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文!关于破解“空心村”问题的调研报告

决策杂志 2024-05-02

村庄“空心化”是个老问题,如何精准治理“空心村”?
今天,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一篇调研报告,这篇调研报告通过现场实地调研,提出了破解村庄“空心化”现象的五点启示。
全文如下,一起来看。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乡村美丽画卷


破解“空心村”问题的五点启示


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赴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并在各盟市启动试点工作,探索解决“空心村”问题的方法路径。


其中,调研组赴林西县十二吐乡西山根村就乡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破解村庄空心化现象等做了调研,并对喀喇沁旗进行了延伸调研。


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西山根村产业旺、人也旺,常住人口不减反增,吸引600多名外来户来村生活,常住人口达到1900多人。喀喇沁旗产业多元,农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全旗不仅没有“空心村”,也没有“空心户”。经过实地了解和座谈,发现两地的做法对破解内蒙古自治区“空心村”问题有五点启示。


01

党建引领留住人


乡村振兴,首先是组织振兴。


过去,两地都戴着贫困帽子,在党组织领导下,为群众找准了发展路子,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走上小康路,乡村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西山根村刘占林当了43年的村支书。为让全村乡亲打开眼界、找准产业,他带着大家“七下松山”到大庙镇学设施农业,多次赴辽阳学肉牛养殖,闯出一条党建引领“红绿蓝”的发展路径(红代表党建,绿代表设施农业,蓝代表肉牛养殖),硬是把一个过去“生活靠救济、吃饭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的贫困村,变成了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的富裕村。


为提升村党组织发展能力,喀喇沁旗先后组织村干部和种养大户600余人,到山东、河北、陕西等地针对肉牛、中药材(蒙药材)、设施果蔬和林业经济开展12次培训。


只要是认准的产业,党员干部就带头干。如果群众有顾虑,党员干部就自己先试。多年来,牛家营子镇大力发展中蒙药材、青椒、硬果番茄种植,全镇100余名村“两委”成员、520余名农村党员,既当指导员又当战斗员,全部参与集体合作社种植、加工、销售,带动村民7000余户。


02

产业兴旺留住人


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基础,有了好产业,农民才能过上红火日子。


西山根村立足本村农牧业传统和优势,一手挎“菜篮子”,重点发展硬果番茄种植,依托达康产业园项目和京蒙帮扶政策,建成7000多亩设施农业暖棚1400多栋,配套建成MAP技术服务中心、冷鲜库、番茄交易市场等,产值突破1.2亿元。一手拿“牛鞭子”,不断升级肉牛产业,由贩到育再到繁,整合村民自筹和产业帮扶资金6500多万元,建起1200亩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500平方米的畜牧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增收2300万元。


喀喇沁旗是典型的丘陵山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蒙药材)、设施蔬菜、肉鸭、肉牛和林业经济5大产业。中药材(蒙药材)方面,种植面积12.5万亩,500亩以上种植基地69个,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种植30多万亩,投资16亿元建设了中药材(蒙药材)标准化生态产业园,综合产值30亿元。设施蔬菜方面,主要以10万亩设施番茄为主,年产各类优质蔬菜80万吨以上。近年又引入北京首农、宏福等大企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设施蔬菜全链条、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综合产值40亿元。肉鸭方面,依托九牧合等龙头企业,逐步建设了种鸭繁育、鸭苗孵化、肉鸭养殖、饲料生产和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0亿元。肉牛方面,坚持“分散养殖、规模育肥”,突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全域肉牛养殖,综合产值达40亿元。林业经济方面,立足140万亩林地优势,做好原生态林下产物、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业、林产品加工和森林康养旅游六篇文章,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5个产业总产值突破180亿元,全旗家家有产业、村村有园区,直接参与的农户11.3万人,间接参与12.9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牧场

 

03

利益联结留住人


两地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没有把农民挤出产业,而是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


西山根村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帮助村民担保贷款2.2亿元,因户施策发展产业,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在设施种植上,通过土地流转、自主经营、就业务工三种方式,稳定带动农户412余户,户均增收4.5万元。在肉牛养殖上,通过自主经营、务工收入、以养带种三种方式,稳定带动农户205余户,户均增收10多万元。同时,针对65岁以上老人,村里专门建设幸福互助院,既解决了养老保障问题,也方便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就近干零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喀喇沁旗5个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利益联结模式。农民既能参与中药材、林菌种植,也能参与肉牛、肉鸭养殖,又能到设施大棚、加工工厂务工,还能参与到农畜产品的运输、销售,实现全链条参与、全流程受益。


04

和美乡村留住人


乡村不仅要有好产业,也要有好环境。村子干净整洁、和谐美丽、生活方便,群众就住得舒心。


西山根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改造危房224户,栽植景观苗木3000多株,栽植花卉500余亩,建成花园式宜居村落。同时,建设全县首个村级党员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算清“改革红利账、政策惠民账、生活补贴账”,知晓党恩从何来。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环境卫生管护队,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近三年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6件,营造了和谐乡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区卫生村”“全市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和“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


喀喇沁旗不断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梯次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通过“户投放、村收集、镇处理”方式,已形成完整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建设污水处理站7座,计划新建2座,逐步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全旗办学条件、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在县乡村就能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全旗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4%以上,2023年考录清华北大7人,居自治区旗县区前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击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05

改革创新留住人


改革是激活乡村的金钥匙,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西山根村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运营方式和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出租经营130多栋设施大棚,集体经济年收入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增长到了现在的20多万元,总收入累计达到150.6万元。有了殷实的“家底”,村集体开始反哺民生建设,重点用于扩大再生产、公共设施建设、低收入人群帮扶等,让村民都分享到了乡村发展的成果。


喀喇沁旗深化“三变”改革,探索提升文旅融合、劳务带动等模式,推动集体资源整合优化、不断增值。西桥镇雷营子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探索建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开办农家乐、民宿39家,每户年收入超过15万元。2023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接待收入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68万元。牛家营子镇劳务股份合作社建立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团队、中药材(蒙药材)装卸队、企业用工需求、劳力务工需求4个数据库,吸纳481人以劳务入股,解决就业1000余人次,派出技术指导团队56人次,技术人员人均增收2万余元,股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


-- END --


来源:《实践》杂志2024年第1期

编辑:赵晨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陈舜、罗平当选安徽省政协副主席2、财政部长蓝佛安的最新讲话,信息量很大!3、47050.6亿元、5.8%!安徽刚刚发布4、省委常委于天敏,有新职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