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内外,如何理解身体的历史与哲学?
“健身热”或许只是一种相当晚近的、消费社会的景观,但有关身体锤炼与形塑的历史却更为深远漫长,而身体的哲学也始终未曾缺席。
我们的身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才有现今的样子?这种身体的发展状态,隐含了怎样的历史特定性或危险?它能否被当成是一种普遍、永恒的身体模式来看待?
这则书单从医疗史、身体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不同视角出发,希望扩展“健身”一题所能辐射到的复杂概念与丰饶的历史。
撰文 | 董牧孜
《历史、身体、国家》
近代中国人的身体观,如何生成?
《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
作者:黄金麟
版本:三辉图书|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
(无购买链接)
台湾学者黄金麟的《历史、身体、国家》一书,将目光停留在20世纪初叶长达三十年的国民身体改造运动。今天中国人的现代身体观,萌生于清末民初那场沾染了民族主义悲情的身体运动。在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民主义或资本主义等不同意识形态的信徒眼中,身体都开始被视为国族生存的基础条件。
身体的存在和意义是如何在近代中国历史演变中,因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更动而被积淀和塑造出来?《历史、身体、国家》从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和空间化四个层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近代是巨变的时代,“世界时间”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侵入中国,中国的法系也从旧有的伦理法演变为权利法,教育体制在激变,国民军运动、新国民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层出不穷。身体的被规训和自我规训,在这个阶段以自下而上、知识分子主导的方式展开。
黄金麟的分析并未采取西方身心二元论或中国意体气三元论,而是以社会身体史的方法切入近代身体,有强烈的福柯色彩,也受到特纳(Bryna Turner)、弗兰克(Arthur Frank)等学者的影响。他以宏观的社会学分析切入,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同时关注肉体的活动与心灵意志的开发。身体的生成,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政治性的过程与结果。
《性别、身体与医疗》
从近代女性的健美观,到当代的科学塑身
《性别、身体与医疗》
编者:李贞德
版本:中华书局2012年7月
(点击书封可购买)
近代中国倡导体育和健身的言论,往往是为“保国强种”。因此近人的身体研究也大多围绕国族论述展开,似乎经过锻炼的身体只是为国家、为社会,却缺乏个人如何看待自我的维度。事实上,健身与女性、情欲等个人化的探索密不可分。台湾学者李贞德主编的《性别、身体与医疗》一书,即从医疗史和性别视角切入身体史的研究,收录的九篇论文多数专注产育的母体,亦有篇幅涉及对性与美的欲望,比如游鑑明的《近代中国女子健美的论述(1920-1940年代)》和祝平一的《塑身美容、广告与台湾九0年代的身体文化》一文。
近代的健美观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流行起来的时髦观念,而且大多数论述集中在女性身上。传统中国文人往往标榜美人的娇弱美和病态美,当西方体能运动传入中国之后,自然状态下的健康美才成了衡量近代中国女性美的新标准。健美甚至被认为与恋爱、离婚或自由婚姻一样,可以改变女性的地位。如果说“健美”一词是“健康”和“美丽”两个对等词的组合,那么到了20世纪末的消费社会,女性则开始追求超越身体自然状态的努力,透过科学达成塑身目的。
《虚弱史》
如何对抗国民的身体“虚弱感”?
《虚弱史:近代华人中西医学的情欲诠释与药品文化(1912-1949)》
作者:皮国立
版本:台湾商务印书馆2019年5月
(无购买链接)
近代中国人对于健康美的推崇,也伴随着对于“东亚病夫”的民族想象的恐慌。如何强健身体、洗刷耻辱?提倡运动、放足、军事化训练的身体文化应运而生,吃药也成为身体强壮的妙法。在中医的补药文化中,“虚弱病”的说法已绵延千年,而伴随近代西方荷尔蒙理论与药品的传入,中国人又有了对抗民族“虚弱”的新疗法。
皮国立的《虚弱史》梳理了民国(1912-1949)及其国民“虚弱感”,尝试厘清与情欲有关的身体、疾病和药品文化。20世纪20年代后,新药“荷尔蒙”制剂在中国药品市场上大量出现,加入中国人的“抗虚”行列。《虚弱史》从医疗史立论,注重当时中西医学的对照,方法上呼应西方方兴未艾的感觉史研究,面对新知识系统的变迁、新式情感的成形,乃至国族、社会、文化想象的改变历程,中国人在性欲与疾病的世界中寻找对抗虚弱的治疗法。
《万物·生命》
当代养生,一种被发明的传统?
