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是《决策》杂志创刊30周年的日子。蓦然回首,我与《决策》杂志从相识、相知到相盼,已有20余年的不解之缘。
20多年前,我刚上大学时,经常到校图书馆读书看报。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的一侧看到《决策咨询》(即现在的《决策》)杂志时,立刻被其精美的内容所吸引。
策划栏目围绕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探讨和交流。既有记者客观、深入的采访报道,也有专家学者的释疑解惑,还有记者与专家学者、行政官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观察大局栏目对各地在工作中涌现出的成功经验、做法进行深入采写报道,供大家借鉴、推广。
调查镜鉴栏目客观分析公共决策案例发生的来龙去脉、社会背景,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阅读栏目向读者推荐、介绍当前的热门书籍,鼓励大家做“书香官员”,建“书香政府”。
从这以后,每期《决策咨询》杂志必看。与此同时,我还到图书馆期刊典藏部,翻阅以前出版的《决策咨询》杂志,认真拜读。对于其中特别精彩的内容,还一一复印下来留存。
时至今日,我还保存着《关注“青岛现象”》《从权力行政走向权利行政》《六问咸安“镇改”》《郑州“户籍新政”的公共决策分析》《新农村建设的“赣州模式”》《龙塘:城郊型乡镇的跨越》等文章。
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订阅《决策》杂志。通过《决策》了解最前沿的政策知识、决策艺术;学习各地的成功经验、做法;每当工作中遇到困惑时,翻阅一下《决策》杂志,问题迎刃而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就《决策》杂志的一篇报道致电编辑部。当编辑得知距离合肥400多公里之外的湖北咸宁还有一位读者在默默关注《决策》杂志,于是决定邀请我担任杂志的评刊顾问。
从这以后,我与《决策》杂志产生交集。每次《决策》杂志寄来后,我都要认真拜读并按照评分标准打分,并推荐下期选题。其中有几次,我推荐的下期选题,十分荣幸竟被编辑部采纳。
作为评刊顾问,我对决策杂志社如何精心策划选题、深入采写报道、整体排版等各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深刻体会到办好一份杂志的艰辛。
2015年,恰好是《决策》杂志采访报道“乡改范本”湖北省咸宁市横沟桥镇、安徽省明光市涧溪镇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基层乡镇治理和“三农”问题,都有了根本性改变。
为此,《决策》杂志编辑想重访故地,对乡镇发展做一次深度观察与剖析。编辑部与我联系,希望为记者采访报道横沟桥镇提供相关便利。我十分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陪同记者赴横沟桥镇采访。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先后采访了乡镇党委书记、副镇长、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随后《决策》杂志在2015年第9期刊登了《乡村治理10年变奏》《十年,横沟桥之变》等系列报道。
白驹过隙,8年时间过去了,采访的过程却历历在目。我期待着《决策》杂志第二个十年回访咸宁市横沟桥镇,进一步做深度调查。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30年间,决策杂志社实现了从一本杂志发展到拥有媒体传播、论坛活动、课题研究为主的新型媒体智库,实现了“刊、网、屏”三端融合。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而传统报刊媒体日渐式微的今天,决策杂志社能够成功实现转型并取得骄人的业绩实属不易。作为《决策》杂志的忠实读者,借此机会提出自己的殷切期盼。
一是一如既往保持新闻报道的敏锐性。30年来,《决策》杂志凭借其前瞻性、可读性和实用性赢得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新媒体传播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工作者曾对湖北干部赴江浙沪学习进行跟踪报道,先后采写了《浙江干部是如何跟企业打交道的》《上海的区政府是怎样开会的》《上海、浙江的干部,理念强在哪?作风好在哪?》等文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系列报道竟然是率先由决策杂志公众号转发并获得10万+阅读量。由此可以窥见《决策》杂志具有高度的新闻敏锐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精心策划专栏彰显思想的深刻性。《决策》杂志定位于“聚焦公共决策事件,探讨公共决策艺术,传播公共决策新知,分析公共决策案例”,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已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公共决策类杂志。
建议在特别策划、智库/观点、路径/实务等栏目的基础上,适时增设镜鉴等栏目,围绕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为读者释疑解惑,提供可供学习、借鉴的范本。
三是面向全国扩大新闻采访的广泛性。目前,《决策》杂志主要立足安徽省,辐射华东地区进行采访报道。
建议进一步扩大新闻采访的地域性,精心策划选题,根据内容需要赴全国各地采写报道或者约稿一批有深度、有力度的文章,提高《决策》杂志的影响力。
在《决策》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决策》杂志越办越好,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决策者和公务员的良师益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书写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