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浩系列纪录片——从《孤注》进入“混沌”的人和世界

翟芮 CDRC2011 2023-03-31

2021年6月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了周浩的新纪录电影《孤注》,该片主要聚焦于两个曾遭受过心理创伤的中年人,记录了他们寻求自我救赎的过程。其在选材方面敏锐地介入当下具有拍摄禁忌的心理咨询领域,展现了两个中年人的生存困境。《孤注》在FIRST电影展上获得了最受观众关注影片的荣誉,借着又一部揭露复杂人性的纪录电影,周浩再次走入公众聚焦的视野。


《孤注》2021 海报


周浩的系列纪录片在当下呈现现实冲动的中国纪录片中具有代表性,对于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中国当下社会来说,他的作品不仅有多时空多维度的复合建构,还专注于聚焦时代潮流中的个体本身与命运变迁的时间历程。他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充满了强包容性,并在此过程中非引导性的反身观照。周浩在创作中塑造了富有除感官之外具有“触觉”质感的人物群像,其系列纪录片对当下中国人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反思与批判的可能性。


周浩工作照


创作核心:“混沌”之下主体性表达      


周浩在从事纪录片行业的十多年中以较高产量完成了十余部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触及了多种社会阶层,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存世态与社会矛盾点,在冷静的观察中传递着自身的思考。其处女作《厚街》在2003年获得了“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黑陶奖(最佳新人奖);《高三》曾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2014年凭借《棉花》,其获得了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2015年摄制的《大同》蝉联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周浩导演作品豆瓣评分


周浩的系列纪录片聚焦的主体永远是人,而从人的角度出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导演自身成长轨迹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导演意图借助作品进行的自己的主观表达; 二是被拍摄者在镜头中自我的主体性表达。二者之间融合、交织、渗透,最终构成了其系列纪录片创作的主体性表达的整体建构。


周浩工作照


从周浩的作品来说,保持理智地看待“混沌”与复杂不断渗透他的世界观和审美角度。他在拍摄前并未做预设立场,反而注重拍摄过程中与被拍摄对象互动下的新发现。看似“混沌”的拍摄思路,构成了周浩自己一种全新的纪录片创作的主体性观念。


《厚街》2002 截图


周浩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厚街》的拍摄地在东莞的厚街镇,那里是台湾人进入中国大陆最早的地区。这部影片着重描绘一个个鲜活的有关“人”的故事。影片里有孩子出生,有血腥的杀人事件,也有特别世俗又特别深沉的爱情。周浩镜头下的东莞厚街,呈现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混沌感,一种多维度观点碰撞后的拉扯感。


《厚街》2002 截图


《高三》中,他将深意藏在平静的表象之中,尽量理智地呈现一所中国普通高中里,在典型教育方式下成长的高三学子与和这场考试有关的各路人群的日常状态,将关于高考制度、教育方式等问题的思考权在有限的引导下交给观众;《急诊》中,各色矛盾在较为理性的镜头中一触即发,影片末尾出现的“有尊严的活和有尊严的离世,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这句字幕表达了周浩对现实社会仅有的主观态度。


《高三》2005 截图

《急诊》2013 截图


而《孤注》所聚焦的两个有自杀倾向的人物身上也充满着“混沌”感,一个是在12岁时坐错公交车后迷路被一陌生老者性侵的中国台湾男性哑剧表演者姚尚德,他此后疏远家庭,独自以哑剧来疗愈自己;另一个是中国青岛的女心理咨询师佟梅梅,3岁时父亲跳楼自杀,40岁时丈夫车祸去世。他们都极度地渴望爱与光明,却总是选择走向黑暗。


《孤注》2021 姚尚德

《孤注》2021 佟梅梅


拍摄关系:尊重、互动与反身关照    


周浩作品中的镜头几乎是在平视,在多年的创作当中,周浩与被摄者之间呈现出非常有趣的关系。他认为,纪录片创作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讲述人与人(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关系,一部影片永远是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


《孤注》2021 截图


《孤注》中,导演与被摄者的关系互动性达到巅峰。佟梅梅和姚尚德分别在各自的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而造成了严重的应激障碍,以至于之后的生活中他们的身心仍然被曾经的事件所困扰。刚开始拍摄时,周浩时常会遭到应激障碍病人姚的辱骂甚至是身体攻击,姚尚德甚至在镜头中给周浩了一耳光。在该种相处模式下,在保护和尊重被拍摄对象的身心的同时以及在不违背创作伦理又保护好自身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极大考验着创作者处理多重关系的能力。


