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心赏 | 当美学家散步时,他在想什么?
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
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看重逻辑统一的人会轻视它,
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作“散步学派”,
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不相容的。
—— 宗白华《美学散步》
作为一位美学家,宗白华更像一位诗人,他对艺术的见解离不开他对生命的感悟。作为一个审美悟道者,宗白华或许与被称为“蚕的诗人”的艺术家梁绍基有相似之处。目前木木美术馆正在展出梁绍基的个展“恍”,以蚕丝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30年,梁绍基说:“蚕丝对我而言,就是时间和生命在漫长的旅途中存在和存在者的显现。它划出了无穷大又无穷小的一。” 梁老师从蚕丝出发,以小见大,漫步于对宇宙、生命、历史和人类心灵的诗意观照与哲学思考,从而形成了“丝思史诗”的独特艺术风格。
或许因为宗白华“艺术是一种人生观”的思想与梁绍基的艺术风格颇为相似,今天,我们推荐大家来读一读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这本书频繁出现的宇宙、人生、诗、道、禅境等词也是我们在“恍”展览中能获得的美学体验。
《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20.00元
ISBN: 9787208025738
收录作者最精华的美学诗篇,以打通中西诗歌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谈论美,篇章比较零散,文如其名,自由无拘束,以散步式的方式谈论略枯燥的美学理论,你可以慢慢跟随他,幽静典雅地“散步”,随手翻阅或搁置,碰巧哪天心血来潮再翻出来看也不至于断篇,回看书中曾经划下的线也别有意趣,仿佛欣赏散步途中偶然捡回的小石。
诗与画的分界
美学研究的艺术门类非常多,而诗与画的界限一直是一个争论要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用了四年功夫画出了中国古人所说的难以画出的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仪态,打破了诗歌与绘画的界限,诗与画互为补充。诗与画是否有分界?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有着精妙见解。
《拉奥孔》,又名《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
公元前1世纪
罗马梵蒂冈美术馆
以刻画古希腊传说中拉奥孔这个悲剧人物为例,书中提到18世纪德国思想家莱辛的著名观点。莱辛在《拉奥孔或论画和诗的分界》中,比较了拉丁诗人维吉尔诗中的拉奥孔与古希腊晚期著名雕像群《拉奥孔》的区别:尽管在维吉尔的诗中拉奥孔被描绘为痛极的狂吼,但是在古希腊的雕刻中,拉奥孔的嘴则是微微开启的。为什么诗歌与绘画会对同一个人物的情绪有着完全不同的处理呢?是因为德国艺术史学者温克尔曼所说的那样,因为希腊人的智慧崇尚“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所以拉奥孔的雕像不能过分表现内心强烈的痛苦吗?可惜的是,这次温克尔曼的说法并不奏效。
宗白华认为,莱辛的分析颇有启发,并不是出于德行上的考虑使拉奥孔雕像不像在史诗里那样大吼,而是雕刻的物质表现条件在直接观照里显得不美(在史诗里无此情况),因而雕刻家(画家也一样)须将表现的内容改动一下,以配合造型艺术由于物质表现方式所规定的条件。“艺术形式有局限性与各自的规律,艺术家若不遵守它,就无法实现美,它或许可以供给知识,却并非艺术了。”
与诗画分界相异,宗先生还谈到了诗画统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如王昌龄的《初日》诗云: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宗先生分析,这首诗很像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虽然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一位少女,类似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无我之境”,然而字句间的美却暗示着一位看不见的少女,这首诗营造的画面不由让人想到门采尔的一幅油画《有阳台的房间》,这便是诗与画互为补充的情况。
《有阳台的房间》
阿道夫·门采尔
1854
布面油画
柏林国家美术馆
艺术中的虚与实
“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老子这句蕴含中国道家精神的先哲之言是梁绍基在艺术创作时的灵光闪现,它指向了一种虚与实、阴与阳的思辨关系。宗白华在分析中国艺术精神时说到: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之中回归有限,这样的意趣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如王维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如陶渊明诗云: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加!
