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放”,都是“没素质”惹的祸吗?
“手机外放”,在火车、地铁或公交车上不戴耳机听音乐或看视频,这个行为让人不舒服。播放者陶醉于个人世界,如痴如醉,也让人“迷惑”。他们为什么偏偏要那样做?
有人当然是因为“没素质”、无视他人感受,但“没素质”难以完整概括这一举止背后的故事。
敲(kan wan)黑(shi)板(pin)
第一块黑板
视频位置 01:40-02:00
照片集《火车上的中国人》记录的是上世纪90年代火车上的乘客,或者说,流动着的人们。这些火车开往全国东西南北。作者是摄影师王福春。
除了“拉二胡”,下面几张也来自该书。
第二块黑板
视频位置 02:52-03:50
“文明”的含义非常宽泛,既能指一种文化、一种制度,也能在道德上指那些关于言行举止的期待、要求和判断。这里要说的就是后者了。
如果这些期待、要求被大多数人认同,一旦有人违背就会被判断为“不文明”,被责备、被唾弃;如果还没被大多数人认同,就可能被认为“人之常情”“见怪不怪”。
文明演变的逻辑之一就是标准产生后不断扩大影响范围,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是往前看。而我们掉头往回看,就可以换个说法:什么行为是文明的、什么行为是不文明的,标准并不是从来就如此,而是产生后,直到越来越多人认同后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视频里提的《文明的进程》其写法就是“掉头往回看”。这部20世纪经典之作的作者是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
他在书里展开了对欧洲“礼貌史”的回顾,文明标准往往由上流或精英制定、阐释,并将之扩散至更大的群体,但这并不意味只是他们在推动,因为那也是人类进入陌生人社会的必然结果。而埃利亚斯也发现,城市扩张的速度就伴随着文明演变的速度。
道理很简单,自近代以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彼此从职业、兴趣到习惯等方面都非常不同,无法统一,或者说,这种不同的程度要超过以往任何一种群居形态,比如乡村或小镇。他们如此不同,却要相互打交道,甚至要经常出入同一个空间,狭小场所如厕所、电梯、走廊,较大场所如地铁、火车、商场或学校。
要避免人们相互间产生矛盾、冲突,就需要交往规则,克制他们的情感、情绪、行为,比如不要大声喧哗(包括如今的“外放”)、行走靠右或靠左、不要插队,等等。这些规则,也就是“文明”的标准。规则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严格。
《文明的进程》的“掉头往回看”佐证了一个常识,在文明进程里,不同群体进入的时间并不一样。重要的不是会不会错,因为后进入的难免会错,过去“没毛病”的行为现在不行了。
这些规则体系是过去熟人社会无法想象的。在那里,人口规模小,职业差别小,彼此行为习惯高度重合,联结紧密,自有一套情理规则去调和交往,以维护秩序。相反,大量聚集的陌生人之间重合部分就非常少了。
然而这不是说,高度重合就必然令人向往。因为这里还有个潜台词,假设一个人和其他人没有高度重合,就会被认为“不合群”,被排斥、被边缘。同样也不是说重合少,公共规则越多就越好,因为还要考虑干涉的范围和程度。
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博物君”《如何看懂艺术》折上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