周节展回顾2021/10/11“中国联合展台”亮相2021戛纳秋季电视节线上平台10月11日,戛纳秋季电视节(MIPCOM)2021拉开帷幕。今年“中国联合展台”共组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SMG、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优酷、哔哩哔哩等35家国内优秀的影视内容公司参加戛纳秋季电视节线上展会,再次创新“中国联合展台”参加MIPCOM的规模纪录。参展公司共带来200多部最新作品,其中纪录片20余部。来源:中国联合展台2021/10/14第二届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布第二届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征集活动于10月14日公布获奖名单。此次作品征集活动中,共有108部作品入围,共有50部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10/14“2021瑞士纪录电影展”北京开幕10月14日,由瑞士驻华大使馆主办的瑞士纪录电影展在卢米埃北京芳草地影城和卢米埃北京长楹天街IMAX影城开幕。本次影展以“智慧引领可持续”为主题,集中展映包括《蜂蜜之地》《能源先锋》在内的七部瑞士纪录片和五部短片。展映希望通过纪实影像促进人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并为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思考。来源:卢米汇2021/10/15第2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闭幕中国纪录片获奖纪录片《自画像:47公里童话》剧照第2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闭幕,4部华语片获奖。中国导演章梦奇的最新作品《自画像:47公里童话》斩获最佳纪录片奖(亚洲)。来源:BIFF官网、梦奇一周新片回顾2021/10/11纪录片《雪豹的冰封王国》CCTV-9播出纪录片《雪豹的冰封王国》于10月11日20:00登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起,同法国ZED电视制作公司、法国NDR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从长津湖纪录片看中美历史文献纪录片叙事差异

今年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引发了全国性观影热潮,截至目前已破四十亿票房,使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在讨论电影的同时,大家也将目光投向了与长津湖战役相关的纪录片,其中我国纪录片《冰血长津湖》和美国纪录片《长津湖战役》两部作品获得了较多关注。这两部长片同属历史文献类纪录片,从不同角度叙述了相同的历史事件。我们或许可以从它们的对比之中,探寻到中美两国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叙事差异与其背后的原因。01相同题材:中美两部纪录片的背景介绍“抗美援朝”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直是中国纪录片重要的题材来源。在抗美援朝战争初始,来自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大量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积累了大量原始素材。在抗美援朝战争还在进行的过程中,北京电影制片厂就根据前线摄影师带回的珍贵战场影像,制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有关抗美援朝题材的纪录片《抗美援朝》。北京电影制片厂将随军摄影队从朝鲜前线带回的珍贵影像素材制作成纪录片《抗美援朝》近期热传热播的《冰血长津湖》是新世纪后第一批中国大陆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之一,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曾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长津湖战役》(The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央视剧评 |《理想答案 仅供参考》第二季:不负时代的别样青春

青春仅有一次,你会如何书写你的理想答案?纪录片《理想答案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美国纪录片专业院校盘点

正如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比如院线公映的纪录电影、探索频道的电视纪录片、《60分钟》的纪实新闻),纪录片学院也分为不同的类型。美国有很多电影学院,但并不是每个学院或大学都有专门的纪录片课程。有些纪录片课程是独立于大型学院的独立课程,有些则是文理学院电影课程中的纪录片制作课程,还有一些学校可能在电视、新闻或传播系下开设纪录片课程。美国开设的纪录片项目主要有综合类大学下属电影学校内的纪录片课程,和文理学院内的纪录片课程或中心。以下是部分纪录片学院和纪录片项目的介绍,排名不分先后。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南加州大学拥有美国最好的电影学院之一,他们有很多机会让学生磨练自己的纪录片制作技能。南加州大学教授马克·哈里斯(三届奥斯卡奖得主)说:“我们没有一个课程像纪录片那样重要。虽然研究生可以专注于纪录片制作,但大多数学生都选修了虚构和非虚构电影制作课程。我们认为它们是互补的。虚构类课程通过提供结构和叙事工具,帮助纪录片导演讲出更好的故事;纪录片有助于虚构类电影制作人创造更真实、更微妙的角色和更可信的故事。”斯坦福大学纪录片与影像艺术硕士课程斯坦福大学的电影和媒体研究项目提供了最好的纪录片硕士学位之一。其两年制项目每年招收8名新生,毕业生有资格在大学水平上教授纪录片。作为一个设在艺术和艺术史系内的纪录片项目,斯坦福大学将纪录片视为艺术、美学和社会意识的结合。纪录片研究生在学习纪录片历史的同时,也学习实用的纪录片拍摄技巧,并在毕业时提交一份纪录片作品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纪录片制作MFA致力于在推动和试验新形式的同时,为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准备。这个跨学科项目将纪录片视为一种动态的实践,包括批判性研究、创作和合作,同时还包括发行、展览和营销,将每一个真实的故事带给世界。洛杉矶是好莱坞电影产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拍摄纪录片所需的先进设备。第一年的专业学习是一系列密集的研讨会,课程包括导演、摄影、剪辑、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第二年提供了进一步发展学生-导师关系的协作研讨会。由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并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眼光,同时进行批判性研究和高级工艺课程;最后一年,学生将进行纪录片的制作。查普曼大学为期两年的纪录片制作MFA是一个专门关注纪录片故事叙述的项目。在这项专业中,学生将获得实际的制作经验,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和美学,研究纪录片类型,并学习如何通过严谨和创造性思维开发引人注目的原创内容。在前两个学期,学生将学习从概念到发行的整个纪录片制作的基础知识。在最后一年,学生将在行业经验丰富的纪录片制片人的指导下合作打造一个纪录片项目。在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纪录片导演和讲故事的技巧,包括从视觉和听觉上讲述一个连贯、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对现实世界的主题或事件有清晰的论述;熟练掌握纪录片拍摄、剪辑、录音等相关技术;有能力就其纪录片作品中呈现的主题/事件的代表性和道德问题做出明智的决定;能够在纪录片制作前进行全面有效的研究和开发。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社会纪录片专业课程设置了包含摄像/声音,编辑,制作,导演和视觉新闻五门课程,还有剪辑实验室和摄像实验室两门技术辅助课,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摄像技巧和剪辑软件的选修课程。该专业每个星期会有五到六门课,课时会非常紧张,作业量非常大。如Camera课程每星期都要做五张画面的灯光,颜色和结构的分析,由轮流授课的6位老师分别给各自的部分打分,算进最终成绩。Editing课会要求每星期一篇影评,老师会有评论侧重点要求。Producing会相对比较简单,一些有关制片的论文。而Directing是每学期有三部短片。美国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纪录片媒体两年制MFA项目倡导创新表达,并在纪录片、叙事片方面大胆探索媒体超越流派的可能性。小班授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更多沉浸式的学习。学校以六门核心课程为基础,要求学生进行原创作品的开发,这些作品往往跨越了将纪录片与其他方式分开的假想线。此外,学生可以从系内的一系列选修课和西北大学的广泛课程中培养技能。他们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访问艺术家、全球各地的实习和西北大学电影专业委员会来获得职业发展的联系和指导。学校提供了一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专业摄像机、灯光和音响设备、计算机实验室、先进的摄影棚、电影工作室、剪辑套房、录音棚,以及一个藏书丰富的电影图书馆。授课的教师都是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并获得业内大奖,他们的作品在电影节、电影院、网络和电视上获得了国际观众,此外还有一大批来校访问的纪录片名人。纽约大学NYU的纪录片项目是设置于新闻学院,因此和以上MFA的风格不太一样。这里更注重的是对于新闻报道方式的训练(据说是魔鬼训练),偏爱的作品也是社会议题导向。学院地理位置优越,在新闻界口碑非常好,近几年出了不少优秀的纪录片导演。纽约大学卡特新闻学院的新闻和纪录片(NewsDoc)课程是为那些充满好奇心的人开设的,他们是天生的观察者,努力深入挖掘和讲述世界上未曾探索过的故事。在这里,他们从第一天起就学习深入的写作、报道、电影制作和剪辑技术,与业内的专业纪录片制作人一起工作,毕业后准备在新闻和纪录片机构任职或成为独立制片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纪录片项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了美国最好的纪录片课程之一,专注于新闻报道类型纪录片(不一定是电影)。课程地点位于伯克利新闻研究生院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从事电视纪录片的工作做准备。根据该课程,学生的期末主题是“冒险的、有意义的,适合在公共广播公司、商业网络或有线电视的黄金时段广泛分发。每年都有几部硕士项目电影在全国黄金时段播出,几乎所有的都在地区播出,并在电影节上广泛曝光”。美国大学传播学院美国大学传播学院的名字对很多纪录片制作人来说可能很熟悉,因为它的媒体与社会影响中心出版了极为知名的《纪录片制作者“合理使用”最佳实践宣言》文件,该文件至今仍是该领域的权威性文件。帕特里夏·奥夫德海德(《纪录片》作者)是纪录片“合理使用”方面的专家之一,她也在美国大学传播学院任教。此外,美国大学传播学院也有自己专门的环境电影制作中心,对于有志于制作自然或环境纪录片的纪录片制片人来说,该中心将特别有兴趣考虑纪录片电影学院。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虽然从技术上讲,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是一所文理学院,这意味着它提供的课程和院系数量与其他任何一所大学相同,但它也拥有美国最大的电影学院项目,这意味着电影比其他只有交流项目的文理学院更受关注。在哥伦比亚学院庞大的电影艺术+科学系中,有一个迈克尔·拉比格纪录片中心,中心以一位前教授命名。这位教授写了一本关于纪录片制作的最知名的教学书籍——《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提供了30多个纪录片类课程,课程主要分布在其电影艺术+科学系,也有部分在电视部门。杜克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杜克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有25年的历史,是美国最早成立的纪录片中心之一。纪录片研究中心提供数十种纪录片制作课程,这些课程从静态摄影开始,过渡到纪录片,既包括实际制作方面,也包括学术纪录片研究。杜克大学每年还主办著名的全帧纪录片电影节,这是北美顶级的纪录片电影节之一。杜克大学的纪录片研究中心提供三种学习纪录片的选择:正常的本科课程,纪录片的MFA,以及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在夏季参加的继续教育课程。芝加哥艺术学院SAIC作为一个艺术学院,没有单独的纪录片项目,只有听起来很泛泛的通过电影、录像、新媒体和动画系的工作室项目的艺术硕士(MFA)。但是纪录片是他们的强项。课程偏重纯艺术,studio式授课,每学期都要选一个顾问指导作品,强调创作也比较重视专业背景。文章来源:弧光未来影艺科技中心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小城夜食记》:网生美食纪录片新样态专访|宠物纪录片《离不开你》的幕后故事回归记录本质,看见《华为的100张面孔》背后的故事守好网络阵地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小城夜食记》:网生美食纪录片新样态

