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调研情况的汇报。
3月底,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办公厅于4月份对20地营商环境相关问题进行实地督查。
国办对20地实地督查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
“要着眼发展大局,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务必抓出成效。”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对20地营商环境相关问题进行了实地督查。
这20地包括: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新疆。
同时,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
国办督查室将对有关问题线索直接派员核查,或转交有关方面核查。
征集的问题线索包括几个方面情形:
企业在办理迁移或者注销业务时,有没有遇到被故意拖延等情形?
企业在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有关地方以注册地、所有制等条件进行排斥限制,甚至指定供应商的情形?
企业有没有遭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或有关单位和人员吃拿卡要等情形?
企业在办证、办事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政务服务不便利,有关单位在规定程序和材料之外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的情形?
企业在和有关地方政府签订合同并履约后,有没有遭遇当地政府以各种借口不兑现承诺的情形?
适时开展“回头看”
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督查调研发现的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
聚焦促进公平竞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破除市场壁垒、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痛点难点,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要加强跟踪督办,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对督查调研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逐条分析研究,在制定出台政策时积极予以吸收。
对典型经验做法要适时总结推广。
国务院此前也曾开展督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11月,国务院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对16个省区市、国务院相关部门进行实地督查,公开征集线索的重点问题,包括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
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
今年2月2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重要举措。
“要更加注重回应经营主体突出关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2月5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孟玮介绍,将着力破除各类不合理限制,更好维护公平竞争。
针对仍然存在的各类“旋转门”“玻璃门”,将推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创新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破除地方保护和所有制歧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出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方案,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
分别推出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政策,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加强违规收费整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