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 | 2017,《新京报·书评周刊》的50期封面专题

2017-12-31 书评周刊编辑部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7,对于很多人都很艰难。我们期望阅读能带来平安,或许恰是因为阅读以外的世界并不完满。"长日将尽,一起阅读"是我们一直送出的祝福。阅读,就是光,使我们走在善的路上,抵挡时间的侵蚀,获得沉静而持久的力量。


十四年来,书评周刊一直坚持独立思想、公共立场,每周封面专题不仅彰显专业品格,更注重现实考量。今天,我们将2017年《新京报·书评周刊》50期封面专题一并呈上,希冀在回望中继续积攒力量。


2017,很高兴与你们同行。



 • 2017 • 

一月

归于平静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历史,如同一块厚重的黑天鹅绒帷幔,可以掩盖任何声音和细节。当我们回望,或许可以于白茫茫的历史迷雾中,打捞属于个体的灵魂撞击的细节,那些悲欣交集的时刻,再宽广的历史幕布也无法掩盖。


在《回望》中,金宇澄走进时光深处,于大量的书信、日记和照片的材料堆砌中,远看父母辈如何应对他们的时代,经历血与牺牲,接受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宿命。从青春直到晚年,从前神采飞扬,遭遇困厄,直至平静。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2016年,我们选出了12本分类年度好书。每一年,我们以好书的名义在此相遇,为书,为阅读,坚持初心。


杨先让一辈子没想过要当大画家,也没想靠艺术赚钱、得声望。2016年,他的四卷本文集《我是岛里人》《三人行》《梦底波涛》《我为主》出版,他才开始细细回想这辈子是怎么过来的。



二月

失语的村庄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曾几何时,村庄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多与恬静淡泊的生活志趣相关。近年来,“返乡体”的流行让原本淡出人们视野的乡村再度成为热点。


时间和村落,正是日本民俗学家宫本常一在《田野调查:被遗忘的村落》一书中关注的。宫本常一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个体生命的跌宕起伏异常敏感。在他的笔下,时间是流动的,生命是鲜活的,无论是村落、土地,还是人,都怀抱各自的生命历程。他将日本在文明演进过程中日渐消逝的温情和迟缓,将自身对于所访的村落和村民的情感观照,糅进一个个遥远、孤立的“被遗忘的村落”。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百廿金鸡,沧海拾遗。我们重温过去十个鸡年里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让这些散落的时间点相约串起近现代百年变迁的珠帘。


一套以“自由”“平等”“法治”等关键词命名的观念读本摆上了三联韬奋书店的新书台。在这套丛书的总序中,主编何怀宏引用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的话,“我们的职责是关注和指导观念的运动”。


她是安·兰德,一个从1926年就离开故土并下定决心再也不回去的俄国姑娘,一个苦寒而早慧的犹太知识分子,一个十三岁就立誓不再信仰上帝的人。



三月

独行的逆流者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这个世上,有很多人在时势和命运的驱使下成为了顺流而下的人,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了逆流而上。不管在哪个时代,逆着潮流走都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尤瑟纳尔在许多方面都在逆着公众的潮流行走,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对自由的理解,对写作的思考。


尤瑟纳尔原名玛格丽特·德·凯扬古尔,1903年出生于布鲁塞尔,九岁时便已几乎读完了《罗马史》以来的全部史书。作为法兰西学院三百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生前就赢得了不朽者之名。人们对她的印象是这样的:“我记忆中的她仿佛是用岩石雕刻出来的;我甚至感觉她的脸像石头一般。她属于那种生活在时间以外的人,人们深信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死。”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当下迎来的新一轮“诗词热”,究竟会将我们带往何处呢?为此,我们采访了浙江大学从事诗歌批评研究的学者江弱水教授。


葛兆光在学术史随笔《余音》中,将他对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二十多年里的琢磨化成十几篇对公众而言更亲切可读的文章,在晚清民国的巨浪颠簸中承受心灵撕裂的一代知识人浮现纸间。