《小城夜食记》是哔哩哔哩(B站)和美食区UP主“食贫道”联合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该片探寻中国各小城独有的美食,通过“吃”来解锁独特的地域密码,展现这个时代里中国人生机勃勃的活法。第一季播出后便收获了一波好评,B站评分9.7、豆瓣评分8.3。《小城夜食记2》10月6日在B站上线,与此前播出的《来宵夜吧》《我粉你》《第一餐》同为B站“逃不掉的美食纪”系列纪录片作品。作为一部粉丝向美食纪录片,该片的影像、叙事和立意都彰显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展现了网生纪录片未来创作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小城夜食记2》官方海报Part
2021年10月11日
其他

专访|宠物纪录片《离不开你》的幕后故事

商场常见的猫咖、楼下的宠物医院、公园中奔跑的小狗……这些熟悉的都市场景,让我们觉察到人与宠物的关系正变得愈发密切。过去工具属性的猫狗,如今为何成为了无数人的精神伴侣?当面对宠物的生老病死,人们又会有何感受?到底是宠物离不开人,还是人离不开宠物?纪录片《离不开你》将带领我们思考这些问题。9月16日,由爱奇艺出品的宠物题材纪录片《离不开你》正式上线。影片围绕“衰老”、“寻找”、“临终”、“导盲犬”、“救助”、“心愿”6个主题,用25个故事描绘了一幅人与宠物间的情感画卷。目前播出的三集内容已经在微博等平台上吸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在媒体看片会后,本片导演杜兴与爱奇艺纪录片中心总监、制片人宁玉琪向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及现场观众分享了影片背后的故事。导演杜兴(左)和制片人宁玉琪(右)QA&创作《离不开你》的契机是什么?杜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回归记录本质,看见《华为的100张面孔》背后的故事

2013年,竹内亮导演在移居中国后,拍摄了许多客观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包括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好久不见,武汉》《走近大凉山》等,从外国导演的视角观察中国的发展,为认识中国提供了独特的认识,也收获了众多海内外观众的好评。近年,随着欧美各国对于中国企业华为的制裁,华为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竹内亮导演再次捕捉热点话题,拍摄系列纪录片《华为的100张面孔》,试图通过拍一百位华为员工,认识众人所不了解的华为。目前已上线的三集为《华为还能存活吗?》《5G和AI技术能改变什么?》《真正控制华为的人》,分别讲述了竹内亮导演初步了解华为的过程、华为所运用的许多中国的高科技,以及在被美国制裁下手机部门的影响。一、揭秘视角:你所不知道的华为竹内亮作为在中国生活8年、目睹中国发展变迁的纪录片导演,对于深受热议的中国企业华为的发展产生了兴趣,萌生了拍摄记录华为真实面孔的想法。在竹内亮导演的微博中,他讲到创作这部纪录片前,日本电视台的朋友曾说想要拍摄华为,但是申请采访没有得到回复。竹内亮导演起初认为华为不对媒体公开,但是通过联系申请采访后,得到了华为的同意。虽然国内外有许多媒体对于华为的报道,但是竹内亮导演想要通过纪录片的方式,真切地去到内部体验和感受。纪录片的开头,从街访外国人“你听说过华为这家中国企业吗?”开始,便了外国人对于华为的印象。“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他们的硬件好像有监控或间谍功能”这些回应也是众多外国人对于华为的初印象。竹内亮导演在片头介绍了自己拍摄这部片子的缘由,想要了解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企业华为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经由身边在华为南京研究所工作的朋友帮助和介绍,开始申请华为拍摄计划,从2020年12月起,竹内亮导演进入到华为深圳总部、上海研究所,面对华为公司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试图了解更加全面的中国企业华为,揭开神秘的面纱。二、真实记录:回归记录本质在纪录片中,竹内亮导演与华为签订拍摄合作协议时,他谈到拍摄“主要是能给我保证真实就行,其他的不要”。在纪录片中,通过拍摄的展开,也看到了竹内亮导演对于真实的要求和呈现。在第一集和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进行聊天时,竹内亮导演直言,自己作为住在中国的日本人,感觉国外媒体的报道不太客观,也不能完全相信一些媒体的报道,所以很想通过拍摄了解到“到底真实的华为时怎样的?”在第一集播出后,竹内亮导演收集了海外网友的评论,有网友表示”喜欢这种传达真实信息的纪录片”、“敢于传递真相”。其实,许多国外的网友对于真实的华为、真实的中国企业了解甚少。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影像,正是传递了许多人们不了解的信息和故事,让人们真正走进中国企业华为的真实面貌。三、多方采访:探寻背后的故事对于拍摄对象的选择,竹内亮导演也谈到,想要面向不同层面的华为人,从基础员工到高层领导,不分岗位和部门。在第一集中,通过层层介绍和深入,分别采访到海外员工轮值董事长、财经部、人力资源部,以及作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引入的人才,让观众了解到中国企业发展的真实面貌和运行过程。在被问及想要采访的人物时,竹内亮导演最先想到的是“外国人,欧洲人”,他想要通过华为中的外国人视角去了解他们眼中的华为,这也应照了纪录片开头对于外国人的采访。在采访华为的海外员工JF时,他上来就问到比较尖锐的问题:“现在华为被西方国家讨厌。”JF也讲到自己看到的现象,例如有客户下乡,被美国政府要求拿掉华为的设备,因为会被窃听,包括美国的朋友也建议离开公司去其他地方工作。他们认为华为是带有中国性质的公司,有战略层面的担忧。在与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采访时,竹内亮导演问到尖锐的问题“特别是西方国家,最大的怀疑点是,华为的背景有没有中国政府?”这一问题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郭平也坦言,可以负责任的说,华为的股份都是由华为员工和已经退休的前员工持有,由此回应了许多外国人质疑之处。纪录片《华为的100张面孔》通过揭秘、访谈的方式进一步走进中国企业华为,透过一位日本纪录片导演的镜头,从他者的视角、接地气的表达、小切口的故事展现真实的中国企业面貌,传播中国的故事。正如竹内亮导演在采访中所言,很多西方国家,包括日本民众真的不了解中国,他希望以外国人的视角,将真实的中国传达给全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希望观众能够抛开偏见,理解现状。这也是竹内亮导演将中国故事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理念。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守好网络阵地
2021年9月28日
其他

