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研报 | 生鲜消费升级的幕后英雄——冷链物流

2017-11-01 投中资本消费组 投中资本


投中资本消费组关注大消费行业的广泛机会,致力于从理解行业,深入研究的角度,寻找最坚实的投资逻辑,以此发掘顺应行业发展逻辑的交易机会,从而获得长期有效的投资与交易决策方法,为行业玩家提供更加优质的选择和服务。

 

近一两年,城市消费者的餐桌内容由单纯从菜市场采购的当地、当季产品,逐渐增加甚至转变为由生鲜电商送货上门的全球采购生鲜产品。在背后支撑这种消费升级的是从源头采购,到仓储运输,再到住宅配送的完整冷链体系。冷链运输是饮食消费升级外表形式的一种重要内在支撑,它不仅是食品企业重要的运营环节,也是影响生鲜电商发展的关键。例如,近日京东与双汇的合作就将执行重点放在双方冷链物流方面的无缝对接,以实现Smithfield产品在京东的独家线上销售。因此,我们将目光放在整个冷链物流产业链,从产业链结构入手,有逻辑地总结了冷链物流行业追求盈利和效率的两条根本路径。我们认为这两条路径也将成为该行业未来投资逻辑的走向。


作者 | 投中资本消费组

报告获取途径:关注投中资本公众号(ID:CVCapital),回复“冷链物流报告”,获取完整版PDF报告。



全文看点

生鲜消费升级谁来推?冷链物流保驾护航。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有巨大开发空间,然而冷链资源人均水平较低。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4.32万亿元,总体增速在15%以上。政府层面在多个文件中提出支持,给予冷链物流发展以高度重视。随着收入水平带动的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深加工食品的需求向易腐生鲜食品转移,将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孕育巨大市场空间。

 

最后一公里痛点长存,哪种解决方案最佳?冷链产业链上游为产地供应商,中游为仓储、运输、配送等,下游为销售商、电商及所有消费者。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孕育出不同类型的冷链企业,如仓储型、运输型、配送型和全链综合冷链企业。最后一公里是冷链产业链的核心痛点,占据全部环节总成本30%-50%。目前有前置仓、便利店前店后仓、电商自建配送网络、共同配送、众包配送、无人零售货架、冷藏柜自提、消费者自提等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的方法。

 

冷链物流成本高,什么才是降低成本的根本路径?冷链物流成本高,如何降低成本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首先,通过集中化的物流模式形成规模效应能有效摊薄成本,具体包括商业模式针对区域的集中化和新技术实现的订单集中化。第二,冷链产业链环节众多,整合各环节形成垂直结构,减少中间环节能有效降低全链成本。具体可通过供应链向上延伸把控源头和自建冷链物流提升把控能力来实现垂直结构。

一. 冷链物流行业潜力巨大

冷链物流是保驾生鲜的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主要环节包括预冷处理、冷链加工、冷链储存、冷链运输和配送及冷链销售。冷链企业从事业务可主要分为冷库仓储业务和冷链运输配送业务两大类。


需求端:冷链流通率低,相关产品需求空间大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初级农产品方面接近100%的冷链流通率,我国的这一指标明显较低,且我国流通领域食品损耗相当严重。


数据来源:《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我国冷冻食品消费市场尚待培育,在人均冷冻食品消费和冷冻食品消费占GDP比重两项指标上,中国与多数国家差距明显。整体而言,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尚待开发,潜力较大。


冷冻食品消费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


供给端:冷链资源不足,行业集中度低

在基础建设方面,我国冷链资源总量可观但人均不足。根据国际冷库协会2014年的统计,中国拥有8300万立方米的冷库容量,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位居全球第三。但人均而言中国仅有0.116立方米,约为美国的1/4,印度的1/3。另一方面,冷藏车占货运车辆的比例也相对较低,仅在0.3%左右。


行业集中度偏低,未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龙头企业。据中物联冷链委,中国冷链行业百强企业收入总额不足市场总量的10%,相比而言,美国前5大冷库企业即占据了63%的份额。


数据来源:国际冷库协会、智研数据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潜力巨大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正迎来增长的黄金时期,2015年冷链物流总额约为4.32万亿元,冷链产品需求规模超过1亿吨,冷链物流市场总体增长率达到15%左右。


中国冷链物流总额(亿元)

数据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政策红利:政策环境持续利好,行业标准不断完善

   近年来,政府层面对冷链物流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多个文件中提出了健全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再次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驱动因素:消费升级、生鲜电商驱使冷链物流蓬勃发展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将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巨大拉力。根据发达国家冷链发展历史经验,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 美元后,冷链消费能力和意愿都会大幅提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 年开始超过这一水平,冷链物流行业近年开始进入扩张期。生鲜电商的发展推动冷链物流迅速升温。2016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900亿元,预计2017年可达到1500亿元。随着生鲜电商不断落地,进一步刺激冷链行业发展。