布阿莱姆·桑萨尔的《2084》是一本难读的小说,阐释理念甚于艺术形象塑造,被评论家称为一个破坏性很强的“寓言”,未来人类社会又一个恐怖版本的“美丽新世界”。



四月

越过精神荒原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全世界的年轻人都爱黑塞。德国当代学者米夏尔斯称黑塞为“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读黑塞的著作时往往让人感觉好像在写我们自己,好像我们自己写下了这一切。”无论是《德米安》里少年辛克莱梦中那欲破壳而出的巨大的鸟,还是“荒原狼”哈立面对镜中已是中年的崩溃自我,读黑塞,就像在和自己对话。


当我们阅读黑塞,我们总是能看见他在危机山头徘徊的身影,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所知的局限中,最大程度地抵达人的内在自我。黑塞的彷徨和自省,或许能够成为我们越过精神荒原的指引。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从文言到白话,这一转变的发生,虽要追溯至自晚清就开始的文学变革和白话运动,但至关重要的转折节点,无疑是1917年,由胡适、陈独秀率先发难的那一场“文学革命”。


阿道夫·艾希曼因十五项罪名被起诉,汉娜·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第一次用“平庸的恶”,阅读阿伦特是个艰难的过程,走近艾希曼更像一场迟到的警醒。


时间过去了40年,高考制度还在,但早已没有当年那样万众期待,从和高考配套的教育模式,到命题思路、招生办法,都累积了大量的质疑之声。


我们从来没有像这个时代一样,阅读如此之多的内容。凭借更丰富的载体形式,文字信息每时每刻都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涌来。




五月

犹在镜中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33年前,诗人张枣带着《镜中》横空出世。1984年,清瘦英俊的张枣是当时诗歌界的青春偶像。这位四川外语学院的英文系研究生,22岁就写出了《镜中》《何人斯》这样意境圆融又颇有古典韵味的新诗。


天才张枣,孤独是他的宿命。这位从小浸润唐诗宋词的新诗诗人,也拥有惊人的语言天赋,他熟悉英语、法语、德语,甚至俄语和拉丁语亦在深谙之列,他是一个古希腊迷,对爱尔兰诗人叶芝有知音之感,同时又爱慕德语诗人荷尔德林和里尔克,他被盛赞为“汉风写作”的典范,又被惊叹通晓西方文化的古今。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以色列青年历史怪才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余热未退,描述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如何塑造未来甚至改变人类本身生命形式的《未来简史》就紧跟而来。


近十年来,阎云翔一直在写同一本书——《德行的尴尬: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与道德变迁》。他想探讨的是,伴随道德观的变迁,我们如何完成“做人”这个贯穿一生的任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2014年,由日本著名学者如气贺泽保规、小岛毅等分别撰写的十卷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在国内引进出版,问世后销售量至今已达10万套。




六月

凝视自然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是西伯利亚之子。西伯利亚谜一般的原始森林,奔突不息的叶尼塞河与静谧的冰雪冻土,给了他一颗感应自然音色和光谱的纤细之心。这个探讨大自然与俄罗斯民族心灵的人,曾与拉斯普京一道被称为“最纯粹”的两个俄罗斯作家。他1924年出生于西伯利亚,在其一生的代表作《鱼王》和《树号》中,一遍遍描绘着这片北极圈边缘地带的森林和叶尼塞河,以及在那里的外来者和原住民的生活足迹。


在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境下,从西方到东方,自然文学的魅力越发凸显。俄罗斯文学传统中,一直深藏着人与自然的命题。这一次,让我们借助《鱼王》的归来,从阿斯塔菲耶夫的眼睛里,凝视大自然的忧伤。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有时”亲子论坛观察的是十多年来童书蓬勃发展轨迹,让匠心与童心相遇的做书人与以专业立场表达教育主张的我们,需要彼此支持、相互刺激,共同促成新时代亲子教育的共识。