守好网络阵地 让主旋律更响亮 ——纪录片《党的女儿》《青春正当时》带来的启示意义

在建党百年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湖南广电与芒果TV贡献了许多别开生面的好作品。前不久播出的《理想照耀中国》《百炼成钢》两部剧为市场经济大潮下面临困境甚或绝迹的中篇电视剧和短篇电视剧寻求到一条新生路。如今,芒果TV《党的女儿》《青春正当时》两部纪录片横空出世,再次体现了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重要价值。在各省级广电纷纷拿出自己的实绩向建党百年献礼时,湖南卫视和芒果TV看到了纪录片的功用。事实上,纪录片作为电视文化或网络文化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样式,其作用不容小觑。由芒果TV出品的纪录片《党的女儿》《青春正当时》,充分反映出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的重要保证。前者由全国妇联与新华社联合出品,记录了从载入史册的革命者向警予、江竹筠等,到如今奋斗在各行各业、凸显职业品质的汪云、文花枝等;从为国争光、颇具钻研精神的研究者屠呦呦、唐克丽等,到在基层岗位奉献青春的劳动者赵梦桃、黄文秀等人的故事……《党的女儿》从建党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采撷朵朵诗意浪花,她们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来,展示出女性共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巾帼风采。片中,书信、影像等丰富史料与舞台情景再现,带领观众重温了优秀女共产党员的点滴感人事迹。《青春正当时》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的特别指导,每集选取一组在祖国建设重要岗位上的青年党员群体,那些发生在女兵、学生、消防员、警察、工程师、老师等身上的挑战与困境,真实反映了他们拼搏奋进的工作状态和热血奉献的精神,让观众记住了一群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纪录片《党的女儿》与《青春正当时》能够高质量完成并最终收获成功,得益于资源配置的最优组织形式。我们应当看到,这条创作规律尤为值得总结与重视。过去,我们常常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需要资源配置,事实上,精神生产同样需要优秀的资源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两部纪录片的创作在紧紧依靠艺术家、广电人的同时,能够自觉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将镜头落脚于对活生生的人的表现,而不是一条条新闻。《党的女儿》共100集,每集只有6分钟,然而6分钟写一个人谈何容易?该片在结构上凝练节制、言简意赅,100集从不同人物出发找到不同的叙事节奏,通过对人物细节的发现与刻画,做到了托物言志、寓情于理、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对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文化、精神的强调,不能“只说不练”。在纪录片《青春正当时》中,年轻的铁路修建者、驻村干部、航空工程师等青年党员的日常被更多人了解,他们立足各自岗位用实际行动建设祖国,较好体现了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部纪录片在青春化的表达方面拿捏有度。我们应当看到,当下观众中不仅有青年人,也有老年人,强调青春化表达是需要的,但决不能因为对青春化表达的片面强调而损害了纪录片的历史沧桑感和思想穿透力。在纪录片《青春正当时》中,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仪式感的收尾,通过青年们在祖国各地、各自岗位上的握拳、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铮铮誓言,见证的是无悔的青春力量,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流动的中国》:丈量时代的脚步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新年贺词以具象的人的脚步描摹当代中国流动着的风景,从普通人的奋斗心声里感知当代中国——社会观察类纪录片《流动的中国》于9月7日起在东方卫视播出。影片共四集,分别以“家乡”“坐标”“答卷”“追梦”为主题展现人口的迁移、人与城市的关系、人和时代的联系以及个人梦想的追求等故事,在深入的蹲守式拍摄中,忠实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普通人的流动故事。《流动的中国》宣传海报1
2021年9月24日
其他

《非遗传承,少年敢当》:让东方文化成为潮流

非遗文化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被贴以“曲高和寡”的标签,“高处不胜寒”的地位也总给人一种“生人不能近”的错觉。而近几年,不少热爱东方元素的年轻人主动将视野投入非遗这一领域,将“年轻”与“非遗”融合,创新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由此,我们看见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也发掘了很多“老手艺”的“新表达”。
2021年9月22日
其他

金红棉影展征片倒计时,神秘惊喜,即将呈现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红棉影展
2021年9月20日
其他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之后的精神还乡

2020年初,贾樟柯执导的最新纪录长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第70届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进行了全球首映。同时,《纽约时报》将该影片列为2020年纽约电影节十部必看佳片。2021年9月19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历经国外上映一年多的时间后走进中国大众的视野,正式公映这段“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2020《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海报影片聚焦社会变迁中的多位中国当代文学名家,其中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作为片中最重要的叙述者,以他们敞开心扉的经历分享与个人回忆为情感索引,展现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贾樟柯用镜头展现他们诗意的文学记忆从而填补历史流变下的视听空缺。01关照本土:承接中国电影纪实风格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贾樟柯为“亚洲电影闪光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其处女作长片《小武》曾被法国《电影手册》给予“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的高度评价。1998《小武》海报纵观贾樟柯的影像作品,几乎均是以冷峻客观的纪实写真从原乡的黄土地还原到中国的大江南北,从改革巨变下的故乡失落记录到时代快进中的多地疮痍,但同时又都以其背后极具温情的人文关怀散发着人道主义光辉。《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用现代文坛的著名作家现实身份与其过去农村贫苦的生活背景相碰撞,将他们对于过去生活经验,生活经历的细节通过纪实性口述进行展现,为我们提供了最后一份当代中国人不断变化的精神履历。2020《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2021年9月20日
其他

《铭记九一八》:知史铭志,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奋勇反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021年全民国防教育日恰逢“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日,为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五集纪录片《铭记九一八》。
2021年9月17日
其他

