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已起,安徽的机会在哪里?
时下,最火的话题是“新基建”!
4月24日,安徽省发改委最新对外发布,2020年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583个,年度计划投资4500亿元以上。此前的4月1日,安徽省政府公布《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共安排重点项目6878个,全年计划投资1.3万亿。
梳理项目名录发现,以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基建项目密集上马,是“重头戏”。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定义和涵盖范围。大潮已起,乘势提振区域竞争力,安徽有着怎样的“方法论”?
重塑新增长力
与往年相比,安徽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的总数和总额大幅上升,突出表现在新基建的谋划上。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看来,“大规模投资对安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是投资规模扩大,还要考虑到其他省份投资对安徽形成的影响,因为全国经济是联动的市场,会有派生需求和乘数效应。”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项目投资特别是新基建正承载着安徽经济稳增长的更多期待。
首先,从安徽近10年来的增长动力机制来看,投资作为安徽经济增长主引擎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
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安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7.95%,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主的投资,始终保持2位数的增长态势,带动了安徽工业投资增速的加快,成为安徽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驱动力。
其次,从安徽在全国所处的地位来看,稳投资、抢抓新基建机遇,具有战略性意义,是事关安徽争先进位的重要部署。
2019年,安徽人口数量居全国第8位,经济总量居第11位,人均生产总值居第13位。抓新基建投资项目增动能,有利于激发安徽2020年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更大的潜力和空间。
再次,稳投资、抢抓新基建机遇,有利于重塑安徽新增长力,催生新兴产业、孕育未来产业、赋能传统产业,提升发展能级、塑造新竞争优势。
“今天的投资总量事关明天的发展能级,今天的投资结构事关明天的经济结构”。发力今天,是为了着眼更好的明天。
近十年,安徽主抓战新产业投资,结出了丰硕的产业之果,便是最好的佐证。通过多年的狠抓不懈,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厚积薄发、一举成名;围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五大制造”方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
最后,在现阶段下的安徽,迫切需要发挥新基建为主要投资的牵动性作用,恢复经济活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改善民生。
2020年一季度,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降幅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安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1%,降幅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要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狠抓新基建,给予投资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投资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
安徽早已“春江水暖”,超前布局。2月25日,合肥举行2020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以色列高塔(TowerJazz)、蔚来汽车等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020亿元,7个是新基建项目。随后,在3月、4月,安徽省16地市又分批举行了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其中包含多个重大的新基建项目。
新基建打头阵,显示了安徽抢抓机遇的雄心。
在安徽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安排公共卫生类项目共168个,年度计划投资213.6亿元。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谋划之年。一定意义上来说,稳投资、抢抓新基建机遇是为安徽下一个10年的大发展夯实基础。
“安徽要以项目为抓手,实行跨区域联动,实现网络化体系,为安徽经济未来发展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攻坚战。”刘志迎表示。
安徽要发挥“长板优势”
新基建更强调5G、物联网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不仅加速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也为地方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动能。
对此,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所所长夏兴萍认为,“新基建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与产业化应用配套推进的体系化存在,背后是产业的迭代与核心竞争力的重塑,关系到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主动权。”
在新基建这轮竞速中,安徽已经全力起跑,并有望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领域实现领跑。
先看人工智能,这是安徽一张靓丽的名片,产业基础最为雄厚。作为全国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省份,安徽形成了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生态。在新基建布局下,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应用红利都将更加明显。2020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最耀眼的是合肥。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合肥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和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拥有安徽人工智能产业两座重镇——科大讯飞和“中国声谷”,位列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榜单第五位。