漂着,为了讲述,是马尔克斯的生命常态。这位书写了一层又一层孤独的拉美作家,去世三年,仍在讲述;而在太平洋彼岸,他的倾听者们在不断成长。




七月

一个人的乌托邦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不得不承认,我们看到的或许是一个不断被解读,反复被诠释的梭罗,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呈现和侧重都不一样。梭罗被太多人书写过了,他们举着放大镜,打着手电筒,让该夸张的地方夸张,该照亮的地方照亮。森林湖畔的诗人,不问世事的隐者,文明社会的过客……梭罗的一帧帧剪影被强光打在背后的幕墙上,供世人观摩和仰望。他的多面和丰富,让人们发现有机会从他身上寻到疗治各种疑难杂症的药方。金钱至上,挥霍无度,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每一个棘手的问题抛出来,大家好像都乐意去两百年前瓦尔登湖畔的小屋里求解答。


世事已变,在梭罗诞辰两百年的今天,我们很难再像他那样拎着斧头迈着大步就能进森林,但我们或许能意识到,其实一直以来都存在“另一种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2017年中书赏评选,回归阅读本身 构筑我们的精神家园。


年逾古稀的蔡澜已是香港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却依然将“吃吃喝喝,快乐有趣”视为生命中之要事。所有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身份,都是他追求快乐的方式。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是枝裕和把这段往事写进《步履不停》。在他的镜头下、文字中,日常之味、人情之美像一颗颗沉淀于水底的珍珠。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是最早一批将儒家推向世界,与海外儒家学者对话的人,致力于让传统文化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八月

终将抵达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历史上的“地下铁道”,其实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废奴主义者帮助黑奴逃亡北方的秘密网络,但在怀特黑德的笔下,原本隐喻的逃亡地图被化作一条真实的铁路穿越地下,一路护送科拉逃往她从未到过的北方。这个火热的神话终究应该献给美国的当下,这个奴隶制已经废除了150余年的当下,在大洋此岸的我们,无论如何用力,似乎都只能做到隔岸观“火”。


对于逃跑之前从未踏出过种植园半步的科拉来说,谈自由更像一场虚妄;她渴望的,大概只是一张柔软的床。无论过去有多苦,走了多远的路,科拉和我们一样,如此不顾一切,只为抵达那个安全的地方。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阿加莎·克里斯蒂写了80余部侦探小说,日常性邪恶,在阿加莎笔下幻化出各种版本的“拍案惊奇”,却有着相通的追问——为什么普通人会犯下谋杀?


“污秽出风雅,寒冷即风流。”在谷崎润一郎之前,也许没有一个作家能将恶魔主义“以丑为美”的美学逻辑和唯美的浪漫主义结合到一起。


200年后,纵观西方科幻文学的发展推陈出新,但本质不变,科幻是关于一种在精神上进入新世界的渴望,它的根基是科学,但内核却是人性。




九月

保持理性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在中国,相较于舞台中央被炽热追逐的萨特,阿隆更像是躲在幕后的冷光源。他在智识判断上的超前,使他直到今天还未被人们完全发现。自带浪漫光环的法兰西文明,也是在多年之后才幡然醒悟,开始觉察到这位冷峻的现实主义者的可贵。


作为20世纪法国最为杰出以及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雷蒙·阿隆兼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政论家、记者于一身。他被茨维坦·托多洛夫视作“西西弗式的人物”,被托尼·朱特比作“密涅瓦的猫头鹰”,被斯坦利·霍夫曼唤作“世上之盐”。1983年阿隆去世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爱他。他在临终前几分钟留下同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告别,“我相信,我已说出了基本事实。”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彼得·盖伊,写下厚重的《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一书,勾勒现代主义萌芽、发展、衰老、直至死而复生的过程,几乎涵盖了现代主义所有重要方面。


2017,是《老照片》杂志书创办的20周年,它“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配以翔实、活泼、意味隽永的文字,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波拉尼奥是和你我一样的人,经历迷惘、疲倦、潦倒,需要诗歌,需要正义,他爱唠嗑,爱抽烟,爱孩子和女人,爱这个残缺的世界。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和死神赛跑,写,不停地写。


