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何苏六|揭秘学者人生的六个关键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传媒大学 Author 传传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BriDoc)理事长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中国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主编
“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创办人
他就是——?
何苏六教授简介:
反差:真性情的“萌”
最初看到何老师的履历时,深深被他众多的身份和奖项所折服,一个词自然而然地涌上心头:“人生赢家”,同时在心里暗暗觉得何老师一定是个十分严肃的人。采访前,传传怀着十分忐忑的心情走进了电视学院楼二层,来到何老师的办公室。
一开始担心何老师太忙,或者我们的问题过于幼稚,采访现场会陷入无声的尴尬。结果证明我们是多虑了。实际上,何老师相当随和,和我们的互动非常融洽,不自觉间打开心扉,畅快淋漓,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明显过短。言谈举止都流溢出真性情,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是在和一个“可爱”的朋友把酒谈欢,同时他略带“反差萌”的性格深深把我们吸引住,完全改变了采访前我们心中严肃甚至难以接近的大咖印象。所以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还都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最后我们用六个关键词来总结他的学者经历。
激情:一个月完成博士论文的有趣灵魂人物
何苏六学术成果丰硕,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主持的课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都非常可观。撰写编著学术著作10余本,学术论文发表33篇,纪录片7部担任编导、一部总编导、一部联合制片人、一部监制、一部承制,省部级别以上的项目高达9个,国际上以及国家级奖励15项,担任多个重量级社会职务。但由此认为他是一个枯燥乏味、足不出户的书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相反,何苏六有着非常有趣的灵魂。
在这次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中,除了谈论呕心沥血做学问、笔耕不辍写论文、殚精竭虑带学生之外,何苏六还讲了许多他生活中的逸闻趣事。比如,谈到他在美国作访问学者那一年自驾一号公路就手舞足蹈,讲到年轻时一到周五晚上就约着朋友打羽毛球,打完之后撸串喝酒的事就两眼放光。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何苏六仅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博士论文,他没有觉得写论文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相反则是一段十分享受、乐在其中的经历,他每天在图书馆待到最晚,一天可以完成五千字,第二天睡醒后会去日料店享受美食,周末还会约朋友一起打球,可以说十分规律且高效。何苏六现在有的时候还会怀疑当时的自己怎么可以做到,他觉得那时在哥伦比亚的图书馆里,有着单纯的、无穷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那段时间的状态是全身心的投入和沉静,他可以放松身心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以至于后来的成果远远超出导师朱羽君的预期。“当时我还记得朱老师很吃惊的看着我,完全不相信的神情(笑)”。
传承:为学生铺路搭桥的人生导师
何苏六本科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1996年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传媒大学(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当老师。何老师其实也有想过要去凤凰台工作,但是在和导师交流后,他觉得纪录片需要传承,便坚决选择继续留在学校研究纪录片。早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时候,何老师就做过大学班主任,后来研究生毕业留校,何老师又担任97电新班的班主任,所以对于何老师来说,班主任这份工作并不陌生。
在问及平时如何指导自己的学生时,何苏六老师的回答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原本以为像他这样的学术大咖和行业顶尖学者,会对自己的学生要求极其“残酷”,没想到他更“在乎”的是一个学生做人的格局和独立性。他要求自己的学生要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要有灿烂的人生态度和蓬勃的进取心,要学会热爱和享受生活。他希望他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开心的成长,不希望过多的束缚抑制他们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需要按照既定的模版去模仿别人,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价值才会更大。何老师说,他在教学中更多强调的是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他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做人是如此,做纪录片亦是如此,一个纪录片之所以获得大奖被后人广为流传,靠的首先是心灵的纯净。除了为人以外,何老师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做事情之前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格局,不要为小事去计较,做事要做大事,但是大事并非指不着边际的事。”他觉得当代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善于利用好周围的资源,例如在北京可以去看看话剧、展览之类的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调,让自己更具有创造力。每到毕业季,他都会组织一次毕业旅行,和同学们一起静听海风,攀爬高山,驰骋草原。在他看来,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其他方面都不会太差。
