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贫困报道(2):经济大省背后的城市贫困问题

袁媛 古叶恒 城市化研究 2019-12-27

继全国城市户籍贫困报道之后,今天接着谈谈广东省城市户籍贫困人口主要有哪些种类?总量有多少?分布在哪里?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和经济大潮的领头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2013年,全省GDP总量达62164亿元,大约与2012年世界排名第15的韩国相当,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占全国比例高达10.93%)。

但长期以来,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却面临着严重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遥遥领先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2013年广东省的GDP约80%来自珠三角九市。其次,即便位于同一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也十分巨大(尤其在中心城市和外围郊县之间)。那么,对于城市贫困而言,是否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地区差异?为了回答该问题,本次讨论将选取民政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衡量广东省城市户籍人口的贫困程度,并分析城市户籍贫困的规模变化和空间差异


城市户籍贫困概况

截至2013年底,广东省共有34.09万城镇低保人口,占全国1.65%,贫困发生率为0.59%。城市人均低保金支出236.67元/月,低于全国251.8元/月的水平。城镇户籍贫困人口中,传统“三无”人员有1.52万,新增城市户籍贫困人口32.57万。失业者、女性、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比例较高(图1)。


特征一:城市户籍贫困规模呈现倒U型变化

近几年来,广东省城市户籍贫困人口规模呈现倒U型变化的特征。2007-2010年间,城市户籍贫困规模有所上升,从2007年的37.9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40.41万人高峰;2010年后,城市贫困规模有所下降,到2013年已降至34.09万人,相比上年下降了15.15%(图2)。



特征二:城市户籍贫困的区域间差异大

广东省四大区域的城市户籍贫困人口规模比例从大到小分别为:粤西(28%)、珠三角(27.01%)、粤东(24.75%)和粤北(20.24%)。相应区域的户籍非农人口比重分别为粤西(15.13%)、珠三角(49.87%)、粤东(21.78%)和粤北(13.22%)。贫困发生率的区域差异大,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粤西地区(1.40%)是贫困发生率最低的珠三角地区(0.41%)的3.4倍(图3)。

从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构成看,珠三角地区的女性、残疾人、三无和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皆高于其他三大区域,这表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户籍贫困人口更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中,因失业而陷入贫困的占40.4%(图4)。


特征三:四大城市户籍贫困人口集中片区

以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为空间单元,分析2013年广东省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分布格局,发现形成四大相对集中的片区(图5):

(1)粤东的海陆丰及周边地区:城市贫困规模较高的区县市有海丰县、陆丰市、金平区和普宁市等;

(2)粤西的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城市贫困规模较高的区县市有雷州市、廉江市和遂溪市等;

(3)珠三角的广佛地区:城市贫困规模较高的区县市有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白云区和南海区等;

(4)粤北的河源及梅州地区:城市贫困规模较高的区县市有和平县、龙川县、兴宁市、连平县等。

注释:

①各弱势群体之间存在交集,如部分贫困人口既是老年人同时又是残疾人,因而各弱势群体的比例加和并不等于1。

②本次统计的是城市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未计入。

③东莞、中山以地级市范围为空间单元。


作者简介:

袁媛: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副院长,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

古叶恒: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14级人文地理硕士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