二. 产业链孕育专业化及综合性企业

按职能分为专业化冷链企业与全链综合冷链企业

产业链结构:冷链产业链的上游是来自国内国外的产地供应商,中游是整个冷链产业重中之重的冷链环节,下游则是销售商、电商以及所有的消费者。


货品流转结构:货物从产地供应商通过冷藏车运输至产地仓进行预冷、初加工、打包、装箱等一系列的装配,再由运输干线(陆运、海运、空运)运至区域仓配中心,经过区域仓配中心的拆包、质检、包装等环节之后经由冷藏车运输至前置仓进行短存与简装,最后由冷藏车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将所有产品配送到各个实体销售商、电商甚至于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A

 专业化冷链企业

拥有冷车、冷库的重资产企业和配送企业多呈现区域专业化聚集。


  • 仓储型企业:以低温仓储业务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太古冷链、普菲斯。


  • 运输型企业:以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干线运输、区域配送、城市配送)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双汇物流、荣庆物流、众荣物流。


  • 城市配送型企业:以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业务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北京快行线、上海新天天、深圳曙光。


B

  全链综合冷链企业

  • 综合性企业:以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招商美冷、上海广德、北京中冷。


  • 供应链型企业:能够从采购开始一直到终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然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销商连接成一个整体网络结构的公司,代表企业有武汉良中行、鲜易供应链、顺丰冷运、九曳供应链。


按服务方式分为自有冷链物流和第三方冷链物流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逐步发展为自有冷链物流企业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下表介绍了两种类型龙头物流企业的情况。


自有冷链物流企业代表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代表


在最关键的冷链车/仓资源的环节上,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与依托母公司成长的企业有较大差距。自有冷链物流企业为集团公司完成产品的低温仓储与运输,依托母公司成长速度不快,不足以完全满足母公司的全部业务量,还需要第三方自营物流企业去分担一部分的业务量。


最后一公里——冷链产业链的核心痛点

城市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指在城市经济合理范围内,对保鲜、冷冻等冷链食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最后一公里”占据了总成本的30%—50%,成为冷链物流行业的痛点。我们分析市场常见的几种模式,寻求最佳方案。


A

 仓储解决方案

前置仓——即把集约化配送的冷库修到用户家门口。这样可以保证配送速度,成本相对可控。这个模式打掉了2C配送中冰袋、保温箱等不能重复利用、无法摊销的成本,虽然短期物流成本提高,但用固定成本大幅度打掉可变成本,使总成本更易控制。


前店后仓——便利店是最接近消费者的地方,已成为连接线上及线下的重要环节。这样操作的优点是资产比较轻,不用租房、没有库存压力,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由便利店工作人员承担。但是难以保障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便利店的初衷是为了零售而不是仓储,前店后仓不利于货物分发。

投中点评

前置仓模式对运营能力要求很高。由于消费者需求不同,不同前置仓的运营状态可能完全不同,单个前置仓的成功难以简单复制推广。前置仓跟中心仓相比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商品SKU的准确性。

   

前置仓商品毛利和人工成本都是和便利店相当的。在空间成本方面,仓的成本是店的三分之一,而且仓的覆盖范围大概在2-3公里内,便利店的覆盖范围一般只有1公里。存储效率上,仓可以储存的货物量是店的2倍,便利店还要额外承担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和更高的房租成本,经济效益不如前置仓。


B

 配送解决方案

自建配送网——京东强大的物流能力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仓运配一体化服务,意味着货物从供应商到顾客的全过程都由京东经手。这样做虽然初期成本高昂,但用户体验好,黏性强,服务质量有保障;后期开放给社会为第三方提供服务、收取佣金。


共同配送——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顺丰为例,收购深圳银捷、小红帽和成都星辰后,整合“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同城共配”资源,这就是O2O和同城共配的结合。


众包配送——即整合社会闲置运力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配送,提高效率。平台整合所有可以接单的用户,包括顺路的和有空闲时间的。众包物流模式代表性企业有:京东众包、阿里裹裹、人人快送、新达达、蜂鸟众包、闪送等。

投中点评

自建物流体系,基础设施不够,自建的成本也比较低。统仓共配的本质就是节约成本,资源共享。众包模式适用行业的初始发展,但是当订单量增多、并且集中爆发时,众包弊端明显。未来可能是直营、共配和众包占有不同的比例、服务不同的用户、需求和场景。


C

 其他解决方案

无人零售货架——无人值守零售架的本质是一种更微型的自助“前置仓”,为企业免费提供冷藏柜、常温货架和冷冻柜三种设备。这种供应链前置的做法可以优化运营成本,但是由于消化能力不同,企业内的员工对于品类偏好也不同,对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磨合能力、补货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冷藏自提柜——智能快递柜被认为是解决包裹“最后100米”经济有效的方式。丰巢等智能快递柜不断被投放,社区便利店、连锁超市成快递临时落脚点。未来几年内我国冷链设备投资将持续大幅提振,有效实现了物流的错峰配送、集中投递,大大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消费者自提——网上预定、线下自提、鼓励消费者就近取货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生鲜电商许鲜鼎盛时期曾在北京建立了375个自提点,提货模式的确降低了成本,但随着生鲜电商市场壮大,许鲜这种“高冷”的自提模式再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无人配送——与其说是亚马逊、京东尝试通过无人机进行末端配送,不如堪称是一次噱头营销行为,目前可行的是让吨载级无人机,往返于网点和中转站,或者网点与网点之间,偏僻的地方,个别件用小型无人机一派送,但是最后一公里仍然少不了快递员。

