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有灵且美,他们有爱却无奈

2015-05-03 张晨之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与281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昨天(5月1日),导盲犬珍妮坐上了地铁。此前,她已经被地铁拒绝了11次。每次被拒绝,她都会消沉几天,每次消沉之后,她还是继续陪着主人出发。昨天,她在地铁上安静躺在主人陈燕脚边的照片上了诸多媒体的头条,但她可能并不知道,摆在她面前的,绝非坦途。



▲5月1日,导盲犬珍妮第一次坐上北京地铁,她乖乖趴在主人陈燕脚下。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在中国,做一只导盲犬太难了。按照1400万盲人计算,10万只以上导盲犬才能达到百分之一的普及率。但珍妮的中国伙伴,只有不到区区百只。


虽然,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导盲犬伤人的事件,但很多人看到导盲犬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害怕,而在克服了恐惧之后,人们又喜欢去挑逗导盲犬——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打扰导盲犬的工作。



▲导盲犬正在接受训练。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导盲犬,不了解他们的工作,不了解他们的灵魂,不了解他们的爱与美,不了解他们那短短的一生。好在,我们曾经遇到过一本书,一部电影。从《再见了,可鲁》到《导盲犬小Q》,我们曾被导盲犬的故事深深打动,而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并尊重他们。

我一直以为,导盲犬不过是引路而已,其实根本就不是那样的。我只要和它在一起,心情就会特别好,它真的就是我的朋友。”


——石黑谦吾《再见了,可鲁》



▲《再见了,可鲁》封面


还记得导盲犬可鲁吗?它的故事曾让很多人感动流泪。作者石黑谦吾花了十五年,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了这只小狗的一生。


可鲁是一只普通的小狗,它曾在这个世界上平静地走过了十二年;可鲁更是一个坦率忠诚、忍耐可靠的朋友,因为它作为一只导盲犬给予主人的不仅仅是帮助和陪伴,更多的是心与心在一起的温暖和爱。



▲电影《导盲犬小Q》海报


2004年,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导盲犬小Q》在日本上映,受到观众追捧。影片中那只叫小Q的导盲犬以它忠诚可靠的品质,和坎坷艰辛的一生再次让无数观众落泪。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刚出生的小Q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小Q的兄弟姐妹们


在这只叫做小Q的狗的左后腿根部,有一个类似十字形黑色的羽毛状胎记,这在拉布拉多犬种里,是很少见的。小Q看上去是一只平凡无奇的小狗,它并非纯色,反应也不是最灵敏的。


小Q出现在渡边先生的生活里纯属意外。渡边先生对小Q的态度,最开始只是简单的主仆关系,渡边先生不情愿也不信任,但小Q默默忍耐、无比忠诚,最终,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在导盲犬小Q短暂的一生中,它体验了与亲人分离的难过、失去主人的悲伤以及身患绝症的痛苦。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小Q与渡边先生


狗是人类的最忠实的伙伴,其中导盲犬更是人类,尤其是视力障碍人群的忠实朋友与生活帮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士兵失去了视力,医生赭哈德在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学校,以培养导盲犬来帮助这些视力障碍的士兵们。之后导盲犬及其训练才在世界各地风靡开来。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小Q与驯养师


要训练一只导盲犬,花费的不仅仅是时间与精力,更多的还需要耐心与理解。通常情况下,训练导盲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不等,而它们的工作寿命一般在八到十年。导盲犬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懂得各种口令,以确保完成帮助主人外出与引导道路的工作。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导盲犬,大多是金毛和拉布拉多犬,因为它们拥有自然平和、友善乖巧的心态。


虽然性情温顺,但每一条导盲犬要找到与和它匹配的合适主人也是不容易的,这就好比两个陌生人在茫茫人海中要成为好友,不仅需要时机,更需要两个生命个体相互理解、支持与包容。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


影片中的小Q、书中的可鲁,它们都是最真实的存在。它们的生命与绝大多数的人类一样,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惊世壮举。但它们是最完美的朋友、最忠实的伙伴,对主人的付出完全不计任何回报,在面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时,静静陪伴。


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们,和我们一样充满情感,它们甚至比人类更忠诚可靠、更纯真质朴。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


在中国,导盲犬仍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导盲犬数量不满百只,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少。导盲犬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新鲜又陌生的事物,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导致了很多矛盾和误解。


自今年5月1日起,北京地铁首次认可盲人可以携带导盲犬进站乘坐地铁,并承诺地铁工作人员会为每一位带着导盲犬的盲人提供专门服务,包括引导进站、换票、候车、送入车厢、接出车厢并送出站等。




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十分拥挤,在人挤人的嘈杂环境中,导盲犬难以行走和辨识方位。视障人士几乎无法带导盲犬出门,他们仍被公交车和出租车拒绝。


除了轨道交通外,导盲犬和它们的主人们也正在期盼着其他公共交通体系对他们的接纳,以及整个社会对残障人士及导盲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在这个快速进步的社会里,导盲犬也可以和人类一样,平等地活在不会被拒绝的世界里。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


我在英国读书时,同学院的一位女生和她的导盲犬每天准时出现在校园里。那是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温顺安静,名叫切尔西。在无数个清晨,切尔西引领着它的主人,自由地穿行在学院的教室、图书馆、花园和餐厅,切尔西安静地趴在主人的脚边,聆听她与教授的交流和与朋友们的聊天。


这个世界上,唯有爱是最重要的。


本文系独家稿件,编辑:方格,转载请联系书评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女权主义 | 年度好书 | 三月好书 | 哈勃 | 大卫·霍克尼 | 怪书 | 弟子规 | 特朗斯特罗姆 | 拉斯普京 | 顾城的帽子 | 权力的游戏 | 汪国真 | 妈妈的奶 | 史努比 | 二十四节气 | 村上春树 | 伍迪·艾伦


新京报书评周刊

ibookreview

投稿&合作邮箱:ibookreview@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