米氏云山图
南宋-元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宗先生进一步指出,用心灵的俯仰来欣赏宇宙万象,体现了中国诗画、舞蹈及书法中虚与实的艺术观念。例如对于空间的处理,中国画家不像古希腊的立体雕像轮廓所代表的空间意识,也不像埃及古墓中的直线甬道代表的空间,也不像近代欧洲绘画中受几何学影响的空间感,而是俯仰自得,无往不复于天地之间,节奏化了的自然宇宙感。面对平远无尽虚空之境,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海滨孤僧》代表了一种对无穷空间的怅望,中国画中的远空则是阴阳与虚实结合的、流动着生命节奏的时空一体,低徊玩味,如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海边僧侣》
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
1808-1809
布面油画
柏林旧国家画廊
空间之美
宗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比较中西艺术史时,尤为注重各自艺术中对空间境界的表现,在他看来,其中包含了中西截然不同的宇宙观。他说,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根基与象征物,在埃及是“路”,在希腊是“立体”,在近代欧洲是“无尽的空间”,例如伦勃朗的风景画。若反观中国画与诗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则别有一番趣味。
《阿诺菲尼夫妇》
扬·凡·艾克
1434
油彩画板,
伦敦国家画廊
宗先生说,凡·艾克的画注重写实,精细的描写人体、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秉持科学与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在他看来,西方文化的主要根基在希腊,希腊的雕刻与建筑艺术影响了后来的绘画艺术,绘画尽量表现和谐、匀称、整齐、凝重与静穆的形式,以及“模仿自然”的数理宇宙观,于是透视学与解剖学在西方绘画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中国画境之通于音乐,正如西洋画境之通于雕刻建筑。”
《暴风雪》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
1842
布面油画
伦敦泰特美术馆
宗先生认为,与欣赏这幅西洋画中营造的物我对立的紧张感不同,中国画里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烘托,也不是模仿立体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引起的空间感,具有形线之美。
《溪山独钓图》
李唐(南宋)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中国古人写生花鸟兰竹也与西方静物画所依据的透视法不同,中国的山水画无需站在固定位置,西方印象派画家莫奈可以早、午、晚三个时段临绘同一风景十余次,中国画的创作者更倾向以抽象的笔墨创造意象,表达人格心情与气韵生动之美。
山水图
马远(南宋)
大英博物馆
美的意境
宗先生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艺术家以宇宙人生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象征,为艺术之境界。
宗先生引用歌德的句子来表达艺术家创造意境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比喻、象征里面观照它”。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章中,他引用德国诗人赫尔德林的诗来省悟中国艺术境界的特点:
谁沉冥到/那无边无际的“深”,
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
——赫尔德林(德)
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主观情思的象征,展现了艺术家艺术境界与哲学境界相通后充沛的人格。在宗先生看来,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也散见于中西诗歌之中。如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又如中国宋僧道灿的诗句:“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 皆为喻无尽于有限的艺术精神体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的境界,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雾海漫游者》
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
1818
布面油画
德国汉堡美术馆
宗白华认为“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从他最深的内心震动与领悟中诞生。” 在他看来,意境并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再现,而有三个层次的构造:情(心灵)-气(生命)-格(人格),他将西洋艺术里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放入第一层,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归入第二层,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与后期印象派放在第三层。
《圣维克多山》
保罗·塞尚
1890
费城艺术博物馆
所以,宗先生讲到,中国艺术家不满于纯客观机械式的模写自然创造意境,而是将“道”和“艺”体合无间,由写实、传神到妙悟,艺术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境内,艺术意境之美表现于作品,就是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真理闪闪发光。
山水图 团扇
无名氏 (元)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因为时代局限,或许在今天看来,《美学散步》中的一些关于“美”的观念已显得“过时”了;或许大家渐渐忘了,20世纪的我们也曾有过三次美学热的大潮,那时候年轻人的时尚既不是爆款单品,也不是新发布的手机,而是思潮。虽然那种精神浪漫的氛围日渐烟消云散,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在机器节奏加速的当下,偶尔放慢一下脚步,与美学散会儿步。
往期回顾
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
点击 梁绍基大型个展“恍” 了解更多展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