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最新重磅文件,为什么点名这12座城市?
这12座城市火了!
11月2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这份重磅文件中,有12个城市被点名,并被委以重任。
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摘编如下: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
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1、为什么是这12座城市?
12座城市,都是所在区域板块发展的“带头大哥”。
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座城市是目前已经明确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深圳是改革开放40年来快速崛起的明星城市,也是雄踞一方的经济中心、科创中心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包括港澳在内,东部7个、中西部5个,这与中国区域的发展阶段基本一致。
从12座城市对应的城市群来看,北京天津——京津冀,上海——长三角,港澳广深——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城市群在2017年以5.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5%的人口,创造了超过40%的国内生产总值,无疑是国内经济的领头羊。它们被中央点名,是再次强调了中心城市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城市群分布图
在中西部地区,重庆成都——成渝城市群,武汉——长江中游城市群,郑州——中原城市群,西安——关中平原城市群,这几大城市群目前的发展水平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虽有差距,但在城市大棋局中,也都是举足轻重。
另外,该文件还提到,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放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来看,雄安新区被定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未来将承担城市创新发展的重任。
2、南京、杭州、青岛不见了身影?
在这份文件里,经常刷榜的杭州、南京、青岛不见了身影。
先说南京。在江苏省内,南京市经济总量五年连跳四个千亿,跨进“万亿俱乐部”,赶超了无锡,但仍不及苏州。就在10月底,南京因“省会城市引领带动作用不够”被中央巡视组点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再说杭州。新经济“弄潮儿”,全国的人才”收割机“,今年初,一度网上有人发言称,上海将要成为”环杭州城市“,长三角变身环杭州城市群。这次没有被点名,可以说是给《上海与杭州:谁是谁的后花园?》的一种定论。
其实,在中国区域发展版图上,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上海的城市地位、功能级别均高于杭州、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里,上海是超级中心城市,杭州、南京只能是副中心城市。
定位决定地位,格局决定结局。这样的定位决定了杭州、南京不具有影响整个长三角的城市核心能级,只有上海可以。
更重磅的是,最近的一些动作,无一例外强化了上海的龙头核心地位。
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进博会将永久落户上海;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创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这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再次加码。
11月27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曝光,未来将构建以上海为主的“1+7”大都市圈,这里的7分别是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等七大城市,其中也未见南京、杭州的身影。
上海
至于青岛,网上的评论见仁见智。青岛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万亿,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龙头;同时,青岛还有国家级新区。在山东省强力推动青岛争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已上报中央,且给出时间表的大背景下,青岛在国家战略的布局上,仍需继续努力争取。
3、合肥、长沙为何不在列?
作为近年来的“网红”城市,合肥、长沙一直吸引着各界关注的目光。
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全球增速最快城市,多项“殊荣”加身,曾经的中部“小老弟”合肥近年来在媒体上频频露脸,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合肥
2017年长沙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成为中国第13个突破万亿的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继武汉之后跻身“万亿俱乐部”的第二个城市。同为强省会城市,成都、西安、郑州、武汉皆被点名,为何没有合肥、长沙?
长沙
一是城市能级。这份文件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合肥、长沙并非国家中心城市,只是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候选,作为中心城市的能级没有被点名的12个城市高。
二是从更大的区域层面来看,合肥虽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但在城市发展水平上,仍然与杭州、南京有差距,同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杭州、南京都没有列入。在长沙所属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长沙在“老大哥”武汉面前PK的“底气”显然不足,武汉既是国家中心城市,更是中部崛起的“龙头”,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名单是必然的。
值得关注的是,东北地区没有一座城市出现在这个文件中。沈阳虽然已经宣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被外界普遍认为将是“第10座国家中心城市”。但近年来,沈阳的经济总量已下滑到东北地区第4位,在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上,仍然有明显的差距。沈阳要承担起中心城市的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实际上,这也正是沈阳未来提升城市能级的新机遇。
沈阳夜景
4、长三角是上海“单核带队”吗?
在这次被点名的12个城市中,涉及到长三角城市群的仅有上海一座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这样的布局引来各界评论。
从已经公布的12个中心城市对应的城市群来看,京津冀——“北京+天津”双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中心,成渝城市群——“重庆+成都”双中心,多为两个以上的“多核”结构。
只有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中原城市群——郑州,为“单核心”结构。
显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实力、影响力都大大不如长三角城市群,单核结构有一定的合理性。
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拥有26个城市,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和全国11%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0%的国内生产总值。
从长三角26个城市来看,经济总量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市(30133.9亿元)、苏州市(17319.5亿元)、杭州市(12556.2亿元)、南京市(11715.1亿元)、无锡市(10511.8亿元)。南京+杭州GDP达到24271.3亿元,占上海经济总量的80.5%,远远超过了天津、接近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6月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杭州、合肥被赋予“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定位。而在步入国家战略的新阶段,上海“单核”能否撑起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大棋局?从这个角度来说,南京、杭州的“隐身”还是有些让人意外。
5、给了哪些红利?
文件提到,推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改革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支持中西部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发展,鼓励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各类平台大胆创新,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依然是国家改革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的前沿主阵地,承担着探路者角色。
如今,这种“先行先试”的思路,已经由沿海扩展至内地。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在国家的区域发展大棋局中,中西部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和战略空间,区域的政策天平将继续向中西部倾斜。
目前,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均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在政策释放下,可以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图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
其中,重庆、成都、西安还拥有两江新区、天府新区、西咸新区等国家级新区,更加凸显其在全国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该文件重点提及了海南,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在改革开放40年后,海南在新一轮发展中,也被赋予重任。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12座中心城市将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和扶持,它们将是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机遇之城”。
“政策如同一种‘概念资产’的注入,关键要做好与自身发展相融合,形成新的决策思维,起到加快发展的效果。”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张晖明对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表示。
文件中的这句话,“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实质上描述了未来中国城市大格局的逻辑链条,也是这些被点名的中心城市的担当。
-- END --
撰文:姚成二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等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省部级领导参加公务接待,每餐花多少钱?这个省有了明确规定!
3、云大学生给省领导留言:建议降低公务员工资,省人社厅回复了!
不点个赞再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