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视野】城市中心区呈现工作数量激增的局面

2017-11-10    SYSU城市化研究院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作者:Joe Cortright

翻译小组成员:何东升(15302006)

发布时间:2015年2月23日


原文链接:http://cityobservatory.org/city-center-jobs/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城市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郊区在人口数量和就业数量方面的涨幅都超过城市中心。这显示目前经济情况和人口浪潮正在发生变化。但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城区内居民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外围地区,同时,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伴随着城区就业数量的增长。


  对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后显示,在全国最大都会区核心的的就业中心内,就业岗位的增长呈现出比其它地区更快的局面。在对从2007年至2011年四年间城市核心区域总体经济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表现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被我们定义为市中心的区域,即距离中央商务区中心3英里范围内的区域,其工作数量以0.5%/年的速度在增长。同期,大都市周边地区的就业增长速度下降至0.1%/年。在就业增长方面,我们发现41个大都市地区中有21个都市地区比周边地区表现要强劲。现在“中心主导”的趋势反映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工作数量“去中心化”的历史性趋势的反转。



  图解:从2007-2011年,全美的城市中心增长超过了周边地区,扭转了持续数十年的去中心化趋势(不是分散化)


  在2002 - 2007年期间,城市周边地区增长速度更快(年增长率为1.2%),而城市核心区域总体就业增长停滞不前(年增长率为0.1%)。另一方面,大都市的就业增长向服务业转型促进了工作中心化。中心地区在2007-2011年度间的强势增长,是被中心城市相对于周边地区日益增长的强大竞争力所驱动。


  我们的分析显示,在经济萧条时期,市中心相对周边地区通常具有强大的就业增长力。中央城市增长的动力部分来自于表现出中心化趋势的产业的强势增长,例如金融、娱乐、餐饮和专业服务行业。相比于外围地区,中心城市的就业情况正在改善——但这也不是事实的全部,因为城市中心同时也弥补了它们相对于外围地区的竞争劣势。


  我们利用“偏移-份额”分析法进行分析,将混杂在相对竞争力中的产业变化的影响剥离出去。数据清晰地显示,与2007年相比,市中心在2011年的表现更具竞争力。尽管城市中心区域在2002-2007的竞争力呈现负增长态势,但在2007 - 2011年度,其工业方面的相对竞争力和城市周边地区相近。



  城市中心的竞争力增强似乎是由日益增长的城市生活吸引力,以及经济循环中中心化的产业(例如商务、专业服务业和软件行业)相对于去中心化的产业(例如建筑和制造业)的强劲发展态势共同带动的。但经济复苏过程下相同模式是否能继续保持尚待分晓(有关城市中心就业增长的最新数据LEHD数据是2011年的),但仍然有结构性力量预示着“中心主导”的增长趋势将会持续。


  要听到有关报告的播客及其后续报道,请点击这里。

 

(以下为翻译者自己补充:)

  知识延伸:二战以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战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在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和就业由中心城市向郊区、小城镇、甚至更远的农村地区转移,称之为逆城市化。无论是郊区化还是逆城市化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城市外围部分 50 30123 50 15231 0 0 2869 0 0:00:10 0:00:05 0:00:05 2974人口增长相对地或绝对地超过中心城区,统称为“去中心化”过程。


征稿: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版权,本系列文章均已注明英文原作者和来源,英文原作和相关图片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邮箱uisysu@163.com。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研究】居民归属感、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的机制分析 ——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城市化一周热点(10.29-11.5)

【学生作品】“粤”乐同乐今安在——广州同乐酒家人群交往机制调查

【研究】紧凑下的活力城市: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理论在香港的解读

【共同缔造】深井工作坊:以“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古村微改造

【学生作品】与你为邻——人的行为模式下的民族风情社区整治设计

【研究】成都龙门山三坝乡林盘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探索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