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流变与未来指向:技术视角下的纪录片发展历程

王侯 CDRC2011 2024-04-01

十月底,美国社交媒体公司脸书(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正式将该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并将在五年内成为世界上首家“元宇宙”(Metaverse)公司。元宇宙,这一起源于科幻小说《雪崩》、被许多人断言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引起学界业界热烈讨论,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未来的思考与畅想。在受技术影响的各个领域中,现代电影艺术无疑是极显著的一个,作为电影长子的纪录片也是如此。本文选取纪录片发展历程中那些具有特别意义的阶段,回顾技术视角下纪录片的前世今生。我们对于纪录片技术视角下发展历程的梳理,或许可以指引我们洞见未来元宇宙与纪录片的碰撞。


01

电影长子:

技术影响下的本体诞生


在电影艺术正式诞生之前,许多人产生过“用影像留住现实” 的想法并进行了尝试。


英国摄影师穆布里奇《奔马实验》


1874年,法国天文学家强森研制了“轮转摄影枪”,拍摄留存了金星与太阳重叠的影像瞬间;1880年前后,英国摄影师穆布里奇使用12台照相机拍下马奔跑中的连续动作,用幻灯片展示动态奔马影像;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制造的“电影视镜”轰动一时……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用自己发明的的手摇式摄影机拍摄了纪实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并在巴黎一家咖啡厅的地下室内进行放映,电影就此诞生并确立了纪实性传统,纪录片也因此被称为“电影的长子”。


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斯·卢米埃尔短片《火车进站》


从电影诞辰到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应用于影像之前,以影像技术的发展作为参考坐标,可以将纪录片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重要节点和流派。


◆ 弗拉哈迪与纪录片本体诞生


1913年,29岁的美国探险家罗伯特·弗拉哈迪开始他在加拿大北部哈德逊湾的第三次考察。弗拉哈迪接受了雇佣者麦肯齐爵士的建议,学习并携带了摄影机、小型洗片机等摄影器材前往爱斯基摩人聚集地,这也成为其作品《北方的纳努克》的源头。经过近十年摄制、重拍、剪辑的过程,1922年,《北方的纳努克》由派拉蒙公司和百代协会先后放映,标志着具有独立片种意义的纪录片诞生了。


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纳努克一家


记录传统爱斯基摩人日常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在美国大获成功,很快驰名世界。这部作品当时还未获得“纪录片”的命名,但已吸引了人们对纪实性影片的关注。弗拉哈迪作品成功的背后,摄影机的普及功不可没。


◆ 维尔托夫与电影眼睛派


20世纪20年代,苏联导演维尔托夫同家人成立“电影眼睛派”,并创办了名为《电影真理报》的电影杂志片。维尔托夫推崇机械,认为作为电影眼睛的摄影机可以用完全不同于且优于人眼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和记录,因此人眼应为机器让路。


1929年,电影眼睛派的巅峰之作《带摄影机的人》诞生。该片把“电影眼睛”理论用电影独有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将剪辑意识贯穿始终,通过素材归纳、人眼筛选、电影眼组合三个步骤进行现实再造。全片描绘了苏联生活日常,也介绍了摄影师在纪录这些场景时的活动情况。


纪录片《带摄影机的人》开头利用多次曝光的技术,展示了本片摄影师肩扛摄影机登上一个巨大的摄影机镜


维尔托夫极大拓展了电影摄影机的功能,并强调了影片反映现实的重要性。尽管由于笨重设备的限制,电影眼睛派并没有真正实现“摄影机无所不能”的主张,但其观念却进一步影响后面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两个流派。


◆ 格里尔逊与“画面+解说”纪录片


提起约翰·格里尔逊,更多人想到的是他领导的英国纪录片运动以及他对弗拉哈迪作品《摩阿拿》的“纪录片”定义。事实上,格里尔逊对纪录片声音技术的使用与发展也贡献良多。在格里尔逊之前,声音因素在纪录片中多以背景音乐形式呈现。早期纪录片无论是《北方的纳努克》还是《带摄像机的人》,作品本身都没有解说声音参与,提示信息只以字幕形式体现。格里尔逊充分利用声音技术,开创了“画面+解说”的纪录片样式。这种被纪录片理论家比尔·尼科尔斯称为“上帝之声”的纪录片类型,直至现在仍深远影响着中外纪录片世界。