历史学家司徒琳的《南明史》1984年在美国出版,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在美国和中国受到广泛关注。




十月

读书是一等好事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2017年,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创办120周年,也是著名出版人、商务印书馆前董事长张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对出版人和读书人而言,商务印书馆和张元济都是绕不开的文化高标,他们深刻影响了中国百年的精神文化格局。


张元济被称为“中国出版史上的第一人”,先生晚年有一副名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出版人既是做书人,也是读书人。出色的出版人从来都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和文明的守望者,文明在一代代出版人手中薪火相传,永不止息。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旅居加拿大三十余年的作家张翎,对灾难和战争的关注始终如一,她想探究人在绝境中的韧性和力量。她对人类作为整体历经磨难依旧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怀有永恒的敬意。


神话并没有死去,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两种面具,一面是官方的,神话总是与一个民族的性格血液相关;另一张面孔则属于民间及个体。它是我们的远古祖先对世界提出的不同解释。




十一月

比想象更自由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作为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裔作家J.M.库切的写作和生活,都呈现出独特而奇崛的样貌——冰冷的美感、残酷的诗意、对人性幽微的洞察、对存在的勘测、玄奥思辨、人道立场、世界主义、哲学激情——这些语义不同的特质,被熟知库切的学者和批评家们总结出来。而他的退隐与人群疏离的状态,也使他的个人形象显得神秘难测。


当碎片化阅读占据人们的眼界,当浅薄、芜杂和无聊的资讯吞噬着现代人的心灵和头脑时,我们愿意勘查和挖掘这个时代具有标杆意义的人与事物。让我们走进库切,走进一位杰出小说家的生活和写作领地,观察他的生命履痕,注视他的精神景观,分享他的心灵体验。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研究古代典籍,译介中国诗歌,组织编写中国文学史,用中文向中国读者介绍欧洲文学,现年72岁的顾彬不曾有一刻停止思考:语言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中文才是好的中文?


2017秋季书赏:以书渡人,方得自由。通过阅读,重新审视我们最深厚的愿望与梦想,并据此建立真实的自由的生活。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重要学者,一生著述无数。近百年后,重温章太炎之为人为学,仍有纠偏补正的意义,他的著作是今天关切传统文化复兴者最值得重温的哲思。




十二月

向善而望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大多数人对于阿尔伯特·施韦泽的了解,还停留在他远赴非洲丛林的传奇经历。1913年起,他便和妻子深入加蓬兰巴雷内地区,为当地居民筹建诊所,布道行医。这位“丛林医生”对非洲那片土地可谓是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就连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奖金也全部用于增盖兰巴雷内的麻风病院。


施韦泽在医疗援助事业上的卓越作为,几乎掩盖了他此前在宗教、哲学以及音乐领域取得的理论突破和自我实现。以至于像《论巴赫》这样一本堪称巨著的音乐经典,在施韦泽的履历上都并不那么显眼。虽然它一直以来都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并为历代巴赫研究者所青睐。这部完整论述巴赫音乐作品的传记,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巨人遥望另一个巨人的背影。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又到年终岁末,记录即永恒,阅读的渴求从未改变,书评周刊如期又为提供读者们一份经得起检验的书单。


1985年,31岁的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撒旦探戈》,一出道就成为匈牙利文坛的一座巅峰,从此专心创作,用令人窒息的长句和锁链般的结构完成了7本长篇小说。


2017年度好书入围决选的书单揭开面纱。我们仅以书本身的质量为主要依据,打通门类,不设题材限制,从初选100本好书当中,遴选出了36本。


河合隼雄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总是口语式的叙述,就在不经意间,能让你把背在心上多年的包袱卸下。


【福利时间】

留言告诉我们

你最喜欢今年的哪期封面专题

书评君将从中挑选5位读者

赠送该期报纸


本文内容整理自2017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各期封面专题。整合及编辑:得得。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