何老师和他的研究生、博士生的关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亦师亦友”,他们经常一起聚餐,或者毕业一起旅行,这个过程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在他的博士生韩飞的学位论文后记中写道:“恩师是一个‘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待人宽厚,平易近人,……他身上有长者的柔软、善良和细腻……”何老师总是带着江南人的细腻,对他的学生、对他的工作都怀揣着一份耐心和细致,以至于每个接触他的人都非常喜欢和敬仰他。
责任:推动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的品牌创始人
可能正是源于他这一份细腻和用心,使得何苏六的格局和眼界也在不断扩大。就在今年5月何苏六刚刚参加了第15届俄罗斯·塞瓦斯托波尔“共赢”国际影视节以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电视研究》和《人民日报》上分别发表论文《2018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透视》和《为时代留下影像:中国纪录片的新动能与新趋势》,同时在2018年担任各种大型论坛的嘉宾及主持,还制作了多部纪录片,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拥有多个重要的社会职务。
在带研究生、博士生的过程中,何苏六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开创了一些专业上的品牌: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蓝皮书》、纪录片的综合评估体系,中国纪录片论坛等。其中国家级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整合了国内国际纪录片高端资源,成为国际了解中国纪录片、中国了解国际纪录片的重要参照,被业界称为“中国纪录片谷歌地图”。香港中文大学的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专门为此书做了长篇书评。
“纪录片综合评估系统”(DES)以大数据思维打造纪录片综合价值评估体系,为纪录片产业化进程、传播效果评估提供标准参考。依托评估系统和强大科研能力,主持、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形象构建,教育部、文化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录片政策和行业标准建设等方面的项目,并受邀进入中宣部咨询机构、文化部智库名单,为政策制定、行业发展、传播效果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依据。还有 “中国纪录片学院奖”(CAADF):被业界称为“中国纪录片的奥斯卡”。围绕颁奖典礼展开的国际高峰论坛、国际新趋势跟踪、年度焦点解析等系列活动,成为纪录片年度盛典。学院奖从“最佳国际传播”,“最佳中国题材国际制作”等奖项设置导向上促进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价值释放。同时 “纪录片产业数据发布”现已在上海国际电视节、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及韩国釜山国际影视节上设立专项发布,让全球及时了解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提升中国纪录片国际话语权。 “CDRC出品”品牌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先后参与制作和出品了《互联网时代》、《长征纪事》、《黄河尕谣》等纪录片,相关作品已进入美国圣丹斯电影节、法国阳光纪录片节、台湾地区纪录片交流会等多个国际性节展提案,深受好评,以纪录片为媒介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电视台共同承办的2019·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于4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办。4月3日举行了“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揭牌仪式,启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新中国70年纪录片全球伙伴项目”。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同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等120余位知名纪录片专家学者、导演、制作机构高层、节展和媒体负责人共同见证。“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Documentary Consortium,简称:BriDoc),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起组建的国家级纪录片国际合作机制性平台。BriDoc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宗旨,致力于“一带一路”国家纪录片资源的聚合分享,通过政策研究、标准建设、题材规划、作品创投、人才培养、项目评估等,构筑多边型、公共型、智库型平台。成员单位由国内外智库研究机构、专业制作播出机构、纪录片节展平台等组成。首批成员单位共59家,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为理事长单位。目前BriDoc被正式纳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谈起这些品牌,何苏六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且自豪的向我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拼搏:为了纪录片梦奋斗的学者
由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BriDoc),正式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何苏六出任该共同体的理事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为理事长单位。对于何苏六和他的团队来讲,这个想法从开始到实施仅仅用了三个星期,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而这背后的艰辛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何苏六和他的学生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睡满三个小时都是一种奢侈。他的工作要跨越欧洲、中国、美国东部和西部等几个时差,但他从来不觉得累,反而觉得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初创纪录片研究中心的时候他就有一个理念:国家高度、国际视野、学术品格、中国风格。当一个微小的事情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得到发展时,就会产生无穷的能量。纪录片研究中心就是这样。何苏六介绍说,“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就是把全球的纪录片资源都放在这个平台上来,服务于全球的纪录片同行,其中媒体可以联合拍摄,同行们可以互相交流,为大师工作室输出培养人才。