在现场|人宠关系纪录片《离不开你》:从养宠众生相看人间百态

随着“宠物经济”的不断发展,养宠人群的不断增多,关于宠物的各个方面都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宠物为新兴题材的纪录片开始出现,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人与动物的关系,传递出对平等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展现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吸引着人们对真实社会中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建构的关注与讨论。9月13日,由爱奇艺出品、拾级文化制作的纪录片《离不开你》媒体看片会在京举办。影片介绍《离不开你》主海报《离不开你》聚焦人与宠物之间的每一次离别,讲述了人与宠物密不可分的故事。当生、老、病、死这些无法避免的生命定律出现,当成长、离家、意外、永别这些对人来说也尤为重要的命运时刻到来,人与宠物伙伴之间的情意显得尤其诚挚、深刻而动人。在一次次的离别中,宠物教会我们什么是陪伴,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真切的失去与获得,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离别,如何与死亡和解。《离不开你》将于近日在爱奇艺平台独播,开启一段人与宠物双向“离不开”的治愈之旅。人与宠物的情感羁绊暖心治愈突显人文关怀纪录片《离不开你》一共分为6集,每集故事分别有不同的主题,分别以衰老、寻找、临终、导盲犬、救助、心愿为议题,将人类与宠物间发生的不同主题故事,从第三人称视角给予观众最真实、最客观的画面感受。从画面到故事,从每一个人物到宠物,都饱满而立体,动人而真挚。片中还展现了警犬、导盲犬、鸟类异宠等不常为大众所熟悉的宠物,通过展现此类特殊宠物们的成长故事和生活环境,呼吁观众们更加关注“宠物的心声”。在官方首度释出的定档海报中,可以发现海报以城市的万家灯火为背景,主视觉以人与狗的互动为焦点,突显出纪录片温情治愈的情感基调。《离不开你》剧照面对重病宠物,主人在选择安乐死以后,痛苦挣扎着告别;陪伴多年的宠物走失后,主人苦苦寻找未果,学会渐渐放下与告别;执行完最后一次任务,导盲犬与主人也不得不面临着分别。《离不开你》通过讲述人与宠物之间的亲密关联,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当下社会,从而揭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份信任都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宠物引领观众进入一个更慈爱、更温柔的世界,观众也会在与宠物的互动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美好。“可爱+催泪”的配方,永远都会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当宠物生老病死的来临,且看人们又会如何面对与选择?沉浸式看片会戳人泪点主创现场揭秘幕后故事9月13日的媒体看片会放映了一段由4个故事组成的片子,生病的猫咪哇塞急需输血,但是却迟迟匹配不上血型;姥爷和狗狗毛熊相依为命多年,面对年迈的毛熊被病痛反复折磨,姥爷不得已为它选择安乐死......纪录片着眼于生活中最真实的温情和感动,回归于“离别”的主题,引发现场的强烈共鸣。《离不开你》剧照对于“离不开你”的含义,观影现场有着不同的解读,但他们与宠物之间的情感,均是以爱贯穿始终。该纪录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唤起了影片现场对宠物的回忆和怀念、对人宠关系的思考与审视,传递了温暖的正能量与人文关怀。《离不开你》放映会现场观影现场,导演杜兴与制片人宁玉琪还分享了拍摄的幕后故事。杜兴表示,人生中,生老病死无法避免,意外和期待也可能随时到来,宠物也是如此。他希望通过拍摄这部纪录片,讲述人与宠物之间的信任和依赖,投射出各种与人有关的情感及价值观,比如爱情、家庭、友情、孤独、自由、死亡等,探讨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制片人宁玉琪补充道,面对不可避免的别离,学会面对,甚至学会分享,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议题。《离不开你》以纪录片的形式,为观众讲述了人宠间的别样的温情,而爱奇艺推出的人间剧场,专注社会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赛道,旨在让观众感受人世间的真挚温情与向上力量,见证那些“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离不开你》作为人间剧场的第二部纪录片,即将重磅上线。该纪录片将从情感治愈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重新阐释人宠关系,以引发大众对于人宠关系的深度思考,看似人和小动物离不开彼此,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爱。宠物教会我们的,自始至终都是爱。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是这样的,法官》:三尺法台上的情法之辩今日教师节,这几部纪录片一定不要错过!纪实系列片《同象行》:从与象同行的记录看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不白吃的食神之旅》:一场次元破壁的美食探险重磅丨12类106个优秀作品、人才、栏目和机构获评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九月,用纪录片打开秋天躲过死劫后,一个阿富汗导演的内心独白周浩系列纪录片——从《孤注》进入“混沌”的人和世界监制:何苏六主编:韩
2021年9月15日
其他

《是这样的,法官》:三尺法台上的情法之辩

由腾讯视频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湖南省高院指导,最高人民法院(传媒总社)支持的中国首档基层法院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近日在腾讯视频播出,这也是腾讯视频现实纪录片“人间真实”系列第二部。节目带领观众走进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通过各类真实案件的展现,一览丰富的社会生活与复杂的事理人情,了解基层司法人员的工作日常,并在一个个案件中彰显公平正义。《是这样的,法官》作为一部以法官为主角的行业纪录片,有着围绕行业特性展开的叙事逻辑以及人物形象,同时,创作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地取得了理性与感性、真实与趣味之间的平衡,使得整部影片在保持纪录片纪实质感的同时也处处透着年轻化的“网感”。一、叙事: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是这样的,法官》的创作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平衡”,但这种平衡绝不是不加思考的五五开,而是基于纪录片真实性和法官职业特性的衡量与思考的结果。这种平衡首先体现在该片的叙事逻辑中。《是这样的,法官》作为一部司法行业纪录片,呈现法官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庭审现场就必然成为拍摄过程中的“重头戏”,这也就决定了片子的叙事逻辑必须依托法官这一职业的特性,即以法庭的审判过程来推进,也是该片叙事中占比最重的“理性”部分。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沉淀下的理性之光,法院的庭审更是一个不容任何外力干预的独立场,《是这样的,法官》采用“非侵入式拍摄”(摄制团队对法院做了改造,安装了很多单向玻璃,把摄像机藏在了后面)的方式,保持司法的严肃理性的同时也更便于捕捉庭审过程中的细节。不仅如此,为了不沦为单纯记录庭审过程的“法庭纪实录像”,创作团队在理性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情感叙事。法庭中的角色不仅有判决者和诉讼双方还有旁听人员,其中就包括当事人的亲友,这些人物形象构成了片中的“感性”部分,例如,目送儿子被押入狱的泪眼婆娑的母亲、陷入与儿子交流困境的离异父母等形象。二、人物:真实与趣味的平衡“平衡”还体现在法官形象的塑造上。作为庭审的核心,同时也是《是这样的,法官》的绝对主角,成功塑造出法官的职业形象是该纪录片在传播过程的“硬通货”。该片从塑造法官的职业形象为出发点,通过职业性和反差感的打造,实现了真实性和趣味性的平衡,塑造出一个个可敬可爱的基层法官形象。第一集《冲动的代价》中,丈夫邓某因不同意妻子的离婚要求,捅了妻子周某20余刀,被法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起诉。整场庭审的核心在于:邓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面对法官和公诉人的质疑,被告人邓某宣称自己只是想吓吓妻子,案发过程中只是很无力地锤她。但法官罗荣拿出有力的证据加以回击:“你很无力地锤她,导致了20多处刀伤。你很无力地锤她,导致多处头皮裂伤,颅骨骨折并且颅骨内异物残留。你有没有认识到这个行为,会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掷地有声的质问让再多的狡辩和强词夺理都无处遁形,纪录镜头下“刑庭一姐”罗荣的工作过程呈现出无可比拟的真实力量,也让法官的职业魅力得以充分展现。上述双方的离婚诉讼案件由主审离婚案件的“暴力终结者”舒智玲审理。舒智玲判决双方离婚后,展开财产分配调解,原告提出“20万”,被告代理律师提出“13.8万”,双方僵持不下,舒智玲道:“要不这样,15.8万”,双方达成一致。这一“中间人”形象颠覆了大众之于法官的认知,弹幕齐刷刷飘过:哈?原来你是这样的法官。调解场景的呈现丰富了法官这一群体的职业形象,通过反差感的营造增添了观影过程趣味性。三、价值:真实人间的主流内涵《是这样的,法官》是一部典型的行业纪录片,同其他该类型的纪录片一样,它的价值不仅仅只是对某一行业的真实客观地呈现。行业纪录片具有呈现人间百态的价值。《是这样的,法官》作为腾讯“人间真实”系列的第二部,还原了普通人难以了解的法官的日常,相关案件的选择瞄准了当下的社会问题和民生百态,观众借助纪录片这扇窗看见了真实的人间。行业纪录片在潜移默化中普及行业知识,法律、消防、医疗等相关题材的纪录片更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安全息息相关。《是这样的,法官》以“小贴士”的方式,将案情中涉及的法律知识、术语等呈现在屏幕上,这些知识与真实、具体的法律事件同时出现,互为解说,配合案件结束后法官专业角度的剖析,案件就变得不再枯燥、易于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普法效果。行业纪录片还具有突出主流价值的作用。正如开篇所说,《是这样的,法官》的主旨就是通过各类真实案件的展现,彰显公平正义。片中涉及的婚姻家庭、青少年成长等社会关注度颇高的领域,不仅较为贴近百姓生活,而且具有较高的延展性,观众很容易对案情、人物有所触动、有所思考。结语:畅谈行业纪录片的过去与未来自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借助B站成功破圈以来,纪录片创作者对某一行业的纵向深耕开始大规模出现。比如,医疗领域的《人间世》《手术两百年》《中国医生》,警察行业的《巡逻现场实录》《派出所的故事》《守护解放西》,以及聚焦新兴行业的up主纪录片《不负热爱》、网红直播纪录片《虚你人生》等等。从创作层面来看,行业纪录片的优质内容越来越多,但从商业角度来看,高质量的行业纪录片却没有一些脱离现实的职业剧赚钱。从行业纪录片本身出发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纪实内容的受众面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行业纪录片的受众其实以行业内以及对该行业感兴趣的受众为主,所以较为成功的行业纪录片大多是我们熟知的医生、警察等行业,冷门行业在纪录片领域同样大多受到市场的冷待。《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上映前就通过B站积累了粉丝群体和高口碑,让文物修复师这一冷门职业“火”了起来。由此可见,纪录片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营销策略以及与内容对位的平台和受众。除此之外,优质的行业纪录片能够在相关领域形成“风向标”,通过品牌的长尾效应取得收益。例如,《手术两百年》不仅在医疗行业内取得专业人士的认可,也使得圈外人在扎实严谨的采访中看到了各位医学专家的魅力。时隔2年,脱胎于原作的《医学大家访谈录》借助品牌效应获得收视保障。在众多行业纪录片中突出重围的佼佼者,它们的成功有着可供参考的经验。未来行业纪录片在创作和商业两个层面能否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突破,除了继续深耕内容、借鉴经验还需积极探索新的破局之道,让行业纪录片的发展更上一楼。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今日教师节,这几部纪录片一定不要错过!纪实系列片《同象行》:从与象同行的记录看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不白吃的食神之旅》:一场次元破壁的美食探险重磅丨12类106个优秀作品、人才、栏目和机构获评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九月,用纪录片打开秋天躲过死劫后,一个阿富汗导演的内心独白周浩系列纪录片——从《孤注》进入“混沌”的人和世界《念念青春》:青春文化纪实节目的全新表达监制:何苏六主编:韩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今日教师节,这几部纪录片一定不要错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教师,一个熟悉的群体。春秋时期,他们是文明的奠基人;清末民初,他们是文化的“盗火者”。小说中,乡村教师生前用最后一课拯救了地球文明;电影里,学生在老师的鼓舞下重建“死亡诗社”,开始勇敢地思考与求索。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小编梳理了近来年7部优秀的教育及教师题材纪录片作品。从这些真实的影像中,我们或许能更进一步认识中国教师,了解“教师”的含义。《老师》
2021年9月10日
其他

