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机关报揭露:这样的干部,很难在上海“混”了!
在上海做干部,是个什么体验?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在2020年的年头,有一种或许应该成为“高票回答”:在这里当干部,节奏很快,要求很高,压力挺大,难度不小。但一旦干成事,使命感和成就感,同样是蛮足的。
几天前,中央和上海先后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年头总结,却没有“收官”,颇有意味——践行初心使命,是每一个党员干部融于日常、持续始终的自觉。而在开局时分,强调初心使命,更指向一种只争朝夕的好状态。
上海是承担特殊使命的城市,上海的干部,自然也要承受更高的要求和期许。保持一个好状态,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就经济发展而言,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需要以确定性因素予以对冲。而营商环境的可预期,是最重要的确定性。构成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既有制度设计的精准度,更有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处理各项民生公共事务和城市治理问题,干部的执行力和态度,也会极大影响社会公众的感受度。
可以说,实干是构成“确定性”的基本因子。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干部干部,天生是要“干事”的。“干事”又常与“创业”连成一个词组,但细细推敲,前者与后者之间,还有一个递进的关系——唯有真心“干事”,才可能称得上“创业”,创业的成就高低,取决于干事激情、毅力、智慧、担当的高下。
上海干部一直有高素质、专业化、讲规矩的好口碑。但近年,存在于局部的一些问题,也令人颇有微词。去年年中的市委全会上,不少与会者就谈到过几种现象:
“算得太精”——时时计算个人得失“性价比”,做事前先预测“潜在收获”,再来看菜下饭式地投入精力;
“分得太清”——8小时内规规矩矩,8小时外则“莫谈公事”,哪怕天大的事,也请上班后再说;
“看得太开”——宁当副职不当正职,宁要虚职不要实职,宁要“退居二线”也不要“冲锋陷阵”,无非想离责任、压力、风险远一些;
“守得太牢”——牢牢守着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对职责之外、边界之外、上级领导交办之外的事,则“严格划清界限”。
也有人议论说,这些年个别干部态度“佛系”,相信“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要不出错、宁愿不做”。有的干部觉得,凡事“对得起这份工资”便是,不必去当拼命三郎,何况有时还可能“吃力不讨好”。而在改革发展任务不断加重,各项工作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加剧之时,还出现了一种“大变局前风平浪静”“不作为时心安理得”“上面不说下面不动”的心态和状态。
一些经常同政府官员打交道的企业家和研究者就有反映,多年的作风建设改变了过去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的顽疾。但有时候,大门敞开、笑脸相迎,该办的“事”却依然“难办”,甚至比过去更难办。有人习惯了“笑着说不”,态度彬彬有礼,说辞听上去颇为在理——有形形色色的约束掣肘,有出其不意的变化问题,有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但若是上级领导“关心”了、“过问”了、“批示”了甚至“震怒”了呢?常常就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原来,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是有破解之道的呀!
如此种种都是个案,但只要存在——哪怕是在极其细微的局部存在——对整个面上都是一种警醒。
从细处看,这涉及到一个具体项目的落地、一桩具体工作的落实——很多时候,企业是留还是走、群众是笑还是哭,就是毫厘之间的事,就看一件事办得是否高效,一句话说得是否到位,一个态度是否让人舒服;
往大里说,这涉及到整座城市的开局前景,以及面向更长远未来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要求,上海干部干事创业要充满激情、面对困难要富于创造、迎接挑战要勇于担当。在充满艰巨挑战和任务的2020年伊始,尤为需要重申这样的导向。催人奋进的现实环境下,一分一秒的浪费、一点一滴的懈怠,或是看上去再精致、再优雅的不作为、慢作为,某种程度上都是难以容忍的。
只争朝夕,方可不负韶华;狠抓落实,才有善作善成。而这归根到底都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在每时每刻建立起一种自觉的实干意识,遇事先想一想“能做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多想一想“怎样行”,而不是总说“这不行”,总想“最后会得到什么”。
是争分夺秒,还是优哉游哉?是当“先锋派”“实干家”,还是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保持冲劲,还是甘愿“佛系”?不同的选择,指向不同的人生,也将导向截然不同的未来。说来说去,又回到那个老问题:对待自己的工作,究竟是当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还是当成纯粹谋生的“职业”,甚至是随意敷衍的“副业”?
找到正确答案并不难,但在今天的上海,更需要用以作答的,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