《孤注》2021 截图


拍摄《厚街》时,周浩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厚街租住出租屋对周围环境进行连续观察与间断拍摄,以拉近与这些来此地谋生的农民工的情感距离,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他掌握并采取“静观”的模式,在淡化介入痕迹的同时,使人物因为摄像机的在场,被激发出某些非日常化的表达内容。例如,在李莫愁与前妻单独争执的一个场景中,两人几乎完全把周浩及他的摄像机当做成了一个申诉的平台来评断对错。


《厚街》2002 截图


而在《高三》、《棉花》等作品中,周浩愈发重视与拍摄对象建立同理与共情体验的重要性,试图达成情感距离与对话距离的双重拉近,对本质状态的也让位给对表层答案的探求。这种共情感不仅没有发展到泛滥的地步,而是为作品增加了一些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温度。他擅用镜头捕捉从生活中自然流淌出来的素材和故事,利用这种自然和真诚感,以及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拍摄者对被摄者的反身观照。


《棉花》2014 截图


社会意义: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与批评    


纵观周浩近十年来的作品,其镜头聚焦的主角永远是人,并且着重关注国人的个体命运、群体命运同时代的关系。由于具有前期记者的职业背景,他的纪录片充斥着很多采访型的问答。他试图利用自己的镜头全方位地呈现当下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图景。周浩的系列纪录片偏向温情和含蓄,常常汇聚各方观点并使这些观点互相作用和平衡呈现出一种思辨性,从而隐晦地引导观众对“混沌”的社会问题进行主动地反思。


《急诊》2013 截图


《棉花》诞生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这部影片从中国新疆种植棉花的农民开始拍起,展现了采棉者、布料和棉纺厂、服装生产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穿着牛仔裤的美国消费者之间的微妙联系。它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用宏大的格局与视角解剖中国社会的棉花和制衣产业链条的发展与变迁,关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命运,启发人们重新思考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思考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的地位,思考命运共同体这个伟大的构想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棉花》2014 截图


在《差馆II》中,周浩用了较长的篇幅拍摄了车站广场内违规摆摊的小贩的生存处境,其中有多处段落直指要害,极为丰富的体现了纪录片创作者社会责任感与现象反思意识。同时,在这部影片中,也少有地出现了对政治环境变革下的被颠覆的个体商户生活上的微妙指涉。影片最后的镜头里,摄影机从封闭的公权力空间挪移至空间开阔、人流密集的车站广场,最后一次对准了这些小摊贩,他们表情各异的真实面孔和匆匆而过的脚步,取代了直白的文字表述,引发观众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所产生矛盾的深沉反思。


《差馆II》2011 截图


《孤注》中身为心理咨询师的姚梅梅在鼓励她的患者面对生存的希望时显得从容自在,而在私下里对镜头所表现的歇斯底里和无助保留了她作为人“混沌”的本质。她身处的社会环境充斥着他人对她职业带来成效的期望而并非对她本身的关怀,她害怕他人对她毫无来由的帮助与善意,却又极度渴望社会对她的理解与爱。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被信任的关系促使大多数人包裹自己并建立起隐秘牢固的私人空间,爱与被爱开始用金钱和数字来衡量,追求人权衍生出的对个人主义的极度崇拜以及人类社会超负荷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孤注》2021 截图


结语 


周浩在一段采访中说:“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是上帝一定能把黑揭出来,我觉得纪录片还是在促进人和人之间的了解,这种了解更多的还是一种充满善意的做法。”纪录片的本质是追求“真实性”,但通过周浩作品的呈现,给予这个“混沌”的社会更多的善意则是纪录片最终的使命。

 

《急诊》2013 截图


参考文献:

[1] 陈颂. “混沌”中国:周浩的系列纪录片 [J]. 传媒与艺术研究.2019(3).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念念青春》:青春文化纪实节目的全新表达

口述历史的影像呈现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的发展实践

最后五天!GZDOC征集即将截止

在黑夜与黑夜之间:阿富汗女性纪录片掠影

从《边走边唱》看音乐旅行纪实节目的音乐演绎与人文探索

UP主拍纪录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崭新视角解构医患关系,西瓜视频《你好,儿科医生》展现温暖治愈力量

【发布】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将联合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翟   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