纪实系列片《同象行》:从与象同行的记录看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今年,云南亚洲象一路向北,跨越西双版纳、普洱、红河、玉溪、昆明五大云南的州市,行程近1300公里。不少网友关注象群行进直播,象群排成排躺地睡觉、闯进农民家中吃玉米、进入村中活动等新闻成为网友关注的内容,“象群走到哪儿了”曾是网友每天关注的话题。象群北移始终牵动着人们的目光,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8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以亚洲象群北移这一事件为线索,推出纪实系列片《同象行》,记录了亚洲象群北移过程中的活动、人与象群之间的故事,还前往北移象群的故乡、亚洲象的栖息地西双版纳,了解亚洲象的传奇故事,以及近年来人类为保护和救助野生亚洲象做出的努力,传递了人象共生的自然生态观。一、多角度:记录象群行进活动,丰富纪实表达手法与传统的自然类动物纪录片客观地记录动物活动不同,《同象行》以北迁象群的活动为线索,同时讲述了人类在保护人象安全、处理人象关系中的行动,从人类与象群同行的过程中也在传递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跳脱了传统自然类动物纪录片的观察式记录。在技术方面,借助无人机和红外相机的拍摄,丰富了记录的视角。无人机的拍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充分的信息量,补充了手持摄像机拍摄不到的视角。在第一集中,讲述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队员用无人机红外功能在夜间监测象群,实时向指挥部上传象群的位置,保证大象不会被跟丢,同时确保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此外,借助无人机也拍摄到了许多象群有趣的画面,例如一只象在闯入村民家中专注吃食物时踢开同伴等。在人物视角上,通过社会上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对于象群活动的理解,增加了观众观看象群行进的视野。该片每一集虽然短小,但是主要围绕一个主题故事展开讲述,涉及了不同的人物故事和象群的行程,如第一集中的森林消防队监测象群的走向、当地的司机师傅专门堵车防止象群进村,第二集中被象群踩坏庄稼的村民虽然害怕但充满好奇,真实地展现了人们对于象群突然闯入生活的心理活动。二、兼广度:科普野象主题内容,台网联合延伸传播《同象行》在讲述人象故事的过程中,也输出了许多关于野象的科普知识。在第七集的开头中讲到,如果看到大象做出这样的动作,请不要害怕,它只是想去野外换换心情。通过对于大象习性的描述,给观众呈现了一些常见的小科普。例如,还讲述了大象的脚掌由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这种结构可以分散身体重量,走路悄无声息,增加了观众对大象的了解。此外,每集简短的时长也让网友直呼不够看,《同象行》的主创团队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讲述了跟随记录象群北移的故事,分享了在拍摄纪录片时的幕后故事,有近270万的观众收看了两小时的线上直播。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对于主创团队拍摄的好奇,另一方面也传递了主创团队对于人象生存共处理念的看法。台网联合传播大象的相关知识,也延伸了传播渠道,丰富了传播的内涵。在《同象行》台网播出的同时,微博@CCTV纪录
2021年9月8日
其他

《不白吃的食神之旅》:一场次元破壁的美食探险

得益于泛二次元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追捧二次元动画和IP。《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的动画作品家喻户晓,被越来越多的“二次元”圈外人所喜爱,但二次元蓬勃发展的前提都是依靠一个故事或文化作为载体。由网络当红二次元美食家“不白吃”出演的《不白吃的食神之旅》于2021年8月8日全网上线,每周日更新。这部在中华美食传统文化加持下的动画纪录片,迅速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影片上线仅一个月,
2021年9月6日
其他

重磅丨12类106个优秀作品、人才、栏目和机构获评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纪录中国9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21年9月5日
其他

九月,用纪录片打开秋天

走过了蝉鸣不断的夏季,我们步入了一年中最温柔也最舒适的季节。秋。该用什么形容秋天?是微风拂过就沙沙作响的麦田,是像金黄的蝴蝶栖息在树枝上的银杏叶,还是某个傍晚巷口飘出来的那股栗子香,又或是落日余晖下一个桂花树下的拥抱。“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
2021年9月3日
其他

躲过死劫后,一个阿富汗导演的内心独白

也许以前我们只是通过媒体或时政新闻了解阿富汗,但这次它将带你走进一个最接近平民生活的真实阿富汗。
2021年9月3日
其他

周浩系列纪录片——从《孤注》进入“混沌”的人和世界

2021年6月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了周浩的新纪录电影《孤注》,该片主要聚焦于两个曾遭受过心理创伤的中年人,记录了他们寻求自我救赎的过程。其在选材方面敏锐地介入当下具有拍摄禁忌的心理咨询领域,展现了两个中年人的生存困境。《孤注》在FIRST电影展上获得了最受观众关注影片的荣誉,借着又一部揭露复杂人性的纪录电影,周浩再次走入公众聚焦的视野。《孤注》2021
2021年9月1日
其他

《念念青春》:青春文化纪实节目的全新表达

“青春”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一直深受各类文艺作品的青睐,无论是青春文学、青春电影还是青春综艺,探寻“青春是什么”总能成为大家不谋而合的诉求。“青春”所及的矫情、迷茫、阵痛、尴尬通常会被艺术化表达,因为每个人都青春里都有难以启齿的痛点和遗憾,创作者本着“保护”受众心灵的原则,会把这些内容隐喻化处理。7月28日,由优酷和视纳华仁(CNEX)联合出品制作的青春文化纪实综艺节目《念念青春》正式上线,该节目由张艾嘉担任主持人,邀请不同领域的知名人物和素人代表,选择他们个人青年时期的私密文字、涂鸦、摘抄、创作、手作、数字记录等各类可视化文本进行念诵和演绎。对于纪实作品来说,“直面青春”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因为“还原真实”与“隐秘的青春”本身就存在冲突,如何在探求青春本质的同时,保护受众内心的柔软,并非一件易事,而《念念青春》做到了。一、创新形式:“青春文本念诵会”张艾嘉在创作手记里写到:“《念念青春》很难定义成综艺还是人文节目。每次创作出一个新的影像语言,我就觉得很开心。虽然我没有去多想这个节目会不会带给平台或者观众不一样的感觉,但听到有人说,‘我终于看到一个不太一样的节目了’,我仍然会觉得很欣慰。”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最后五天!GZDOC征集即将截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名方式和GZDOC独家行业情报。
2021年8月27日
其他

