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决策》杂志创刊30周年,三十而立,我向她的成长、壮大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与《决策》杂志有过联系,一晃20多年过去了,但事情仍记忆犹新。
我是安徽桐城人,2000年7月至2003年11月,前后四个年头,我在桐城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起草调研文章,写讲话稿,为领导决策服务。因为工作需要,我搜集了大量有关行政管理、决策咨询、秘书工作、公文写作之类的杂志,安徽的《决策》杂志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我的视野。同时,我还是个业余作者,经常发表一些文章,所以我对《决策》杂志的偏爱又多了一层兴趣。
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时间一长,我与桐城各乡镇街道以及各部委办局的负责人都混熟了,他们都亲热地叫我“周秘书”,我的名字很有特色,所以很容易被他们记住。
那时候,我给《决策》杂志投过稿,应该被刊用过,所以才与编辑有了进一步的联系。那时电脑还未普及,我都是手写稿,然后邮寄。当时桐城市政府订的《决策》杂志比较多,机关有些人不愿意看,扔了可惜,我都收着,有时下乡调研,带在身上,就随手送给接待我们的乡镇领导,以充分发挥杂志的作用,同时也算是给杂志作了宣传吧。
记得应该是2002年7月份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决策》杂志的编辑记者,当时一听,这名字我熟啊。记者说,桐城的民营经济发展得好(有一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就是在桐城召开的),尤其是桐城南部一些乡镇比如新渡、双港、老梅、青草等更是走在前列。记者说他们准备去桐城采访,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他们选定了我们的双港镇。
记者没有联系桐城市政府办公室的领导,没有公事公办,而是直接联系我,这说明记者对我的看中,可能想着我是个“笔杆子”,估计就是想着要我陪同他们采访,这对采访有利。
我说好啊,十分欢迎,需要我们做什么?记者说他们一行两人,明天下午到桐城,麻烦我们一是准备车辆,二是联系双港镇党委负责人。我说可以。
我当即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当然非常支持,省城的记者来桐城采访,总结桐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这多好啊,请都请不来呢。领导让我全程陪同,做好服务工作。我头一天就将事情提前安排了,包括电话联系了当时的双港镇党委书记胡爱国(后来任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对方说可以,到时一定接受采访。
第二天下午,我办公室门响了,记者来了,一位身材高大,三十岁出头,精明强干的样子。另一位偏瘦。
我们马上出发。行前,我又与胡爱国书记联系了一下,说我们大概二十分钟后到。胡书记说好的,请直接到我办公室来。
这是我第一次陪同采访。我们在车上聊开了,记者说《决策》杂志正在进行专题调研,主题就是安徽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桐城是第一站,随后他们还要去天长、宁国等地方。这些都是当时民营经济发展得较好的县级市。
一会儿时间,车子便驶进了双港镇政府大院,我陪记者直奔胡书记办公室。在乡镇书记当中,胡爱国是位有威望的书记,双港镇的经济在桐城也是走在各乡镇前列的。胡书记说他刚从防汛前线赶回来。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双港镇濒临嬉子湖,嬉子湖通长江,一到夏天,洪水泛滥,防汛任务特别重。
胡书记引我们在一个小会议室坐下,记者打开采访本,就这样开始了询问。我作为一个陪同者,其实也没有闲着。前面说过,我从事的是调研工作,对桐城的乡镇经济发展情况当然要摸清,这是我的职责,所以此次记者的采访,也就相当于我自己的一次深入调研。另一方面,我以前下去的调研提问等,可能都带有官样的性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四平八稳的居多,这次我想看看记者是如何通过另一个视角发现一个镇民营经济崛起之道的。同时,我还想看看作为乡镇的一把手,是如何应对记者提问的。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当时我不停地记录,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记者问得很细,胡书记也回答得很具体,不愧是位务实的乡镇领导干部。记者虽然来之前做了功课,但相比较而言,我对桐城民营经济的了解要比他们多,所以在采访时,我也偶尔提问,或者补充一些内容,尽量让记者多掌握一点信息,从而不虚此行。
不细心成不了记者,《决策》杂志的记者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我清楚地记得一个细节,就是在双港镇政府大院内和街道两边,都有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宣传标语,记者感觉这些都是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他都拿起相机拍下来了。在随后刊出的文章中,这些宣传口号都被记者写出来了。
那次的采访非常成功,记者很满意,当然我也有很大收获。当收到刊发有那篇采访报道的《决策》杂志后,我第一时间将杂志送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供他们决策参考。那些年桐城民营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桐城民营经济开发区随即兴建,这在全省也都是遥遥领先的。
2003年,我通过招考,离开了老家桐城,来到了江苏常州工作。后来在图书馆里,我经常与《决策》相逢,小心地翻开,如遇老友。我会时不时地想起在老家工作的那一段时光,想起阅读《决策》的收获与感动。
陪同采访忆犹新,那一次的经历永记心中。《决策》杂志30年了,祝你健旺地生长,让我们常相忆,常相依!--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