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女性? | 书单
女性如何成为女性?她们究竟是如何生存、讲述她们自己的生命故事的?
我们邀请了四位专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妇女史、性别史的优秀女性学者,进行“女性与历史”的专题讨论。本条内容,是请这四位女性学者推荐的相关书目。
采写整理 | 新京报记者 张畅
推荐书目
推荐人:李志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研究中国古代妇女史、社会性别史
著有《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入门》
《闺塾师》
作者: (美) 高彦颐
译者: 李志生
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推荐语:高彦颐打破固有的社会分期,以女性视角观察妇女生活。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并不是受压抑和无声的,而是自有一套文化生存方式。
《张门才女》
作者: (美) 曼素恩
译者: 罗晓翔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推荐语:曼素恩突破刻板的历史叙述方式,借助对19世纪常州张氏一门“才女”的研究,从文学创作、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个人情感、政治立场等方面,勾勒出清代才女们的人生轨迹。
推荐人:赵崔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女性史、社会史研究
著有《被遮蔽的现代性——明清女性的社会生活与情感体验》
《柳如是别传》(上、中、下册)
作者: 陈寅恪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7月
推荐语:陈寅恪以“了解之同情”把妇女还原到历史的情景和场域中,再现其色彩斑斓的生活常态。
《危险的愉悦》
作者: 贺萧
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
推荐语:让失语的社会底层女性发声,诉说一段近代百年女性与民族主义、国家权力、社会精英等纠缠的历史,折射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进程。
《缠足》
作者: (美) 高彦颐
译者: 苗延威
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
推荐语:审美的社会认可也可能被男权社会所绑架,男性文人笔下的步步生莲、摇曳生姿的“缠足”的历史深处,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酸楚和苦痛的真相。
推荐人:衣若兰
台湾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中国明代研究学会理事长,《明代研究》主编
著有《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等。
《缀珍录》
作者: (美) 曼素恩
译者: 定宜庄 等
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推荐语:让我思考女性生命经验与中西家庭、性别文化的差异。
《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
作者: 杜芳琴
版本: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年7月
推荐语:揭示了中国性别史研究的可能性,颇有启发。
《公主之死》
作者: 李贞德
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17年4月
推荐语:虽是一本为大众而作的小书,实际上令读者理解戴上性别眼镜,历史如何得以不同的解读。
推荐人:夏晓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已退休)
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特聘教授
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
《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
编者: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
版本: 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1年6月
推荐语:可与李又宁与张玉法主编的《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构成互补,后者史料搜集的丰富足以令人惊叹,我也从中受益最多。
其他:李小江主编的“妇女研究丛书”与鲍家麟编的《中国妇女史论集》。当我1994年刚刚接触妇女史时,这两套丛书引领我迅速入门。
本文整理自2018年3月1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2-B05版。作者:李志生、赵崔莉、衣若兰、夏晓虹;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畅;编辑:李佳钰、宫子、张得得。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3月1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版~B12版
「点击图片直接浏览」
「主题」B01 | 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女性
「主题」B02 | 中国妇女史: 她们如何度过生命的历程?(1)
「主题」B03 | 中国妇女史: 她们如何度过生命的历程?(2)
「主题」B04 | 史学家应透过史料,看到女性真实的生命
「主题」B05 | 女性为获自由,曾付出生命代价
「文学」B06 | 《一日长于百年》: 小人物与小星球的无知之歌
「艺术」B07 | 基弗: 穿越废墟与迷津的艺术镜像
「传记」B08 | 库斯图里卡: 生活要求我们记住真相
「思想」B09 | “我们如何想象这个由各国构成的世界”
「新媒体」B10 | 承认复杂性,而后安身立命
「书情」B11 | 《刺杀骑士团长》等6本
「精读」B12 | 对话史明智: 一条街道里的中国表情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