口述历史的影像呈现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的发展实践

抗美援朝老兵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将于9月3日上映。《1950他们正年轻》是由宋坤儒执导的纪录片,该片用全新的视角聚焦71年前参加抗美援朝的普通年轻人,通过不同军种,不同时期参战的老兵真人讲述,以一句句平实细微的话语呈现出他们曾经热血的青春与梦想,也还原了最真实的战场。71年前,那些花一样年轻的战士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回来了,而有些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1950他们正年轻》海报《1950他们正年轻》历时四年拍摄制作,主创团队以“真实、珍贵、热血青春”的创作初心出发,走访了近50位志愿军战士,选取了26位收录在影片中,从不同军种、不同维度还原当年的战场故事。影片中除了鲜见的历史档案和真实的历史影像,对历史当事人、亲历者的“抢救式”采访,成为该片深化主旨和成功传播的重要因素。口述历史是通过深入调查访问,保留、整理口述者的历史记忆,挖掘文字资料上缺少的细节,进入沉默的心灵的工作。因其具有叙述性、纪实性、社会性强等鲜明的特征,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涌现出了许多使用这一创作手法的优秀纪录片,例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二十二》《英雄儿女》等。口述历史中“记忆”的价值所谓口述史采访,即对见证历史的有关人员进行口头调查或口头采访而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为了确保史料的完整性、多样性,史学家们往往要与历史当事人进行口述访谈,通过笔记、录音、录像等方式整理形成口述史资料,以最大化地复原某一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口述历史中,史料的来源基于讲述者对往事的回忆追溯,故“记忆”处于核心地位。这种研究方法乍看并不严谨可信,毕竟“历史”与“记忆”是两个截然不同,被严格区分的概念。但经仔细探究,世上并无完全客观真实的历史,所有对于历史的呈现和解读都具有一定人为干预的因素,再加之部分史料被毁坏、遗忘甚至隐藏,人们只能追求去接近历史,却不能完全把握历史。故口述历史通过对记忆的建构与呈现反而成为其特色所在。《1950他们正年轻》海报记忆本身的主观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就蕴含了一定的历史意义。口述者如何回忆、描述、表达某一段历史与其所经历的历史真相息息相关。例如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中,很多口述者虽对往事只字不提,却也真切反映了该段历史的黑暗与伤痛。导演宋坤儒在媒体看片会中也提到:“电影里的他们虽然是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但讲的是他们的青春故事,当年怎么跳上桌子要报名参加战斗,怎么潜入敌营偷吃的,年轻的女战士们,在爱美的年纪怎么适应战斗生活……这些场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中更真实的人物。”《1950他们正年轻》预告片段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时代汪洋中的一道波浪,每个人物的生活故事都是社会大背景的一道缩影。作为历史见证人,讲述者们能够以其宝贵独特的个人记忆展现一个历史时代的风起云涌。“历史”与“人”的统一对于和历史研究有着必然联系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从“剧中人”的微观视角出发,客观讲述历史成为必然,更注重典型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结合,多关注历史小人物的命运、情感和心态,以口述人的微视角、小切口追溯历史、还原历史,以个体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述,反映时代风云,凸显历史主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海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该片还对抗美援朝的很多亲历者进行了抢救式采访。为确保节目内容权威翔实、史实严谨准确,摄制团队还采访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背景、战役经过和历史细节进行权威解读和深度剖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真实历史影像到亲历者口述,力图以宏观与具象两条主线不断融合交织,节目解说部分与口述史采访部分大致比例为6:1,解说承担着全片主题叙事的引领与推进功能,当讲述到战争的具体事件时,小切口导入口述人采访信息,对事件进行层层解读和佐证,进而增强了观众对历史事实由表及里的深入认知和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片段借助“记忆”,口述历史完成了“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历史的人”,指的是把人置于总体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解读,而所谓“人的历史”则是对“人本位”的强调,是马克思主义人本逻辑的中国发展。传统的史学研究往往通过分析描述史书,勘测推理遗迹来进行。在此过程中,以“人”为主体的历史却要借研究“物”来实现,人的能动作用被弱化乃至忽视。相比之下,口述历史将口述者摆在了还原历史的核心地位。作为当时的亲历者与当下的叙述者,口述者能够以其丰富的情感还原历史复杂的原貌。“集体记忆”汇聚身份认同“集体记忆”最初由法国社会学家Maurice
2021年8月27日
其他

从《边走边唱》看音乐旅行纪实节目的音乐演绎与人文探索

近年来,音乐类节目不断在台网布局,并在创作模式上不断创新突围。无论是音乐竞技类节目《歌手》《中国好声音》《跨界歌王》,还是原创音乐节目《乐队的夏天》《声入人心》《我是唱作人》等,音乐类节目在竞猜、跨界、原创、社交等元素和形式上进行了尝试。除了大众化流行音乐节目的创新探索,音乐节目也开始探寻小众化、分众化的发展。拍摄场景逐渐从室内演播室走向户外,节目模式逐渐从综艺、真人秀向纪实化方向发展,节目节奏也逐渐慢下来向生活贴近。音乐旅行纪实节目成为近年来音乐节目的一种探索思路,将音乐和旅行结合起来,采取户外音乐的表现形式,通过行走城市和大自然,感受所到之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讲述音乐和人的故事,展现音乐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想法。除了音乐旅行是这一类节目的看点,纪实表现的融入也成为这一类节目从综艺、真人秀向纪实转变的尝试。不论是2019年腾讯视频播出的音乐创旅真人秀节目《知遇之城》,还是2020年优酷播出的户外民谣音乐纪实真人秀节目《新四季歌》,以及近期腾讯视频播出的音乐旅行纪实节目《边走边唱》,都可以看出这一趋向。纪实:音乐旅途中的真实记录与朴素表现综艺节目会在摄制过程中营造氛围、制造悬念、放大情绪,后期编辑中也会加入多元的画面元素、丰富的音乐音效,提升节目的视听效果。真人秀节目会以竞赛或体验等方式,通过设置的环节,在镜头下完成游戏或生活体验等任务,展现真实经历的参与过程和结果。近年来,音乐类的综艺或真人秀节目,会体现明星、素人的参与以及结合,观众会了解其擅长的领域及不同的身份,以及任务的指向和结果。《边走边唱》中音乐人老狼和河乐队与此不同的音乐旅行纪实节目,会更加自然朴素地记录音乐人在旅途中,以音乐为伴,目的性和任务性较弱地踏上未知的旅途,仅以音乐人的身份去完成音乐创作,或者讲述音乐故事,与路上所遇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产生情感联系。在后期制作中,没有花样的字幕元素和强烈的音乐音效,也没有过分冗余的解说词,而是保留了生活化的场景和现场的交流。《边走边唱》中音乐人老狼和河乐队腾讯视频播出的音乐旅行纪实节目《边走边唱》,携手老狼和河乐队、海龟先生、水木年华、陈粒、丁真,去到新疆那拉提、福建福州、河南安阳、黑龙江哈尔滨以及四川这五个地区,感受当地的人文特色,边走边唱,为观众献上一场特别的户外音乐会。在已播出的第一集中,老狼和河乐队来到了新疆那拉提,新疆人的能歌善舞感染着这群音乐人,他们也将自己的音乐和对当地的感受自然地流露出来。节奏:快意生活中的不疾不徐与娓娓道来近年来,慢综艺等一些“慢”下来的节目不断出现,跳出了原有竞技真人秀和现场表演的模式,也迎合了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对于诗和远方的想象。音乐旅行纪实节目突破了以往紧快的节目节奏,没有灯光音效布设的现场,没有成排满座的观众,没有明确的任务和规则,有的是旅行中随性自在的交谈,带着未知与好奇的行走,以及在行走中用音乐交流。《边走边唱》中音乐人老狼和河乐队在慢下来的节目节奏中,仍然能感受到音乐人对于音乐极致的热爱和他们的快意生活,在“快”和“慢”中找寻到了音乐和生活的平衡,这也是音乐旅行纪实节目的特点。音乐人在旅途中,“以天空为幕布、以大地为舞台”,快意歌唱,感受自己的生命状态。纪实节目《边走边唱》第一集在新疆,几位音乐人在路上不论是卡车上、薰衣草花田中,还是原野上,随处都会用音乐的方式交流。在这一期节目的最后,老狼和河乐队背靠天山的新疆那拉提大草原,合作了一首歌曲《米店》,在美丽如画的自然风景中向观众娓娓道来。《新四季歌》中音乐人曹方在户外民谣音乐纪实真人秀节目《新四季歌》中,每期会有两位主持人和一位民谣音乐人来到户外,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自然的四季,通过回归自然解放个人的天性,在露营中畅聊音乐人生,弹着吉他唱着歌。在第二集中,歌手曹方分享了自己独立生活的经历,还在行程中随兴写下了一小段歌词,“如果时间是一条河,希望它不急不徐缓缓而流;如果时间是一座山,希望在向上攀爬的时候,能看一看沿途的风景。如果时间是一只小蚂蚁,希望它背负的不只有食物还有花朵。”在行走的过程中,也看到了音乐人对于不疾不徐的生活的理解。表达:音乐人文碰撞中的情感联系与价值传递音乐旅行纪实节目中,除了有音乐有远方,还有对情感的捕捉,对所到之处人文的探索。当音乐人带着自己的音乐和情感走入自然中,与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产生联系后,音乐的边界得以拓展,音乐与人文的碰撞也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听感受。《知遇之城》中音乐人郁可唯在音乐创旅真人秀节目《知遇之城》中,八位音乐制作人去到长沙、上海、成都等八座城市,将城市中的一位普通人作为知遇对象,倾听他们的故事,同时在与城市声音的相遇中展开创作旅行。在走入城市的过程中,也是了解当地人文的过程。正如节目的名字知遇之城,也是用音乐治愈之心的过程,用音乐将音乐人和普通人的情感勾连,也和城市勾连。在第四期节目中,音乐人郁可唯回到家乡成都,和声音收集师颜菁一起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聆听儿时记忆中的城市声音,最终演唱了一首为成都而作的音乐《我的城》。《边走边唱》中音乐人张玮玮音乐旅行纪实节目跳出了仅仅表现音乐和旅行的模式,将音乐和人文结合起来,正如纪实节目《边走边唱》中张玮玮说道,“我觉得音乐就是在一个日常生活里发生的事,它是能传递人的情感和快乐、善意的。”音乐无处不在,情感也无处不在。音乐人不仅传播了音乐的旋律,也传递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自身的价值观念。音乐旅行纪实节目中对于音乐的演绎和人文的探索,在不断丰富这一节目的创作模式。纪实化成为音乐类节目近年来探索的一个方向,在慢节奏中传递音乐理念和人生态度成为这一类节目的创作思路。音乐、旅行和人文、自然的碰撞也让人们看到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与情感的共鸣。但当前,这一类型的节目仍然较为小众,短时间内的旅行和音乐表达未能和自然人文产生更为深刻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慢”下来后的落点和价值旨归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UP主拍纪录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崭新视角解构医患关系,西瓜视频《你好,儿科医生》展现温暖治愈力量【发布】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将联合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公示《119请回答》:回答真实人间《见证》——《红色金融》:独特视角追溯党史,珍贵细节再现辉煌《超凡未来》:看顶流科学家解密伟大的中国制造从《丁真的自然笔记》洞见真实底色监制:何苏六主编:韩
2021年8月23日
其他