美国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运用“画面+解说”模式


◆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流派


20世纪60年代,纪录片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轻便摄影机出现并实现了声画同步,这一时期成为纪录片发展史上的分界点,纪录片由确立、成长阶段转向观念、美学等多方面探索阶段。影像技术发展直接催化孕育了直接电影、真实电影两个流派,更新了纪录片的自我定位。


直接电影、真实电影均受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影响。相比格里尔逊式纪录片,两个流派更偏好用影像自身的逻辑力量来阐述观点、说服观众,但具体理念上又有不同。“直接电影”的提法诞生于美国,以先锋实践者罗伯特·德鲁领导的一个电影小组为代表,主张纪录片拍摄应从旁观者视角出发,做“墙壁上的苍蝇”,不采访、不干涉、不影响;真实电影观念则由法国导演让·鲁什提出,主张“参与的摄影机”,认为导演可以介入到影片之中,而摄影机的参与本身也是影片的一部分。两种记录方式都离不开轻便化的摄影机和同步录音设备。


直接电影《推销员》及真实电影《夏日纪事》


综上,从技术角度看,16毫米轻型摄影机的发明让设备灵巧便携,摄影得以走出影棚、走向现场;便携磁带录音机的发明则克服了同步录音的困难,同期声成为纪录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赖于影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创作者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纪录片观念出现转变;机动性的设备也使纪录片的拍摄突破环境桎梏,为真实观察提供了可能。而后,直接电影理念经由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传入中国,影响了我国吴文光、段锦川等一批纪录片导演,进而推动了我国纪录片纪实主义美学的兴起。


中国导演段锦川借鉴直接电影理念拍摄的纪录电影《八廓南街16号》


02

数字先驱:

技术介入下的素材创作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逐渐进入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理论家比尔·尼科尔斯在阐述纪录片分类模式时提到,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设备、基于计算机的剪辑程序及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探究新的可能性的风潮——新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扩展着表达的可能性。事实正是如此,随着影像技术不断更新,纪录片在制作和呈现两个层面都出现了全新的发展。


第一,制作层面,纪录片素材构成因技术拓展而变得更加丰富。从DV机、数码相机,再到如今的无人机、可穿戴运动相机和智能手机,影像制作设备越来越普及且易得。2020年,多部纪录片采用“UGC影像共创”的生产方式,同时,越来越多的平台博主也拿起设备自主进行纪录短片创作。纪录片制作门槛不断降低,素材获取的主体也更加泛化。


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由不同来源的手机短视频剪辑而成


同时,专业制作领域也出现了航拍、显微、红外及虚拟成像等具有门槛的特殊技术形式。这些技术充分发挥摄影机的影像表达能力,为专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拍摄视角,也为观众极大扩充了纪录片陌生化的审美空间。如以航拍为主的《航拍中国》,用超级微焦距镜头拍摄微小动植物的《青海 我们的国家公园》等,这些纪录片通过特殊镜头的记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觉角度,带领观众感受各地的人文自然风貌。


纪录片《青海 我们的国家公园》运用微距镜头拍摄昆虫采蜜


第二,呈现层面,纪录片影像从清晰度、画框构图等多角度突破传统。数字技术时代,影像的基本单位是像素,因此产生了分辨率的概念。4K、8K高分辨率的影像可以带来更高的清晰度,同时也凸显纪录片画面的真实感。因此,尽管成本较高,但许多作品都尝试提高分辨率以求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2015年,中国首部采用4K技术摄制的纪录片《第三极》播出。今年,全国首部全流程8K纪录片《美丽中国说》正式上线。影像设备的技术提升使影像质量同传统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而VR、AR等技术也改变了镜头画框的限制,令观众置身影像之中,给予其虚拟现实和沉浸体验的快感。


