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好像就是阅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命运。不可证伪的阅读,可能才是更需要反思的“碎片”。
作者写作是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如果我们缺乏知识体系很容易读谁就觉得谁对,而即便博览群书,也会受知识体系影响,如果只读一种观点的书或只从书里挑选与此相符合的句段,所获得知识同样“无比正确”。
刷完视频,你或许觉得奇怪,咦,既然探讨阅读,有太多书可选择,为什么偏偏就要选一本听起来并不太相关的书?何况《现实的社会建构》里“建构”一词的使用长期泛滥。有人因此显得“高大上”,有人因此被批“卖弄”“装”。
因为不管说什么,前缀或后缀加个“建构”好像马上让说话者显得具备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因为他瞧不起对“真实”的执念,怀疑并反思一切,不是真实的,而是建构的。
确实,《现实的社会建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说它是此后成群结队的“建构”“建构主义”概念家族奠基之作也不无道理。而它还有个副标题:知识社会学论纲。我们今天再谈它,是要借助它对“知识”的论述来理解“不可证伪”的阅读,或者说,为什么会有“不可证伪”的阅读。
按照两位作者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的理解,知识要让受众认同、信任,就需要不断提高说服力。这一过程,就是知识的合法化或正当化。不同知识表述的“现实”不同,因而会展开谁更正当的竞赛(作者制图)。
就像我们在视频里讲的,作者写作是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如果我们缺乏知识体系很容易读谁就觉得谁对,而即便博览群书,也会受知识体系影响,只读一种观点的书或只从书里挑选与此相符合的句段,所获得的同样“无比正确”,无法证伪。
然而,《现实的社会建构》说的“知识”不只是被书写的知识,两位作者都是哲学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的学生,深受其现象学和常人方法论影响,简言之都强调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在生产知识。而这才是存在最普遍、更新最频繁的知识。
一个人接受知识的过程,也因此就是学习社会习惯和规则的过程,俗称“社会化”。接受知识越多,社会化越深,越能融入社会。然而很遗憾,这些社会习惯和规则,同时也是一副“枷锁”。而人也无法彻底被社会化,在最私人的部分还保留着个性、狂野。没有人会被枷锁彻底限制,也没有人卸下枷锁后还能生活。
人类的全部知识尚且如此,而只是被书写出来的那部分知识又何尝不是呢?不阅读不行,阅读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不可证伪的阅读,甚至不知知识有“枷锁”。如果你想要和我们互动,或观看更多视频节目,欢迎在B站、微博上关注@罗东时间,在那里每周更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罗东;视频编导与制作:谭蕾 何东婷;海报:桂雪;编辑:西西;校对:翟永军。封面题图来自电影《功夫》(2004)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博物君”《海错图笔记》折上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