UP主拍纪录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近几年,B站开始重点建设自己的纪录片分区,打造年轻化的纪录片品牌,并推出了一批具有传播力的作品。除了官方努力外,B站的UP主也开始尝试创作纪实内容,涌现了许多高品质的纪录片作品。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位UP主和他们的作品,简要分析这些作品的优点、特点以及所面对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日常所看见的Vlog并不等同于纪录片。Vlog是影像创作的一种方式,是让私人影像进入公共领域的催化剂。如果说常见的纪录片是将镜头对准他人、隐藏自己,Vlog则是有意展现自己、顺便记录他人。Vlog要成为我们印象中的纪录片,其拍摄者需要将更多的画面和空间留给其他人。一、UP主拍纪录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狂阿弥_:人物纪录片二次创作的范本从2020年3月份到今年6月,B站UP主@狂阿弥_制作了6期人物主题短片,分别讲述了坂本龙一、张艺谋、蔡国强、姚明、宫崎骏、安藤忠雄六位名人的故事。这些短片命名以“一个人”为开头,目前已经成为B站用户耳熟能详的系列作品。“一个人”系列的创作是打破常规的。作品影像大部分出自人物相关的纪录长片或网络素材,文稿则脱胎于对人物传记、文献的高度提炼。作者运用出色的剪辑功力,将原始纪录片素材取其精华、排列重组;解读文稿则将人物故事和个人思考高度凝练,配合音乐音效和剪辑节奏,让信息密度达到最适应网络传播的阈值。作为影视区的知名UP主,@狂阿弥_曾制作了数十期电影解读视频,拥有众多爱好文艺作品的关注者。“一个人”系列首部作品(坂本龙一主题)上线后,凭借主人公魅力和B站“天花板级别”的剪辑水平,收到了关注者的众多好评。随后的作品也保持了很高的水准,每一期都被选入B站的“每周必看”专栏。目前,这6期作品在B站的总播放量达到2500万,弹幕总量超过13万条。其中讲述张艺谋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期——《一个人,造出让40亿人震碎的夜晚!》,就获得了1200多万播放量。这期节目也被B站官方选入“入站必刷”视频,入选的评语是——“纪录片讲述代表作,极具人文关怀和视频传达力”。@亲爱的嘉倩:一个人,在冰岛拍纪录片2018年起,工作生活在冰岛的嘉倩,通过拍摄Vlog在B站积累了不少人气。许多关注者也是从《妈妈,我和一只鹅成了朋友》这期Vlog开始,认识了这位可爱的UP主。2020年底,疫情阻断了冰岛和中国的国际贸易,嘉倩因此丢掉了稳定的工作。准备回国的她回望自己两年多的冰岛生活,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了解过冰岛。为了不留下遗憾,嘉倩决定用一年时间,通过拍摄纪录片来重新认识冰岛。嘉倩的《冰岛纪录片》系列从2月开始更新,目前正片已经完成了5集,播放量超过350万。跟以往分享自己生活的Vlog内容不同,在纪录片中,她将镜头对准了身边的冰岛人——从周游世界的奶奶,到兼职裸模的教师,一个细微、真实的冰岛被展现在了B站观众面前。因为频道是个人频道,这些纪录片的策划、拍摄、剪辑全都由嘉倩自己完成。虽然拍摄和剪辑占据了她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但最终作品让许多用户感受到了来自异国的文化和温暖,这在疫情蔓延的今天显得十分难得。@纯纯甘:各行各业,浮生一日有网友形容@纯纯甘
2021年8月21日
其他

