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王清宪:未来五年,安徽的发展一定更有看头!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也有很多令人鼓舞、很提气的金句。决策杂志融媒体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一起来看。
图源:安徽日报
过去5年,安徽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全省生产总值连跨2个万亿元台阶、达到4.5万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跃升到全国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千亿美元。安徽经济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乡村全面振兴开局良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984元增加到32600元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7.7万人。
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设备、制造EDA软件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6%,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制造。
高铁里程全国第一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寄托安徽人民千百年梦想的引江济淮工程通水通航。高铁里程全国第1,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所有乡镇通5G全面实现。
形成产业链招商主形态,推出场景招商新模式
2022年,安徽打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新攻势。落实季末工作会议和季首重大项目开工制度,深化投资“赛马”、“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多部门常态化要素会商等机制,全方位大抓投资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投资工作主抓手,建立覆盖十大新兴产业的主题基金和商协会,基本建成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力量体系,形成产业链招商主形态,推出场景招商新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新开工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6个、比上年增加51个,其中百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比上年增加8个。
“科大硅谷”启动运行,培养“五懂”复合型人才
科技创新势能加快向发展动能转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5%左右,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7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0%左右。为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科大硅谷”启动运行。为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挂牌成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00家左右,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滁州、安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人才队伍持续加强,115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12.8万人。
安徽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的信心和底气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释放安徽在经济地理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巨大潜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为安徽高水平开放筑起了强大势能;多年来培育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积淀了深厚底蕴;快速壮大的新兴产业集群,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全省上下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投资者看好安徽、投资安徽的旺盛势头,给了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的极大信心和底气。
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
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以上,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全面增强,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共进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
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开放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幸福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
建立全省招大引强“赛马”激励机制
紧紧抓住制造业投资不松手。先进制造业是安徽加快高质量发展最硬的底盘,要靠扩大投资优化存量、做大增量。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全省招大引强“赛马”激励机制,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积极引进培育专精特新和“四新”经济企业,更加注重在项目引进中对技术创新团队的招引。创新招商方式,“一链一策”建立定向招引机制,聚焦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生态招商,定期开展新材料、信息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场景招商。
扩容升级“徽动消费”行动,着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积极承接旅游消费释放,全面推进安徽旅游升级发展。通过供给创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等新模式,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加大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引育,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000家。
推动科技、产业、资本直通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坚持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00项。瞄准新兴产业需求,统筹建设产业研究院20家。推动全省域科技力量优化布局,启动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支持各市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平台。
培育形成4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
提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在软件、材料、设备等环节自主可控能力,突出“芯”“车”联动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生态建设,聚焦光伏突破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向万亿元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突破5000亿元。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形成更多独门绝技。做大创新型中小企业“塔基”,做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塔尖”,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安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坚实支撑,成为龙头企业成长壮大的深厚土壤。
深化亩均效益评价,落实用地、用能、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挂钩政策,全面推开占地5亩以上的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探索开展服务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安徽工业精品”100个左右,争创“中国质量奖”。
积极培育特级资质企业,增强建筑业高端市场设计和施工能力,支持优质建筑企业参与高精尖工程建设。推动装配式建筑业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加快全产业链发展。
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新增上市企业30家以上
实施民营龙头企业倍增行动计划,让民营经济在安徽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更亮风采。持续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倾心倾力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让尊重、理解和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创业创造,成为弘扬企业家精神最鲜明的态度和最有力的行动。
对标一流持续推出创优营商环境举措,坚决落实“十做到”“十严禁”。健全常态化闭环式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工作机制,做到企业诉求“一口收办”。实施企业提质降本行动。设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引导资金,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以上。
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新增上市企业30家以上。高效运营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扩大市场化基金培育引进,构建更加繁茂的“基金丛林”。健全融资助企便民服务长效机制。
引导推动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皖北千亿级产业链建设
引导大家摆脱“老套路”、跳出“舒适区”
深化政府公务人员专业化能力提升行动,提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倡导干什么学什么,善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尊重基层实践探索,推行典型引路工作方式,引导大家摆脱“老套路”、跳出“舒适区”。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旗帜鲜明为改革创新者壮胆,为担当作为者撑腰。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廉洁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深入实施政府履约践诺行动,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说话算数。
新发展格局把安徽推上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火热的奋斗在召唤着我们!
编辑:陈可儿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1、一位县委书记的工作法:盯上、看下、瞻前、虑后、学左右2、北京代市长殷勇: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3、中央决定,杨振海履新4、扬州通报:追究二人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