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独角兽”最多的城市?
长三角地区独角兽企业共有130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的41.1%,总估值3606亿美元。
2021年有27个国家级高新区共出现198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62.6%。
“北上深杭”仍为独角兽企业主要聚集地,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硬科技”属性强劲,新赛道分布多元。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范式的典型代表,具有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等特征。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要素整合者,也是体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日前,2022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发布,全景式揭示了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状况。报告显示,“北上深杭”仍为独角兽企业主要聚集地,多地涌现新晋独角兽。
01
北京、上海遥遥领先
从新晋独角兽企业的城市分布来看,2021年142家新晋独角兽企业共分布在30个城市,其中北京31家,上海33家,深圳12家,杭州8家,广州、苏州各7家,南京6家,武汉、合肥各4家,长沙、宁波各3家,青岛、成都、无锡、郑州、南通各2家,天津、西安、常州、济南、东莞、镇江、沈阳、淄博、金华、宿迁、泰州、威海、芜湖、烟台各1家。
从城市群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数量持续占据高位。
2021年共有271家独角兽企业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85.8%。
其中,长三角地区独角兽企业共有130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的41.1%,总估值3606亿美元;京津冀地区独角兽企业共有91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的28.9%,总估值5203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共有50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的15.7%,总估值1776亿美元。
从国家高新区分布来看,2021年有27个国家级高新区共出现198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62.6%。
其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4家,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0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家,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家,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家,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8家,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3家,其余国家级高新区分别有1-2家独角兽企业。
2021年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中有82家出现于国家级高新区中,其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6家,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9家,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家,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3家,其他高新区分别有1-2家新晋独角兽企业。
02
独角兽企业集聚城市
TOP5概览
北京独角兽打造世界级数字科技新场景。2021年北京独角兽企业共82家,总估值5023.8亿美元。其中,有超级独角兽3家,分别为字节跳动、京东科技、元气森林。区域集聚度较高,有超过六成独角兽企业集聚在海淀区和朝阳区。
2021年北京新晋31家独角兽企业,比2020年多16家。北京组织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示范一批前沿引领技术,新晋独角兽企业前沿科技属性突出。数字医疗赛道拥有全国仅有的2家智能影像医疗赛道的独角兽,分别为数坤科技和推想科技。商业航天作为北京优势赛道,2021年新晋3家商业火箭与1家商业卫星企业,分别为蓝箭航天、星际荣耀、天兵科技和星河动力。
上海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速领先全国。2021年上海独角兽企业共60家,总估值1458.8亿美元。其中有1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小红书;2021年新晋独角兽企业33家,新晋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35.7%。区域集聚效应明显,有近五成独角兽企业集聚在浦东新区和闵行区。
上海集成电路赛道独角兽企业持续引领。全国26家集成电路赛道独角兽中有8家在上海。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早、基础扎实,已形成集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及其他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在设计、制造、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
深圳“跨境+”独角兽企业涌现,硬科技发展势头仍强劲。2021年深圳独角兽共26家,总估值1232亿美元。2021年深圳独角兽企业分布于智慧物流、智能硬件、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机器人、企业数字运营、人工智能、新零售等15个赛道。智慧物流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为4家,整体估值达到440亿美元,包括菜鸟网络、货拉拉、丰巢科技和越海全球供应链。
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硬科技”属性依然强劲,新赛道分布多元。深圳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院所落地,为硬科技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分布于工业机器人(海柔创新)、手术机器人(精锋医疗)、药物研制服务(乐土生命)、AI解决方案(思谋科技)、自动驾驶(元戎启行)、动力电池(正浩科技)等硬科技领域,其中思谋科技、元戎启行均成立于2019年,仅用时2年跻身独角兽俱乐部。
杭州独角兽企业推动数字化消费持续提升。2021年杭州独角兽企业共22家,总估值456亿美元。2021年上市已“毕业”独角兽企业3家;创立时间超过10年“毕业”的独角兽企业2家。区域集聚效应较为明显,有超过六成独角兽企业集聚在滨江区和余杭区。
杭州元宇宙相关独角兽企业初露锋芒。杭州大力打造“城市大脑”、“产业大脑”,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强,2021年涌现出多家元宇宙独角兽企业。
广州在汽车及汽车服务领域独角兽集聚。2021年广州独角兽企业共19家,整体估值约427.4亿美元。2021年广州独角兽企业分布于汽车服务、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新零售等14个赛道中。从估值分布看,广州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赛道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最高,达到129亿美元,占广州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30.2%。
广州独角兽“硬科技”属性逐步显现。广州提出以硬科技创新引领广州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才、资本、技术、政策等创新要素集聚,2021年的新晋独角兽企业展示出较强的硬科技属性,其中粤芯半导体是广东省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黑格科技致力于将3D打印技术在医疗康复等场景数字化应用,小鹏汇天聚焦城市空中出行场景打造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千年商都正在逐步对外展示硬实力。
编辑:赵晨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1、31个省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的女领导,她们是谁?2、全文!安徽“30条”来了3、为什么是株洲?4、中纪委机关报连发两文,聚焦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