工业互联网上,安徽也铆足了劲。目前,安徽已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2025年将形成1至2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万家企业上云,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产业生态。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安徽工业互联网将成为转换新旧动能并拉动投资的强劲力量。
更大的爆发是在5G上,安徽也做好了领跑的准备。安徽赋予5G“为经济高质量赋能”的战略性定位,出台了《安徽省5G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2年)》《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从夯实网络基础、培育产业生态等四个方面,十类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加快发展,未来将率先在合肥全域和其他长三角中心城市建成区实现全覆盖。
合肥数据资源局局长陈睿对此充满信心,“抓住这一轮5G发展机遇,将给安徽带来更多的新兴技术和产业形态,开辟一片新的蓝海。”
截至2019年底,安徽已建设了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五大新兴产业,在5G的催化和带动下,将释放出爆发式的能量。
现有产业借力新基建做优做强,地方上也可以发展新基建无中生有新产业。这方面,淮南和宿州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淮南和宿州给人的印象,是一座与新兴科技沾不上边的城市,然而当人们走进才发现,两城悄然华丽“转身”。
淮南已形成大数据存储、交易、应用三大体系产业链,一跃成为安徽省内领先的大数据资源中心;
淮南大数据展示中心
宿州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云计算数据中心、亚洲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打造出一张“中国云都”的响亮名片。
2017第一届国际云安全大会在安徽宿州召开
两地以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带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在专家看来,安徽有着发展新基建的肥沃土壤,一些领域拥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要善于发挥好“长板优势”,乘势换道超车。
“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启动新一轮新基建,关键在“新”。这要求地方有改革创新的魄力,考验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能力,其中最大的难题是,新基建的钱从哪里来?
地方政府获取项目资金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财政拨付;二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大概占到45-50%的比重,包括一般债、专项债,平台债、平台贷,PPP等。
以5G来看,各省资金由移动或电信集团公司统一拨付,省内负责实施。由于5G基站覆盖范围小,同样覆盖率需要的站点数是2G3G的9倍、4G的3倍;5G网络设备单价约是4G的2-3倍、设备功耗约是4G的3倍,建设与运营需要海量资金支持。
“特别是疫情从收支两端对财政空间产生影响,造成减收增支,后续财政政策空间是新基建发力的重要掣肘。”夏兴萍认为,庞大的资金使得一些财政压力大的地区“望而却步”,同时新基建一些技术、模式尚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一些后发地区无从下手。
“后发地区不是没有新基建积极性,而是不知道如何做新基建,不知道钱从哪里来,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事情就好办了。”在刘志迎看来,后发地区要学习先进发达地区好的做法,他们走在前列,后发地区处在跟随和学习阶段。
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一致认为,资金来源“要善于利用金融手段,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算好用好每一笔账。”
“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安徽应面向重点区域,率先推进新基建试点示范应用,确保新基建投资效益的发挥。”刘志迎分析认为。从区域层面来看,安徽“一圈五区”发展新格局是新基建落子的重要载体,要将安徽的人口流动关系和城镇化潜力,纳入空间布局统筹范围。
合肥作为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和省会,是人口净流入大市。2019年常住人口818.9万人,增加10.2万人,对新基建需求越来越大。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和安庆目前城镇化还没有突破50%,人口基础大,城镇化处在加速阶段,新基建面临短缺。
但发展新基建的着力点还不仅于此,一些项目在落地上遇到了痛点,急需破解。以5G基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来看,个别地区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各项政策与支撑保障难以落实下去。
“5G基站布局密集且设备能耗大,建设中的进场协调、电力引入等问题凸显,部分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对于通信网络建设仍存在偏见,有‘恐辐感’,现有通信设施保障政策在落地实施时,存在一定困难。”安徽电信负责人表示。
从政策背景来看,新基建实施将更偏重于“稳”,更加精耕细作,不再是“铁公基”粗放式似大干快上。“这是一项庞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不是某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尽管新基建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但从目前来看,一些领域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现在谈风口为时尚早。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例,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一些实力偏弱的制造商生存比较艰难,同时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机遇和风险并存。
风物长宜放眼量。“短期来看,一些新基建项目可能不盈利,但这是面向未来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各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领域。即便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还是应该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不然会被无形地拉大差距。”陈睿说。
上一个十年的高铁建设,安徽成功地走过了骨干线—联网—加密三个阶段,跃升成为全国第2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拿下全国高铁总长度第1名。
在这一轮新基建机遇中,安徽各地如何顺势提速,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 END --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