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来!陈剑平院士的“田间课堂”开讲啦→

点击关注 金义新区 2024-01-1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这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陈剑平再次踏上金东的土地,为我区乡村振兴支招。

陈剑平院士对金东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几年,他每次来到金华,都会到金东农村走走看看,解决金东农民和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田间地头支招

乡村振兴一定是农民的振兴



在塘雅万亩综合体,大家坐在车上一路浏览,“以前还是一片荒地,现在真正变成了良田。”陈剑平感慨变化之大。一行人走到观景台坐电梯,“我们这台电梯11秒就能登顶。”陈院士听完镇长介绍笑着说:“田园里坐电梯,我走过国内外这么多乡村,这还是第一次。”

如今,塘雅万亩综合体雏形已现,观景台、瞭望塔大气清新,游步道纵横交错,景观小品别具一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也在规划建设中,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在陈剑平看来,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村民的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怎样吸引社会资本来投资乡村?农业综合体怎么建?需要用体系思维,从多元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培育、质量安全控制、科技支撑引领、互联网+流通、投资融资助推、三农政策创新等方面系统集成。一句话,就是要打造产品,吸引市民下乡、社会资本下乡,赚市民的钱帮助农民,同时满足市民的需求,实现城乡共生。


未来乡村支招

最关键的是打造美好生活



眼下正是赤松镇北山口村最漂亮的时节,村子满眼皆绿,随处可见盆栽盆景,金灿灿的佛手挂满枝头。

去年,陈剑平第一次来到北山口村,就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吸引,再度到来,令他欣喜的是,北山口村的佛手产业已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不再需要辛辛苦苦挑着一担担佛手到集市叫卖,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

“乡村振兴是人的振兴。在我看来,未来乡村应该是一个发达的、美丽的、微笑的、安心的地方。把城市的优点和乡村的优点结合起来,打造美好生活,这就是乡村振兴,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陈剑平将自己对未来乡村的理解定位娓娓道来。

乡村的特点是熟人社会,有那份独有的人际关系和自然风貌,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等,正是这些唤起了人们的乡愁,吸引着天南地北的“他乡人”回到故土,吸引着“城里人”来到农村。

“现在农民造的房子都很大,但是不好看。本来每个村各具特色,现在全部穿衣戴帽、千篇一律,要白全白、要黑全黑,多难看。文化传承断了,回家不是家的感觉了。吾乡很小,小得只容得下乡愁。乡愁没有了,还是吾乡吗?”陈剑平说。

另外一方面,也是陈剑平最关心的美好生活“内核”所在——村民的思想素质。他认为,要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方“父母官”,干部们都要有这样的意识。


项目规划支招

把本土产业优势做强做大



调研的最后一站,陈剑平院士来到花卉苗木企业——金华世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就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发展前景、当前困境等情况进行交流,以及在“非粮化”整治背景下,如何提升特色苗木等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发挥乡土专家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花卉苗木产业是金东区的“金字招牌”。经过十余年发展,金东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面对新环境新形势,花木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陈剑平给出的发展思路,是注重专业化,做深做透苗木大产业,促进多学科、多产业、多功能性融合发展,通过产业再造、生态再造、服务再造,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乡村振兴三大战略联动,破解当下“非粮化”大背景下的土地需求难题。简而言之,就是将苗木产业链放大,实施省立实验农校项目规划,打造中国园林的“黄埔军校”,培养新园林人。

去年夏天,陈剑平带领团队多次到金东考察花卉苗木产业,指导省立实验农校项目规划。该校旧址位于塘雅镇和曹宅镇,历史悠久,且地处义乌与金华市区的黄金主轴,毗邻金华科技城和轻轨站,区块交通优势明显。若能够开发利用,打造花木园林的人才培训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产业文创高地等特色为一体的“中国园林硅谷”。
金东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市、区科协的牵头下,陈剑平院士大力支持金东区农业产业发展。不仅为源东乡桃农牵线搭桥,找到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研究员前来把脉问诊,治愈桃子病虫害问题。尤其是在2020年召开的第三届浙江省中西部乡村振兴论坛暨金义新区服务专场上,陈剑平从规划编制、人才集聚、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从具体项目入手,助力我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地。



金东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徐盼责编:黄云鹏 审核:朱纯 监制:唐宇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快来!陈剑平院士的“田间课堂”开讲啦→

点击关注 金义新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