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海市官媒发问:基层好干部,是靠台账查来的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观新闻 Author 杜晨薇
说起来,社区里经历去年的共克时艰,王书记确实变得家喻户晓,就连早出晚归的年轻业主们也都认得他。此时关心“王书记”,就像关心一个老熟人,合理又自然。其实今天在上海随便哪个小区,都能找出几个像王书记这样的、让居民觉得脸熟的社区干部。脸熟,至少证明他们的工作被老百姓看见了。其中不乏优秀的书记、干部,能让居民主动竖起大拇指。笔者此前就采访过一位书记,在业主群里回应问题及时、透明,凡事都和老百姓想在一起、站在一起,果然好评如潮、一呼百应。这样的实例无疑让人感到欣慰。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居委会这样一个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日常运作远离它设计职能的,也不少见。按理说,“群众性自治组织”理应是最靠近群众,也是最有活力、创造力的地方,然而伴随着机构的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也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负外部性。一方面,基层事务性、格式化的工作不断增加,大大牵制了基层原本紧缺的人力。据说,一些社区得派专人填写各个部门发下来的电子表格,且不少是重复劳动。另一方面,本意是为了量化考察基层工作的考评要求、台账规范也在不断被异化。有些上级部门不仅要求台账要厚、要图文并茂,甚至还要求打印精美、装订考究。这就逼着社区只能花功夫在搞形式上了。这种现象不光制约了基层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力,更需警惕的是,长此以往有可能让社区干部的价值导向和身份认同逐渐扭曲,甚至抛弃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初心。当然,在基层治理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基层工作成效理应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不过,怎么量化、怎么优化,却不是照搬一套简单粗暴的规则,或者拍脑袋定一些刻板的标准就可以的。考核是一门学问,更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一环。也许还有人会说,基层许多工作都是与人打交道,解决具体微小的事务,确实很难找出一个具体的评判依据,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过去数十年里,一代代上海人的记忆里一定有这样几个名字:朱国萍、梁慧丽、杨兆顺……他们就是一些普通的社区干部,在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在考核方式没那么多花样的年代,他们凭什么让全社会认可?凭老百姓的口碑,凭居民随口就能数出来的一桩桩动人小事。今天,我们同样无法考证一个社区干部的24小时在做些什么,却可以考察他叫得出多少居民的名字?是100个?还是1000个?这是标准。他走在路上,有没有居民主动跟他打招呼?是偶尔,还是普遍?这是标准。同样,我们也无法见证他一年组织了多少活动,又接了多少居民的电话,但我们可以从老百姓口中听到社区面貌具体的变化,听到他们受益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满,再辅以专业的测量统计方法,想要为一个社区干部准确“画像”,并不真的那么难。听居民讲过一个“90后”居民区书记小俞的故事,说他刚来社区时因为打扮新潮,又是生面孔,原本不大被信任。可是有一次联系不上小区里一个高龄独居老人,他不顾个人安危,从窗户爬梯子进入老人家里,确认了老人的安全,从此以后就得到了一句评价:“小俞书记是个好同志。”“好同志”三个字,恐怕要比“精美台账”更有分量吧。归根结底,我们评价基层干部的办法可以聪明一点儿,但底层逻辑却可以笨一点儿,就是看他怎样和老百姓互动。毕竟,一个真正优秀的社区干部,并不需要和上级领导走得多近,却需要时时刻刻和群众走在一起。
-- END --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编辑:赵晨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1、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致新春贺词2、中纪委评春晚小品《坑》:不能让“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3、年二十九,安徽一市市委书记、市长会见回乡的华为高层4、首次开展!安徽一重要考评结果发布(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