4K纪录片《第三极》和8K纪录片《美丽中国说》


在如今的纪录片发展阶段,技术不再是影像语言表达的局限,创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自己的艺术表达。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纪录片来说是颠覆性的,早期的记录设备开创者如果在今天或许也会惊讶于现代影像技术的发达。


03

未来指向:

技术革命下的思维转变


喻国明教授对“元宇宙”进行定义归纳,认为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与现实高度互通、且由闭环经济体构造的开源平台,它将突破人类社会实践现实空间的限制,并实现人类在虚拟世界中感官的全方位“连接”。当前,人们提起这一概念,更多集中于互联网科技、游戏及经济领域,似乎与纪录片距离甚远,但其实不然。


脸书更名Meta后,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多家企业纷纷宣布进军元宇宙市场


每一次技术的进步推动纪录片发展,都不仅仅局限于微观创作层面。在宏观技术背景的变革中,互联网改变了纪录片与受众的关系,弱化了纪录片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也颠覆了纪录片的思维观念。


互联网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将纪录片文本在平台上发布,而是将创作者与受众直接相连,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多层面的交互关系。学者卡尔·普兰廷加认为,互联网正在大量产生革新性的纪录片形式,并且有潜力创造出一种新的非虚构性的、观众参与式的、甚至是社会运动式的纪录片形式。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心理、观看行为、观看习惯以及观看环境日益成为纪录片创作者的考量因素,许多纪录片作品也根据这些因素进行了创新。


近年来的中国新形态纪录片


平台纪录片制作方对于这种思维转变格外敏感,也走得更远。近两年,不断有扮演式、网生化、交互式的纪录片新形态出现。《中国》《岳麓书院》通过演员扮演、情景再现等手法将表现题材具象化、满足观众们的想象;《历史那些事》《此画怎讲》以解构式的话语演绎历史和画作,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古墓派·互动季》创新使用互动的形式,受众得以真实参与到纪录片内容之中,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与乐趣。另一方面,众多平台制作了“泛纪实”“纪实真人秀”等类型节目,促进纪录片同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与开发。


元宇宙作为互联网下一阶段的未来媒介产物,同现在的媒介技术相同,某种程度上将结构社会关系与环境,也会改变环境中的影像生态。我们不必将元宇宙具化成某种特定的样态,或者判断现阶段某种产物或电影中某个场景“就是元宇宙”,毕竟半个世纪前,麦克卢汉已经指明了理解元宇宙的道路:不是理解新技术本身,而是理解新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旧技术的关系,尤其理解新技术与我们的关系。


纪录片《贡达》的主人公是一只刚刚生产的母猪


对于未来人们设想的元宇宙时代,我们无法预言纪录片具体会出现哪些新变化,但可以透过过去对未来进行想象。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将在“虚拟”之中再造“真实”,那么或许我们可以大胆猜测,通过感官设备,纪录片内容也能成为虚拟场景的一部分。未来某天,人们能在《舌尖》的场景中闻到美食的香味,或者在《贡达》的农场里摸一摸出生不久的小猪。


04

结语


从手摇电影机到16毫米轻型摄影机,从声画分离到录音设备轻量一体化,纪录片的历史与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新世纪以来,数字摄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融合,纪录片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样态。在未来,技术发展还将进一步影响纪录片的思维,为创作者增添更多的考量因素。


互联网经历了静态的Web1.0时代,进入移动的Web2.0时代,未来将步入催生“元宇宙”想象中的Web3.0时代。面对元宇宙时代虚拟共生的互联网环境,无人能断言纪录片的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与20世纪中期纪录片出现跨越式发展相似,互联网及其迭代技术将成为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而作为技术背景的元宇宙,与纪录片的距离,不过呼吸之间。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2]孙红云.数字时代纪录片形态及美学嬗变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03):46-51.

[3]王家东.技术驱动与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样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3):62-65.

[4]喻国明.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J].新闻界,2021(10):54-60.

[5]赵曦. 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往期回顾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李英杰 刘   畅 杜颍莹

编辑:王   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