说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何苏六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何老师最开始参与了国家的纪录片政策的咨询,随后2011年就成立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这一年在纪录片的划定里面正好是纪录片100年,何苏六觉得是一个里程碑,他说:“记得2011年12月23日,礼拜五的晚上,我们出去聚餐庆祝,因此以后的纪录片学院奖就定在了每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最初他设想的学院奖就是一个大型的“party”,每个人坐在一个圆形舞台的四周,很温暖很平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其中。2013年的时候,学院奖的舞台上首次使用无人机技术,后来又引入了3D打印奖杯的技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何苏六在飞机上完成了纪录片学院奖的主题曲《你是我的名字》,后来这首歌被广为传唱,还被戴玉强、程志、水木年华等艺人演唱过。
或许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成果是巨大的荣誉,但对于何苏六来说却更多是一种经历,这段经历中有笑有泪,是丰满且让人着迷的。在这些项目实施举办的过程中,确实遭遇了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
在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上,何苏六邀请到国际知名学者,一位是威斯敏斯特中国媒介中心研究员,另一位是南加州美中关系学院执行院长,他们两位的演讲PPT中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传播效果,所以何老师一直与他们一起修改,直到论坛开幕的最后一刻,终于将问题都修改完成,使得活动顺利进行。
创办这些优秀品牌的确不容易,要承受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问题,但何苏六一刻也没有退缩。从何苏六的朋友圈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一直在拼搏努力的人:常常可以看到他去各地参加论坛和活动,宣传中国的纪录片,深夜剪片子,为了一场活动的举办不辞辛劳,事无巨细,力求完美。他还常常转发一些纪录片前沿的资讯以及知识,可以看出已经做出一些成绩的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不断丰盈自己的内心,充实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纪录片事业、为自己执着的梦想在努力。
创新:现在应该是中国的纪录片时代
何苏六最后也谈到了中国纪录片近几年来的发展和未来走向,他觉得前段时间的《舌尖上的中国》一下子把纪录片从小众推向公众时代。后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几年内连续上星了四个纪录片的专业频道:央视九套、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以及湖南的金鹰纪实频道。
除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何苏六说他走过这么多国家,他觉得中国市场是非常巨大的,资源非常充沛,现在互联网也在不断发展中,中国很多纪录片都在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呈现出来。互联网和纪录片的结合,使得传统的纪录片形式更加多元化。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却始终不被人知道,这都是中国纪录片市场的潜在动力。他说:“现在应该是中国的纪录片时代。”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何苏六说,在未来中国纪录片可以多尝试一些新技术,例如VR和人工智能等,做更多跨界的尝试,代入一些娱乐性的元素,会提升纪录片的影响力以及产业化发展。他觉得他并不排斥一些明显年轻化的纪录片作品,但要做好引导和专业边界的划分。他觉得纪录片应该突破圈层,每个阶段要呈现出新的状态,甚至在传播上也不仅仅依赖于传统媒体,甚至可以尝试新媒体,感受新技术带来的魅力。
采访最后,何苏六的研究生张嘉琪和我们说:“第一次见何老师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何老师没有讲很多学习方面的计划,但是告诉我们所有同门,做人要善良和大度,不要计较一些小事,做人要有格局。之后很神奇的是,这句话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在漫长的学习生活当中,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往往是容易被忽略但却又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这是何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
多年以来,何苏六一直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和信念,留在学校继续发展和研究中国纪录片,他不断在扩展自己和学校的格局,利用学校的资源平台成立纪录片研究中心,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培养自己的母校发展成为中国纪录片研究重镇,可以说中国传媒大学和何苏六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这是何苏六坚守的梦想,也是他想传承给每一个中传学子的理念。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第九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入围名单(一)发布啦!
展映预告 | 第九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CAADF)邀你一起围炉观影
在现场 | 第九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终评工作圆满结束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图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