三. 海外生鲜电商的冷链模式

放眼海外,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加拿大,以及亚洲的日本的冷链物流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具有专业化明显、标准化程度高的特征。

1

   Amazon Fresh

Amazon Fresh是Amazon旗下的生鲜类农产品网络购物平台。目前在美国的21个城市以及东京和伦敦运营,SKU为50万个。Amazon Fresh能做到在一小时内交货,非常便捷。

a


采购模式

   供应商采购+零售商协议

b


仓储模式

   自建区域物流中心

c


配送模式

   自营+第三方配送,新辟免结账自提业务

d


分销模式

   自有平台


2


   Ocado

Ocado是英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纯线上食品杂货零售商。销售的产品包括生鲜、其他食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等。自主研发的冷链物流技术和智能仓配系统构成公司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a


采购模式

   供应商+批发商

b


仓储模式

   自营CFC+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c


配送模式

   创新扁平化供应链模式,自建物流配送+前置仓搭建辐射网络

d


分销模式

   自有平台销售


3


   Oisix

Oisix是日本最大的生鲜电商,以C2B模式运营,主要负责提供高品质的有机蔬菜和水果,只有在消费者下单后,Oisix才会要求签约的农户在农田进行蔬菜收割,并最快在72小时内送到客户家里。

a


采购模式

   签约农户C2B

b


仓储模式

   预售模式压缩库存,采取轻资产模式

c


配送模式

   自身物流+第三方物流

d


分销模式

   自建平台+线下体验


四. 冷链物流核心动力

集中化形成规模效应,摊薄单位成本

由于国内生鲜产区专业化程度低且集中度小,搭建冷链物流的初期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我们认为解决思路应为——通过集中化的物流模式形成规模效应,加大业务量从而摊薄单位成本。这也就自然引出了冷链企业发展壮大后,随着竞争加剧,最终促成行业整合,向集中化发展的趋势。


A

   商业模式针对区域的集中化

针对单个生鲜电商而言,在无法提高到行业整合层面时,会采取地理区域上的集中化来降低成本。如Fresh Direct和Relay Foods业务均集中在大城市,依靠客户的自然集中和高频率下单将业务集中到特定区域,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B

   新技术促进实现的订单集中化

目前生鲜行业中已经出现多种新的线上技术支持的订单模式来帮助提高订单的集中化程度。有传统生鲜销售终端超市和新兴线上生鲜平台两类玩家:


超市提供的线上购买+门店配送:沃尔玛和Target等,结合传统渠道和互联网技术,收集线上订单需求,由超市运营的配送部门统一配送。


大型线上平台提供的统一配送:除了超市自建平台提供的这类服务,例如Google Express和Amazon Fresh搭建统一平台为全美国的超市零售商终端提供线上销售的平台,同时配备线下配送网络。


整合高度垂直——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生鲜业务和冷链产业链涉及众多环节,从源头采购、到仓储、干线运输、配送、到最后一公里等。环节过多带来层层加价推高冷链运输总成本的情况,因此,整合各个环节形成垂直结构,能有效地降低全链成本。


A

   供应链延伸至上游,把控源头

目前生鲜业务的玩家大多采取混合模式进行产品采购,并不断向上游产业链顶端延伸。源头直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并控制生鲜品质。如:百果园主要采购方式为原产地投资、农产代工、源头采购,合计采购量占比90%。


B

   自建冷链物流提升把控力

前述案例分析中大多数玩家选择自建冷库仓储、自建物流配送配合第三方物流,尽量提升自己在仓运配方面的把控力。此外,对于较为成熟的自建冷链物流如京东物流,将自建物流开放,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附 录

表一:冷链融资梳理




你可能还感兴趣:

但愿人长久,永生黑科技

陈颉:中国万亿LP市场将催生更多“独角兽GP” LP机构化加速

世纪鼎利3.6亿收购美都教育 投中资本担任此次交易独家财务顾问

环球资源宣布黑石附属基金对其并购完成,投中资本证券担任本次交易卖方独家财务顾问

“三类股东”尴尬局面该如何打破?

中资跨境并购回暖背后:上半年逾92%单笔交易额不超过5亿美元 前三大并购标的是金融、工业和高科技



投中资本(CVCapital)致力打造源自中国的国际化投行,在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硅谷、慕尼黑设有办公室,重点关注TMT、消费升级、医疗大健康和先进制造领域,为高速成长的各类领域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投资银行服务,包括私募融资、兼并收购以及上市、退市方面的金融顾问服务。目前,投中资本业务已覆盖北美、欧洲、中东、印度、日韩等地,致力于衔接中国资本与全球新经济领域资产,至今已累计完成了逾百亿美金的私募融资与并购交易。登录我们的官网www.cvcapital.com获取更多投中资本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