崭新视角解构医患关系,西瓜视频《你好,儿科医生》展现温暖治愈力量

8月14日,由西⽠视频和中⼴天择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儿童医疗题材纪录片《你好,⼉科医⽣》正式收官。节目播出期间,西瓜视频站内总播放量超过3000万,节目片段、达人讨论在抖音播放量超过5亿。纪录片采用纪实性跟踪拍摄的手法,记录了儿科诊室的故事。将儿科医生作为叙事主角,从儿科医生、患者家属的不同视角,展现普通家庭在面对疾病时的众生百态,以及面临困难时的坚韧与温暖,让观众更多面立体的了解儿科事业。医病也医心,传递人间无限温暖纵观以往医疗纪录片而言,大多基于人间悲欢,因为医院本身就像是一个生死场,沉重和悲伤会让人觉得艰难的生活真的是永无止境。而导演王运辉在谈及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儿童医疗纪录片时说道,在儿科医院这样一个地方,孩子的童真萌趣,再加上略带调侃的叙事方式,反而冲淡了这个充满悲欢离合的紧张氛围,医患之间更多的是双向治愈的过程。“通过24小时纪实拍摄,完整呈现一名医生从第一次接诊患儿和他的家庭,到之后的医疗治疗,以及孩子康复出院的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希望能影响到那些为人父母后的困惑、以及正在适应当父母的一部分人。”这是导演王运辉希望通过纪录片表达出来的内容。小猪在这些医生和患者的故事中,叙述的不仅仅是医疗疗愈问题,更多是医患间的温情治愈故事。在节目中,有一个患儿因为骑自行车摔破了头,需要进行缝针,彭医生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拿出了“小猪乔治”的卡通画给孩子转移注意力,在手术台上打完麻药后告诉孩子,让他讲完一个故事后再开始缝针,然而在故事还没讲完的时候已经缝完针了,最后还在伤口贴上了特意给孩子选的小猪佩奇创可贴。罕见病例姨母细胞瘤患儿复查,情况不乐观,但医护人员为了缓解患儿的情绪,将检查仪器形象化,“抓虫子手术”话术贴近患儿思维,天花板上甚至还贴着卡通贴纸。一幕幕有爱的画面下,严肃的医院瞬间都变得温情起来,也给大众呈现了一个立体而亲切的儿科医生形象。通过节目也致敬每一位儿科医生,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那些被病魔缠身的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当然,节目所呈现的并不只有温情,还有更具现实意义的情感参照。在第四期节目中,当家长得知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有可能治不好时,母亲劝儿子放弃给患儿治疗。这一片段深刻触动到了同样身为人母的伊能静,看完节目后,伊能静在微博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当看到儿科医生们为了拯救生命,与病魔斗争,进行缜密的会诊,精心手术,成功将哈哈从危险边缘拯救回来时,深深感受到了儿科医生的伟大。致敬每一位与病魔赛跑的儿科医生,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才能守得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一个又一个的生动故事,以及分散在故事里的育儿知识干货的硬核输出,也得到了业内业外各方一致好评,有网友评价:儿科医生治好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家庭的希望。而韩寒、陶勇、凯叔等人也针对节目内容,从自身观点出发为此发声,引起了社会大众关注,也让更多人对儿科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像陶勇所说:“在悲欢之中,我们看到的是‘治愈的力量’。”聚焦社会议题,挖掘现实人文关怀中的温度细腻挖掘医患故事,多维度展示社会问题,是《你好,儿科医生》的核心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诸多问题,这个时候亲子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节目中的“鸡娃妈妈”更是当今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在第六期节目中,三岁多的患儿因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令妈妈在教育过程中情绪过激,导致孩子受伤。一直以来,亲子教育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家长既不能忽略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太过“鸡娃”。《你好,儿科医生》将医患故事搬上荧幕,将节目作为亲子教育对照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观众对亲子关系教育等方面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给予观众在亲子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思考和启发,而这样一种观后感思考,也给每一个家庭增加更多好的亲子教育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除了真实呈现医患关系外,还将镜头对准了儿科门诊中发生的温暖有爱一幕。8岁的浩浩因为父母忙没及时注意孩子身体状况,导致很久才发现浩浩患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由于手术费用昂贵,浩浩心疼妈妈自愿放弃治疗。被浩浩的一番话打动的李勇医生特意找他谈心,解开心结,安心治病。在谈话过程中还得知了浩浩想研究火箭,成为科学家的梦想。最后在出院那天,李勇医生特意给浩浩买了带有火箭和宇航员图案的蛋糕,弥补因为手术没吃上蛋糕的遗憾。也许因为家长这样“放任”式的教育才让孩子过早的成熟。而这些医患故事里折射出来的世事百态,也仿佛是当下社会里的微缩样本,让观众们在温情与心酸的故事中找到共鸣,这些纪实影像让人颇感沉重的同时,带来的更多是对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西瓜视频部署战略,规划深耕布局优质内容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中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随着政策出台,也意味着今后关于儿童健康问题,也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儿科医生也会再度成为人群关注的焦点。儿科医生资源是否充足,如何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这些往往是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每个人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和来源。导演王运辉表示:“希望能够有全社会来一同关心儿科医生这样一个职业的状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儿科医疗治疗的支持的这样一个环境。”作为国内领先的中视频平台,西瓜视频始终秉持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不断深耕挖掘对社会有价值的内容。《你好,儿科医生》纪录片的释出,更促进大众深刻了解和认知儿科事业,引导健康的医患关系的形成,吸引更多有志于儿科事业的年轻人加入到队伍中。一直以来西瓜视频聚焦现实主义,呼唤人性关怀,坚持内涵作品输出。凭借着优质的内容原创力,不断深耕布局优质内容,给行业打造了诸如《战疫启示录》、《冲呀,蓝朋友》等优质的作品,这也正符合西瓜纪录片的品牌主张,即做有温度的时代观察者,让观众看到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据了解,央视、BBC、Discovery、NHK等国内外知名纪录片厂牌均已与西瓜视频达成合作。西瓜视频纪录片频道已累计上线7000余小时精品内容,涵盖美食人文、社会观察、自然科学、探险冒险等11大类型题材,在APP、大屏TV、Pad、PC等多种端口均可播放,累计播放量达23亿,月观看用户数突破2500万。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发布】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将联合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优秀国产纪录片在跨文化、跨语境、跨国界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引导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机构进一步守正创新,创作推出更多适合国际传播的优秀纪录片,2021年起,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联合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每季度对取得较好国际传播效果的优秀国产纪录片予以扶持奖励,加快推动国产纪录片“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一)本《通知》所称纪录片是指以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为表现对象,以非虚构的声像记录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公开播映为展示渠道的影视纪录片。不含访谈类节目、纪实性真人秀等类型。(二)申报纪录片须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公开播映,并提报相关证明材料。本《通知》所称海外主流媒体平台包括国际性媒体、区域性重点媒体、对象国主要媒体以及国际性流媒体平台、国外主流媒体的网络平台等。如使用社交账号在海外各类新媒体平台传播,累计点击观看量需达到50万次以上。(三)申报单位须为纪录片制作单位或版权单位。联合制作或共有版权的片目,须协调确定唯一申报单位。中外合拍片须在申报表中注明。(四)申报纪录片须为普通话配音或加配中文字幕。二、推优标准(一)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对外传播工作、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大局,聚焦“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采用国际视角,贴近国外受众,以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解读新时代中国发展,诠释中国价值,传播中华文化,增进国外受众对中国发展道路、中华文明底蕴的认知和理解。(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三)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围绕“十三五”成就、面向“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生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四)坚持守正创新。在理念思维、艺术手法、题材开拓、表现手段上锐意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成果增强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积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积极运用网络平台扩大融合传播。三、工作程序(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央新影集团、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及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纪录片行业协会可直接向广电总局申报所属机构制作播出的作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每季度推荐片目原则上不超过10部,其他单位每季度推荐片目原则上不超过3部。(二)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机构申报的作品进行审核后向广电总局推荐,每季度推荐片目原则上不超过3部。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要做好社会制作机构优秀对外传播纪录片推荐工作,积极引导鼓励各方力量投入纪录片创作。(三)广电总局宣传司负责受理推优项目申报材料,组织纪录片领域专家学者对推荐作品进行评议。(四)季度推优结果将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广电总局宣传司发文通报,年度评优结果将由中宣部办公厅、广电总局办公厅发文通报,通过政府网站(http://www.nrta.gov.cn)、中国纪录片网(http://www.docuchina.cn)向社会公布。季度优秀对外传播纪录片及在此基础上评选出的年度对外传播优秀纪录片,均可获得相应资金及政策扶持。四、申报时间及方式(一)申报时间。每年按季度分四批申报,截止日期分别为4月20日、7月20日、10月20日和次年1月20日。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合并申报,截止日期为9月15日。申报纪录片的首播时间须在推荐截止时间前两个季度内。如,2021年第一季度申报作品的首播时间须在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内,依次类推。(二)网上申报。申报单位须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审评奖平台”(http://jlzg.pingshen.nrta.gov.cn/hkpss/dist/site/jlzg)进行网上申报(填报手册见附件1)。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公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坚持客观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8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公示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2020年国产纪录片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社会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通知》指出,为了进一步从制作、播出、产业、人才等多个环节加大对国产纪录片的扶持引导力度,发挥优秀作品、制作机构、播出机构和创作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坚持客观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公示内容可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政府网站(http://www.nrta.gov.cn/)公告公示区中查询。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于2021年8月17日前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反映。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邮编:100866。联系人:罗引子,电话:010-86096287。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119请回答》:回答真实人间《见证》——《红色金融》:独特视角追溯党史,珍贵细节再现辉煌《超凡未来》:看顶流科学家解密伟大的中国制造从《丁真的自然笔记》洞见真实底色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的人文表达从电影到剧集:《棒!少年》的创作风格与改编尝试从伊文思到柯文思:中国故事为何需要他者讲述?《我的时代和我2》:从人物纪录片看时代和个体的映照监制:何苏六主编:韩
202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