《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
作者:(美)冯珠娣/张其成
译者:沈艺/何磊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4月
(点击书封可购买)
如果说“朋克养生”是今天年轻人对于自己无力摆脱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戏谑,那么“养生”就是今天中国中老年人致力践行的日常实践。从《黄帝内经》的作者到今天的健康专家,都在强调一个道理:我们的时代正处于无序和混乱当中,今人想要保持健康,就必须努力修养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万物·生命》一书考察了当代北京市民的养生理念与活动,该书的作者也是“中西合璧”,由美国人类学学者冯珠娣(Judith Farquhar)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张其成合作写成。
不同于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上班族。热衷养生的北京人大多是退休老人。养生必须依靠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比如确定吃饭散步的实践、挑选合适得体的衣物、掌握持家过日子的技巧、学会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等。养生只致力于塑造幸福生活,并不深究生与死的终极奥义。而要塑造完美生活,人们必须遵循一些日常法则。
养生是古老文化传统的回响,同时也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可以说,现代生命权力无论是在何处建立起来,都在以民族国家的形式运作着。养生热与医疗市场化的公共政策息息相关,卫生部门鼓励、教育人们进行自我保健,这促成了养生人群的兴起、保健品市场如火如荼,以及养生读物出版热相伴而生。当代北京的养生活动,透露出北京市民对良好生活状态和现实政治社会秩序的理解,亦旁及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展现出市民们充实和改变城市空间的活力。
《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身体的哲学
《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作者:汪民安
版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无购买链接)
无论是探讨健康、健美或是健身、运动、养生,都离不开身体这一主体,也绕不开这背后的身体哲学。柏拉图贬低身体,西方哲学长期以来便有身心二分的传统,意识和身体之间,意识总是人的决定性要素,而身体不过是意识和精神活动的令人烦恼的障碍。从尼采开始,身体成为个人的决定性基础。而自尼采和福柯以后,身体日渐成为当代理论的一个焦点,刻写历史痕迹的媒介。人的根本性差异铭刻于身体之上,我和你不同,是因为“我的身体和你的身体不同”。
在德勒兹、鲍德里亚、齐泽克、巴特勒等人的哲学论述中,身体的秘密铺展开来。活着意味着存在一个身体,活着的生命永远是身体和灵魂不愉快、磕磕碰碰的争吵相伴。这意味着,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只能是身体的历史,历史将它的痕迹铭写在身体上。《后身体》一书收录了身体与哲学、生命政治学、性别政治和消费文化的不同研究,而福柯的论述或隐或现地几乎贯穿在每一篇论文之中。
本文原载于2019年12月28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4版。撰文:董牧孜。编辑:宫照华;喻子豪 榕小崧;校对:赵琳 。未经出版社和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12月28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主题」B01 | 沉迷健身的时代
「主题」B02 | 健身热的文化与技术逻辑
「主题」B03 | 告别大众体育时代?
「主题」B04 | 书单 健身内外,如何理解身体的历史与哲学
「文学」B05 |《外出偷马》 并未被偷走的一生
「钩沉」B06~B07 | 克敌制胜·他山之石·美美与共
「儿童」B08~B09 | 东西之间的平衡之道,绘本家杨志成的艺术人生
「读书志异」B10 | 昔日琴境再回首 唐棣:故乡的沉没亦即情感的无着
「书情」B11 | 《南社史三种》等5本
「视觉」B12 | 莫兰迪:灰色的光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来为你心爱的作品投票吧!